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闡釋現代價值是國家層面的自覺

近段時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一些講話,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2月27日,溫家寶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在回答網友關於社會分配問題時,溫總理說,一個社會當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註定它是不公平的,這個社會也不穩定,分配好社會財富是政府的良知。網友們還提出「三公」消費問題,總理說應該管得住,必須管得住,最重要的治理措施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會出現人亡政息」。

更早些時候,溫總理在新春團拜會上提到,要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何謂「更有尊嚴」,總理進行了闡釋,即國家要保護每個人的自由和人權;國家發展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別無其他;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以每個人的發展為前提。

這些談話觸及到政府存在理由、國家發展目的,以及社會的自由、公平、民主和正義等方面,在我看來,這都是現代社會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溫家寶作為一國總理、政府最高權力者,對現代價值的理解和闡釋,可以視之為國家層面的價值自覺。

現代社會是人類社會歷史的一個發展階段,一種社會形態可以稱之為現代,主要不是以時間,而是以對現代價值觀念的認同與實踐作為判斷標準。這就是說,成為現代國家,讓現代價值貫注於政治生活、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非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端賴爭取與轉變,主動向現代價值趨近,以現代價值檢視政府優劣得失。

曾幾何時,自由、民主和人權還是不能公開談論的內容,不僅敏感,而且風險重重。思想上的脫敏,語言上的「去禁忌化」,可以公開宣講現代價值,公開表達公平正義的社會訴求,昭示了社會的進步,進步的方向就是建基於這些價值之上的現代化。 我們注意到,現代價值觀念的闡述,往往由一些現實問題引出,比如房價問題、教育問題、三公消費等腐敗問題。這其實表明,中國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從根源上探尋,是種種現實制度安排與現代價值的衝突問題。依循現代價值構建制度、改革制度,便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根本所在。這並不是說現代價值僅僅有器具之用,問題解決了便可以「棄之如敝屣」,從現代化演進史看,自由、人權、民主和公平這些不可更易的普遍價值,是目的不是手段,是根本方向不是權宜之計。

我們已經取得價值共識,具備價值自覺,即便從最功利的角度,我們也都知道這些價值是好東西。問題在於,我們需要實踐價值,讓各項工作和制度安排體現出價值,價值表現於語言層面仍不足夠。在這個意義上說,當權力恣意妄為,當一些地方出現有悖價值之舉,當一些官員說出與現代背道而馳的話,我們不能再認為這是觀念不明晰、認識不到位,可以看作是對現代價值的公然踐踏,對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有意阻撓。

價值方向一旦確立,有的地方快一些,有的地方慢一些,或者有的做得好一些,有的還有待提高,速度、水平參差各異,實屬正常,但絕不應放棄價值,無視價值方向,往現代化相反的路子上走。

現代化作為世界整體趨勢,不同國家基於文化、生活方式和社會心理,也會有不同的路徑選擇,並沒有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現代化和價值實現方式。現代價值之路不過殊途同歸,另搞一套,或另外設置目的,都不是我們應該作出的選擇。

推薦閱讀:

老祖宗留下的「五穀為養」,現代營養學是這麼解釋的,經典!
現代男人離不開的「東西」
為何現代夫妻容易「感情走私」
《現代詞女沈桂月 》
民國北上廣相親圈兒的鄙視鏈,也和現代人一樣庸俗嗎?

TAG:國家 | 價值 | 現代 | 自覺 | 代價 | 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