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位有良心的操盤手告訴你:別讓「專職炒股」耽誤了你的前程

一位有良心的操盤手告訴你:別讓「專職炒股」耽誤了你的前程

來自專欄股海勝境

中國道家經典《老子》中說「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軍隊乃不祥之物,用兵打仗乃不詳之事,君子不得已而用之為之。」金融交易是與戰爭最為類似的人類行為,其特點均為激烈對抗,一方的勝果體現為對方的損失。如果把手中的每一元資金都理解為一個士兵的生命,那麼交易與戰爭的聯繫就徹底打通。如果您作為統帥將十萬大軍變成了五萬甚至兩萬,您就應該反思自己的責任。

如果您通過輕輕敲擊鍵盤,在五分鐘之內獲利比普通人辛苦工作一生所賺取的金錢總和還要多,您的內心會不會有些微妙的變化?如果您經常大手筆進出資金,金額以數百萬元計,這些錢全都是您自己的而不屬於委託理財,您時而得到這些錢,時而失去這些錢,您會精神失常嗎?如果不會;您會成為一個嗜賭如命、嗜血成性的小人嗎?如果仍然不會,當您有一天輸光了一切,您會成為一個窮困潦倒、萬念俱灰的酒鬼嗎?甚至有一天,您會否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像當年利物莫所做的那樣?……

我無意於冒犯任何人,我想說的是,金融交易是直接和金錢、特別是大筆的金錢打交道的行業,殺伐擄掠、攻城略地是交易者每天都在乾的事。如果沒有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道德作基礎,年深日久會影響自己的精神健康這是一定的。身在交易之中而心能跳出交易之外,追求心靈的解脫和尋找生命的本來意義,無論修身養性、超然物外亦可,或積德行善、回報社會亦可,都是對這種血腥殺戮的單調生活的必要中和。古人云「天命無常,惟有德者永獲天眷」,就是此意。

別讓「專職炒股」耽誤了你的前程

股民們的情緒,猶如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隨著行情切換患得患失的股民有很多,一部分是90後新股民,還有一部分是2015股市暴跌慘虧出局、甚至誓言再玩剁手的80後「老股民」。與60、70後股民普遍兼職炒股不同,這些80、90後的股民,由於父母已經給他們打下了物質基礎,大都不存在太大的生存壓力,所以,這些80、90後只要能在股市取得偶一「小勝」,許多立馬轉向專職炒股。

對這些80、90後,如果言不由衷的話,我們可以為他們的自信點贊,還可以提出論證,80、90後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的學習能力比年長者要強,他們很容易就能提高投資的專業水平。

但是,如果我們正直,如果我們講實話實說的話,那麼,我們應該果斷批評這些80、90後的幼稚。當然,這樣是有點良藥苦口了。

年輕人「專職炒股」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當然有。但是,作為一種選擇,如果我們理性的話,那麼就要分析這種成功的概率。?

「專職炒股」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高?應該不超過百分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

有數據統計,自1990年我國A股市場誕生之後,在起起伏伏、長熊短牛的近30年里,A股投資者贏利和虧損的比例是6:94,也就是說,在100位股民中,只有6位賺錢,而多達94位是虧錢的。有必要注意,在這區區6%的賺錢股民中,並沒有計算投資A股的資金成本,畢竟,如果錢在銀行定期存款、或者買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那是有一定利息收入的———而如果我們再算上股民投資A股的資金成本,那麼,在過去近30年里,A股股民的虧損比例可能要遠遠高於94%、而高達98%左右。

似此,最後剩下的扣除資金成本仍能贏利的股民(佔比2%左右),就算「專職炒股」成功了嗎?

不然!這還涉及到具體股民的投資本金和投資回報,我們假設有兩個股民(甲和乙),投資A股的資本金均為100萬元,甲的年投資回報率為50%、乙的年投資回報率為5%,那麼如果身處一二線城市,儘管甲乙都能做到投資正收益,貌似都能炒股賺錢,但是,甲的年收益50萬元是可以養家的,乙的年收益5萬元則無法養家。

50%的年收益是一種假設,在現實的投資世界中,是很少發生的、甚至是難以持續發生的。即便股民甲的投資回報率,能夠短期達到50%,至多也就一兩年,很難持續多年。不要無知者無畏,我們要知道,即便是股神巴菲特,在他過去40多年的股票投資生涯中,年化複合收益率也就25%左右。當然,有人會拿「中國股神」徐翔說事,確實,徐翔曾經取得過遠超巴菲特的年複合收益率,可惜,徐翔並非是真正的股神,而是涉嫌「內幕交易操縱」,他最終也因此身陷囹圄。

