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略述自性清凈如來藏

原文地址:略述自性清凈如來藏作者:修行路上的風景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即是如來藏性。此藏性無始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畢竟常恆。從本以來性自具足恆沙妙用,超越一切名言對待。當體即是,動念即乖。如來藏本源自性清凈,不著一物,人人本具,佛與眾生更無別異。猶如虛空無形無相,亦如日輪照四天下,一切萬法盡在如來藏中。但眾生迷此藏性,著相外求,因此枉受生死輪迴不息。如來藏被煩惱所纏為眾生,解脫煩惱系縛自在清凈是如來。如來藏雖在塵勞,卻不為塵勞所染,如摩尼寶珠置於濁水,而不改變其清凈之性。修道之本須識此如來藏性,所以《楞嚴經》中一開始就說要「發明真心」來修行,此真心也就是如來藏性,圓覺妙心,真如自性等。既然眾生與佛同依如來藏,同一體性,為什麼諸佛不生不滅,自在無礙受無量快樂,而眾生六道輪迴受無邊生死之苦?又如來藏本性圓明,自性清凈,為什麼又會生出山河大地諸有為相,遷流變化,周而復始?一切眾生何因有妄?本文就是通過這些一般人常見的問題來闡述如來藏相妄性真的特點,說明如來藏性相圓融,空有無礙的真諦。所以引用永嘉大師《證道歌》說:「摩尼寶珠人不識,如來藏里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一、如來藏的來歷,名稱、異名  如來藏說是後期大乘的主流,經初期大乘演化而來。初期大乘廣說十方佛與十方凈土,說一切法本來不生,一切法本來寂靜。初期大乘經中多用法性、真如、法界、實際等來表示眾生本有之佛性(如來藏)。如來藏是胎藏、法界藏、佛界藏的意思。如來藏是眾生內在的佛性,也是眾生成佛之因。故《華嚴經》中說「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涅盤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性)。  西元三世紀初期代表如來藏思想的三部經是《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而如來藏思想的集大成即是《寶性論》。對如來藏的異名,《寶性論》中說「依如來藏有四種義依四種義有四種名:法身、如來、聖諦、涅盤」。《勝鬘夫人經》中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藏、性清凈藏。」《如來藏經》中說:「一切眾生是如來藏」。《不增不減經》中說:「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二、《楞嚴經》與諸經中的如來藏思想  佛法雖有三藏十二部之多,但所詮義理不外大小二乘。小乘所詮三法印,大乘所詮一實相印,實相亦名真如,亦名佛性。《圓覺經》名「圓覺妙心」,《華嚴經》名「一真法界」,《般若經》名「實相般若」,《凈名經》名「不二法門,《法華經》名「一乘實相」,《楞嚴經》名「常住真心」,「妙真如性」,或「三如來藏」。《楞嚴經》中會四科七大皆如來藏性,俱非世出世法,名空如來藏。俱即世出世法,名不空如來藏。離即離非,是即是非,名空不空如來藏。  1.空如來藏:約心真如門,破妄顯真令見如來藏體。  一切修行無非明心見性,一切眾生都以意識心以為是自己的心,佛就依此眾生所執著的妄心來顯真心本體,說明離妄無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的道理。本經的發起因緣是以阿難為代表,一向多聞,不務真修,遇境逢緣,難免墮落。說明以攀緣的意識心為自性者,捨本逐末,學法無益。必須識辨如來藏體、相、用三者之間的關係,依此來修才是最圓滿的真修。離真無妄,離妄無真;全體即真即妄,非真非妄。《楞嚴經》中首先以見性來展示空如來藏體:一般眾生都是以「眼」為見,而真正的見卻是以「心」為見。眾生又執著心有固定的處所,所以佛「七番破處」說明妄想之心沒有固定的處所。眾生又以為從此什麼都沒有了,墜人空無。佛悲憫眾生接著用「十番顯見」、「四科七大」來顯所有一切宇宙萬物無不是如來藏性的妙用。說明了真心無形,真心無相,不著一物,卻又無處不在意義。如《楞嚴經》卷一中:佛問阿難: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恩愛發心出家?阿難白佛言: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澈,非是欲愛所生。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阿難回答以由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心生渴仰愛樂,因此從佛剃髮出家。知此一語便見病根,為什麼呢?因為見色相而生愛慕者正是妄想之心。