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奇異的22:78法則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沒有一個民族像猶太民族這樣,在沒有家園、沒有土地、沒有生存權利的情況下,頑強存續下來,並且深深地影響著世界。猶太人的生存之道,無不讓人佩服。在這些生存之道中,有一個處於基礎地位的宇宙大法則,這就是22:78法則。以下幾項內容是猶太人總結出來的。

  1、人體中除水以外的物質和水的重量比例大約為22:78。

  2、對於銀行來說,「借款的人」與「放款的人」的比例是22:78。

  3、富人與普通人的數量比例是22:78,而擁有財富之比正好顛倒過來是78:22。因此猶太人認為,在賺錢時,不僅要考慮平民百姓為對象,更要懂得攫取富人的錢,經營奢侈品肯定會成功。

  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對經濟行為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與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道理相同。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2%,其餘78%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個法則在經濟學中被稱為巴萊多法則。以下是經濟學的部分理論和實踐。

  1、78%的優良業績是由22%的客戶帶來的。因此,在為顧客服務時不能平均用力,要重點做好22%顧客的工作,爭取創造出更高的優良業績。

  2、在某個單位中,22%的人通常代表78%的人的發言權;在銷售公司里,78%的銷售額是22%的商品帶來的。在經營上,總是22%的企業控制78%的市場,這揭開了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神秘面紗。

  3、股市中有78%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2%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結果是只有那22%投資者能長期盈利,而78%投資者卻常常賠錢。有78%的投資利潤來自於22%的投資個股,其餘22%投資利潤來自於78%的投資個股。投資收益有78%來自於22%筆交易,其餘78%筆交易只能帶來22%的利潤。

  4、成功的投資者、經營者用78%時間學習研究,用22%時間實際操作;失敗的投資者、經營者用78%時間實際操作,用22%時間來後悔。

  戈爾曼、卡納基等一批美國心理學家在20世紀末提出了情商理論。這個情商理論又包含著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道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以下是關於情商的部分內容。

  1、一個人一生的成功,78%靠情商因素,22%靠智商因素。

  2、成功者78%的機會是由不到22%的朋友提供的,這些22%的關鍵朋友對他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擁有數量少但交情深厚的人際關係,遠遠勝於廣泛而膚淺的人際關係。

  3、對自己做一個正確的評估,找出78%的一般優勢、22%的最優優勢。努力發展最優優勢,找准自己的方向。從而輕鬆邁向成功,這就是成功法則。

  22 78,是自然、社會界中的奇妙比例,它蘊含在莫測多端的各個領域中。因為洞悉了22:78的奧秘,許多猶太人成為有錢人,許多企業經營者富甲天下,許多情商高手邁向成功台階。22:78這個基礎法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首先要抓住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因素、關鍵項目,也就是抓住「牛鼻子」,然後以點帶面,從而帶動各個方面順勢而上。

78:22法則

"22:78"是個永恆的法則,沒有互讓的餘地.

------<<塔木德>>

在自然法則中,有一個22:78法則,而在漫長的經商生涯中,猶太人發現這個自然法則與一些商業經營活動也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繫.

猶太人認為,宇宙與生活是相依生息,相容無悖的.

因此,他們把這一看法視為自己生活的法則,並把它活用到謀生,做生意上,使其有了前進的方向和精神的支柱.

所謂"22:78"法則,嚴格地說,應是"21.5:78.5",由於小贅口,故稱作"22:78".這個比數很有哲理,它是以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關係計算出來的.假設一個正方形面積是100,那麼,它的內切圓面積則是78.5.剩下的面積即為21.5.以整數計算表達,便是22:78.

說來也巧,空氣中的氣體比例中,氮氣點78%,氧氣點22%,人體也是由78%的水及22%的其他物質所構成的.這個22:78的數據成為人類不可抗拒的宇宙大自然的法則,人類不能違背這種法則而生存發展.試想,如果空氣中氮氣點22%,氧氣倒過來點78%,人類能在這樣的空氣中生存下去嗎?又如,若把人體中水分的比例降至60%,那定然會幹枯而死.因此,猶太人認定"22:78"是個永恆的法則,沒有互讓的餘地.

