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雕:我們在戀愛中為什麼害怕被拋棄
當代教育學家曹雕在武漢古琴台
給戀人打電話沒接,就一個接一個的打;給戀人發微信沒回,就一條又一條的發;當戀人幾天沒主動聯繫自己時,就會想他(她)會不會是不喜歡自己了;當戀人與某位異性走的稍近些,馬上會很擔心,他(她)會不會是移情別戀了;等等。
不可否認,在戀愛關係中,對方的這些行為當然有不再喜歡了、想要分手的可能。但也不可否認,當對方的這些行為出現時,可能性有很多種,如果一個人優先想到的是分手的可能,並馬上心生焦慮,還是說明了內心對戀人會離開自己的擔心與焦慮,這是一種投射,自己內心擔心什麼就覺得對方在做什麼。
戀愛過程中,因為了解增多後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理想,或者結識了新的異性等原因,主動選擇分手的確很多。但多數人在分手前,會有一個憂鬱考慮的過程,此時,也的確應該會有相應的行為,比如:不主動聯繫,不及時接電話,不及時回微信等。
猶豫意味著有可能選擇分手,也有可能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繼續在一起好,這個時候,另一方的行為及反應會影響猶豫一方的選擇,比如:不接電話就連續打很多,不回微信就一直發很多,責問對方是不是想分手,反覆檢查對方手機,一哭二鬧三上吊等過激表現,都可能讓對方意識到不想分手一方的脆弱程度及人格的不完整性,並心生恐懼。這往往會強化對方想要分開的意願,最終導致對方堅定的要分手,因為對方心裡的聲音往往是:「我一定要離開這個可怕的人。」
這是對方的一種類似本能的自我保護,結果會導致害怕分手的一方再一次的經歷分手,重複經歷著最不想經歷的事情,這是個怪圈一樣的強迫性重複,是與其內心的恐懼有關的,而這個恐懼正是:害怕被拋棄。
一個人內心有這種恐懼,往往意味著兒時與媽媽的分離存在問題。
一個嬰兒,生下來不會走不會爬,躺在襁褓中等待被媽媽哺乳,弱小而無助,如果沒有大人的保護和照顧,無法存活下來。因此,每一個嬰兒生下來就都會期待一個強大的、安全的人來保護、照顧自己,這既是嬰兒對依戀的需要。
嬰兒早期和媽媽在心理上的關係是類似 共生的關係,不能區分媽媽和自己有什麼區別,感覺與媽媽是一體的,沒有任何界限,對媽媽有著強烈的依戀和需要,隨後的成長過程,即是由這種共生的關係里逐漸分化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自己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需要逐漸的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外在的世界和發展自己的獨立性,這個過程需要恰到好處。在孩子還沒有發展出獨立能力時就離開孩子,會讓孩子心生恐懼和無助,如果分離時間過長,給孩子帶來的挫折過大,就會給嬰兒帶來一定的創傷,進而導致以後在情感關係里害怕被拋棄,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
出生3個月-3歲是孩子由共生關係到逐漸分離個體化的關鍵期,這個期間孩子與媽媽若有長期間的分離,就可能導致孩子創傷,並且是分離時間越早,分離時間越長,創傷越嚴重。
在我所接觸的學員當中,有不少在3歲以前離開媽媽的情況,有的是被送到了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有的是過早的送到了全托幼兒園,也有的是被送給別人撫養了。她們往往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這段經歷的影響,基本都會害怕被拋棄,對分離有著一定的焦慮。並在遭遇分手之後,難以度過正常的哀傷期,而是容易陷入一段時間的抑鬱,實際上,這往往是在重複兒時離開媽媽時的抑鬱狀態。
而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間直至當下,內陸經濟欠發達省份的大部分農村地區,都存在著普遍的孩子出生後不久,年輕的父母就把孩子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撫養,兩人一起出去打工掙錢的現象。這意味著大批的兒童有過早與母親分離的創傷經歷,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其中,在情感關係里害怕被拋棄,應該會是他們長大後共有的特性。
還有很多人,兒時並沒有過早的與母親分離,但可能因為一些原因,也許是母親有一定的神經症或人格障礙,或者是生活所迫,會存在著被忽視、需要不被滿足或被虐待等情況,這也會導致這個時期的心理發育停滯,影響嬰兒與母親的順利發育。比如網上曾經瘋傳的一個媽媽當街毆打2、3歲的女兒的視頻,那個小女孩兒就可能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創傷,心理發育停滯在這個時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是非常害怕被拋棄的,不然也不會媽媽那麼打她,她也不主動離開媽媽。