故《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裡阿難見佛只看見佛的色相莊嚴而未見佛的真妙法身。也說明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是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因為這個妄想是不真實的,所以眾生一直都在生死之中流轉。阿難以此生死之心希求佛道怎麼能不遭摩登伽之幻術呢?阿難誤墮淫舍也是情理之中。因此而生慚愧心,請問三摩地人道要門。佛接著說:若要求證無上菩提之道,發明本性清凈之心,這不是用妄想心就能證得的,你應該用直心來回答我的問題,以心直故一切真實。因而再審問阿難當初發心以什麼因緣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用什麼看見的,誰又喜歡它呢?  阿難回答說由自己眼睛看見而心生愛樂,這是說根塵相對,識生分別,分別執著正是生死根本。故佛說: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六為賊媒自劫家寶者皆依心目為主。所謂擒賊先擒王。所以經文從一開始就用「七處破心」,通過佛陀與阿難尊者一問一答的方式,從空間的七個方面反覆向與會者演說推理「妄心無處,妄心無體,妄心非心」的真理。所謂「七處破心」即是阿難從身內,身外、根里、內外明暗之間、隨合隨有、中間、無著處等七個方面尋求心性所在,而佛陀則從這七個方面一一破之。七處破心的內容是:①計心在身內、②計心在身外、③心在潛浮根里、④心在內外、⑤心轉計隨生、⑥心轉計中間、⑦心轉計無著。七處破心的意義是從七個方面指出了眾生迷執妄心的原因,也說明了妄心非心,妄心無體,妄心無處的問題。我們所熟悉的這個世界,自己的身體包括外在的人事山河大地等,無不唯心所現,如空花水月,本無實體。眾生迷而不知,執為實有,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真實存在永恆不變的,所以被我法二執所系,不得解脫。如阿難七番妄執,計心在內,在外,在中間,乃至推窮尋逐名之為心。總是認為有一個主體存在,有一個地方可以使執著的心停留。佛呵斥說不是這樣的,如下面的經文說:  此是前塵虛妄想相,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佛對阿難說這些都是你過去、現在、未來的妄想塵影,佔據在你的心靈空間,迷惑住了你空靈覺知的真性。因為你無始以來就認為這些虛幻的影子都是真實的生活,就像認賊作自己的兒子一樣。因此失掉了本來清凈的如來藏性,而在生死中輪轉。即使是已經進入佛門的修行人,因為不知道兩種根本,錯亂修習而反成了聲聞緣覺甚至墮於外道,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楞嚴經》中說: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人諸趣。   從以上文字我們可以看出一切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是因為不知兩種根本錯亂修習。二種根本謂真妄二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眾生迷真起妄,背覺合塵,遂成生死根本。二者無始菩提涅盤,若悟妄歸真,背塵合覺,即涅盤根本。諸修行人慾成無上菩提,必須先悟兩種根本,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方名真修。否則,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因阿難啟請奢摩他路(空觀)欲詣真際,故佛示以二本。前七番破妄,顯識無體,是生死本;今知妄不隨,則生死可了,是涅盤本。七番破妄之後故有十番辨見。  十番辨見的用意是使我們返妄歸真,捨棄攀緣心,直契真心,佛性的妙用當下即是。穿衣吃飯,行住坐卧無不是佛性的作用,這個菩提涅盤元清凈體即在每個眾生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所以阿難請示成佛之大定,佛開示他破除虛幻的意識心之後,又為他指出根性在哪裡。認識根性不生不滅的光明本體,以它作為修證涅盤的入門,修行決定要舍識用根,這就是修楞嚴法界大定的下手處。《楞嚴經》的十番顯見是說世尊於六根門頭,直指見性,讓我們從性起修,親證如如不動之本體。十番辨見的內容:①直指見性是心非眼。②約客塵顯見性不動。③約觀河顯見性無滅。④約垂手顯見性不失。⑤約標指顯見性無還。⑥約周遍顯見性非物。⑦約無是非是顯見性唯真。⑧約外道世諦顯見性不分。⑨約二妄合明顯見性超情。⑩約和合不和合顯見性離見。十番辨見的意義是顯見性圓明,即涅盤本;依之修行,涅盤可證。十番辨見是以十種比喻來說明見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離言絕相、無處不在的道理。