猶太人認為,做生意也應順應這一法則,在一個國家中,富有的人遠遠少於一般大眾,但富人所持的貨幣卻壓倒大多數人,也就是說,一般大眾所持有的貨幣為22%,而富人所持的貨幣是78%.因此,做生意若以擁有78%貨幣的22%的富人為主要對像必會賺錢/

在通常情況下,78%的生意是來自22%的客戶,這就要求企業要認真研究和分析客戶的構成,把78%的精力放在

22%的主要客戶上,而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猶太人人投資,同樣本著22:78法則去經營運作,他們認為,不賺錢的投資是不符合"22:78"法則的,因而不能生存下去,欲要賺錢,在經營中就必須懂得核算,這正如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一樣,投入的資本,起碼要達到一定的利潤回報率才合算,達不到這個比率就不合算乃到虧本,這樣的生意就不能做.放貸款賺錢法是猶太人起家的一招,他們在英國和歐洲產業革命之時,瞄準了企業發展急需資金的況,以高利率把錢借給那些企業,得到的回報率比自己辦企業賺錢還多,而風險相應減少.這也是運用"22:78"法則的一種表現/

  日本商人做鑽石生意的案例也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

  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的一個年末,一個日本商人來到東京一家稍顯偏僻的商場,要求租借櫃檯,銷售鑽石這種一般只為高收入者購買的奢侈品.

  憑著對猶太商法中"22:78"法則的徹底領悟,這個商人說服了商場,把幾節櫃檯租了下了下來,說服了全美各大珠寶商,運寄來各式大小的鑽石,結果,光顧櫃檯的富人絡繹不絕,這個商人一天有3億日元的進項,其中利潤達5000萬日元,大大超過當初一般人的想像,在日本年關賤賣的慣例中創造了一人奇蹟.

為什麼呢,原因在於鑽研雖為奢侈品,但有錢人或銷微有錢的人都能夠買得起,而且特別樂意購買.雖然這部分人只是全國人品的少數,但他們持有的貨幣去點社會貨幣總量的多數,賺這部分人的錢,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是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猶太民族通過生存實踐總結的一些"22:78"法則的真諦:

經營上:

1 .78%的優良業績是由22%的客戶帶來的,因此,在為顧客服務時不能平均用力,要重點做好22%顧客的工作,爭取創造出更高的優良業績,

2.對於銀行來說,借款的人與放款的人的比例是22:78

3.富人與普通人的數量比例是22:78,而擁有財富之比正好顛倒過來是78:22.因此猶太人認為,在賺錢時,不僅要考慮以平民百姓為對像,更要懂得攫取富人的錢,經營奢侈品肯定會成功.

4.在某個單位中,22%的人通常代表78%的人的發言權,在銷售公司里,78%的銷售額是22%的商品帶來的,在經營上,總是22%的企業控制78%的市場,這揭開了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神秘面紗.

5.股市中有78%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2%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結果是只有那22%的投資者能長期盈利,而78%投資者卻常常賠錢,.有78%的投資利潤來自於22%的投資個股,其餘22%投資利潤來自於78%的投資個股,投資收益有78%來自於22%筆交易,其餘78%筆交易只能帶來22%的利潤

6.成功的投資者,經營者用78%時間學習研究,用22%時間實際操作;失財的投資者,經營者用78%時間實際操作,用 22%時間來後悔.

顛覆80/20黃金定律的78/22自然法則一個經濟學家的神奇發現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等人發現的。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在研究中偶然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分配呈現一種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會財富,都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在當今社會,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令帕累托真正感到興奮的是,這種不平衡模式會反覆出現,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都能見到——不管是早期的英國,還是與他同時代的其他國家,或是更早期的資料——而且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有統計學上的準確性。帕累托從研究中歸納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富,那麼就可以預測,10%的人將擁有約65%的財富,而50%的財富,是由5%的人所擁有。在這裡,重點不僅是百分比,而在於一項事實:財富分配的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這種不平衡是可以預測的。因此,80/20成了這種不平衡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否恰好是80/20,因為嚴格來說,精確的80/20關係不太可能出現。後人對他的這項發現有不同的命名,如帕累托法則、帕累托定律、80/20法則、80/20定律、二八法則、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等。

二八定律與自然規律不吻合

眾所周知,自然界空氣中氮與氧的比例是78:22;在正方形中,如果其面積為100,那麼其內切圓的面積也約為78,正方形其餘部分的面積也剛好是22。可見,78:22是大自然中客觀存在的大法則,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試想,人類如果造出一個氮氧比例為60:40的空間,人類就一定無法生存;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其水分的比例是不一樣的。胎兒在母體孕育時水分約佔90%,嬰兒時佔80%,人最有活力,最健康時水分佔的比重為78%(15歲-25歲),青壯年佔70%,老年時約佔60%-50%。人死亡之時的水分一般佔50%。老百姓和富翁的比例可能為78:22,但若按財產比較的話,富翁的財產和老百姓財產的比例就正好是78:22。雖然二八定律重點不僅是百分比,80/20隻是這種不平衡關係的簡稱,但是由於統計學本身的非準確性,帕累托等人運用統計原理和方法得出的80/20,雖擁有大量的根據和數據證明,但還是缺乏準確性。而78/22法則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的黃金法則。所以78/22自然法則顛覆80/20黃金定律的時刻已經來臨。

