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星空】中國古代史上三大屠戮功臣忘恩負義的帝王

劉邦

提到誅殺功臣,人們自然會想到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他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韓信打下來的,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西漢王朝,劉邦也更不可能當皇帝。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3708864_1.html/ ]

劉邦當皇帝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弱韓信的勢力,把當時還是「 齊王」的韓信徒封為「楚王」,使其遠離自己的發跡之地。然後,又有人適時告發韓信「謀反」,劉邦又再將他再貶為「淮陰侯」,不出幾個月呂雉又以謀反之名,將韓信誘至長樂宮砍頭。

劉邦,於紀元前二O二年得天下,韓信,於紀元前二O一年身首異處;這對共過患難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後,只相處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難怪,韓信在臨刑之前發出了:[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浩嘆了。

劉邦於處決韓信之後的六年間,又相繼把打天下時立過大功的:燕王藏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消藉砍頭。稍後分封的燕王盧綰被廢為平民,連他的女婿趙王張敖的封國也被取消!

韓王信則很幸運地逃往匈奴,漢初分封的七個異姓王,就只剩下偏居一隅、兵微將寡,對漢帝國構不成實質性威脅的衡山王吳芮了。劉邦誅殺功臣的惡名,也因此載入史冊!

劉邦誅殺功臣的名聲最為響亮,但他並非做得最絕的人物,和歷史上的另外兩個帝王 ──勾踐和朱元璋相比,劉邦的行為,簡止仁慈!

劉邦所誅殺的六個異姓王,雖然在打江山時立了大功,但他們的封國跨州連郡,各自擁有強大的軍力和財力,對漢王朝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就算,他們念在和劉邦曾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的情份上,不舉兵反叛,他們的後裔,能否還會顧念這種情份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一旦實力膨脹到一定的程度向主子問鼎發難,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六個異姓王,都是用兵於神的英雄豪傑,年齡也比劉邦小得多,若要反叛自然難於應付;劉邦抵抗得了,並不表明他的後代能夠抵抗。

因此,那些強大的封國一朝不滅,漢帝國就一朝不能安枕,劉邦自己就是因反叛項羽才當上皇帝的,因此,對封國的忠誠持懷疑態度。最安全的辦法就是事先消除隱患,把封國消滅,或使其力量消弱到不能累積叛變資本的程度。

韓信在當楚王時,曾收留了劉邦的天敵: 項羽的大將鍾離昧。招降納叛一件忌諱的事,就更不用說懷有震主之威的臣子了,因此,劉邦對韓信的疑慮並非毫於根據。

推薦閱讀:

如圖 中國得一汗血寶馬 系土庫曼總統 所贈
2017中國最美油菜花評選 | 請為自己家鄉投上一票。
看中國人是怎麼喝酒的,笑到肚皮疼(二)
中國古典詠漁詩詞 十八首
中華五千年-中國國學經典-儀禮--鄉射禮第五

TAG:中國 | 歷史 | 星空 | 古代 | 中國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