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是門技術活】

【當官是門技術活】【簡介】做官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誰能研究和看透官場的無常變化,誰能夠領會和掌握為官的規律技巧,誰就能在官場上呼風喚雨、如魚得水。歷史上許許多多遊刃有餘於官場的成功人士,他們本身就是一本剖析官場的教材。本書通過對於如何為官、如何做人處世的敘述,深入剖析古人的為官之道,解析他們宦海博弈的方法策略以及做事的方法技巧,解開他們成功人生的前行密碼,為廣大讀者提供有益的參考。曾國藩、李鴻章、張居正、左宗棠、張之洞、和珅、孔子、胡雪巖、諸葛亮、司馬懿、房玄齡、曹操、清朝、慈禧太後、政治、謀略、中國、古代做官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很多古人在仕途上折騰一輩子,到頭來依然是一個人微言輕的夠不上品的小官,而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早已是翻雲覆雨的一方巨擘了……其實,誰能研究和看透官場的無常變化,誰就能領會和掌握為官的規律和技巧。歷數史上那些做出名堂來的官吏,都是聰明絕頂、深諳官場規律的政治老手……借力「湘勇」,威服群雄曾國藩是文人出身,除非情況特殊,朝廷是不可能劃出軍隊由他統領的,而太平天國反清浪潮則為曾國藩順利地招兵買馬找到了借口。鑒於清軍累戰不利,太平軍氣焰囂張,清政府決定授權給那些地主階級,讓他們組建軍隊,平討叛逆。借著這股東風,曾國藩接到了鹹豐皇帝的聖旨——下鄉辦團練。於是他回到湖南老家,開始著手組建「湘勇」。由於是自籌糧餉,湘勇薪俸又遠遠高於綠營軍,所以每個月曾國藩都要為銀子發愁。起初辦團練,他是依靠當地財團、富戶以及自己常年積攢下的一點積蓄來完成的。到了後來,為了增強自身戰鬥力,湘勇數量越來越大,富商們也漸漸感到吃力了,抱著對這些友人的歉意,曾國藩誠惶誠恐地上書給皇帝,看看能不能從國庫支出一部分銀子來供養湘勇。執政者對於這個點子很不滿意,但是為了穩住自己的江山,遠在朝堂之上的國君還是發下了聖旨:地方政府要向協助剿匪的武裝團練輸餉,具體事宜視情況而定。落實到曾國藩,因他常年在江浙一帶活動,那麼他的「湘勇」就理應由兩江總督主持輸餉。本來,「為湘勇輸餉」是國家政策,但因觸動了地方政府利益,很多地方官員就施展權術,能拖就拖,能不給就不給。很多時候,湘勇的軍費開支都是曾國藩自己解決的。而必要的時候,就只能利用手中的武力來做文章,曾國藩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1861年,太平軍包圍了杭州,太守王有齡是文人出身,自知敵不過太平軍,連忙就近向手握重兵的曾國藩求援。但王有齡和曾國藩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他在輸餉問題上很不合作,後來他寫信給曾國藩請求援助。曾國藩派出的援軍援軍不慌不忙地在浙贛邊界轉悠了月余之後,才慢騰騰地開往杭州,等到楚軍趕到的時候,杭州城已被太平軍攻破。王有齡苦守數十天,彈盡糧絕,絕望之中服毒自盡。關於救援杭州一事,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曾國藩從中作梗,雖然造成國家失城陷地,但是通過這次事件,他既打擊了異己,又進一步樹立了自己的權威。自王有齡事件之後,雖然曾國藩還是一如既往地「溫和」、「謙讓」,但是所有人對他強硬的手腕都心領神會,於是很少有地方官僚再和曾國藩對著幹了。說到底,利用自己手中的軍隊來威嚇、打擊政敵,迫使對方心甘情願地拜倒在自己腳下,就是曾國藩「王道」的體現。