一篇文章引發的「站樁熱潮」

緣起

大學堂樁功班學員學習交流加持群籌建於今年8月10號,僅限於大學堂第一期、第二期站樁班學員進行課後的跟蹤輔導,微信群採取打卡、加持、值班巡查管理、答疑解惑、心得體會交流等方式,短短几天反響巨大,展示了大學堂多方面的業務能力和精益求精的治教態度。

在群籌建的這幾天精彩紛綸、熱鬧紛繁,今擇一曲分享看官。

事情起源於大學堂總教頭李海水老師在群里轉發的一篇網上關於《太極拳站樁之三點要求》一文,有贊之、有疑惑、有觀望等學員心態百樣,沒有讀懂李老師的三個「切!切!切!」的含義,最終還是大衛老師出來說了一句話解除大家的顧慮,於是打開了潘朵拉魔盒,紛紛發言各抒己見,充分展示出經過大學堂站樁課訓練後的體會和收穫,通過分析討論文章中的謬誤之處,使得學員們進行了一場另類的教學實踐,鞏固、強化所學到的,使得大家能夠進一步的升華。

【原文】太極拳站樁之三點要求

1

調意站樁首先要入靜,凝神靜氣、心平氣和,氣血才能保持流暢,滋潤五臟、貫通六腑,恢復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有祛病、防病於未然的功效。長期煉功可增強免疫力,正如《黃帝內經》中所闡述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有了健康的身體再習武,才能越練越強。調意的重要之處我們就不多說了,調意的練習還需要我們盡量的放鬆身體,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強壯。

2

調氣當全身心放鬆站樁時,細深勻長的呼吸中進行腹式逆呼吸,促成內氣下沉丹田,以後天真氣補先天之元氣,或以意導氣,可使內氣沿任督二脈的運行,經絡連通五臟六腑,當內氣通暢運行時,身體得到調理、保健。當練到氣隨意動,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時,意念一動,內氣隨即運行到身體這一部位,氣感隨意而至。由於站樁沒有形體變化,所以不產生勁的變化。但是,呼吸與內氣的互動及意識對氣的導引,為內功應用於實戰運勁打下了基礎。當我們的氣流被調順之後,我們的動作練習自然就更加順暢了,這樣對我們的太極拳修鍊也是很有幫助哦。當身形調順,進入帶功狀態,由意導氣進入到自動運行狀態,此時,我們可以體驗到,吸氣時內氣聚向胸部中丹田,呼氣時內氣直貫至四肢末梢。可謂,淋漓盡致,酣暢通透。

3

調形站樁身形的正確與否關係到內氣的通暢程度,也是增強內功功力的不二法門。實際上,正準的樁架,外形並非橫平豎直,只要有虛靈頂勁之意,達到立身中正,松展自如即可。其實,人體脊椎本身有S形曲率,只是彎曲程度不同,我們是在其自然態中,相對「曲中求直」,達到周身舒展,節節鬆開,讓氣機通暢為準繩。「通則不痛」,有位患有肩周炎的人,通過站樁打開肩縫,任內氣流通自療,經過一段時間,竟不知不覺痊癒。這說明「功能型」的疾病,通過站樁等方式訓練,能夠逐漸得到康復。隨著骨縫打開,筋被抻長,在武術表演時,動作就容易做到位。當然,實戰技擊,還要具備練出來的內功及武藝的發揮。

動態

大學堂站樁班學員對原文的解讀和批判

下面展示的就是當時討論的截屏:(因為其中很多打卡、加持、贊的為了不影響主題閱讀和篇幅所以刪除了一部分)


推薦閱讀:

有了這一篇文章,你還在擔心不會泡茶嗎?
「每次犯錯,都是一份禮物」 - Snapchat首席運營官Emily White講解7個職場犯錯的正確解決方式
如此之火的VR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一篇文章帶你讀懂VR
一篇文章讀懂《跑步,該怎麼跑》

TAG:文章 | 站樁 | 一篇文章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