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類情感」是虛無縹緲還是美麗陷阱?

偶然讀到一篇有關「第四類情感」的文章。說的是有一種感情,叫第四類感情,它遊離於親情、友情和愛情間,不敢前,不能後,一旦點破、出軌,遊戲就玩完。該文還引用了由一網站組織的近萬人參與的一組調查數據:66.35%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第四類情感,55.55%的人相信有純粹的第四類情感存在,而64.22% 的人動過尋找第四類情感的念頭。關於「第四類情感」一說,先前是知道些的。得知竟有近7成網友動過尋找第四類情感的念頭,並表示可以接受,願意玩個曖昧,還是著實有些吃驚和疑惑。如此多的網友願意玩曖昧,不得不令人重新審視和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人類的情感里,所謂的「第四類情感」是否真的存在?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佔據人類情感空間的只有親情、友情和愛情。是否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社會的發展,親情、友情和愛情不足以代表和概括人類的全部情感呢?其實,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第四類情感」 既是虛無縹緲的,也是一個美麗的陷阱。基於血緣關係而形成的親情是特定和唯一的,由婚姻關係維繫的愛情則具有佔有性和排他性,而友情則是寬泛的,也是可以選擇的。有人認為,親情太深,友情太淡,愛情太累。只有徘徊於友情與愛情臨界地帶的「第四類情感」,才能給多情的人們提供了一種折中之道。這種曖昧情感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也不必柴米油鹽醬醋茶,讓人置身半醉半醒的狀態,帶著一種微醺的美感。乍一聽,第四類情感的理由倒是充足和動聽!我們都知道,友情的形成是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同學、戰友、同事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朋友。友情既可能在工作中產生,也可能由一個飯局偶然引起,還可因興趣和愛好相投而結下深厚友誼。尤其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通過網路交友已成為一種快捷和常見的方式。而在友情當中,尤以男女異性之間的友情最為敏感。未婚異性之間的友情似乎是名正言順,也有可能向愛情的方向發展,而已婚異性之間的友情該如何看、如何發展呢?人都說,人生難得一知己。這個知己除了知心愛人,也應當包括知心朋友。但朋友歸朋友,友情是友情。只要這種友情正大光明,不夾帶見不得人的私慾和企圖,無論是對於未婚或是已婚男女,應當允許發展異性之間的純真友誼。若是已婚男女之間的友情超越了一定「界限」,一如本文開頭所引述的「第四類情感」那般,無疑是對愛情和婚姻的褻瀆與背叛。所謂的「第四類情感」,只不過是一些男女為自己精神和身體出軌所尋找的一個美麗的借口而已。如果一定要說有「第四類情感」的話,那麼這種情感其實就是男人或女人「婚外戀」的前奏,是一種「亞偷情」狀態,若是已婚者陷入這種情感,其家庭的解體也就為期不遠了。


推薦閱讀:

我們仍舊虛無地活著,或者更適合被稱為「沒死」
加繆:超越虛無主義
謇刀的一生(-1)
你所謂的愛情,不過是空虛無聊寂寞冷
杜小真:自由是人的宿命——談薩特的《存在與虛無》

TAG:情感 | 美麗 | 虛無 | 四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