他利用手中軍隊的威懾力,為自己樹立起了不可侵犯的權威,盡管他從來沒有展示過自己的野心,或許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過自己當皇帝的想法,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湘勇的勢力越來越大,李鴻章、胡林翼、彭玉麟等人對曾國藩俯首帖耳,甚至連皇帝都心驚膽戰,更不用提那些唯唯諾諾的官僚朝臣了。可以說,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曾國藩的權勢是超過了所有人的。客觀來說,曾國藩的湘勇,在事業上主要為他解決了這幾個重大問題,從而協助了他的「外推王道」。1.強權代表實權。在組建了自己的私人雇傭軍之後,曾國藩實際上完成了由文官向「武」統帥過渡的演變。手中有兵,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攻擊太平軍,甚至可以和綠營軍、滿八旗進行周旋、討價、抗衡。可以說,湘勇是曾國藩成功中極為重要的因素,持有軍隊與否,是引起曾國藩質變的關鍵。2.軍隊代表主動權。如果沒有軍隊,政敵王有齡是不會也不可能委身向他求援的,救與不救,其實只在曾國藩的一句話。有了軍隊,曾國藩不光在攻擊敵人時不用苦等朝廷分撥,而且在和同僚的暗戰中也占據了主動權。在各個方面都占據主動之後,外推王道也就順理成章了。假如當年曾國藩沒有下定決心去組建屬於自己的軍隊,他就不會威服群雄,就不會完成自己「外推王道」的政治目標,那麼他的官場也不會那麼順利,他個人就不會取得那麼高的歷史地位。從一定角度上來說,無論當官還是做人,都是要有自己威嚴的,善良的人會得到大家的喜愛,那些有權勢的善良之人更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服從,從而使自己的最終理想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可以說,曾國藩達到了這樣一個目的,他除了自身的個人修養非常高之外,還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才最終登堂入室,成為名垂海內的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凝聚強人,為己所用關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人們有兩種分法——一種是「曾、左、李、胡」,一種是「曾、左、李、彭」。但是無論後人怎麼評判,四個人當中,李鴻章可以說是特殊人物了。雖說李鴻章一直稱曾國藩為老師,但是青年時期的李鴻章年輕氣盛,曾國藩知道,對於這樣的人才不能一味寬護,必要的時候還是應該「教育教育」的。曾、李兩人相差12歲,年齡差距不大,而李鴻章自負才氣,有時候喜歡和老師對著幹,在處理逃到王有齡門下的湘軍將領李元度的問題上,兩人就鬧起了矛盾。曾國藩要上摺子彈劾李元度,但是李鴻章堅決反對。曾國藩顯得很生氣,李鴻章再三懇請,而曾國藩就是不聽。「如果老師執意上折,那麼學生告退了。」聽到這話,曾國藩眼皮也沒擡,說出了兩個字:「自便。」李鴻章憤憤轉出軍門,離開祁門大營,不跟著曾國藩幹了。但是沒有過多長時間,在胡林翼等人的勸說下,李鴻章又腆著臉回頭拜訪曾國藩。對於學生的悔悟,曾國藩「喜出望外」,他熱情地接納了李鴻章。一番噓寒問暖之後,愧疚之中的李鴻章對於老師的寬容大度更加佩服,連老師請他吃飯,他也總是低著頭。曾國藩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顧及了李鴻章的感受,於是席間不斷地向他請教軍事、內政等要務,以此「擡高」李鴻章。