年輕人,別讓「專職炒股」耽誤了你的前程。你可以對投資有興趣,你也可以在風險可控之下去股市試試手。但是,請切勿「專職炒股」。

一者,股票投資要接地氣,而絕大多數80、90後的股民,並無太多的社會閱歷,你或許可以從書本獲取財務知識,但是,事關宏觀經濟、產業變遷、以及具體公司的現狀,這些要在密切的社會互動中去體認、去感知。

二者,對於存有「專職炒股」想法的80、90後,現實的鐵鎚,不僅會無情地砸碎你發財的美夢,而且,你最大的損失,可能還不是你投入股市的資本金,而是你的年輕光陰。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本金100萬的年輕股民,如果你專職炒股5年,你最大的損失,並不是你可能虧損的100萬,而是你徹底喪失了工作技能提高、職場升遷的可能性———而如果你不是沉迷股市「專職炒股」,也許這5年,你早已經從年薪10萬的普通白領,成長為年薪50萬、甚至100萬的高級白領。


贏家、輸家、旺家和衰家

大部分交易者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投降,才會發現真正的成功之道;同時,有些交易者會設法得到足夠的正確交易知識,進入一般人所說的「盛衰循環」。

有些讀者可能從交易新手的例子中得到結論,認為每一個人天生都抱著負面的態度。實際情形正好相反,並非每一位交易者都是這樣,天生註定會長期虧損。

不錯,的確有一些交易者持續虧損。經常虧到賠光一切,或是虧到不能再容忍更多的情感痛苦,因而退出交易為止。然而也有很多交易者孜孜不倦地在市場中學習,完全學到贏家態度,進而能夠靠著交易獲利。

因此他們雖然碰到很多問題,最後還是學會了賺錢之道。但是我要強調的是,他們學到的賺錢之道基礎很有限。並沒有學到怎麼對抗欣喜若狂的不利影響,也沒有學到怎麼矯正自我破壞的力量。

欣喜若狂和自我破壞是兩種強大的心理力量,對你的交易績效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但是在你開始獲利或開始持續獲利前,你不會關心這兩種力量,這就變成了大問題。你獲利時,大概至少會關心可能成為問題的事情,尤其是像欣喜若狂一樣美好的感覺。

欣喜若狂有一個主要特性,就是會讓人產生極度自信的感覺,讓人幾乎想像不到有什麼地方會出問題;相反,因為自我破壞而產生的錯誤起源於各種衝突,以及交易者覺得應該賺錢或應該成功時的衝突。

你獲利時最容易出錯,如過度交易、建立過大的部位、違反自己的規則或認為操作時,行為似乎大致上不需要適度規範。你甚至可能走極端,自我膨脹地認為自己就是市場,然而市場很少認同你。市場不認同你時,你會受到傷害。伴隨而來的虧損和情感痛苦通常很嚴重,你一定會經歷盛極而衰的過程。

如果要我根據創造的成就為交易者分類,我會把交易者分成3大類。最少的一類在積極交易者當中,所佔的比率大概不超過10%,是長期賺錢的贏家。他們的資產曲線穩定上升,偶爾會出現幅度相當小的減少。資產減少時,通常表示他們碰到任何交易方法或系統都會產生的正常虧損。他們不但學會怎麼賺錢,也不再受到引發盛衰循環的心理力量所左右。

第2大類是長期輸家,他們大約佔積極交易者的30%~40%。他們的資產曲線是長期贏家資產曲線的倒影,只是方向正好相反。他們虧損的交易很多,偶爾才會有一次交易獲利。不管他們有多久的交易經驗,他們沒有學到的地方還是很多。他們不是誤解交易的本質,就是沉迷在這種錯覺中,因此幾乎不可能變成贏家。

人數最多的一類是「旺家兼衰家」,他們佔了積極交易者的40%~50%。他們雖然學會了怎麼賺錢,卻不知道如何保住利潤的交易技巧。因此他們的資產曲線看起來很像雲霄飛車,在大幅穩定上升後會急劇下降。接著是另一次大幅穩定上升,然後是另一次急劇下降,雲霄飛車式的循環不斷出現。


