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為什麼有失敗的今天?

在現實生活中,中醫西醫是沒有矛盾的,或者說矛盾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在綜合性的醫院,會有中醫科,病人沒有別的科室那麼多。在中醫院,也有很多科室,會給病人開出單子,拍心電圖、抽血、化驗。

你可以找到中醫科,中醫院,甚至中西醫結合醫院,但不會找到「西醫院」。因為,「西醫」已經等於「醫」。換句話說,西醫已經不再需要通過強調存在感來獲得現實合法性,而中醫,至少在符號的意義上,還處於自我捍衛的狀態。這說明,如果真的存在西醫與中醫的鬥爭,西醫也早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鴉片戰爭之前,就有傳教士來華用西醫治病,但人數和影響都有限。19世紀中期以後,更多傳教士進來,這些傳教士往往懂一點醫學。像李提摩太這樣的人物,很快就搞明白,要想讓崇尚實際的中國人信教,必須展示一些「神跡」,迅速的退燒或者消炎,往往會讓農民相信上帝。

美國醫生胡美(Edward Hicks Hume),其祖父和父親都是傳教士,胡美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後來又獲得了約翰·霍布金斯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他本來也是傳教士,但是當他被教會從印度調往中國時,他決定創辦一個醫院。1906年,他來到長沙,先辦了個診所,這就是雅禮醫院。雅禮醫院最終發展為湘雅醫院,成為中國最好的醫院之一。

胡美的《道一風同》記錄了「西醫」是如何一步步贏得人心的。最開始,沒有一個人願意到他的醫院,他只能收治受傷的強盜,無家可歸的窮人,最終,他當然成功了,連當地高官都逐漸拋棄了那些著名的老中醫,而成為他的粉絲——不光是看病,還支持他的事業,甚至成為醫院的股東。北伐時,蔣介石來到長沙,牙疼得要命。胡美為他拔牙,並且談妥一件大事,把湘雅醫院(包括醫學院)送給蔣介石的政府,改為國立。

和胡美競爭的長沙名中醫,並非無能。有一次,一個受過西方教育的人來找胡美為懷孕的老婆看病,他信西醫,而家族裡的長者新中醫。胡美診斷後,認為孕婦只有流產,不然會有生命危險。中醫開了一個方子,孕婦最終痊癒,並生下一大胖小子。胡美對這位老中醫很佩服,一直好奇他的藥方到底是什麼。

但是,從總的競爭上看,長沙的老中醫無疑失敗了。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真正有名的那幾個老中醫,收費都奇貴無比,一般人看不起,老中醫看病,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會員制,只有有錢人才可以請得起。而胡美不但收費低,他的醫院也通過收治大量病人而擴大影響力。

老中醫往往是到病人的府上去看病,而胡美的醫院則可以住院,有護士專門看護病人,即使是同樣的藥方,這樣的看護也會有更好的療效。

更重要的是,胡美創辦了湘雅醫學院,大批培養醫生和護士,並深度介入了政府的公共衛生事業。在幾十年的時間中,老中醫只能傳授給有限的幾個學生,這些人看病時靈時不靈,甚至不能說得到了真傳。因此,老中醫們被邊緣化,也就成為必然。

如同書名所示,胡美內心中對中醫平等相待,他總結出西醫與中醫的不同,概括為:西醫重實驗,而中醫重經驗。重「實驗」,正是現代科學的特徵之一,它的好處是可以標準化,從而能夠進行大量複製,不但是診療方法和藥物可以複製,醫生也可以複製。正是這一點,讓即使是處於戰亂和動蕩中的中國,也迅速地接受了西醫。

中國最好的醫院,協和,華西,湘雅,好像都是傳教士創辦的,說他們是「西醫」當然可以,但是這些醫院創辦後,尤其是其醫學院創辦後,不管是學生和醫生,都不得不依靠大量中國人,而其傳教功能從一開始就不順,到最後基本上喪失了。1949年之前,這幾大醫院基本上都本土化了,或許正因為此,後來很少有人用「西醫」來稱呼他們。