經過這次欲擒故縱的表演,曾國藩算是徹底征服了李鴻章,從此之後,李鴻章就成了他的左膀右臂。滿朝官員看到李鴻章對曾國藩恭恭敬敬,無形之中對曾國藩生出了一分敬畏。而有「雪帥」之稱的彭玉麟和曾國藩的關聯就更大了,雖然他的名氣不大,但是人品、修養卻非常高。他率領的水師,和太平軍作戰的勝率可以達到七成左右,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後世甚至有人將他視作「中國近代海軍之父」。另外,由於彭玉麟不斂財、不愛官、不附權貴、用情專一、工於詩畫,所以他在同僚之中評價很高,當朝統治者也對他青睞有加。為了吸納這個人才,曾國藩幾次三番地親自前往拜謁彭玉麟,他效仿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多次上門求訪,風雨不避,拳拳之心溢於言表。第一次去拜會彭玉麟的時候,正趕上彭玉麟在家為母親守喪,面對曾國藩的一片赤誠,彭玉麟雖然很感動,但他還是拒絕了對方的邀請。家母身故,三年喪期才守了一年,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的。曾國藩也順著對方的意思稱贊說:「先生孝心,光耀千古。」最終兩人一一告別。雖然曾國藩口頭上也贊成彭玉麟居家守喪,但是實際上,他還是三番五次地往彭家跑,見著見不著,都要留下禮物或書信。好幾次,曾國藩親自攜帶禮物前去拜訪彭玉麟的時候,天氣都不好。據說有一次,在拜訪彭玉麟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曾國藩和他的幾個隨從都成了落湯雞,作為一個傳統文人,遍體濕透、狼狽不堪是很沒面子的,但是曾國藩依然談笑自若,彭玉麟終於被曾國藩的熱心所打動,他向曾國藩深鞠一躬,從此以後鞍前馬後從不言苦。曾國藩最大的成就,既不是平定了太平天國起義,也不是他搞洋務運動,他最大的功勛就是,在他的羽翼之下飛騰出了李鴻章、左宗棠等棟梁之才。如果沒有他的學生李鴻章、鄉黨左宗棠、心腹彭玉麟、密友胡林翼等人從中協助,他是不可能取得那麼高的歷史地位的。曾國藩本身活的時間並不長,自他從平剿太平天國起義至退出政治舞臺,能夠把攬政事風雲的時間也就是20餘年,但是他對整個中國歷史的影響卻不僅僅局限於短短的20年。在他下臺之後,李鴻章又繼承了他的政治理想成為一把手,從一定意義上來看,曾國藩影響了近代中國50年!剛柔並濟,不靡不折說起曾國藩的剛與柔,左宗棠最了解其中滋味。左宗棠脾氣大、性子倔,從來都是直來直去,而曾國藩則恰恰相反,他為人謹慎小心,很少與人發生爭執,圍繞在他身邊的大臣群星閃耀,而左宗棠卻是和者甚少。在為人做官上面,曾國藩是軟硬兼施,而硬脾氣的左宗棠和他做了半輩子的死對頭,最終敗得很慘。1864年 7月,清軍攻入了天京,太平天國起義的火焰被壓了下去。義軍主要將領如幹王洪仁玕、忠王李秀成等都被清軍捕獲。這本來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曾國藩等人與太平軍血戰近十年,湘湖子弟死傷無數,他本人也是心力交瘁,天京城破,曾氏兄弟相擁而泣。然而隨後發生的一件事,卻差點要了曾國藩的腦袋。破城之後,曾國藩率軍突入天王府,捉拿幼天王洪天貴福,但是當他們趕到的時候,那裏早已經成了一片焦土,大堂之上僵臥著一具被燒得殘缺不全的屍體,有人報告說,這就是首逆洪天貴福。面對這種情況,曾國藩下令繼續搜捕,另一面找人確認眼前這具屍體的真偽。清軍將整個天京城翻了個遍,最終沒有找到洪天貴福。既然如此,曾國藩便斷定那具燒焦了的屍體就是洪天貴福本人。於是便將這個喜訊報了上去,說賊首「積薪自焚,畏罪自裁」。慈禧太後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悅,立即下令嘉獎各部,就在這時,左宗棠站了出來,他上言稱幼天王並沒有死,而是喬裝打扮逃離了天京。