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姚雪垠老前輩的《李自成》

說說姚雪垠老前輩的《李自成》

直到今天,就這部獲得茅盾獎、寫了40多年的馬拉松式長卷,人們仍然圍繞作者姚雪垠本人到底想怎麼收尾(一說末尾由其兒子代筆)?他筆下的李自成到底與歷史吻合度有幾何?當時的階級矛盾與寫作時政治需要是何樣關係?種種爭論一直未停。不斷有歷史學家站出來提出質疑,就歷史細節、戰役過程、用兵方略甚至死傷人數進行駁斥。作為作者,姚老固然有歷史局限性,還要受到當時文化宣傳的左右,50年代他本人已經被點名,屬於早早就被上綱上線那類人。受到壓力而筆頭走偏,在所難免。但是姚老的文學功底是不容忽略和詆毀的。帶著疑問和質詢看書,姚老的所謂「筆誤」反而會讓《李自成》熠熠生輝。今天就說一說這部《李自成》,不去考慮什麼階級宣傳需要,僅是對這部書本身的文學價值與大家共賞共勉。

《李自成》第一卷所描述的內容從崇禎11年(1638年)10月開始,早在當年5月,八大王張獻忠在谷城向熊文燦詐降。9月份,滿清八旗兵第四次入關,11-12月,在洪承疇掌剿闖德勝兵勤王之前,」閻王」盧象升兵敗巨鹿身死、監軍太監高起潛臨陣脫逃。10月間,洪承疇、孫傳庭在潼關南原擊潰自成。書中從一開始就把讀者拉到了那個風雨飄搖的崇禎王朝,鐵血冷刀的古戰場、激烈拼殺的肉搏戰,讓人脊樑發冷、腎上腺分泌加速。在穿越小說盛行的今天,很替那些網路寫手捏把汗,因為穿越到這段時期的中國北方,不管主角是特種兵還是學霸,恐怕都活不過3天。因為當時的世道太亂了,亂到你走進一個村子,都有可能被人拿杆子串了撒辣椒面烤了吃。

小說開始的年份很有考究,在此之前隱去了一個重要事實,即自成有過一次投降,作者考慮到政治需要把這段去了,隨後的第二卷、第四卷內容較多得描述自成如何商洛蟄伏,如何谷城會獻,直至伏牛決策、經略中原,當然也伴隨著折戟開封、袁時中叛變這些負面事件。除闖營和朝廷的人物外,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紅娘子、羅汝才、袁時中一個個新面孔粉墨登場,為了情節需要,還杜撰了崇禎身邊的陳宮女、闖營慧梅這樣的虛擬人物。其實,就筆者而言,更喜歡借著這部書的第三卷、第五卷,一窺明王朝與清王朝內部以及互相之間的情節交叉。姚老受政治因素限制在自成身上添加了過多的佐料,即「高大上」,連「第一夫人」高桂英都是那麼的能文善武。但對張獻忠、羅汝才這些農民軍頭領以及明王朝和清廷的用兵方略,描寫得相當的嚴肅寫實。完全可以拿來就用、拿來就說、拿來就演。書中描述的作戰場面和複雜的「國際」形勢,除非把中國三到五代導演都請來做研討,否則真是不好表演啊,這也是現成的素材卻一直鮮有明末影視作品的原因。由於這部書的主角是李自成,因此對自成的日常描述怎麼看都像是在有所指。蟄伏商洛的那一段,怎麼看都像是在陝北搞建設。進洛陽,怎麼感覺都像是勝利大閱兵,斬福王怎麼聽都像是和地主老財清算階級賬。但這些事歷史上真的都做了,李自成在某些方面類似於有穿越名聲的王莽。但結局大於過程,他的結局跟黃巢、陳勝、吳廣、張梁、鐘相、楊么、方臘比,包括後面的洪秀全,沒什麼區別。因為農民軍歷史局限性太低太低了,雖然他們很敏銳地悟出了槍杆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但是卻忽略了思想政治、宣傳組織、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重要性。簡單粗暴管管孩子還可以,用在鄉紳官宦身上那就是自取其辱,一旦脫離了那個時代實權集團的支持,下場怎一個「慘」字了得。這點,李自成就照朱元璋差了幾條街。