永遠只做自己熟悉的、擅長的、最有把握的交易。其它時候,管住自己的手,耐得住寂寞,過濾掉那些無意義的劣質交易。

任何人,精品交易都只是少數;任何人,只要你交易的次數上升,無意義的甚至是自殺性的劣質交易,會很快佔據相當高的比例;只其中任何一樁劣質交易,就足以讓你陷入困境這和是否老手無關。交易做多了就會喪失警惕性,盈利的狀態下尤其如此人的本性如此。

個市場有時候看起來是朦朦朧朧、欲跌還漲、欲弱還強的,是柔弱的可愛的性感的,是可以玩弄一把的。這就是我,包括絕大多數人,如此容易虧錢的原因。在這個

市場上,沒有所謂「超絕的智慧」或「難以置信的好運」可以脫離交易法則的約束之外。市場是狡詐的,它不僅僅最可怕的對手,還是最無情的裁判。它有時候看起

來笨笨的,於是你以為它是竹籃里任你挑逗的蛐蛐;但當你喪失警惕的時候,它會突然咬住你的手指不放;這時候你才發現,它原來是一條劇毒的眼鏡蛇,而根本不

是什麼渺小可愛的柔弱的蛐蛐。在這個市場上,「有限的接觸」可以成為巨富;而「貪玩者」終將喪失一切!是為結論。

理性分析為主,感覺為輔。控制內心貪婪恐懼,培養耐性細水長流。

實際操作一定要以理性分析為主。雖然證券市場有時是非理性的,但我們必須以理性去對待他。反過來說,正因為市場的非理性,才使得我們有空子可追,才使得理性者能獲得高於平均利潤率的收益。所以我們一定要理性加理性!

感覺、靈感,第六感覺也。有時人的第六感覺很準確,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今天說不出道理來的感覺也許明天就能說出道理來。所以一旦出現在理性範圍內的感覺就一定要抓住他,馬上實行。不管有沒有理由,也許明天就有理由。當然這感覺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質、充實的知識理論上的。不能濫用!

人生有兩大弱點:恐懼和貪婪,它們始終困擾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失去心理平衡而浮躁冒進者看似強悍,往往成為「貪婪」的犧牲品;為好消息怦然心動而搞不懂內因決定外因的人看似理智,往往陷入「恐懼」的陷阱。從理性的角度看,得不喜、失不憂、寵不驚、辱不懼,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耐性,是人的美德,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一條標準。一個證券市場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標準!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一個人在證券市場是否成功,不是看誰賺得更多;而是看誰活得更長。所以我們所追求的不是一夜暴富,而是細水長流。

多年的股海搏擊經驗告訴我:心胸開闊的人往往對自己所選擇的路十分投入,起到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功效;心胸狹窄的人即使所選的路沒有錯,但成功也是偶然的,失敗卻是必然的。

堅持投資為主,投機為輔。盡量拋棄成本概念,用心掌握內在價值。

從安全第一的宗旨出發,就應堅持投資為主。在研究股票內在價值的基礎上,再進行比較價值後投資性買進的股票,應該說是不怕市場短期下跌的。就沒有必要在股價下跌中拋出股票,耐心等待股價的價值回歸。

因為證券市場不是一個理性的市場,他經常會犯錯,又經常會自動改正錯誤。當然有可能當你買進之後馬上下跌,你也沒有必要為此而後悔。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除非基本面發生變化,內在價值發生變化,市場平均利潤率發生變化而引起投資價值標準發生變化。堅持投資的耐心很重要、很重要!

如果大盤和股價已經連續上漲了相當的幅度,預期下跌的幅度大於15%,可以考慮投機性拋出,待其下跌一定幅度後重新買進。以賺取差價,但不能貪婪,有10%的差價就應該滿足了。也不能多做,一年有個二次就應該滿足了。

如果基本面發生了變化,股票失去了投資價值,就應堅決拋出。此時就不應該考慮成本是多少,不能因為虧損而存在僥倖心理,更不能妄想指望其反彈保本而拋出。當然有可能當你拋出之後馬上反彈,你也沒有必要為此而後悔。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此時就應該運用止損、止損、再止損保證安全的做法。

堅持投資的核心要素是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內在價值和市場價格的差價。如果你不能掌握股票的內在價值就別談投資,只能算投機。內在價值很重要、很重要!


