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練習六字訣是否應該有聲的考證

說明:作者為世界醫學氣功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陶唐中醫研究院院長

近日,有同道問及六字訣練習時,有發聲是否正確的問題。因我之前對六字訣源流做過整理,故簡單的梳理了一下這個問題,作成此文,算是回答,也供其他同道參考。

六字訣的產生背景

六字訣是一千多年前流傳至今的古導引功法之一,它屬於呼吸吐納導引術。

古人早就觀察到大自然中存在著一種呼吸運動,如老子《道德經》二十九章中說:「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這裡的「或噓或吹」就是指大自然中存在的一種運動方式,而這種運動,在人類自己身上無一刻不存在,那就是人的呼吸。經過實踐,人們發現,呼吸運動可以調整人的內在身心,可以作為一種養生手段來加以實施,於是就出現了《莊子》一書中所說的:「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就是說在春秋戰國之前,像彭祖那樣的養生家,已經把「吐故納新」作為一種長壽手段,在加以練習了。六字訣正是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相互指導過程中逐漸產生的。

是否發聲源流考

現在流傳的六字訣鍛煉法,鍛煉時都要求不發聲,甚至要求練習時,最好連出氣聲都不要被自己聽到,這種練習要求是正確的嗎?它又是怎麼來的呢?本文擬作一探討。

「六字訣」作為一種功法出現,最早見於南朝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的《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其中引《服氣經》說:「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道則長存。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精者,血脈之川流,守骨之靈神也。精去則骨枯,骨枯則死矣。是以為道務寶其精。從夜半到日中為生氣,從日中後至夜半為死氣,當以生氣時正偃卧,瞑目握固(握固者,如嬰兒捲手以四指押大拇指也),閉氣不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臟安。能閉氣至二百五十息,華蓋明。華蓋明則耳目聰明,舉身無病,邪不忓人也。

凡行氣,以鼻內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凡人極者,則多噓呬。道家行氣,多不欲噓呬,噓呬者長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於仙經。行氣者,先除鼻中毛,所謂通神之路。若天惡風猛、大寒大熱時,勿取氣。」上段文字對當時六字訣的功用和練習方法,以及注意事項都講述的非常詳細,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練習六字訣沒有六字的讀音,但會有吐氣聲。

上面那段文字之後,緊接著,陶弘景又從《名醫論》中引用了另一個版本的六字訣,其中說:「凡病之來,不離於五臟,事須識相。若不識者,勿為之耳。心藏病者,體有冷熱,吹、呼二氣出之;肺藏病者,胸膈脹滿,噓氣出之;脾藏病者,體上游風習習,身癢疼悶,唏氣出之;肝藏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以上十二種調氣法,但常以鼻引氣,口中吐氣,當令氣聲逐字吹、呼、噓、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須恭敬,用心為之,無有不差,此即愈病長生要旨也。」

對比這兩段文字,可以看出,陶弘景所引的這兩個「六字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前一個只述六字練習時的功效,而後一個卻將六字與五臟相對應,並指出練習時要「當令氣聲逐字吹、呼、噓、呵、唏、呬吐之。」這就是說,練習六字訣時是有吐氣聲的。

因為缺乏最初的相關文獻,我們無法得知古人為何選擇這六個字作為吐納導引的口訣,還有,相同的六個字,為什麼在早期會出現兩個完全不同的解釋。但是從陶弘景所引的這兩個版本來看,最早的六字訣功法在練習時都是帶吐氣音的。

陶弘景之後,六字訣便開始廣泛流傳,隋代太醫令巢元方在編撰《諸病源候論》時,就對其加以收載,在《諸病源候論》卷十五「五臟六腑病諸候」中,他把五髒的相關疾病癥狀分別和六字的練習進行了一一對應,但是他沒有提到練習時是否吐氣發聲。另外,與巢元方同時代的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在他所著的《童蒙止觀》一書中,也特別介紹了用六字訣治病的方法,而其中六字是與五臟相配屬的,並且和我們現在流傳的版本中的五臟配屬關係相同。但是智者大師的書中也沒有提到練習時是否有發聲的問題。