阿難因佛多番破妄,詳細開示,已悟妄識非心,然又未明真心。於是再三述迷懇請求佛開示能見道之眼,故有十番辨見。;十番顯見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破除我法二執,明白如來藏性的全體大用就在現實生活中。離開了現實生活真實的寫照,在虛無中是無法體會到佛法的真諦的。所以應該從緣起中去認識真心,以緣起法為核心,在日常生活念念返觀,覺知每一個念頭的生起。了解它的生、住、異、滅性,就能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一切境界現前皆能圓融無礙。大圓鏡中,心海難量,萬法的顯現皆是如幻如化。對於一念無明妄動,世界萬物產生的緣由,在《大乘起信論》中是這樣闡釋的,如論中說:  依一心有二門: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心生滅門者,依如來藏而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此段經文即說明了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有大乘體,生滅門中有大乘的體相用。以一切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唯是一心,如是名為心真如門。一心又名如來藏,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阿賴耶識依附於本覺而產生見相二分,能所相待,起惑造業流轉生死。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的產物,能含藏一切種子生起現行,又有轉染成凈的功能,所以說阿賴耶識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  而在《楞伽經》說如來藏是生死涅盤之因,依如來藏而有生死涅盤:如經中說:  大慧: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恆清涼不變。複次大慧:依如來藏故有世間涅盤苦樂之因,而諸凡夫不覺不知,而墮於空,虛妄顛倒。  此中義理同《起信論》所說一致,一心生二門,生死涅盤同出於一心。涅盤出於真如門,生死出於生滅門。生死涅盤不相離,故說二門不相離。離開生死沒有涅盤可證,離開涅盤的常、樂、我、凈,沒有生死的苦、空、無常、無我之說。一切法都是相對而有,沒有絕對的東西在世界上永恆的存在,因為一切法皆無自性,一切法如夢如幻。凡夫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所以墮入空無或者實有的顛倒邪見之中,故說如來藏是生死涅盤之因。  在《如來藏經》經中說「一切眾生是如來藏」,在煩惱所纏的眾生裡面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內藏在一切眾生身中,無論眾生迷惑還是覺悟,不管如來出世還是不出世,一切眾生的如來藏性都是常恆不變的。如經文說:  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慾恚痴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跌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凈一切智。  由此證明在佛的眼裡「一切眾生皆是佛」的道理,佛菩薩從實質上看到一切眾生本來清凈,與佛無二。即使在貪慾、瞠恨的煩惱裡面也有佛性在同樣的體現著它不可思議的作用。而在眾生的眼裡「一切眾生皆是眾生」,眾生就只能認識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同類,卻無法再有更高的認識,即使佛站在眼前,也會認為是普通的眾生。為了說明這一道理,如來藏經里用九個比喻來說明「一切眾生是如來藏」。  九種譬喻即:蓮花內有化佛、淳蜜在岩樹中、粳糧未離皮糠、真金墮於不凈處、貧家有珍寶藏、庵羅果之種子、弊物裹金像、賤女懷貴子、鑄模內真金像等。主要說明自無始以來,一切眾生的心有雜染的客塵煩惱,同時無始以來,心的清凈性也俱生著。所以說十法界全在一心中,心雜染故眾生雜染,心清凈故眾生清凈。  在《勝鬢經》里說:生死二法是如來藏,如經文說:  世尊:生死二法是如來藏,於世俗法名為生死。世尊:死者諸受根滅,生者諸受根起。如來藏者則不生不死,不升不墜離有為相。  這裡揭示出生死與如來藏之間的關係,生死是世俗法,有來有去,有生有滅。生死雖依於如來藏,但如來藏本身則是不生不死,沒有往來之相,不會墮在有為法中的。所以《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就包括了空有二藏的義理,就如來藏從出離煩惱而言,是離眾生相、受者相、無有前際、無生無滅此為空如來藏。