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干考試必讀:「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你究竟了解它多少?

  關鍵詞:士兵提干考試 張為臻 二十四節氣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際氣象界

  厲害了!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終於申遺成功啦!你知道嗎——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你們有沒有像小編一樣,覺得作為中國人更有自豪感了呢!

  出席會議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雖然二十四節氣得到了國際評審的一致認可,但其傳承和保護依然任重道遠。那麼你對二十四節氣究竟了解多少呢?快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你知道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嗎?

  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張為臻博客

  你知道節氣怎麼來的嗎?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並為多民族所共享。

  你知道怎麼記憶更快速?

  這麼多節氣傻傻分不清?不要緊,這麼記憶更快更有效也更好玩,你還不試試?

  這些節氣反映四季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

  這些節氣反映溫度變化: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這些節氣反映天氣現象: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這些節氣反映物候現象: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你會背二十四節氣歌嗎?

  其實記憶二十四節氣還有一個快速方法——24節氣歌。也許有的朋友聽家中的長輩們念過,這可是我們民間智慧的結晶,大家不妨試著記憶一下: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對現在生活還有影響嗎?

  雖然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但專家表示,現在的農作物作業仍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節氣是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智慧,還是非常準的。現在的農田作物耕種基本上沒有逃脫原來的節氣規律。」

  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民來說,是從小就要學的知識,所以相關的農諺、農俗也特別多。(來源:人民網)

推薦閱讀:

怎麼能像蔡依林那麼成功?
怎麼正確看待家世背景對取得世俗成功上的加成?
生活讓你卑微到塵埃里。
史說:人心向背,決定存亡! | ?「余莉開講」第11講上

TAG:成功 | 考試 | 節氣 | 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