此後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的卷二十七《養性》篇中也介紹了六字訣,他繼承的是《諸病源候論》中的說法,並對具體練習方法作了說明:「熱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細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當使字氣聲似字。肺病者,用大噓三十遍,細噓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細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細唏十遍。腎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細呬三十遍。」從這裡可以看出,孫思邈所說的「大吹」就是有較大的出氣聲。

略晚於孫思邈的唐代女道士胡愔在其所著《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中,則引用了另一個版本的六字訣,其中五臟與六字的配屬關係與孫思邈所引的有所不同,她也提到練習時要「大呵三遍,細呵十遍。」這說明,一直到唐代,六字訣的練習方法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都有吐氣聲。胡愔並在書中指出,六字訣療病,「疾瘥止,過度則損」,她還認為吸氣為補,出氣為瀉,所以用六字訣療病後,日常要做修養補益法,即通過吸氣後,吞咽並閉氣的方法,可以補益出氣所產生的損耗。從這裡可以看出,胡愔已經觀察到,這種有吐氣聲的六字訣練習法,會對人產生損耗。

唐之後,宋代由宋徽宗下令,宋太醫院主持編撰的《聖濟總錄》中,所引六字訣有多個版本,其中有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中的最早版本,還有最新的版本。這個最新版本,六字與臟腑配屬和《童蒙止觀》的一樣,此外,它還講到了練習時的注意事項:「初學人但食少淡粥或胡麻,益氣生津液,忌吃熱食,悖亂正氣。凡欲食,先服三五咽氣與食作主人,兼每早先服二十顆椒,清酒一杯,冬溫夏冷,戒在過度。切忌沖見新產死亡,及食油膩肥鮮臭穢等物。」它這裡也提到了,練習六字訣會讓人耗氣,故需要通過服食來補益。

而宋代的鄒朴庵在《太上玉軸六字氣訣》中,詳細介紹了他那個時代的六字訣練習方法:「念時耳不得聞呵字聲,聞即氣粗及損心氣也。念畢仰頭閉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氣,以補心氣。吸時耳亦不得聞吸聲,聞即氣貧,亦損心氣也。但呵時令短,吸時令長,即吐少納多也。」這是見到的最早的,要求練習六字訣不可有出氣聲的說法出處。說明經過這麼多年的臨床實踐,人們終於發現,六字訣最早的那種帶吐氣聲的練習法,會損耗人的正氣,對人的健康不利。

明代之後,六字訣的練法又有了一些新發展,如出現將六字吐納與動作導引相結合的方法,如明代胡文煥的《類修要訣》和高濂的《遵生八箋》等著作中,都收載有《去病延年六字法》,即是將吐納與動作相結合:「肝若噓時目睜精(精同睛),肺知呬氣手雙擎,心呵頂上連叉手,腎吹抱取膝頭平,脾病呼時須撮口,三焦客熱卧嘻寧。」

結論

六字訣因為簡便易行,功效卓著,一直被歷代醫家和養生家所推崇,所以明清兩代的醫家著作中多有見收錄者。而其練習方法則在幾千年的實踐中被不斷完善,由最初的有吐氣聲,一直發展到宋代時,完善定型為「念時耳不得聞聲」。

從醫學觀點來看,六字吐納法屬於中醫治療八法中的瀉法,如果是用於治療一些大熱大實之症,也是可以用帶吐氣聲的練習方法的,但是要掌握好度,中病即止。而用之養生,只為平調臟腑寒熱,疏通經絡,當以「耳不聞聲」為佳,否則,長久練習,必有損耗。對那些正用此法來長期練慣用於養生的人,如果出現什麼不適,建議還是找專業醫師諮詢,切勿自行處置。

研究院介紹

北京陶唐中醫研究院是一家致力於推廣中醫養生的機構,宣導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提倡人人學中醫,學會「主動健康」。本院同時提供健康諮詢服務,以艾灸、推拿、拔罐、火龍灸等非藥物外治法,調理各種常見亞健康癥狀和疑難疾病。


推薦閱讀:

近義詞辨析及練習大全
問心集(2017練習)
搶先練習!部編七年級初一語文下冊古詩文理解默寫(果斷收藏)

TAG:練習 | 考證 | 關於 | 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