78/22自然法則無處不在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的78%的行為都要受到78/22自然法則的影響。78%的人是窮人,22%的人是富人;78%的人掌握世上22%的財富,22%的人掌握世上78%的財富;78%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22%的人用脖子以上賺錢;78%的人是負面思考者,22%的人是正面思考者;78%的人是賣時間,22%的人是買時間;78%的人找一份好工作,22%的人找一個好員工;78%的人受人支配,22%的人支配別人;78%的人做事情,22%的人做事業;78%的人重視學歷,22%的人重視經驗;78%的人知識就是力量,22%的人行動才有結果;22%的人要是有錢我就怎樣就怎麼做,22%的人我要是怎樣怎樣做我就有錢;78%的人愛購物,22%的人愛投資;78%的人愛瞎想,22%的人有目標;78%的人答案中找問題,22%的人問題中找答案;78%的人在乎眼前,22%的人放眼長遠;78%的人錯失良機,22%的人抓住機遇;78%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幹嗎,22%的人計劃未來;78%的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22%的人按成功的經驗行事;78%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22%的人重複做簡單的事;78%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22%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78%的人不可能辦到,22%的人如何能辦到;78%的人忘性好,22%的人做筆記;78%的人受失敗人的影響,22%的人受成功人的影響;78%的人狀態不好,22%的人狀態很好;78%的人不整理資料,22%的人會整理資料;78%的人受以前失敗的影響,22%的人相信以後會成功;78%的人不願改變環境,22%的人與成功人為伍;78%的人改變別人,22%的人改變自己;78%的人愛生氣,22%的人愛爭氣;78%的人批評和謾罵,22%的人鼓勵和讚美;78%的人愛放棄,22%的人愛堅持。既然78/22自然法則無處不在,我們就必須處理好其中的關係,充分利用78/22自然法的正面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

如何充分挖掘78/22自然法則的使用價值?

知道80/20或78/22自然法則的人很多,但是能充分利用它們的人並不多。認真看待78/22自然法則的人,就可以從中得到有用的思考和分析方法,這種有用的思考和分析方法使我們工作更有效率,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我們把78/22自然法則分為78/22思考法和78/22分析法。在這裡重點說說78/22思考法的應用,為了熟練使用80/20思考法,必須經常問自己:「是什麼因素讓22%的原因產生78%的結果?」絕不能以為自己已經知道答案,而必須花一點時間去做創意性的思考。78/22思考法比較廣泛,它是一種不太準確而且屬於直覺式的程序,包含諸多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正是這些思維方式和習慣,使我們設定了哪些東西是造成生活中重要事物的原因。78/22思考法讓我們能辨認出這些原因,並藉以重新運用資源,進而改善問題。

「78/22分析法」和「78/22思考法」是78/22法則衍生出來最有效的兩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企業應將78%的精力放在22%的核心市場上,建立區域性的強勢:

——企業應將78%的精力放在22%的核心客戶上,建立大客戶開發與扶持政策:

——企業老闆應將78%的精力去管理22%的關鍵員工,讓22%的關鍵員工去管理78%的普通員工;

——企業領導應獎勵22%的特殊表現,而非讚美全面的平均努力;

——企業領導應將78%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22%的最具價值、最具生命力的事情,尋求捷徑,而非全程參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必須止心一處,集中力量在幾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現。

沒有任何一種活動不受78/22法則的影響。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運用78/22法則的專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發揮78/22自然法的使用價值!