大多數投資才有一種強烈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每次交易者是正確的,因此他們希望找到一些非常流行的能夠讓他們有一種控制市場的入場技巧。

真正的財富是通過精明的退出來實現的,因為它允許交易者止住損失、滾動利潤。

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心中的這個位置,就很難接受損失。如果不能接受負面的結果,你就永遠不會獲得成功。成功的交易者通常只有不到一半的交易會賺錢。如果你不能接受損失,就不可能在知道自己已經錯了的時候退出一個頭寸。這樣,小的損失很可能演變成巨額損失。

我所遇到的幾乎每一位成功的投資者都意識到了聖杯寓意的教訓——成功源於自我控制。市場並沒有製造犧牲品,而是投資者把自己變成了犧牲品。每一位交易者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大多數成功的投機商只有35%-50%的成功率,他們之所以成功並非由於能夠很好地預測價格,而是因為他們賺錢的交易的規模遠遠大於賠錢的交易的規模。這需要高度的自我控制。

成功的投資需要內在控制甚於其他,這是通過成功之路的第一步。那些致力於發展自我控制能力的投資者最終會取得成功。

長期以來,我一直堅持交易面分之百屬於心理問題,而且這個心理還包括頭寸確定和系統開發。這理很簡單: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機器人。在你著手尋找正確的交易系統時,任務之一就是深入發掘你自己,並且深入的了解你自己。這樣才能設計出一個對你有用的系統。

我現在已經明白了對聖杯系統的尋找其實是一種內在的尋找。許多人寧願假裝市場盡在學控之中(儘管有時是錯誤的),也不願因不能控制自己必須身處的環境而感到焦慮。意識到「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是跨越性的一步,這也就足夠了。

交易的首要準則就是止損獲利。那些遵循這一簡單原則的人會在市場中獲取巨額財富。然而,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傾向使得他們要麼無法止損,要麼無法獲利。一旦盈利在手,人們就會非常害怕失去這些盈利,以至於不管市場出現何種反彈信號,都傾向於守住確定的收益。即使其系統沒有顯示市場退出的信號,也不願意失去手中的利潤,以至於很多投資者不停地後悔為了少量的確定收益而失去賺大錢的機會。

如果現在的頭寸在賠錢,你會慢慢地耗下去,希望它能有所轉機,結果,賠錢的交易往往越做越大,另一方面,為了確保盈利能成為事實,又總是過早地變現當前盈利。

我建議你對自己的個人心理進行一次徹底的清點。請你問自己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是誰?我們所知道的事實僅僅是由一些觀點構成的,一旦你改變了觀點,事帝也將改變。在確定短期交易適合你之前,記住一點:利潤是有限的,而交易成本是非常高的。只要你有一個期望收益為正的系統,你就可以利用任何現念進行交易。趨勢跟蹤者總是先等待趨勢的轉變,然後再跟蹤這個趨勢。

滾動你的利潤,止住你的虧損。

趨勢跟蹤優點:你絕不會錯過市場中任何一次較大的移動。跟蹤指標期限越長,交易成本就越低。

趨勢跟蹤缺點:你的指標不能分辨出一次較大的有利可圖的移動與一次稍縱即逝的無利可圖的移動之間的區別。

趨勢跟蹤最大的問題是,市場並不總是有趨勢的。技術指標可以給你指明方向和時機的選擇,但是它在對預期價格移動的程度的指標方面是不足。尋找需求上升的市場。需求是推動市場呈現長期持續上漲趨勢的動力,在持續上漲的趨勢中交易很容易獲取大額利潤的。當然市場也會因為供應短缺而上漲,短缺推動的價格回升往往是短暫的。你的目標並不是第一個獲得準確的預測,而是要賺錢和控制風險。

其中基本思想是要找到一個標準來確定市場何時變得有趨勢,沿著市場趨勢的方向入市,然後在趨勢結束或者信號被證明是錯誤時退出市場。這是一種很容易遵循的技巧,如果你理解了其後的理念並始終如一地追隨就能賺到不少錢。

在市場上賺錢的法則就是止住虧損和滾動利潤。然而,預期理論:從根本上認為一般人都是在虧損上冒險而對利潤卻很保守。我們的行為和我強調了20多年的交易準則正相反。記住你的期望值是經過大量的機會每一風險美元可以掙到的收益,因此,你玩遊戲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實現遊戲的期望值。極其成功的預測甚至也會導致你輸掉全部的資本。怎麼辦呢?你可以有一個準確率為90%的交易方法,但是你利用它進行交易仍然會賠掉所有的錢。期望值是負的,這就是一個你在90%的時間裡交易成功但最終你卻會賠掉所有的錢的交易系統。我們對於投資行為存在強烈的追求正確的心理傾向,這妨礙了我們實現真正的潛在利潤。