慈禧太後對此將信將疑,隨後不久,又傳出幼天王在湖州、廣德之間活動的消息,於是慈禧下令,一定要嚴格徹查此事,曾國藩面臨著一個「欺君罔上」的重罪。所謂兔死狗烹,太平天國滅亡了,曾國藩和他的湘勇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此時,慈禧集團最急需考慮的就是曾國藩過於膨脹的勢力問題。可以預見,左宗棠的這一紙狀書,直接將曾國藩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弄不好就會落得個株連九族、無人收屍的下場。曾氏兄弟急得滿頭大汗,整夜都睡不著覺,即便一點點風吹草動,也會讓他們寢食難安。慈禧沈吟數日,在殺與不殺之間進行權衡,最終還是覺得,單單靠一件幼天王的事,就處死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曾國藩定會激起變故,還是喘口氣吧。就這樣,曾國藩逃過一劫。經過幼天王這件事之後,曾國藩和左宗棠徹底鬧僵了,從此以後 8年時間裡,兩人再無關聯,左宗棠主要在地方做官,曾國藩則一直留在京師,兩人碰面機會不多,就算見了面也裝作看不見。當時曾國藩門下很多人紛紛對他進言,回頭應好好收拾左宗棠,雖然曾國藩自己也對左宗棠的落井下石很不滿意,但是他沒有採取任何報復行動。而每當別人提起左宗棠的時候,他也總是緘口不言。曾國藩對左宗棠如此,而左宗棠對曾國藩就另當別論了,左宗棠在外做官,每一次接見下屬或客人的時候,總是不忘記痛罵曾國藩,言辭激烈,火氣十足,甚至還說曾國藩回家守孝是對朝廷不忠。可以說,曾國藩在處理自己和左宗棠的矛盾時,是「柔」字當頭的,但是同時也包含著綿延不盡的「硬度」,總體說來,是以柔為主,剛直為輔。1.曾國藩對左宗棠的「柔」。八年來,他從來沒有和對方發生過一次正面沖突,即使有很多人從中挑撥、教唆,曾國藩也一樣是端坐不動,不予理會。一時的寬容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對於微小的冒犯,大家也都能一笑了之,但是像曾國藩這樣忍讓左宗棠八年、不去理會可能導致自己株連九族的「幼天王事件」,真算得上是一「柔」到底。這種綿延不絕的陰柔不單單為曾國藩贏得了好名聲,而且最終折服了死要面子的左宗棠,他不但主動寄信問候,還在曾國藩死後真心奉上輓聯,以示哀悼。2.曾國藩對左宗棠的「剛」。在這八年時間裡,曾國藩從來都沒有正眼朝左宗棠那裏瞧過,他也絲毫沒有想要「降低自己的身份」去向對方求和。因為他知道,作為人臣,還是他曾國藩一方獨大的。可以斷言,如果左宗棠不給曾國藩寫信,那麼他們二人之間是永遠不可能再有聯系的,這是曾國藩心中的那股傲氣所帶來的,這種強硬的氣質最終迫使左宗棠主動寫信通好。表面上看來,曾國藩一直都是退避謙讓的,但是實際上,他從來沒有向對方妥協過,他憑借自身的威懾力,剛柔並進終於征服了倔強的左宗棠。可以說,他的「剛」是非常隱秘的,正是這種沈默的「不讓步」,最終等到了左宗棠的「讓步」。在晚清時代,能讓心高氣傲的左宗棠後退致敬的,也只有曾國藩一人。急流勇退,中庸保身在對抗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可以說是立下了「不世之功」,慈禧太後也對他評價很高,另眼相看。後來清軍攻克了天京城,保住了清政府岌岌可危的江山,曾國藩的個人影響力在這一期間達到了頂峰,統治者在額手稱慶的時候,同樣也憂心忡忡。曾國藩手握重兵,立了大功,假如他想再進一步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變成第二個洪秀全。於是,慈禧一面在宮中擺酒慶賀,一邊密令心腹南下去查探曾國藩和湘勇的一舉一動。