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國歷史上的權臣

本文所說的權臣是指以大臣身份行駛皇帝權力,但終生沒有當上皇帝的人。像王莽、楊堅這些最後當上皇帝的並不在本文敘述之列。

霍光

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霍去病的異母弟弟。是漢昭帝的託孤大臣,曾廢除過昌邑王的皇位,選擇漢宣帝即位,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武帝之後,獨掌大權。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之後霍家因謀反被滅族。

梁冀

東漢沖帝、質帝、漢桓帝三朝權臣。後來質帝就因為稱梁冀為「跋扈將軍」,就被他所毒殺。漢桓帝即位後,梁冀更是朝綱獨斷。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漢桓帝與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合謀,對梁冀發動突然襲擊。梁冀自殺,全族被滅。

董卓

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期的權臣,關西軍閥的首領。自封相國,封郿侯。為人面善而心狠,倒行逆施,以致天怒人怨。關東軍閥組成聯軍討伐董卓,一度取得優勢。董卓便火燒洛陽,挾持皇帝遷都長安,而聯軍則分崩離析。董卓到長安後更加驕奢淫逸,最後被自己的大將呂布所殺。

曹操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東漢末年,曹操抓住機會,擔任丞相,後封魏王,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後歷經數次苦戰,統一了中國北方,奠定了曹魏立國和西晉統一的基礎。兒子曹丕代漢稱帝後,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諸葛亮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劉備去世後,成為蜀漢的託孤大臣,「事無大小,咸歸於亮」,封武鄉侯,丞相,領益州牧。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逝世。諸葛亮後來在歷朝歷代都備受尊榮,是中國文化中道德與智慧的化身。

諸葛恪

三國時期東吳權臣,東吳大將軍諸葛瑾長子,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侄子。他從小就深受孫權賞識,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拜太傅,全面控制軍政大權。諸葛恪一開始內外均有重大建樹,聲望極高。但後來輕率發動北伐,在新城遭遇慘敗。諸葛恪為了掩蓋過錯,便大肆屠戮異己,最終被孫峻設計殺害。東吳諸葛氏也被滅族,只有弟弟諸葛喬因早年送給諸葛亮做養子,才逃過一劫。

孫峻

三國時期東吳權臣,是孫堅弟弟孫靜的曾孫。在設計誅殺諸葛恪後,任丞相、大將軍,封富春侯,全面控制東吳大權。太平元年(256年),孫峻在北伐曹魏時去世,將大權交給了堂弟孫綝。孫綝被殺之後,孫峻被從宗譜中除名,改稱故峻。

孫綝

三國時期東吳臣,是孫靜曾孫。堂兄孫峻死後,孫綝接掌大權,為侍中兼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之後升為大將軍,封永寧侯。為人專權好殺,廢掉了吳主孫亮,改立孫休為帝。孫綝憑此又兼任丞相,領荊州牧。後來孫休與丁奉等人設計將孫綝誅殺,並從從宗譜中革除其名,改稱「故綝」。

曹爽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大司馬曹真之子。魏明帝卧病時,拜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與司馬懿同為託孤大臣。曹芳即位後,曹爽逼迫司馬懿閑置,獨攬大權。執政時期任人唯親,專權亂政,貪污腐敗。他還輕率伐蜀,空耗國力,死傷慘重,曹魏上下對其多有不滿。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曹爽被以謀反之罪滅族。

司馬懿

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曹魏四代老臣,歷任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立有多項大功,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是抵禦諸葛亮北伐和平定遼東。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曹爽,司馬氏就此控制了曹魏政權。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馬懿去世。西晉建立後,追尊司馬懿為高祖宣皇帝。

司馬師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司馬懿長子,司馬昭的哥哥,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懿死後,司馬師官拜大將軍,獨攬朝政。公元254年,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等人密謀除掉司馬師的計劃泄露,司馬師殺死所有參與的大臣,並廢掉了曹芳,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公元255年,司馬師在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的途中病死,將大權交給弟弟司馬昭。西晉建立後,司馬師被追尊為世宗景皇帝。

司馬昭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司馬懿次子,司馬師的弟弟,晉武帝司馬炎的父親。兄長司馬師死後,繼為大將軍。全面控制曹魏政權,開始進行篡奪曹魏的準備。甘露五年,司馬昭在大街上弒殺魏帝曹髦,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司馬昭派兵滅亡蜀漢,進封晉公。咸熙元年,封晉王。咸熙二年,在司馬昭病死數月後,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昭為太祖文皇帝。

桓溫

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臣,出身大士族譙國桓氏,獨攬朝政十餘年。曾滅亡蜀中的成漢,還組織了三次出兵北伐(前秦、姚襄、前燕),是東晉規模最大、成果最好的北伐,甚至一度佔領了西晉故都洛陽。但第三次北伐遭遇失敗,令其聲望大跌。桓溫在晚年逼迫東晉朝廷給他加九錫,距離皇位僅一步之遙。但因為以謝安為代表的大士族堅決反對,桓溫直到去世也沒有當上皇帝。