但如來藏常住不動本性清凈,包含恆沙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此為不空如來藏。  3.空不空如來藏:約空有無礙的真諦,顯示如來藏全性即相,全相即性的圓融中道之理。  前面說到空如來藏,是破相顯性。相既不有,說誰無礙。說不空如來藏是從性起相,相既宛然,何得無礙。佛在此畢彰如來藏全體大用,極顯圓融三藏。《楞嚴經》中富樓那再次問佛:地水火風等五大為什麼會互相圓融?佛用一切法「相妄性真」的特點來說明這個問題,如經文說: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花,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惟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真妙覺明亦復如是,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這段經文即說明了五大是互相圓融的,因為如來藏本身不是地水火風,但它能夠隨緣生滅,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按照《俱舍論》中說:一切法都是由四大種所構成的,每一個大種裡面具有另外三個大種的特徵。譬如火大熔金變為水大,水凝固成液體是地大,地有生、住、異、滅性,逐漸消歸於風大和空大,所以說五大是互相圓融的。諸大之相本來虛妄,諸大之性本是真如本性,惟一妙覺圓明之真心,此心即是如來藏心。在如來藏里一切法皆自性清凈,周遍法界,本來沒有生滅去來,染凈之分。它隨眾生的心量而應現,如來藏本身是不住任何一物的。如在《勝鬘經》說:  如來藏者,是佛境界;即是如來空性之智,非諸聲聞獨覺所行。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是法身藏、出世間藏、性清凈藏。  《勝鬉經》中說如來藏是如來的空性智慧所體悟的不思議境界,不是小乘人所能了達的。因為它是法界藏、出世間藏、性清凈藏、生死和涅盤均依如來藏。而如來藏自性清凈,無生無滅,是超越世出世間一切戲論的。  在《寶性論》中說:在眾生的貪、瞠、痴等煩惱當中有如來藏,如來藏是寂靜的真法身,自性本來清凈只是被煩惱暫時染污了。就像《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見到一切眾生皆恭敬禮拜,而且口中還說:「你們都是佛,將來都可以做佛,我不敢輕慢你們」。佛菩薩們已經洞徹世界的真相都能從本體上看到一切眾生本來清凈,一切諸法悉皆平等。如《寶性論》原文說:  眾生貪瞠痴,妄想煩惱等,塵勞諸垢中,皆有如來藏。如實見眾生,寂靜真法身。以見性本凈,煩惱本來無。自性清凈心,客塵煩惱染。  這也說明了相妄性真,煩惱菩提互相圓融的道理。每個眾生身中都有如來藏,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在煩惱就是眾生的如來藏。解脫煩惱就名為法身或自性清凈藏。這是說自性本來清凈,煩惱本來寂滅。所以說如來藏不生不滅,十法界圓具,法法皆圓融,一切眾生原本如此。眾生與佛從體性上說本來平等,只是悟與迷而已。  在《不增不減經》里也說:「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無論眾生在迷在悟,眾生界與法界並無增減,這兩者其實是同一之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眾生因迷而造業輪迴無邊生死,但在如來甚深智慧境界上是第一義諦。如在《不增不減經》卷上說:  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由此看來高深的佛法即在日常平凡生活中,最平常的生活中也展現出甚深的第一義諦。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這樣的修行理念足以突破凡夫狹小的心理障礙,擴展出無量的大悲心,身心世界內外一如,沒有彼此之分,所有的眾生都是自己心內的眾生,自己的心即是無邊的法身。法身與眾生界以及如來藏所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但名字卻有差別。  佛說如來藏性圓融時又說到眾生有礙,佛無礙的原因,如《楞嚴經》文中說: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由此可知,眾生有生死的原因是因為眾生在現實生活中當遇到任何事情時不能看到性空緣起的真相,因而執空執有,隨染緣背覺合塵,起惑造業,故六趣四生輾轉輪迴。而佛菩薩依清凈的本覺真心,合如來藏不生不滅的本體。雖在世間而不執著世間之相,動靜一如,隨凈願發無上悲心,用種種神力不動道場遍十方界,隨緣應化廣度無量眾生。背覺合塵與滅塵合覺是一體的兩面,如手心和手背一樣同為一手。