猶太人78:22的賺錢法則是怎麼說的?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柏累托在從事經濟學研究時,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他發現大部分所得和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發現了兩件他自認為非常重要的事實:某一族群佔總人口數的百分比,和該族民所享有的總收入或財富之間,有一項一致的數學關係。還有就是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在對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的考察中都曾發現過這種現象。柏累托的研究歸納出這樣一個結果:即如果20%的人享有80%的財富,那麼就可以預測,其中10%的人享有65%的財富,而50%的財富,是由5%的人所擁有。重點還不是百分比,而在於一項可預測事實:財富在人口的分配中是不平衡的。由此,「80/20」便逐步成為了這種不平衡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否恰好是80/20)。後來,這個發現開始有了不同的命名,諸如法則、原則、定律等等。「80/20」法則主張:以一個小誘因或小投入或小努力,通常可能產生大結果或大產出或大收益。通俗地說,個人所完成的80%的工作成果,來自其20%的付出(亦即4/5的努力或是說大部分付出,是與成果無關的)。於是,後來有了「通常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項目」的管理定律。這個定律或者說是法則,顯然與一般人的期望相距甚遠。正如李漢昭文所指出:「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以及努力和回報之間,本來就不平衡。」而典型模式顯示:80%的產出,來自於20%的投入;80%的結果,歸結於20%的起因;80%的成就,產生於20%的努力。日常生活中,這種「80/20」法則效應隨處可見:——20%的商品和20%的客戶,往往涵蓋了80%的營業額;——20%的企業產品或銷售渠道,常常佔了企業80%的盈利;——20%的罪犯,實施了80%的犯罪活動;——20%的駕車人,造成了80%的交通事故;——20%的孩子,實現了80%的教育目標;——個人在80%的時間裡,穿著了自己20%的服裝;——能源的80%耗費在了過程中,只有20%真正用在了工具上;——世界80%的資源,是被約20%的人口耗盡的;——社會上80%的疾病源自心理,只有20%是真正身體疾患;——20%的人所患疾病的20%,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拚命躋身20%行列的人,有80%卻不得不站進80%的行列;反之,要想佔據80%的優勢,結果費盡心機也只佔了不到20%……總之,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以及努力和回報存在的不平衡之間,大致分為兩種不同類型:多數,只會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能夠造成主要且重大的影響。筆者認為,「80/20」這個如今仍然為眾多人所不清楚或不重視的法則,如今至少可以給我們提供這樣幾個主要方面的思考和啟示:1、「公正和公平」並不意味著「平均」。細細想來,任何事物都存在差異,絕對的「公正和公平」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說「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和平均富裕,道理就在這兒。因此,我們所做的「協調與平衡」,其結果也只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由此可知,不論出發點如何,凡是在事物發展過程中一味追求絕對、忽視甚至否認相對的想法、做法和企盼,都不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2、「節制與平和的心態」是順利安康的重要基礎。如今已經擺脫解決溫飽問題的困擾、逐步開始富裕起來的人們,喜歡說「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興」——把身心的健康放在了首要位置。顯然,要想高興,要求順利,要謀健康,良好心態及其由此產生的節制與平和態度,是個重要的基礎。現實生活不難看出,所有影響社會穩定的動機行為,都源自不良心理者的缺乏節制與心態不平。它不僅是人生順利與否的一個關鍵所在,而且是人生能否安康的一個重要因素。3、注意能夠造成主要且重大的影響的「少數人」或「少數事」。雖然沒有絕對的「公正和公平」,儘管「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和平均富裕,但並不以為著可以放棄「公正和公平」、不為實現「共同富裕」而努力——對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維護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和長治久安。因此,必須重視並關注容易造成主要且重大的非正常影響的「少數人」或「少數事」,規範並制約其生出的不良事端,把消極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猶太人的宇宙法則78:22

猶太民族由於在公元73年祖國被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到處遭受迫害,只好四處逃避。在近兩千年的惡劣環境下,猶太人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活哲學,逐步積累經驗,變得尤為聰明,更能適應環境,因而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生存下去,乃至發財致富。

猶太人認為,宇宙與生活是相依生息,相容無悖的。因此,他們把這一看法,視作自己生活的法則,並把它活用到謀生、做生意,使其有了前進的方向的精神的支柱。

據猶太人人說,他們視作生活法則就是「78:22法則」,它是猶太人成功緻富的根本。所謂「78:22法則」,嚴格地說,應是「78.5:21.5」,由於小數贅口,故稱作「78:22」。這個比數很有哲理,它是以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關係計算出來的。假設一個正方形面積是100,那麼,它的內切圓面積78.5,剩下的面積即21.5。以整數計算表達,便是78:22。

說來也巧,空氣中的氣體比例中,氮氣佔78%,而氧氣佔22%。人體的比重中,也是由78%的水及22%的其他物質所構成的。這個78:22的數據,成為人力不可抗抿的宇宙大自然的法則,人類不能違背這種法則而生存發展,試想,如果空氣中氮氣佔20%,氧氣倒過來佔80%,人類能在這樣的空氣中生存下去嗎?又如,若把人體的水份降至佔60%,那定然會幹枯而死。因此,猶太人認定「78:22」是個永恆的法則,沒有互讓的餘地。

  猶太人本著這樣的法則指導自己的生活,獲得了常勝不敗的結果。

  例如,猶太人普遍注重學習文化知識,他們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不管條件怎麼惡劣,他們都教育和供養自己的子女讀書。有的猶太人因家庭經濟條件不允,則半工半讀堅持讀完大學。更有突出者,則利用業餘一切時間學習科學和技術。為什麼猶太人那麼注重學習呢?他們堅信知識就是力量,知識不是人類天生而有的,人類只有付出努力代價才能得到,這是法則,正如「78:22」一樣,沒有妥協餘地。這種法則驅使著猶太人辛勤地學習,使他們知識文化高人一籌,使猶太人獲得比例最多的諾貝爾獎金,使他們在各行各業處於競爭的優勢。

  又如猶太人做生意,他們同樣本著「78:22」法則去經營運作。經商是為了賺錢,這是法則。他們認為,不嫌錢的經商,是不符合「78:22」的法則的,因而不能生存下去。欲要賺錢,在經營中就必須懂得核算,這正如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一樣,投入的資本,起碼要達到一定的.....

