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貴人之光照亮自己前程

現代社會,如果能夠有效地藉助名人的效應,做起事情來就會事半功倍。比如談話中常出現一些身份高貴的人的名字,你在別人眼裡就不同尋常;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也可以作為提高你的身份和能力的資本;請社會名流題詞,請專家教授為你寫的書序,請明星為你簽名等行為也能為你增色不少。被社會承認是人的正當追求,對社會進步也有積極意義,而藉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是其中很有效的方式之一。

許多精明的企業家都是借「光」高手,他們能夠在談笑間藉助名人之光照亮自己的未來。原豪門集團總裁陳世增就是巧妙藉助名人之光的典型。

1994年12月,美國洛杉磯舉辦了首屆中國酒展示品嘗洽談會。在這次洽談會上,陳世增憑藉出眾的口才和不尋常的經歷成為美國媒體關注的焦點,再加上豪門啤酒是中國的知名品牌,甚至連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都邀請他參加20日舉行的晚宴。

12月20日晚上,柯林頓總統和夫人希拉里在白宮門前的大廳口迎候陳世增。見面之後,陳世增笑著表達對柯林頓總統的謝意。

柯林頓說:「歡迎陳先生光臨。請代我向中國人民問好,向中國領導人問好……」

陳世增也趕忙笑著回答:「謝謝總統閣下。如果有時間,也希望總統先生到中國看一下。」

柯林頓不失禮貌地回答:「將來有機會,我一定會去北京訪問……」

陳世增又轉向希拉里說:「當然,漂亮的總統夫人如果有時間,也希望您到中國訪問。」

希拉里微笑著回答:「那將會是件十分令人愉快的事,我一定去,一定去。」

在大廳中,柯林頓夫婦與陳世增合影留念。

宴會上,企業界名流頻頻舉杯,品嘗豪門集團的豪門啤酒。而陳世增,也成了個晚宴最受人關注的中國企業家。

通過這次晚宴,陳世增和他的豪門啤酒在美國出盡了風頭。這次「借光」帶來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花費巨資做的廣告的收益。

陳世增藉助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光」大大提高了自己及自己企業的知名度,這對提升豪門集團的品牌知名度和啤酒的銷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借用名人之光,能夠瞬間照亮自己的前程。

香港珠寶大王鄭裕彤也是一位借名人之「光」的高手。

1984年,因公司發展需要,鄭裕彤準備建造一個當時香港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展覽及會議場所,其中包括一幢豪華的大廈、兩幢高級酒店和一個高達55米的展覽中心。

這個消息發布之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可是,規劃完成後,鄭裕彤卻將動工的日子一拖再拖,大家都搞不明白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就在外界對此事議論紛紛的時候,鄭裕彤突然揭開了謎底——開工日期是英國女王訪問香港的那天。

消息一發布,媒體競爭報道,輿論一片嘩然。要知道,英國女王訪問香港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為當時的香港還沒有回歸中國,仍在英國的管轄之下,而女王又是英國的最高元首,再加上這是她在中英兩國達成1997年7月香港回歸中國的協議達成之後的首次訪問,將對香港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這次女王訪港是世界關注的熱點,就連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跟蹤報道。鄭裕彤居然選擇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開工,難道他想與女王爭鋒?實在是有些不明智,大多數人都這麼想。

身邊的商業夥伴紛紛勸鄭裕彤提前或拖後開工,鄭裕彤只是笑而不答。就在英國女王訪問香港這天,鄭裕彤也開始忙了,他命人掛了巨型的條幅,又放飛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彩色氣球,氣氛非常熱鬧。

可是,女王已經來到了香港,全港的官員和企業界精英都一同去迎接女王去了,新聞媒體也報道女王訪港的事情去了,幾乎沒有人關注鄭裕彤這片尚未開發的會展中心。那麼,鄭裕彤為什麼非得選擇在這天宣布開工呢?

幾個小時後,謎底終於向世人打開——英國女王親自來參加奠基儀式了。

英國女王站在會展中心地基前,親自鏟下了第一鍬土。

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記者們也紛紛記錄下這令人動容的一幕,全世界在這一刻也都知道了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和它的主人鄭裕彤。

這樣的廣告效益有多大,是無法想像的。不管花多少錢,拍攝多少條廣告,都比不上英國女王的那一鍬土。如此一來,鄭裕彤為自己的會展中心做了一次驚人的廣告。

一個有聲望的人即使是給你一句平淡的稱讚,也要比一群普通人長篇大論的讚辭更有威力。但是,重要的是,能夠抓住藉助名人之「光」的機遇,因為這需要相當的技巧和能力。只要能夠抓住機會,依託名人關係,能夠讓你在揮手之間辦成別人一輩子都難以辦成的事。


推薦閱讀:

脫下外表這層皮,你有多少體面留給自己?
一個男人寫給自己老婆的10句話,未婚的女人,每天讀一遍
不是張嘉佳給王家衛下了蠱,而是王家衛服下自己藏好的毒
女人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給
卷三第一章第一節一般占之自己事(物)占之失物占

TAG:自己 | 前程 | 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