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共濟會史料:美國黑人共濟會

何新共濟會史料:

  美國黑人共濟會

  美國黑人共濟會稱為「王子霍爾共濟會(Prince Hall Freemasonry)」。這是個很獨特的名稱。乍一聽好像是與什麼皇族有關的精英共濟會組織,但真相併非如此。

  王子霍爾共濟會是英國共濟會專為美國黑人(有色人種)共濟會員設立的分會,其發起人是所謂的「王子霍爾」(Prince Hall)。

  王子霍爾(1735 ——1807)實際是一名出身平凡的混血黑人,是一位被解放的奴隸。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美國黑奴解放的事業,爭取使黑人獲得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曾經發起黑人「回到非洲」的運動。霍爾畢生致力於廢除奴隸制,呼籲使黑奴享有公民權利,以及推進了通過保護馬薩諸塞州自由黑人免受販奴者劫持的法律。他為黑人兒童謀求受教育的權利,在自己位於波士頓的家中成立了黑人學校。

  霍爾是黑人共濟會的創始人。霍爾創立了北美共濟會的非洲人總會館,並且被推選為大師。許多歷史學家認為 ,霍爾是美國早期歷史中最傑出的黑人領袖之一。

  美國黑人奴隸組成的共濟會會所,並不是發動獨立戰爭的美國白人殖民者共濟會組織「自由之子」運動的分會,而是隸屬於英國共濟會總會的分會。

  霍爾在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前,曾經申請加入共濟會波士頓聖約翰會館,但被拒絕了。一些白人甚至對於這個黑人的膽大妄為而感到非常憤怒。

  1775年3月6日,霍爾親王為首的15個解放黑奴加入了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軍隊,並且加入了英國軍隊下屬的波士頓的第441號軍事會所。

  後來,美國其他城市的黑人共濟會員紛紛致信,要求在其城市建立分會。很快,非洲會館陸續在紐波特(Newport)、羅德島(Rhode Island)、費城(Philadelphia )、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和紐約(New York)設立分部。後來更在加拿 大、加勒比地區和賴比瑞亞等世界各地設立會館,主要接納有色人種會員。

  1776年這些黑人共濟會會員得到英國共濟會總會許可成立了非洲人第一會所。英國總會所向他們頒發了非洲第459會所的特許證。

  1784年英格蘭共濟會總會館大師坎伯蘭公爵殿下(H. R. H. The Duke of Cumberland)向非洲會館1號發出特許,承認其合法地位。非洲會館1號隨後被更名為非洲會館459號。

  1791年,黑人共濟會會員聚集在波士頓,成立了北美非洲總會所,霍爾親王全票當選黑人共濟會總導師,並在這個崗位上堅持到生命的終結(1807)。在王子霍爾去世1年後,為了紀念他為美國黑人解放運動做出的傑出貢獻,非洲會館更名為王子霍爾共濟會館。

  共濟會倡導的「博愛」、「自由」 、「平等」口號對於18世紀飽受奴役的黑人有著巨大的精神安慰作用和吸引力。霍爾和 他的追隨者們希望以共濟會為平台,呼籲消除種族差異。

  但是,在共濟會中,黑人依然受到歧視。根據美國共濟會的規則,會員候選人必須經過匿名投票,經全票通過後才能獲得入會資格。只要有一個成員反對,就無法入會。擁有投票權的種族主義者不接受黑人,可以匿名否決黑人的入會申請。

  對於黑人入會的抵觸情緒可以從美國共濟會大師、將軍Albert Pike於1875年寫給他弟弟的信中可看到:

  「在這件事上我不是想抬杠。我可以為白人做貢獻,但黑人就沒門兒。如果我必須在把 黑人當成兄弟和離開共濟會之間做個選擇,我退會。

  ( I am not inclined to mettle in the matter. I took my obligations to white men, not to Negroes. When I have to accept Negroes as brothers or leave Masonry, I shall leave it.)」

  因此成為共濟會會員的黑人實際上沒有機會與白人參加同一個會所的活動。即便可以加入共濟會,黑人會員的很多活動也受到制約。他們可以參加共濟會的聖約翰節 遊行,可以用共濟會的儀式埋葬死者,但不能被授予共濟會級別,也不能擁有其他白人會員可擁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在這方面,黑人共濟會與華人共濟會的「洪門」情況相似。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南非前總統曼德拉都是黑人共濟會高級成員。


推薦閱讀:

共濟會
科普:介紹共濟會
正說共濟會
神秘之手:共濟會(彩圖版)

TAG:美國 | 黑人 | 史料 | 共濟會 | 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