78:22的經商哲學 我們常常聽到人們這樣說:「世界上的金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猶太人之所以「生財有道」,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擁有「78:22」的獨特經商法則。  在我們的自然界,空氣中氮與氧的比例是78:22;正方形和其正方形內切圓的關係,也再次證明了這一法則。從這個角度看,78:22可以說是大自然作用於世界的一個規律。假如有人問,世界上存款的人多還是借款的人多?猶太人會告訴你,存款人與借款人的比例是78:22,銀行按這個比例賺錢最好,而當這個比例被破壞,借款人多於存款人時,銀行必將破產。經過廣泛的人群調查也發現,一般大眾和高收入人數比例,同樣為78:22,但他們擁有財富的比例卻要倒過來:22:78。如果是一家公司,其投入與收益的最佳狀態似乎也是78:22,利潤過低將難以保持穩定增長,而利潤過高又會相應吸引競爭對手,面臨過大的經營風險。  就在「78:22」,法則經過猶太人千百次運用,幾乎百發百中以後,世界上一些具有聰明頭腦的工商界人士也開始感覺到這個法則的魔力,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生意場上,結果也有了或大或小的成功及收穫。

78∶22法則

人們有這樣一個說法:"金錢就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猶太人從人口上說只佔世界總人口很小很小的比例,但他們卻擁有很多財富.無論是世界首富最多的美國,還是在亞洲富庶的日本,猶太人都在商業界或金融界獨佔鰲頭,百萬,億萬富翁不乏其人.那麼他們是怎樣獲得這麼多財富的呢?這光靠有一個聰明的頭腦是不夠的,關鍵是他們掌握了78:22的經營魔法.

猶太人認為,78∶22是大自然中一個客觀的大法則,是從觀全局、把握大勢的元素。它含蓋了宇宙中某些恆定的成分。因此,他們把它視為自己生活中的精神之柱,把它活用到謀生、做生意上,由此掌握住前進的方向。

在猶太人心目中,78∶22則為穩定又和諧的宇宙法則,是他們成功緻富的根本。<78∶22>法則是超乎一切的<絕對真理>,這個真理具有絕對性的權威、千古不變的地位。

舉個例子說,假如有人問,世界上放款的人多,還是借款的人多?一般人都會回答:「當然是借款的人多。」但是,經驗豐富的猶太人所給你的回答卻恰恰相反。他們一口咬定:「放款的人占絕對多數。」

實際情形正是如此。就銀行而言,總的來說,它是個借貸機構。它將從很多人那兒借來的錢轉給少數人,從中賺取利潤。用猶太人的說服,放款人和借款人的比例是78∶22。銀行利用這個比例賺錢,絕不吃虧。否則,銀行就用破產之處。

猶太人在經商過程中,也以這個法則作為基礎。

在一個國家中,富有的人遠遠少於一般大眾,但富人所持有的貨幣佔了壓倒性的大多數。實際上,一般大眾所持有的只佔22%,而富人所持的貨幣佔了78%。因此,做生意時,必須以擁有78%貨幣的22%的富人為主要對象。

通常情況下,78%的生意是來自22%的客戶。這就要求企業界一定得認真研究和分析客戶的組成,應當把78%的精力放在22%的客戶上,而不能平均使用力量。猶太商人主張經營鑽石、高級皮包等奢侈品。因為這樣的生意就遵從了78∶22法則。

在投資方面,猶太人同樣本著<78∶22>法則運作。他們認為,不能賺錢的投資就因為不符合<78∶22>法則,從而難以運轉下去。要賺錢,在經營中就必須懂得核算。這正如一個正方形的內切圓,投入的資本起碼要達到一定的利潤回報率才合算。如果達不到這個比率,就不合算乃至虧本,這樣的生意絕不能做。

放高利貸的賺錢法是猶太人起家的一招。

在英國和歐陸發生產業革命之時,猶太人瞄準了企業發展規律急需資金的狀況,以高利率把錢借給那些企業,得到回報比自己辦企業賺的錢還多,而且風險相應減少。這就是運用<78∶22>法則的一種表現。

後來,猶太人又注意到各國經濟正不斷發展,需要更多的資金髮展,以放高利貸的分散模式已滿足不了需要。於是他們把分散的金錢積聚起來,設立正式的金融機構,集中力量,投資到耗資多而回報率高的大項目。這樣做既滿足了企業發展的需求,又解決了當地政府發展經濟的難題,自己更可以從中得到。

掌握了<78∶22>法則的猶太人猶如商場上的雄鷹,他們能快速捕捉商機,進而施展巨大的魔法。由於<78∶22>法則根深蒂固地生長在猶太人心底,所以他們掌握了世界上絕大多數量的財富.

