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隨筆 | 談閱讀

2017年已經開始了!《中國南方疝論壇》又和大家見面了。

今天,這個題目,其實,實在太過於「個性化」,不好談。

當然,很多名家介紹的讀書之法,但七步君要說,萬不可奉為金科玉律。

他們說的東西,最大的爭議集中於「閱讀什麼」。有人言必稱「經典才可讀,才值得讀」,至於休閑娛樂讀品,那是萬萬觸碰不得。因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必須閱讀好書,否則將無法及時地讀完該讀的書。這類人最相信「閱讀一本壞書最大的浪費是生命的耗損」。所以,有人時時將卡爾維諾對經典所下的14個定義成天掛在嘴邊,見人就宣揚經典的神奇玄妙和「高大上」,對那些喜歡通俗作品者充滿鄙夷之色。

可是,社會上更多的是流行作品的愛好者,他們才不管經不經典呢,只要閱讀能夠讓心情愉快和心境放鬆,那就捧起來「一讀到底」,並非每個人所需之書都「應該是一把能擊破心中冰海的利斧。」那些網路小說成癮者,更是憤憤不平於「經典族」的傲慢,認為他們都是「愛裝一族」,更有鍾愛讀者、青年參考等心靈雞湯讀物的「淺閱讀」者,已經習慣了碎片化閱讀的頭腦,自然更加畏懼「深閱讀」的冗長和複雜。

如何閱讀?

作為外科醫生在現實中,都會與我一樣有一些實際的問題:

1、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我要從書中批找到方法?

2、這本書是否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3、一本書的內容最後可以用幾句話總結,那麼這本書有何用?

說真的,七步君面對這些問題,往往也很難回答或者根本不回答。

其實,七步君想要說的是:閱讀分為功利性閱讀和非功利性閱讀,前者一般就事論事,授之以魚(魚是否可吃);後者往往開拓思維,授之以漁(捕魚的方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也許和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我們從十幾年的教育中往往得到的是「魚」,學習過程就是一直在尋求標準答案的過程。但是在工作後發現現實世界中,很少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答案,原來所謂的答案並不能解決很多現實問題,於是我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尋找答案的過程中。

那麼,在閱讀中,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什麼?有學者說:不要急於去書中找尋答案。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他們並沒有標準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

舉個例子:直疝為什麼會進入陰囊?以往的教課書說,直疝是不進入陰囊的。

知識都是前人對於規律的總結、前人的發現、前人的發明、前人的經驗。但是現實中,人們往往不願意解決問題,更願意直接知道答案(因為答案更簡單,不用費過多的腦細胞),所以大多數人喜歡知識的原因其實在於知識好像可以告訴你一個結果。但是我們永遠都會有新問題,過去的知識沒辦法解決未來所有的問題。所以,有很多時候知識會表現得無能為力。同時,知識也不並是萬能的。

七步君看到很多著名的國外非虛構類作品通常論述篇幅非常長,但是最後的結論並不複雜。這種方式我們有時稱為美式包袱。這個過程很像拉弓射箭,弓一直在拉,越來越滿,最後放箭。

七步君想,閱讀的重點在其拉滿弓的過程,這就是開拓我們思維的過程。例如已出版的很多書像《爆發》《清單革命》《驅動力》《認知盈餘》《大數據時代》等等。這些書往往通過引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現實案例去論述一個或者幾個結論,整本書的寫作過程其實是不斷地開拓我們頭腦中的溝壑,刺激我們對外界現實的思維反應,從而幫助我們形成系統、科學的邏輯思維。而大多數讀者僅僅關心最後射出的箭是什麼,這並不能帶來最大的閱讀價值。

七步君想,閱讀時候總想趕著知道答案,看箭射到哪裡,這不是閱讀的本意,其實,拉滿弓的過程才是真正閱讀的享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教你「漁」的過程。我們往往發現,即使我們知道了一些結論,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跟本不知道如何應用或者想不起來去應用這些所謂的答案。

我們再回到上面的問題,

從解剖學上看,斜疝是從內環口進入腹股溝管,從內環口開始,疝囊即緊貼著精索向下、向內側發展或走行,可出外環口而進入陰囊。在更致細的層面上來分析,斜疝疝囊和精索都被一稱為「精索內筋膜』的結構和層次所包裹,在精索內筋膜裡邊沒有什麼物質可阻礙疝囊向下進入陰囊。

(上圖,斜疝疝囊被精索內筋膜包裹,直疝是腹橫筋膜)

而與之相對的是直疝。直疝是從直疝三角疝出,在直疝疝囊前面腹膜前脂肪層和腹橫筋膜,當腹橫筋膜的結構被拉伸或破壞就臨床上就見到了直疝,直疝與精索沒有直接的聯繫。向前突出的直疝受到腹外斜股腱膜的限制。在腹股溝區域,腹外斜股腱膜是較為強硬的結構,一般不易被疝囊的衝擊而破壞。在重力的作用下疝囊會向下發展。腹外斜股腱膜較為薄弱的地方是外環口。最近的研究發現[2]:精索在經過由腹外斜肌腱膜所包繞形成的外環口處,提睾肌與外環口存在緻密粘連,這種情況也稱之為精索在外環口的固定機制。正是由於此種機制,直疝一般不易突破外環口而被限制在腹股溝盒內。換句話說,直疝若進入陰囊一定是破壞了腹外斜股腱膜在外環口的固定機制。

  從具體的臨床病例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凡可以進入陰囊的直疝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病程較長,這種進入陰囊的直疝絕非是剛發病的病人或發病1年左右的病人;

2、外環口較為寬大;

3、疝囊巨大。其實,這三個條件,病程長;外環口寬大;疝囊巨大都是相輔相承,互為影響的因素。

  從臨床角度出發,在術前鑒別斜疝與直疝是否進入陰囊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對於腹股溝的巨大疝,外科醫生主要需要考慮的是何種手術安更全,何種修補更可靠。

  就「直疝疝囊進入陰囊原因」這一話題,就腹股溝疝而言,雖不複雜,但就是這樣看來並不複雜的病,現在並非是什麼都已搞清楚或弄明白階段,仍有在很多方面還需臨床醫生去認真的思考和研究。歡迎更多的外科醫生積极參与疝有關的討論。

   

  

中國古代哲人早就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但是在當下我們卻常常犯著同樣的錯誤。

閱讀吧!從中找到自我與快樂!

 


推薦閱讀:

晚風拂過香灰莉留學新加坡的十二年記憶
讀思筆記137:讀《探墓手記——老山漢墓發掘全景紀實》隨筆
隨筆(一)
隨筆(四十四)
初老症 | 世界的繁華什麼的 我都不想看了

TAG:閱讀 |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