1949年後,再動蕩的時代,西醫的地位都沒有動搖過,畢竟領導人也要看病。在湘雅醫院的官網上,特意指出毛澤東經常推薦親友們到湘雅醫院看病。而更廣為人知的是,吳階平因為經常給中南海里的領導人看病,而被稱為「紅色御醫」。吳是協和醫院培養出來的,最終也做到了協和醫院院長的位置。他的經歷或許能夠說明,在1949之後,「西醫」已經完全脫掉了「西」裝。

讀過一本《避孕:性自由和孕自主的千年掙扎》,這本書講述的是人類避孕史,收錄了很多人類早期避孕的「藥方」,和中醫一樣,這些藥方中大多都是草藥。比如,古希臘最常用來避孕的草藥,有柳樹葉、桂竹香種子,白鬍椒等等(82頁)。在漫長的時期,那些「西醫」都是靠草藥治病的,偶爾也有常見的礦物質,都是就地取材。很多方子在今天看來,不僅無效,而且荒誕。在現代之前,「西醫」和「中醫」並沒有太大不同,憑藉的都是經驗(比如,使勁蹦跳可以墮胎),這些經驗,是人們在與疾病的抗爭中取得的,被記載在各國的醫藥典籍之中。

西方醫學的發展,和其他科學一樣,是一個「現代性」的過程。醫學本身獲得巨大發展,與化學和生物學相結合,進行大量的實驗,很多藥物,都是提取甚至創造出來的,而不再是到山上去挖。另外,最重要的是,在現代社會,醫學發展為公共衛生事業,這是一種政治性的進步。為了對抗傳染病,國家不得不把從全局來考慮人們的健康狀況,這催生了大型醫院和醫學院。

因此,所謂的中醫與西醫問題,本來應該是傳統與現代問題。中國的傳統醫學,必須想辦法適應現代社會,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中國進入現代,本身就是被西方強勢推進的,因此很多領域的「現代化」過程,同時也可以解釋為「刺激-響應」模式。雖然早期傳教士看病,常常被造謠為「採生折割」,也引發了一些「教案」,但是西醫作為西方現代科學的一部分,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並沒有遭遇太多抵抗,尤其是現代公共衛生事業,是連粗鄙的軍閥都無法拒絕的。

在「西醫」進入中國之前,並沒有「中醫」這個詞。1887年,李鴻章找人西醫拔牙,他在一封信中說:「舌本偶有腫處,服洋醫藥已痊癒,華醫謂心脾之熱,西醫雲由破齒鋸牙嚙損,迫拔去殘牙即無患。」他用的是「洋醫藥」「西醫」,但是對應的詞是「華醫」。但是到了1922年,魯迅在《吶喊>自序》中這樣寫道:

「……終於到N去進了K學堂了,在這學堂里,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生理學並不教,但我們卻看到些木版的《全體新論》和《化學衛生論》之類了。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葯,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

魯迅進N市的K學堂(南京礦務學堂),是1898年的事,這時已經有《化學衛生論》這樣的教材。他隨便地寫出「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這句話,說明「中醫」最晚在1922年已經是一個常用詞了。「中醫」這個詞的誕生,是漢語的一種應激反應,它是被動的,一度也被知識精英認為是「落後」的,但不管如何,這個詞的創造,某種程度上保存了中國傳統醫學,尤其是當它和民族主義思潮結合起來的時候。

某種程度上說,捍衛中醫的人,捍衛的是「中」而不是「醫」。

推薦閱讀:

【實用老中醫望診常識大全】
《圖解中醫原本》第三章 中醫原本生理
腰椎間盤突出千萬不要做手術的原因
【盤點】山西醫術最高的中醫有哪些?張建銀、潘洪君、賈向前..... 歡迎補充
太實用了!中醫殿堂檢測篇——肩部病變的檢查

TAG:中醫 | 失敗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