78∶22法則是一個自然法則,如服飾、餐飲、建築、珠寶、藥物等22%的行業,基本上佔了約78%的生活消費,因此,猶太商人的傳統經營領域大多集中在餐飲、服飾、珠寶、建築、藥物方面,尤其集中在婦女和兒童用品上了。男人掙了這個世界78%的錢,女人則消費了這個世界的78%的錢。78∶22法則在營銷中普遍存在,如22%的客戶創造了企業78%的利潤;22%的產品是企業的核心產品等等

78:22法則

  在自然法則中,有一個78:22法則,在漫長的經商生涯中,猶太人發現這個自然法則與一些商業經營活動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繫,這就是78:22法則。

  首先,讓我們畫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方形,再做一個內切圓,然後計算一下它們的面積,你就會發現,一個面積為100的正方形,它的內切圓的面積是78.5,其餘面積為21.5。因而「78:22」是一個「規矩方圓」中不可逾越的法則,在人體中,水的比例為78%,其他物質佔22%。

  猶太人把這條法則作為從事一切商業活動的基礎,作為一個總的指導原則。正是因為有了這條根本法則,所以猶太商人做起生意來,總是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也許有人會問,你們在商業運作中,是如何運用這個78:22的法則,去贏得優勢的呢?這個78:22法則,在猶太商人手裡,主要是一個用來把握全局的指導原則。