這部書距今過去了60年,但結合現在的部分部門及幹部的不作為,莫名地發現此書仍然不落後於時代。先說說明朝政府,不管是給事中、還是侍郎、尚書,具是有學歷有資歷,大部分有基層工作經驗,但崇禎就是試不出真金白銀來,蓋因大環境變壞了。一旦文官愛財、毫無禮義廉恥,則吏治廢弛,最後的結局就是領導你愛咋咋地吧,大不了自殺(楊嗣昌)、不幹了(薛國觀)或者乾脆跳槽(洪承疇)。武裝力量這邊,對農民軍七七八八、對清軍一慫到底。除了打勝仗什麼都有了。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通敵叛國(祖大壽、吳三桂)、超編空餉(左良玉、楊國柱)、畏敵如虎(賀人龍、劉良佐)、亂搞男女關係(高傑)、對外營業和挪用資金(都有此毛病)。這些人嘴上永遠說的都是皇恩浩蕩,捨身實現王朝的偉大中興,其實大部分男盜女娼。難道烏鴉都是一般黑么?當然不是,像早早死去的熊廷弼、袁崇煥、前面所說的盧象升、在南京任兵部尚書的史可法、松錦會戰被俘不屈的邱民仰、曹變蛟、與農民軍致死尤戰的孫傳庭、猛如虎。這在那個有奶便是娘的年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

再說清廷,按現在的眼光看像是一個新興的土豪民營企業。怎麼得利怎麼干,你給我幹活我就給你錢給你官,唯一夠虐的是你得叫人家領導「主子」,人家叫你下屬「奴才」。政府管不了我,管的多了,我就派人阻礙政府的正常辦公秩序。一開始政府派幾個紀委幹部彈壓,比如李成梁,之後幹部素質越來越差,方法越來越扯,比如楊鎬,以至於發展到後來不可收拾。民企工會除了組織生產還組織少數民族暴動,最終把國有買賣裡面的農業、漁業、手工業甚至軍工業(生產紅衣大炮)都接管過來了。

最後說說農民軍。清一色村鎮民企,排污不達標(搞火藥生產)、用地不達標(搶佔地主王侯土地)、幫派兼并(內部火拚),走到哪都拐賣人口還不給錢。八大王張獻忠投降之前就是村鎮企業的支書,投降後就是公務員。倆個模式隨意切換。他的弒殺完全可以夠拍10部恐怖片的了,他在如今知名度已經在李自成之上了,不是因為他殺光了90%的四川人,而是他沉了很多金銀在江里;李自成事業編變成了停薪留職,您說他能不作么?李自成沒有姚老說的那麼高冷,相反有些齷齪。他殺了羅汝才、李岩兄弟,竟然天真的相信「十八子主神器」之類的鬼話,多少有負姚老拔高;羅汝才,純粹的地痞滑頭;老回回,仗著自己是少數民族為非作歹;革里眼更簡單,人家有殘疾證。一個賽一個,死硬死硬的,能打就打、大不了就跑,最後趁火打劫連政府辦公大樓都給他們拆了。

要想知道《李自成》的重要程度,回首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李自成》光連環畫就出了多個版本,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上海美術版、遼寧美術版、江蘇美術版、天津美術版,還有《李自成起義》、《李自成》這一類的單本。再加上《李自成》本書、顧城老先生的《南明史》,非常豐富的閱讀資源造就了一批批李自成鐵粉,筆者就是那個年代造就的產物,且如今仍樂在其中。現在手裡捧著上美版的連環畫,筆者樂得像一個重回10歲的胖娃娃。

相關文章請搜索微信公眾號:屁兜有話說

二維碼識別:

weixin.qq.com/r/w0Szqx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創作背景?
讀石黑一雄:浮世畫家
工業時代的王子公主、凡人與負能量故事
2018了,「女權」早亡了?

TAG:文學 | 歷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