記住期望值和成功的概率不是一回事,人們存在對每筆交易都想盈利的傾向,因此往往被成功概率很高的進入系統所吸引。可是這些系統也非常頻繁的和巨額損失緊密相關而導致負的期望值。即使你的系統有很高的正的期望值,也仍然可能會賠錢。如果你在某筆交易上冒了太大的風險且輸了,那麼你就可能將難以賺回本錢。

投資者通常都會一直等到市場移動開始時才進入市場。你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獲勝的概率。提高獲勝概率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入市前,確保市場正按照你預測的方向移動。這些「烏龜們」通過對突破點進行交易賺了很多錢。如果市場已經創了20天的新高,他們就入市做多頭;如果市場已經創了20天的新低,他們就入市做空頭。另外一個獲勝概率很高的方案。當市場在其交易範圍的最高價位收盤時,它在更高價位開盤的概率就非常高,反之亦然。可靠度為70-80%。


知行合一持之以恆,滴水穿石終必厚報

?毋庸諱言,我堅定地倍奉交易中的資金管理;我相信,如果想要交易長久地立於不敗之地,科學的資金管理必不可少!資金管理所解決的問題,事關我們在期貸市場的生死存亡。作為成功的交易者,誰笑到最後,誰就笑得最美!資金管理增加的恰恰就是所謂贏在最後的機會!

很多交易者在交易之初,總是試圖尋找所謂一勞永逸的萬能鑰匙,然而其即便輸光也沒弄明白,把他引入萬劫不復迷宮的卻正是他這種異想天開的思維!當然,對行情的研究與把握必不可少,如果你的交易信號成功率很低,那麼再好的資金管理也很難改變你投機的命運,資金管理改變的只是權益運行軌跡的幅度,但絕不能改變其運行的方向!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很多交易者不懂得市場是隨機與規律的結合,任何想完全,徹底,精確地把握交易的想法,都是狂妄,無知和愚蠢的表現,能夠完美地把握每次機會都只是高不可攀的夢想!事實上,真正的成功就是在把握市場韻律的基礎上,嚴格資金管理,控制風險,擴大贏利,實現複利!

這裡再次強調,勝率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勝率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你整體的贏虧,它只表明你進出場贏利次數的比重,而沒有全面考慮到你贏利幅度的大小。事實上,當交易信號有正期望值,那麼資金管理將會使你的整體權益更為突出,但若沒有合理的資金管理,即便你高勝率的交易系統也有可能給你帶來的不是收益,而是虧損。期貨投資的困難之處並非期貨投資的市場策略方面,因為確定入市、出市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真正的變化在於對資金管理的重要性體驗。資金管理之於期市投資,雖充滿了進退兩難和矛盾重重的困境,但是其對於成功者的意義非同一般,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掌握科學的原理,借鑒別人的經驗,然後結合自己的風格,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資金管理辦法,才能在期貨市場長久生存,進而步向成功。

堅守資金管理,做到大贏小虧,穩定地贏利,從小做起,隨著歲月的流逝,小流也將彙集成複利的海洋。一個交易高手的市場表現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持續的連續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職業交易者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於短暫的輝煌中。時間是真正成就複利可怕的力量!失去這個原則基礎,我們的交易將一文不值!失去對其堅定地執行,一切都將毫無意義!一個人一時遵守交易原則很容易,但難就難在用一生去堅持原則,必須具備哪怕直到生命結束都堅持原則的信念。其實交易很簡單,人生貴在堅持,交易更是貴在堅持!

成功必然來自於堅持正確的習慣方法和不斷完善的性格修鍊,堅忍,耐心,信心並頑強執著地積累才是職業的交易態度。

利潤是風險的產物而非慾望的產物,風險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論何種情況下都要嚴格制定和執行資金管理計劃,不讓帳戶權益出現非正常的回落。能否明確、定量而系統地從根本上限制你的單次和總的操作風險,是區分贏家和輸家的分界點,隨後才是天賦、勤奮和運氣以搏取更大的成績。

推薦閱讀:

人性的弱點(上) 將有五危
短故事一則
和信投顧:淺談股票投資十大技巧,告別盲目炒股
我用你的本金炒股,赚了平分,赔了我全出。为啥不同意啊?
簡談倉位控制

TAG:股票 | 交易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