經商法則:78:22 一個人只要懂得一點經濟學,他就會知道有一個著名的「洛侖茲」曲線,這一個曲線代表了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就是說:財富不是平均地掌握在每一個人手中的。比如:世界上78%的財富僅僅被22%的人口佔有,而剩餘的78%的人僅佔有剩下的22%的財富。這就說明了:「錢在有錢人的手裡」這個道理,這就再簡單不過的一個現實,但是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了解這一句話,而將其運用到商業運作,經營管理中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而聰明的猶太人把這一神奇的曲線運用到了富人和普通人的比例之中。他們發現全人類的富人和普通人的數量比例大約是22:78,與之相反,富人總共擁有的財富與普通人總共擁有的財富之比則大約就是78:22。因此說,無論是生產或者是生意,要是想賺到更多的錢,就要和富人打交道,要去了解他們有什麼樣的需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賺到大錢。不妨做這樣的一個假設:如果有人問,現在世界上是放債的人多,還是借款的人多。可能一般人都會回答說:「當然是借款的人多了。」可是對於那些經驗豐富的猶太人而言,他們的回答卻正好相反,他們一定會一口咬定:「放債人占絕對多數。」因為銀行是把從很多人處借來的錢轉借給少數的人,如果「借款的人」多,銀行將會瞬間破產。從猶太人的說法來看,在這個世界上「放債的人」與「借款的人」的比率是78:22。事實正是這樣,銀行總的來說是個借貸機構,他們把從很多人那裡借來的錢再轉借給少數人,從中獲取利潤,銀行就是利用這個比例賺錢的,否則,銀行將會面臨破產的險境。猶太人注意到了別的國家經濟在不斷發展,需要更多的資金髮展大項目,而分散的放高利貸形成不了了力量。因此他們又想出了辦法,把猶太人分散的財富都積聚在一起,設立正式的金融機構,集中力量投資消耗多的,彙報率高的大項目。這樣,不但滿足了企業發展的需求,還解決了當地政府發展經濟的難題,自己也可以從中漁利。因此,在美國,法國等歐美國家,金融寡頭,華爾街的銀行家中有不少是猶太人。18世紀末辦起中歐大金融市場的就是猶太人約瑟夫*門德壯。擁有上百億美元資產的羅思柴爾德金也是猶太人。猶太人善於運用資金,他們把籌集的錢用到最有用出的地方,以使其增值。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對經濟行為研究得出的結論與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的道理是一樣的。巴萊多以為,無論在任何一組東西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這個法則在經濟學中被稱為巴萊多法則。下面是該法則的部分理論和實踐:(1)78%的優良業績由22%的客戶帶來。為了創造出更多的優良業績,所以要重點做好22%顧客的工作。(2)在單位中,22%的人經常代表著78%的人的發言權;在銷售公司里,78%的銷售額由22%的商品帶來;在經營上面,22%的企業控制78%的市場。這揭開了「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神秘面紗。(3)78%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去賺錢,22%的投資者會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是結果總是22%的投資者能夠長久贏利,78%的投資者卻經常會賠錢。78%的投資利潤來自於22%的投資個股,投資收益有78%來自於22%的交易。(4)每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或者是經營者用78%的時間學習和研究,用22%的時間實際操作;失敗的投資者和經營者用78%的時間實際操作,用22%的時間來後悔。 20世紀末,美國的卡內基等一批心理學家提出的情商理論包含了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道理。現代的一些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情商水平對於一個人的成功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下面是關於情商的部分內容:(1)無論哪一個人,他一生的成功,78%靠情商,22%靠智商。(2)成功者78%的機會由不到22%的朋友提供,這些22%的朋友對他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數量少但交情深厚的人際關係遠勝於廣泛而膚淺的人際關係。(3)如果能對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估,找出78%的一般優勢和22%的最優優勢。努力發展最優優勢就可以輕鬆邁向成功。經商法則:78:22 一個人只要懂得一點經濟學,他就會知道有一個著名的「洛侖茲」曲線,這一個曲線代表了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就是說:財富不是平均地掌握在每一個人手中的。比如:世界上78%的財富僅僅被22%的人口佔有,而剩餘的78%的人僅佔有剩下的22%的財富。這就說明了:「錢在有錢人的手裡」這個道理,這就再簡單不過的一個現實,但是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了解這一句話,而將其運用到商業運作,經營管理中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而聰明的猶太人把這一神奇的曲線運用到了富人和普通人的比例之中。他們發現全人類的富人和普通人的數量比例大約是22:78,與之相反,富人總共擁有的財富與普通人總共擁有的財富之比則大約就是78:22。因此說,無論是生產或者是生意,要是想賺到更多的錢,就要和富人打交道,要去了解他們有什麼樣的需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賺到大錢。不妨做這樣的一個假設:如果有人問,現在世界上是放債的人多,還是借款的人多。可能一般人都會回答說:「當然是借款的人多了。」可是對於那些經驗豐富的猶太人而言,他們的回答卻正好相反,他們一定會一口咬定:「放債人占絕對多數。」因為銀行是把從很多人處借來的錢轉借給少數的人,如果「借款的人」多,銀行將會瞬間破產。從猶太人的說法來看,在這個世界上「放債的人」與「借款的人」的比率是78:22。事實正是這樣,銀行總的來說是個借貸機構,他們把從很多人那裡借來的錢再轉借給少數人,從中獲取利潤,銀行就是利用這個比例賺錢的,否則,銀行將會面臨破產的險境。猶太人注意到了別的國家經濟在不斷發展,需要更多的資金髮展大項目,而分散的放高利貸形成不了了力量。因此他們又想出了辦法,把猶太人分散的財富都積聚在一起,設立正式的金融機構,集中力量投資消耗多的,彙報率高的大項目。這樣,不但滿足了企業發展的需求,還解決了當地政府發展經濟的難題,自己也可以從中漁利。因此,在美國,法國等歐美國家,金融寡頭,華爾街的銀行家中有不少是猶太人。18世紀末辦起中歐大金融市場的就是猶太人約瑟夫*門德壯。擁有上百億美元資產的羅思柴爾德金也是猶太人。猶太人善於運用資金,他們把籌集的錢用到最有用出的地方,以使其增值。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對經濟行為研究得出的結論與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的道理是一樣的。巴萊多以為,無論在任何一組東西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這個法則在經濟學中被稱為巴萊多法則。下面是該法則的部分理論和實踐:(1)78%的優良業績由22%的客戶帶來。為了創造出更多的優良業績,所以要重點做好22%顧客的工作。(2)在單位中,22%的人經常代表著78%的人的發言權;在銷售公司里,78%的銷售額由22%的商品帶來;在經營上面,22%的企業控制78%的市場。這揭開了「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神秘面紗。(3)78%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去賺錢,22%的投資者會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是結果總是22%的投資者能夠長久贏利,78%的投資者卻經常會賠錢。78%的投資利潤來自於22%的投資個股,投資收益有78%來自於22%的交易。(4)每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或者是經營者用78%的時間學習和研究,用22%的時間實際操作;失敗的投資者和經營者用78%的時間實際操作,用22%的時間來後悔。 20世紀末,美國的卡內基等一批心理學家提出的情商理論包含了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道理。現代的一些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情商水平對於一個人的成功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下面是關於情商的部分內容:(1)無論哪一個人,他一生的成功,78%靠情商,22%靠智商。(2)成功者78%的機會由不到22%的朋友提供,這些22%的朋友對他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數量少但交情深厚的人際關係遠勝於廣泛而膚淺的人際關係。(3)如果能對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估,找出78%的一般優勢和22%的最優優勢。努力發展最優優勢就可以輕鬆邁向成功。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的78%的行為都要受到78/22自然法則的影響。78%的人窮人,22%的人富人;78%的人掌握世上22%的財富,22%的人掌握世上78%的財富;78%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22%的人用脖子以上賺錢;78%的人負面思考者,22%的人正面思考者;78%的人賣時間,22%的人買時間;78%的人找一份好工作,22%的人找一個好員工;78%%的人受人支配,22%的人支配別人;78%的人做事情,22%的人做事業;78%的人重視學歷,22%的人重視經驗;78%的人知識就是力量,22%的人行動才有結果;22%的人要是有錢我就怎樣就怎麼做,22%的人我要是怎樣怎樣做我就有錢;78%的人愛購物22%的人愛投資;78%的人愛瞎想,22%%的人有目標;78%的人答案中找問題,22%%的人問題中找答案;78%的人在乎眼前,22%%的人放眼長遠;78%的人錯失良機,22%%的人抓住機遇;78%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幹嗎,22%%的人計劃未來;78%的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22%%的人按成功的經驗行事;78%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22%%的人重複做簡單的事;78%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22%%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78%的人不可能辦到,22%的人如何能辦到;78%的人忘性好,22%的人做筆記;78%的人受失敗人的影響,22%的人受成功人的影響;78%的人狀態不好,22%的人狀態很好;78%的人不整理資料,22%的人會整理資料;78%的人受以前失敗的影響,22%的人相信以後會成功;78%的人不願改變環境,22%的人與成功人為伍;78%的人改變別人,22%的人改變自己;78%的人愛生氣,22%的人愛爭氣;78%的人批評和謾罵,22%的人鼓勵和讚美;78%的人愛放棄,22%的人愛堅持。既然78/22自然法則無處不在,我們就必須處理好其中的關係,充分利用78/22自然法的正面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