但由於迷悟的差別,因此有了咫尺天涯的感覺,聖與凡的區分。  又如《涅盤經》中也說到如來藏思想,經文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這裡的佛性也就是如來藏性。經文中又說「我即是如來藏」,此中的「我」不是凡夫所執著的四大假合五蘊匯聚之我,而是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之真我(如來藏性)。在凡夫位如地藏真金,因發覺才能得知。如《大般涅盤經》卷七中說: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  這是說佛性即在每個眾生的身中,因為被煩惱所覆而不知不見,如貧女人家中藏有無量珍寶而不自知。古大德也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就在靈山塔下修」。佛就在自己的心裡,但很少有人能夠知道。正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進入寶山卻空回只有發出這樣無奈的嘆息聲了。  《涅盤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這是從自性清凈方面來說的。如經文說: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以其性故,眾生身中即有十力、四無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說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具備與佛一樣的能力。佛的如來藏已被開顯出來,眾生的如來藏還在潛伏之中。眾生雖具佛性與佛無二,但被無量煩惱所纏。若遇善知識指點迷津,止惡修善,從聞思修人三摩地,則本有的家珍自然顯現。祖師們常說「佛性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而《楞嚴經》中卻說「六為賊媒。自劫家寶」。同為六根兩者說法似乎有些矛盾?但前者是從聖人的如來藏之「覺」而言。後者是從眾生的如來藏「迷」而說。所以《楞嚴經》中佛說「我若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佛性平等,同為自在清凈的如來藏性,可是因迷與悟的差別形成聖凡之間的懸殊。所以說時間和空間、眾生與世界、迷與悟、生死與涅盤、煩惱與菩提、空與有等等這些在眾生眼裡相對的差別相確實存在,但在如來藏里統統都是平等不二,性相一如,圓融無礙的。佛陀應跡示現娑婆世界,慈悲度化眾生。一生說了八萬四千修行法門,但都是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闡述著同一個主題「如來藏」,告訴眾生如何悟人同一個主體「如來藏性」。道理上雖然頓悟,事情上還須漸修。《楞嚴經》中頓悟的方法是:「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個「歇」字,即是在任何事情面前都直接看到它的本體,萬法緣起性空的一面,這樣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質,從根本上看破放下。看破妄想的虛假,真心就自然顯露出來了。如經文中說: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籍劬勞,肯絮修證。  妄想當下即是虛妄本空的,在沒有見到佛性之前,每個人都在妄想里沉淪。如靜坐時,妄想如狂奔的野馬,任意飛馳,看不見來去。念佛時,妄想又像懸崖傾瀉的瀑布,根本數不清頭緒。在如此繁雜的思想里,通過事相上的修行終於可以了解自己的心,它的面目原來如此。妄心本無實體,是一連串妄想的組合。這樣狂心就會停歇下來,妄想漸漸息下來,內心的寧靜自然就顯現出來,這就接近於真心菩提。真心菩提之體殊勝無比,清凈無染,光明遍照,本周法界。此心迷時,非失似失,證時無得為得。乃是自己本有的家珍,不從他人而得,那又何必勤苦的修證呢?舍垢取凈是生死業,有得有證也是生死業。真心在妄是凡夫,妄心歇處即是菩提。一切眾生幻生幻滅,如來藏性從古不生,今亦無滅,生死涅盤本來平等。  《楞嚴經》見道分之後所講的是修道和證道分的內容,本論文不再對此進行討論。這篇文章只是簡單的闡述了本人對《楞嚴經》見道分的「如來藏」體、相、用三方面淺顯的認識。《楞嚴經》中修行的方法很多,雖然說有二十五門,一一可人。但針對娑婆世界一般眾生的根機,文殊菩薩特揀選「觀音耳根圓通」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最適宜的修行方法。因此《楞嚴經中》特彆強調觀音耳根圓通的修行方法:它是一種反聞聞自性的功夫,即在乎日里,微密觀照自己能知能覺的佛性,它的體如虛空遍滿十方法界,它的作用見聞覺知無時不在我們的身上體現著。佛性在六根中的作用耳根為最利,它不會受明、暗、遠、近的阻隔和障礙,是圓通、真實、周遍的。