還有那些我們所謂的比同齡的孩子明顯「怕生」的孩子,他們害怕與陌生人接觸,這意味著他們對外世界的恐懼,也意味著害怕與母親的分離,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往往正是母親對他們的照顧不夠好,導致他們無法克服內心的恐懼,進而影響與母親的分離。所以,越是被媽媽照顧好的孩子,越是不「怕生」,長大了也越是不容易有對分離的恐懼。
但對孩子的愛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還有一些孩子,會被母親過度滿足,幾乎所有的要求都被滿足,俗話說要星星給星星,要月亮給月亮。並且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很多應該自己做的事情父母或長輩都給代辦了,比如明明可以自己走路,卻出門就抱著;明明可以自己吃飯了,卻每次都還喂著吃;明明可以自己穿衣系鞋帶了,卻還給孩子穿衣服系鞋帶了;再長大些明明可以自己出門購物辦事了,父母長輩卻還代替;媒體上常報道的大學生開學時母親到學校里陪讀,幫著洗衣服做飯等行為,都是對孩子的過度滿足,俗稱溺愛。
這可能會使得孩子沒有想要與母親分離的動力,一直想要留在母親的懷抱里做一個嬰兒,因為做嬰兒的感覺實在太好了,什麼心都不用操,無憂無慮,不願意長大。又因為剝奪了孩子獨立做自己的機會,使得孩子缺少鍛煉能力和克服對外在世界的恐懼的機會,無法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也就是長不大。
這樣的孩子分離個體化沒有順利完成,長大後當然會害怕分離,並且他們找對象時找的就是能像母親一樣照顧自己的人,這往往意味著他們沒有能力在關係里滿足對方,這樣的關係也肯定舉步維艱。
這樣對分離有恐懼的人,可能會在心中的分離焦慮出現時像前面描述的極力挽回對方,並且使用的方法往往是孩子般的、過激的。每年幼兒園新開學時,都可以看到幼兒園門口新入學的孩子與父母分離時有多不情願,有大聲哭的,有抱著父母的腿不讓父母走的,還有抱著欄杆哭鬧著不願意進入教室的。
害怕分離的成人,連續打電話發信息,查對方手機,哭,鬧等,這些行為在意義和表現形式上,和新入學的幼兒園小朋友的哭鬧並沒有什麼區別。並且在心理的這個層面上,他們可能也就是兩三歲的樣子。
在情感關係里,他們還可能會為了防禦這種分離時的痛苦感覺而總想要控制對方,有些人不允許愛人工作之餘在外面有應酬和交往,更不允許愛人和異性有來往,就可能是對分離焦慮的防禦。大概意思是你只能愛我一個人,不能去愛別人,因為一旦你愛了別人,我就感覺像是被拋棄了,這樣感覺太可怕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感覺,你要聽我的;還可能會在找對象時極其挑剔,對方身上任何有可能會對自己不忠的表現或者一些疑似花心的苗頭,都會心生恐懼,並快速離開對方。
這些行為和反應,本身都是為了避免經歷被拋棄,但因為關係是兩人建立是,是互動的,任何過激的行為、過度的控制、過於挑剔,最後都可能會導致對方離開自己,使得想要極力避免的事情,不可避免的重複發生著。
這像是一種宿命,實際卻與命無關,是由童年經歷導致的,療愈那些童年創傷,完成未完成的分離個體化,不再過度害怕分離與被拋棄,所建立的關係反而更不容易分離。
作者簡介:曹雕,男, 1961年 6 月 17日生,湖北武漢人,漢族。武漢大學中文學士,海南政法學院法律碩士,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美國哈佛心理學系博士後。現為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學院社會心理學博士生導師,美國波仕頓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座教授,社會科學心理學者,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心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社會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朮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論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和應用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卓越書畫院院長、人民美術雜誌特邀藝術顧問,江上書畫社副社長,中國美術家研究協會顧問,中國美術協會員、中國書法協會員、中國攝影協會員等;同時,兼任湖北朝陽紅康復休閑養老院董事長。
推薦閱讀:
※女生在戀愛中需要明白的9個真理 | 新鮮娛樂
※戀愛中6個很有趣的道理,看懂4條是戀愛老手
※嗅覺在戀愛中的作用
※戀愛中千萬別踩這些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