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悲如觀音》第12課丨不知緣起和無常,就別說你懂佛法

▲ 看視頻,學習更有效

《大悲如觀音》第12課 來自那一座廟 20:47

▲沒WIFI?聽音頻,省流量~

《大悲如觀音》第12課

昌樂法師·講述

- 不知緣起和無常,就別說你懂佛法 -

前面如果說的是法門的話,接下來我們說她所到達的境界。修般若法門到達的境界是什麼?照見五蘊皆空,這個是菩薩的境界,是能於生死出入無礙。如果用《阿含經》的話來講,就是煩惱已斷,不受後有。這是境界。這個境界所表現出來的功效或者說結果,不是坐到佛堂裡面,等大家來禮拜,也不是坐在佛堂裡面等著大家送蘋果來給他吃,而是度一切苦難,幫助眾生出離苦海,這是效果。

所以以上從修行的法門,到境界,到功效,這是菩薩修行全程的展示。在這個展示過程當中,再問一句,她是如何度一切苦難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是方法,這是境界,這就是神通。神通是在能力上演化出來的。

所以我們看,菩薩是如何如何有神通變化的?她的前提是通達空性,於煩惱出入無礙。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幫助一個人解決他的問題,這有點像家長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它有個前提是,這個作業你必須會,你不會咋整呢?不會你就沒辦法。你必須自己會,自己已斷、已修、已證。這就是三轉四諦十二法輪當中所說的次第。佛陀於他的生死已斷、已修、已證,於解脫已證,這是前提。

這告訴我們,所有幫助人的人,你的心智要比被幫助的人心智要強,否則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幫助人的人把自己給幫進去了,自己生煩惱。還有一種情況更糟糕,你不幫還好,越幫忙越亂,越幫越亂,這很麻煩。

所以空性簡單的來講,是我們幫助人的人要比被幫助的人情緒要穩健、心智要完整、智慧要通達。從更高的境界上來講,你要於生死出入無礙,你要已經覺悟、已經得解脫,這才能夠給別人提供最高效的、最具有效果的幫助,否則的話,我們只能叫陪伴。有個人在他身邊借個肩膀靠一靠而已。這是《心經》當中所說的。

再看,《法華經》當中的精髓。首先,為什麼要把《法華經》拿出來跟大家提一提?因為《普門品》是《法華經》當中的一品。《普門品》的全稱叫《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還有別的品,比如《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等等。《法華經》作為大乘佛法一部宏大的經典,記載了觀世音菩薩修行的法門。中國佛教描述佛法的兩大部經典,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都跟觀音菩薩有關,你看觀音菩薩這個法門與眾生是多麼的有緣,或者說是多麼的重要。

《法華經》當中精髓是什麼呢?《法華經方便品》當中一直在詮釋一個問題,在探索一個問題,說佛教到底為什麼存在於這個世間?或者說佛陀覺悟於我們有何意義?他解脫了就解脫了,於我們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佛陀解脫之後七七四十九年,他放棄了安詳與禪定安樂,而是奔波在恆河兩岸弘法度生,歷盡千辛萬苦?整個《法華經》最重要的是講這個,我們來一起把這個經文念一下。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經文當中提到了四個關鍵概念,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法所有的信息,無論是方便的、究竟的、變了形的、世俗的、高遠的,所有的信息都有一個指向和方向性,這個方向特別對於學佛的人或者對將來要弘法的人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一個方向就是,讓大家圓成佛道。《法華經》開篇在序品之後的方便品就探討了這個問題,眾生與佛有緣。這個緣的屬性是什麼?這緣,如果說我們與佛陀的教義能夠發生關係,這個關係將來的屬性是,使我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無論如何是這個法會、是我們因佛法能夠相聚在一起的緣分。

這話很簡單,從另外的角度來說,不想成佛,我們是沒有真正緣分的,你與佛法是沒有真正緣分的,你只是見到了佛像,沒有佛法,因為佛法的所有的內涵與屬性是為了讓我們成佛。在這個基礎之上,《法華經》在探討,為何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那是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麼?一切眾生皆有覺悟的可能性。從根底上,從生命的屬性上來講,講每個眾生都會覺悟,這是大乘佛教裡面講的特別重要的。

因為我們所有的因緣都是為了將來的圓成佛道,所以這暗含著另外一個前提就是,這是根據一切眾生皆有覺悟的可能性、都有覺悟的能力,只因妄想顛倒而不能證得。於是觀世音菩薩才以千百億如是變化游諸國土,皆令解脫。為什麼?她是能解脫的。在《中論》當中經常討論的一個問題,叫龜毛兔角。龜是沒有毛的、兔是沒有角的,石頭、沙子裡面是榨不出油的,榨油能用豆子,這些都是前提。