奇異的22:78法則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沒有一個民族像猶太民族這樣,在沒有家園、沒有土地、沒有生存權利的情況下,頑強存續下來,並且深深地影響著世界。猶太人的生存之道,無不讓人佩服。在這些生存之道中,有一個處於基礎地位的宇宙大法則,這就是22:78法則。以下幾項內容是猶太人總結出來的。

  1、人體中除水以外的物質和水的重量比例大約為22:78。

  2、對於銀行來說,「借款的人」與「放款的人」的比例是22:78。

  3、富人與普通人的數量比例是22:78,而擁有財富之比正好顛倒過來是78:22。因此猶太人認為,在賺錢時,不僅要考慮平民百姓為對象,更要懂得攫取富人的錢,經營奢侈品肯定會成功。

  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對經濟行為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與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道理相同。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2%,其餘78%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個法則在經濟學中被稱為巴萊多法則。以下是經濟學的部分理論和實踐。

  1、78%的優良業績是由22%的客戶帶來的。因此,在為顧客服務時不能平均用力,要重點做好22%顧客的工作,爭取創造出更高的優良業績。

  2、在某個單位中,22%的人通常代表78%的人的發言權;在銷售公司里,78%的銷售額是22%的商品帶來的。在經營上,總是22%的企業控制78%的市場,這揭開了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神秘面紗。

  3、股市中有78%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2%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結果是只有那22%投資者能長期盈利,而78%投資者卻常常賠錢。有78%的投資利潤來自於22%的投資個股,其餘22%投資利潤來自於78%的投資個股。投資收益有78%來自於22%筆交易,其餘78%筆交易只能帶來22%的利潤。

  4、成功的投資者、經營者用78%時間學習研究,用22%時間實際操作;失敗的投資者、經營者用78%時間實際操作,用22%時間來後悔。

  戈爾曼、卡納基等一批美國心理學家在20世紀末提出了情商理論。這個情商理論又包含著猶太人的宇宙大法則道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以下是關於情商的部分內容。

  1、一個人一生的成功,78%靠情商因素,22%靠智商因素。

  2、成功者78%的機會是由不到22%的朋友提供的,這些22%的關鍵朋友對他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擁有數量少但交情深厚的人際關係,遠遠勝於廣泛而膚淺的人際關係。

  3、對自己做一個正確的評估,找出78%的一般優勢、22%的最優優勢。努力發展最優優勢,找准自己的方向。從而輕鬆邁向成功,這就是成功法則。

  22 78,是自然、社會界中的奇妙比例,它蘊含在莫測多端的各個領域中。因為洞悉了22:78的奧秘,許多猶太人成為有錢人,許多企業經營者富甲天下,許多情商高手邁向成功台階。22:78這個基礎法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首先要抓住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因素、關鍵項目,也就是抓住「牛鼻子」,然後以點帶面,從而帶動各個方面順勢而上。

推薦閱讀:

我的一段奇異經歷
是這3種「點石成金」奇異面相的人,年年出高官,代代有厚祿
動物界中的「漫威英雄」

TAG:奇異 | 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