桓溫有一句名言:「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乙弗渾

鮮卑族,北魏獻文帝時期的權臣,以太尉自領丞相,封太原王,權勢熏天,朝中大臣都被他任意殺戮。天安元年(公元466年),乙弗渾因謀反被殺。爾朱榮

北魏末年將領、權臣,憑藉鎮壓起義而成為一方諸侯。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后毒死。爾朱榮馬上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孝庄帝,攻入洛陽,殺了胡太后和幼帝元釗。爾朱榮藉此挾持天子,乾綱獨斷。他後來以元雍謀反為借口,殺害北魏王公大臣約兩千餘人,史稱」河陰之變「。永安三年(公元530年)九月,爾朱榮被孝庄帝暗殺。

高歡

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早年通過六鎮起義而實力大增。普泰二年消滅爾朱氏後,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十月,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被高歡逼迫流亡。高歡立元善見為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高歡則就此控制東魏朝政長達十六年。高歡後來與西魏展開了數次大戰。武定四年十月,高歡率數十萬大軍進攻西魏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晝夜不息地苦攻五十天。可是在西魏大將韋孝寬固守下,沒有取得任何戰果。高歡憂憤成疾,因此病逝。次子高洋建立北齊後,追尊高歡為太祖獻武皇帝,後被改尊為高祖神武皇帝。

高澄

東魏權臣,政治家、軍事家,北齊神武帝高歡長子。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高澄開始輔政後,通過實行一系列良好政策,迅速確立了權威。高歡去世後,高澄控制了東魏政權。之後,高澄擊敗叛將侯景,以反間計擾亂南梁,奪取兩淮之地,收復河南,威望日隆。武定七年(549年),已經完成取代東魏準備工作的高澄,被膳奴(餐飲服務人員)刺殺,年僅29歲。弟弟高洋建立北齊之後,追尊高澄為世宗文襄皇帝。著名的蘭陵王高長恭就是高澄的兒子。宇文泰

南北朝時期西魏的軍事家、政治家、權臣,北周的奠基者。早年通過參加六鎮起義軍,後來佔據關中。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投靠宇文泰,任命宇文泰為大丞相。十二月,宇文泰以「妹控」罪名殺死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建立西魏。宇文泰控制西魏朝廷長達二十年,直到公元556年去世。其子宇文毓建立北周后,追尊宇文泰為太祖文皇帝。

宇文護

南北朝時期北周權臣,宇文泰的侄子。早年屢建戰功,歷任都督、征虜將軍、驃騎大將軍等職。宇文泰病逝後,宇文護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宇文護封大司馬,進爵晉國公,獨攬朝政。北周建立後,宇文護在三年內連殺宇文覺、拓跋廓、宇文毓三名皇帝。趙貴、獨孤信等名臣也都死於在他手中。宇文護在朝堂上唯我獨尊,連周武帝宇文邕都對他都是十分敬畏。天和七年(公元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護在含仁殿被周武帝用計殺死,家眷、黨羽也都被逮捕誅殺。長孫無忌

唐朝宰相、外戚,著名政治家、法律學家。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文德皇后同母兄長。早年隨唐太宗四方征戰,是其心腹謀士,也是玄武門事變的主要策劃者和參與者之一。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是凌煙閣功臣第一功臣。他在立儲之爭時全力支持晉王李治,即後來的唐高宗,被唐太宗任命為首席託孤大臣。

唐高宗繼位之後,長孫無忌全面接管朝政。之後,長孫無忌策划了著名的「高陽公主謀反案」,除掉了一大批政敵,就此權傾朝野。後來長孫無忌與高宗在「廢王立武」的政治鬥爭中落敗,黨羽盡散,自己也被邊緣化。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長孫無忌被許敬宗誣陷謀反,在流放的途中自縊而死。

張居正

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權臣,「萬曆中興」的實際開創者。幼時便有「神童」之名。隆慶年間,任內閣次輔,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由於當時萬曆年幼,大明朝一切軍國大事都由張居正決斷,是實際上的皇帝。張居正獨掌朝政期間,實行了著名的「張居正改革」。財政上清仗田地,改革稅制,推行「一條鞭法」。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凌雲翼、殷正茂等名將坐鎮邊境,平定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與「考成法」來監督考核各級官吏。經過張居正十年年的努力,大明朝「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一片中興之象。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享年五十八歲。不想,萬曆皇帝在反對張居正改革集團的支持之下,將張居正抄家,剝奪所有的官爵封號,張居正的改革措施也被逐漸廢弛。天啟二年,大明朝已處在滅亡前夕,滿朝君臣才終於想起了張居正的功勞,為其恢複名譽。愛新覺羅·多爾袞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極的弟弟,清朝初年政治家、軍事家、權臣。十七歲的時候。就憑藉軍功成為八旗之一的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多爾袞率軍消滅蒙古林丹汗。崇德元年,被封為和碩睿親王,在決定明清命運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皇太極死後,即位的福臨(順治)年幼,多爾袞以攝政王身份獨攬大權,是清朝實際上的皇帝。順治元年,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實現了入主中原的理想。清朝最後能成為大一統王朝,多爾袞的貢獻是不可替代的。正是憑藉如此大功,多爾袞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可謂大清的「開國之君」。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爾袞猝死於狩獵途中。剛去世的時候,他甚至被追封為「清成宗」,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但兩個月後,順治帝突然下令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將其抄家掘墓,從宗室族譜上除名。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帝宣布為多爾袞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並許其世襲罔替,多爾袞的子孫也就成為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劉邦和朱元璋能成為布衣天子?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禽簋銘文
他17歲成統帥,明名將洪承疇被他降服,乾隆:他是滿清第一梟雄
隋煬帝第一寵臣宇文化及為何要弒君?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22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