而《法華經》當中都是研究這基本命題的。一,我們跟佛到底為什麼有緣?這個緣到底說什麼?佛對我們說的法,所有的法千奇百怪,複雜紛呈,它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內涵是讓我成佛。為什麼讓我成佛?因為我們能成佛,所以菩薩才去做如是變化度脫眾生。這都是基本的信念。

如果以後別人問你為什麼信佛?以前如果你跟大家說,佛陀會幫助我們,我們向佛學習,學習佛陀所說的法,以後你要更具體,是因為我們與佛有緣,佛陀所說的法都能夠使我們解脫,為什麼能解脫呢?因為我們有解脫的能力。如果我們自己能力還不足、信心還不夠的時候,還不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時候,菩薩會來幫助你,這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信仰心態,這是《法華經》。

再看,佛法的精髓在於無常與平等,這裡的無常是佛教的根本教義。不知無常、不知緣起的人是不知佛法的。緣起的基本內涵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個諸可以理解成一切的意思,一切緣起法無常,一切眾生無自性、無我。從平等上來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覺悟,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是平等的。

那它的內涵應該如何表述呢?表述的視角是什麼呢?無常是佛陀覺悟之後發現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從宇宙人生真相的如實的角度於我們的一種表述,他希望我們能與他一樣證知到宇宙人生的實相。這個實相是什麼?實相不是實在有的相,而是如實的、真實狀況,是無常。無常,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是說眾生生活在常我自性的、永恆的世界觀當中。

這個平等是說萬法皆有緣,皆是因為因緣所生,沒有一法是自生,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這個和合而生的屬性叫一切無常。所有的法都是這樣,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這是平等,沒有一法脫離於無常之外,這是平等。

那佛性呢?佛性是在平等的基礎之上,從每一個眾生都能覺悟、都具有覺悟的潛在能力這個角度來進行敘述的。所以我們願意聽佛性的教義,願意去聽平等的教義,我們不太願意聽無常的教義,這是人的習性。無論平等是視野的開闊性,還是佛性是自我肯定性的教義,眾生都不夠自信說自己具有這樣的能力。於無常的真實法義是需要無比的勇氣和擔當才能夠去認知的。

這一點,《法華經》裡面,也有這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叫「抱著金飯碗去要飯」。我們常常認為自己種種不幸,常常出賣自己的靈魂,出賣自己的青春,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能過得好一點,所以工作忙得像狗一樣,結果我們只有工作,沒有了自己想像當中的幸福生活。

如果用《遺教經》當中的話來講,不知足者,雖處天上心尤不安;知足之人,雖處地上(雖然睡在地上),心尤安樂。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其實我們不需要這麼拚命,也能夠很安樂。我們把快樂老早丟了,你想用別的東西去替代它,使自己更快樂,這個方法本身就是錯的。因為如果你懂得了,活著,生命就具有喜悅和圓滿的屬性,那你的認知就不是抱著金飯碗去討飯,放著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不要,而去要那些雞零狗碎沒有用的。

我們再從《阿含經》當中選一篇來讓大家看一看,《雜阿含經》384經,講關於四諦的經文。整個《阿含經》有一千多篇這種經文。這種經文當中沒有勸導,沒有修行結果的展示,完全是修行的過程和樸實的法義。

剛才說了,為什麼大乘經典能夠流行,而早期經典在中國這個大地上沒落,是因為中國人在信仰上極其自卑,需要肯定,他面對無常是沒有勇氣、沒有能力的,而走在信仰的路上是需要肯定,需要獲得一種能力構建自己的人生。這個構建自己的人生獲得的能力,一是平等觀,二是佛性,這才是大乘佛法在中國流行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平等打破自己內心當中與世界的隔閡,與他人的隔閡,看到了外面更開闊的世界,而佛性是對自己覺悟的可能性、覺悟能力的一種認可。而無常恰恰被我們丟了。

我常常形容當前的佛教就是人們吃的那個桃子。桃子好吃,吃完了,把桃核丟了。可是你知道嗎,對一個桃子來講,最重要的不是桃肉,而是桃核。眾生看到的只有桃子,不需要桃核,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思路。

我們需要的是塑造自己的人生、給自己帶來快樂愉悅的東西,而這個快樂愉悅是建立在人性貪婪的基礎之上的。但桃核則不一樣,桃核是去掉所有的貪婪,得到的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種子。無常的教義是桃核,包裹桃核的是桃肉,是平等觀、是佛性、是如來藏,是這樣的一個基本的原理。


推薦閱讀:

修行是為了什麼?信仰和修行有何區別?
你們拜菩薩的時候會怎麼許願?
「人為什麼要這樣活?」讀胡遷微博有感
我師父說丨事情都是無數因緣和合而成的,因緣也會一直在變化的,向外求是無解的,返回自己的心來用功
相信慈悲的力量,一顆「善」的種子,必定收穫累累碩果!

TAG:佛法 | 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