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喜劇王2》依然沒理清「跨界」和「喜劇」的本質

北京衛視《跨界喜劇王》第二季於上周六晚回歸,接檔了剛收官不久的《跨界歌王2》。BTV對於「跨界」的情有獨鍾,已經不需要多費口舌說明。

宣傳中會加盟的葛優、梁天、謝園三巨頭,第一期並沒有露面。主持人黃子佼在開場時說了一句,「喜劇零門檻,跨界無極限」,冷眼君並不認同。

首先,喜劇是有門檻的,而且不低,專業的喜劇人都經常遭遇瓶頸,更何況是從沒有接觸過的人;再者,「跨界」是實現個人在另一個領域裡的才能,前提是你得有這種才能去支撐起跨界的嘗試。這些觀點冷眼君之前也表達過。

所以,第二季的《跨界喜劇王》還是沒能理清這兩個概念,首期節目也依舊差強人意。

簡化的賽制規則和素人嘉賓的加入

第二季的節目在規則上做了一些改變,沒有了喜劇人作為明星經紀人的設定,助演就是助演。賽制也變得簡單明了,每期四組跨界嘉賓,表演過後由現場500位觀眾進行投票,高於400票跨界成功,低於400票則被淘汰。

為了配合「全民跨界」的概念,每期三組跨界明星,一組素人進行表演。首期分別是鄧紫棋、孫藝洲、王博文,素人則是鋼琴家兼烤串店老闆東子。

在片頭VCR介紹時,並沒有對不同身份的兩者進行區分,但東子表演結束後,並沒有進行觀眾投票,而是一番誇獎之後就離場了。

表演過後沒有一個實質性的結果,換句老話說,為什麼來到這個舞台,是因為夢想,還是為了宣傳自家的燒烤店,只是因為導演組給你打了一個電話而已?

冷眼君覺得這樣的邏輯不太對。一般競演類節目,明星和素人都上台演出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素人進行比賽,明星的表演作為觀賞性的附加值,比如各大選秀節目的導師表演秀,《奇葩大會》每期最後一位名人的分享。

再者是星素挑戰的賽制,同一個項目素人對抗明星,比如《笑聲傳奇》;又或者是《我想和你唱》之類的星素互動圓夢式同台。

而參加《喜劇王》跨界表演的素人,不僅有明星嘉賓為其助演,表演過後也不需要接受觀眾的投票,就像是特意邀請來的大牌嘉賓一樣,節目組為其量身定製一個喜劇節目。這樣的身份有些未免不對等,希望之後的節目能就這一點進行調整。

助演的光環反而蓋過了跨界明星

本季由楊樹林擔任跨界團長,第一期的助演基本上都是他本人及團隊成員。所以出場時間最長的他,憑藉多年的喜劇功底,反而給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對於擔任助演的喜劇人來說,這當然也是個不可多得的舞台,他們也比所謂來跨界的明星更需要這個舞台。《百鳥朝鳳》雖然是敘述代際關係,基於兩人的表演,楊樹林更像是大男主,帶領著王博文進行表演。

鄧紫棋的《機械城市》,用的也都是她名字的諧音,以及穿皮褲的老梗,笑點不足,也讓她本人的表現力稍顯遜色。

而孫藝洲,是三位明星中戲份最少的。孫藝洲的代表作和陳赫一樣,是都市輕喜劇《愛情公寓》。所以在《深夜排檔》飾演大排檔老闆的他,似乎跟以往的角色沒有太大反差。

除了少量與助演搭戲之外,更多時候只起到了承接每個故事,觸發助演劇情的作用。以至於彈幕都在呼喚「孫藝洲在哪裡」,他個人的喜劇能力也沒有體現。

好在鄧、孫、王三人分別為429、416、401的票數跨界成功,果然作品不是評判結果的唯一標準。「喧賓奪主」的結果跟劇本的撰寫、節目的編排、後期的剪輯都有關,但最根本的,還是跟個人的喜劇能力掛鉤。

另一個槽點就是,每個作品都植入了歌唱的部分。

鄧紫棋唱了《泡沫》,改編歌詞版的《不想長大》和《死了都要愛》;東子邊彈鋼琴邊唱了一首《千萬次的問》;深夜排檔的客人拿著吉他唱歌,還拉著孫藝洲一起聽《演員》;王博文打了新歌,還唱了汪峰老師勵志熱血的《光明》。

雖然這些演唱的部分多少還是跟劇情有關,但還是讓人有種走錯《跨界歌王》片場的感覺。既然是來挑戰喜劇的跨界,再次展示本職的技能,其實並沒有什麼必要。

喜劇作品就一定要煽情嗎?

第一期三位跨界明星的作品到了中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煽情。

鄧紫棋的《機械城市》,用人類和機器人之間跨物種的愛情和生死來打動觀眾;孫藝洲的《深夜排檔》,通過來大排檔消費的各個群體的故事引發共鳴;王博文的《百鳥朝鳳》,講述民間藝術傳承過程中,父子二人為了夢想爭吵最後和解的故事。

雖然《深夜排檔》的大背景有天然優勢,賣魷魚大叔失去父親的故事也能戳中不少人的淚點,但就作品的完成度來說,冷眼君個人覺得《百鳥朝鳳》是本期最佳。

不僅笑點最多,煽情的部分也最不突兀,這可能跟之前同名電影的影響,以及創作結合了王博文、楊樹林二人的親身經歷有關。

其實喜劇作品走煽情路線未必達不到好效果,重點在於是不是刻意煽情,有沒有跳脫喜劇的框架,能不能服務於整個作品。像賈玲的《你好,李煥英》,當時就飽受好評。

但目前的大多數喜劇作品卻陷入了強行煽情的泥潭,以反映人生苦難,讓觀眾感動落淚為最終目的。笑點包袱都拋在一邊,不研究怎麼逗樂,專心研究如何弄哭。所以《跨界喜劇王》是不是改名為《跨界煽情王》更合適一點。

第一季的《跨界喜劇王》豆瓣評分只有5.4,而同期同類型的《喜劇總動員》卻有7分。雖然《喜劇王》搶佔先機提前一周播出,但劇本更加紮實、跨界明星均為影視演員的《總動員》顯然讓當中的作品有了更好的表現力。

節目的口號是「跨界,我為快樂而來」,喜劇最本質的意義,就是給觀眾帶來快樂而已。就這一點來說,《跨界喜劇王2》做的遠遠不夠。冷眼君也希望後續的節目中,能給觀眾帶來更多更有笑點更有質量的好作品。


推薦閱讀:

喜劇門檻高,跨界步子太大,容易扯蛋

TAG:喜劇 | 本質 | 跨界喜劇王 | 跨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