聲音有來、去、生、滅的變化,但聞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從聞性上繼續用功,慢慢去悟人如來藏性。六根本是圓融一體的,一根返源,六根俱解。故在二十五門修行法門中,單選觀音耳根為最圓通的修行下手處。通過反聞聞自性,來見到自己的本地風光,因而成就菩提大道。至於觀音菩薩耳根圓通詳細的修行方法,由於篇幅太長,本文有待日後再討論。  以上,總顯見性離過絕非,為涅盤本。亦即開示三如來藏。謂此心體本來清凈一法不立是空藏;具有恆沙稱性功德是不空藏;即此二體但是一心是空不空藏。寂照同時,寂故名空,照故不空,存泯無礙是空不空。又見性非因緣非自然,非和非合是空藏;非非因緣,非非自然,非不和合是不空藏;雙照因緣自然,和不和合,是空不空藏。此三如來藏為奢摩它,三摩,禪那三觀所依之理體。行者必須先悟此理體,方可起修,圓悟藏性,圓修圓證。  三、總結  綜上所述,如來藏即是眾生的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由此證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諸佛如來出世的目的是為了開示眾生悟人佛之知見,佛知佛見即是真如、佛性、如來藏性等。它的本體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絕諸戲論、湛然常住的。作用卻是具足恆沙妙用,一切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森羅萬象、染凈諸法皆從此中流出。故祖師大德曾說:「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就是說在自己每一個念頭的當下,認識到不生不滅的本性,在變化中看到不變的本體;在生死里看到涅盤的寂靜,在靜態里又能發現動態的美;能所消融,內外合一;如此才是究竟的圓融無礙。佛性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不可思議,如來藏功德妙用也不可思議,能髓緣不變、不變隨緣。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佛觀機逗教,設立種種頓漸法門,為使眾生一念回光,了卻無生。佛法的大用才能真正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在行、住、坐、卧、揚眉舉目里。故說體悟如來藏對修行非常重要,修道入門者首先要認識如來藏,悟人如來藏性。若達此理,修行如順水行舟速到彼岸。不明此意,則「失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悟後起修,日劫相倍。直人根性,契證佛性。作者:惟定

廣欽老和尚:越是在修行的人,罪業越是會現形龍樹菩薩:領悟了覺性後其他都一文不值《心經》學習薈萃楞嚴咒的妙處不可思議太可怕了,我們所有人都被騙了!《楞嚴經》與「我思,故我在」大受歡迎的李安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竟然通篇隱喻佛理?您有定力看完全篇————您就是大善者大智者南懷瑾講解《心經》隱藏的神奇密碼這樣來說金剛經看看一位當代悟道者是怎樣解讀的!天機!生命的奧秘!佛教電影:十二因緣的故事阿賴耶識」和「如來藏」雜說【圖解】六道輪迴和十二因緣———一目了然開悟要訣/唐仲容(太珍貴的開示了,珍藏起來反覆研究)「我執」的真面目什麼是四依四不依?如果你是佛教徒,又能真正讀懂這篇文章,你非常非常有福報!擁有一顆平常心看一百遍也不多的佛學經典巨著《心經》隱藏的神奇密碼南懷瑾開示日日牧牛,說為修行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宇宙八大規律》改變你的人生觀證悟空性有兩個結果開悟的要素及開悟者的特質修行人真正的富有《心經》的智慧及在生活中的妙用高僧妙解生氣的故事人心如水,水中的三層境界你真的發菩提心了嗎?(請一定細讀,功德無量)人心如水,水中的三層境界印廣法師·過五關斬六將證菩提學佛最根本的目的是觀察自己的心放鬆自己的身心,不要用思維來改變和扭曲自己阿賴耶識、空性(中觀)、大圓滿的實修辨析【慈誠羅珠】關於感知(Perception)的甚深教法遇到是非為什麼永遠錯是在自己?--明海大和尚徹悟者的心境是什麼樣的?佛陀與大梵天主(上帝)的對話之《大悲經.梵天品》初禪的證得,主要不在定力凈空法師談如何定下你的心楞嚴咒之重要意義  宣化上人
推薦閱讀:

空性與性空的區別聯繫?
明自心見自性
夢參長老:自心念自性佛
【技術】學習曼陀羅不可不知的自性七階段!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TAG:轉載 | 如來藏 | 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