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嗎?不懂經濟學,越優秀越努力,掙得越多越恐懼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籍是《富爸爸窮爸爸》。

1.知道什麼是「老鼠賽跑」的陷阱嗎?

接受高等教育,精通一門技能,畢業後為單位辛勤工作。這是你的收入吧?

繳稅,為政府工作。這是你的支出哦。

償還住房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為銀行工作。這是你的負債也。

看出問題了嗎?你越優秀越努力,掙得收入越多,支出和負債反而越多。恐懼感越強烈,心理壓力越大,就越發努力掙錢拔高收入項來填補不斷增長的支出項,周而復始,代代循環。

這就是「老鼠賽跑」的陷阱。

2.富人為什麼而工作?

富人不為錢工作。

大多數時候,生活不會和你說什麼,它只是推著你轉,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說:「喂,醒一醒,我要讓你學點東西」。比如,造成貧困和財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恐懼和無知,而不是經濟環境、政府或者富人。又比如,以工作的多少來決定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再比如,認為工作會給你帶來安全感其實是在欺騙自己。

其實,對錢的無知導致了恐懼和貪婪。我想有太多人過多的關注錢,而不是關注他們最大的財富——所受的教育。只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並創造財富,那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也不會長久。

在生活中你掙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錢。

3.為什麼要學習財務知識?

(規則)你必須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並且購買資產。

何謂資產?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何謂負債?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巴克敏斯特·富勒說: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財富是將資產項產生的現金與支出項流出的現金進行比較而定的。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4.你關注自己的事業嗎?

職業和事業是兩回事。事業的重心是資產項,而不是收入項。

真正的資產分為以下幾類。1.不需要我到場就可以正常運轉的業務。2.股票。3.債券。4.共同基金。5.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6票據(借據)。7.版稅。8.其他任何有價值、可產生收入或有增值潛力並且有很好銷路的東西。

富人與窮人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富人最後才買奢侈品,窮人和中產階級會先買下奢侈品。

5.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是什麼?

真正的資本家藉助公司的保護來避稅。企業所得稅率低於個人收入所得稅率。

財商由4個方面的專業知識構成。(會計)財務知識、(投資)錢生錢的科學、了解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科學)、法律。

6.富人怎樣投資?

你要相信,關注得越多,能夠學到的也越多。

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後只是祈禱,才是在賭博。

在任何一項投資中,成功的辦法都是運用你的技術知識、智慧、以及對於這個遊戲的熱愛來減少意外、降低風險。

投資者分為兩類,進行一攬子投資的人;自己創造投資機會的投資者。要成為第二類投資者,除了具備提高財商的4項基本技能,還要具備3種技能,如何尋找其他人都忽視的機會、如何增加資金、怎樣把精明的人組織起來。

7.學會不為錢工作?

有些人才華過人卻只掙到很低的工資,因為他們只有一項技能。

成功所必須的管理技能包括,對現金流的管理、對系統(包括你本人、時間及家庭)的管理、對人員的管理。

銷售技能是個人成功的基本技能,它涉及與其他人的交往,包括與顧客、僱員、老闆、配偶和孩子。

你在處理人際關係、商務談判和被拒絕時的恐懼心理等方面做得越好,生活就會越輕鬆。

最重要的金錢法則:給予,然後獲得。

8.如何克服困難?

掌握財務知識的人有時候還是不能積累豐厚的資產項,主要原因有5個。對可能虧錢的恐懼心理、憤世嫉俗的心理、懶惰(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懶惰的人,要治療這種懶惰,需得「貪婪」一點)、習慣、傲慢(傲慢是自大和無知的結合體)。

9.10個步驟喚醒你的理財天賦?

1.我需要一個超現實的理由(精神的力量)

2.每天做出自己的選擇(選擇的力量)

3.慎重的選擇朋友(關係的力量)

4.掌握一種模式,然後再學習一種新模式(快速學習的力量)

5.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

6.給你的經紀人以優厚的報酬(好建議的力量)

7.做一個「印第安給予者」(無私的力量)

8.用資產來購買奢侈品(專註的力量)

9.對英雄的崇拜(神話的力量)

10.先予後取(給予的力量)

在今天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學到的東西再多都不算多,因為當你學到時往往就已經過時了,問題在於你學得有多快,這種技能是無價之寶。

能否自律是將富人、窮人和中產階級區分開來的首要因素。

開創事業所必備的3種管理技能,現金流管理、人事管理、個人時間管理。

不要背上數額過大的債務包袱。

當資金短缺時,讓壓力去發揮作用,而不要動用你的儲蓄或資本。

問自己,你怎樣才能付的起使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費用,同時還能使自己在退休後享受舒適的生活?(怎樣運用財商而不是憑藉辛苦的工作來達到這些目標?)

沒有一本書能教會人直達成功,也沒有人因為看兩本成功學就修成大師。當然,不學習,只能是一事無成。

學習,是為了開闊眼界、拓寬思維,探索更多的可能,不應該帶著太過功利的目的性,否則就可能失望。

經驗之所以是經驗,必然是當事者通過實踐,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來不斷打磨、提煉最後獲得成功再總結出來的理論。

換句話說,誰拿去用,都要經過實踐檢驗並獲得成功才能證明它對自己是有效的。並不是依葫蘆畫瓢照搬就可以複製別人的成功。

成功是不可複製的。

推薦閱讀:

經濟思想史 | 起源
柳君書房:經濟學著作《稀缺》
原材料經濟學筆記 - 3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成功和失敗
我們何時遨遊宇宙

TAG:經濟學 | 經濟 | 努力 | 恐懼 | 優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