對於這樣的事,曾國藩自己當然是心知肚明的,他從攻破天京城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尋找明哲保身的辦法,城內的硝煙漸漸散去了,曾國藩心中的風浪卻沒有停息。他想起了從前勾踐殺文種、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故事,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必須有所作為。造反是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的,為了證明自己並無結黨營私、收買人心的念頭,曾國藩選擇了屠城。經過這一次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曾國藩想要藉此給自己臉上「抹黑」,他的用意也非常明顯,就是想用血腥的屠殺告訴朝廷,自己不會拉攏百姓,是對大清忠心耿耿的一個家奴。很快便有人知道了湘勇大肆剽掠,於是對慈禧說:「天京城內堆滿了金銀財寶,果真富庶一方。」聽到這個消息,慈禧還是蠻感興趣的,常年打仗,又對外賠款,國庫空虛,如果真像傳言中所說的那樣,天京城是堆放著金山銀海,那還挺不錯。於是朝廷發下聖旨,令曾國藩將天京城內「大批金銀封存,上繳國庫,以備撥用」。實際上,太平天國高層窮奢極欲,肆意享受,天京城內早已是一片荒蕪了,而洪秀全則是吃草染病死掉的,哪裏還有什麼金山銀海呢!但是此時曾國藩知道,就算自己長一百張嘴也說不清了,他趕緊招來湘勇心腹成員商議對策。一大堆人七嘴八舌討論了半天,但這都不是曾國藩的本意,他連夜寫了奏摺,對「封存太平天國金銀」一事進行了澄清,還一邊向太後建議「裁撤湘勇」。「裁軍」這個話題算是點到了痛處,慈禧太後很快就回復了曾國藩,表示同意。不光如此,她還抓住「幼天王」和李秀成的事緊緊不放,表面上要追究曾國藩的責任,實際上是進一步敦促曾國藩立即解散湘勇。看上去戰爭結束了,大家笙歌艷舞,把酒言歡,其實背地裏早已是暗流湧動、波翻浪打。隨著僧格林沁率領數萬蒙古鐵騎南下,進駐在天京城外,情勢危急到了極致。很快,曾國藩發布文告,聲稱「禍亂已定,天下承平」,而湘勇是「暮氣已深」,依理進行裁撤。就在這一天時間裡,十餘萬湘勇全部遣散還鄉,曾國藩也等於是自行交出了兵權。看到曾國藩手裏沒有了軍隊,慈禧太後才算鬆了一口氣。她以朝廷的名義加曾國藩「太子太保」、晉「一等毅勇侯」,曾國荃受封太子少保、一等威毅伯。在清朝官員品級當中,太子太保屬於從一品,太子少保屬於正二品,而曾國藩早在17年前就官至二品,所以太保對於他來說並不稀罕,但是這個「一等毅勇侯」可就相當難得了。按照「公、侯、伯、子、男」排序,「侯」屬於第二位,但是在清朝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外姓人能做到「公爵」這個位子上。因此可以說,曾國藩已經享受到了漢人的最高待遇。而且,「公、侯、伯」三位都是超品的,也就是淩駕於九品十八級之上了。可以想像,如果當時曾國藩進駐天京之後約法三章、軍民不擾,那麼朝廷會不會懷疑他收買人心、陰謀造反呢?他給自己找茬的做法,一夜之間害死了數萬無辜百姓,因此民間罵聲四起,提起曾國藩的名號,江淮小兒不敢夜哭。明地裏曾國藩是朝廷重臣、國家棟梁,但是暗地裏,很多百姓都恨不能生食其肉,他們將他叫做曾屠夫、曾剃頭,哪裏還願意追隨著曾國藩造反呢?曾國藩為求自保給自己添上了不光彩的一筆,雖醜化了自己,但從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統治者的疑慮,雖然這個化解的過程太過血腥與殘忍。現在人們回望那段歷史的時候,可能只看到曾國藩消滅了太平軍,得了高官厚祿,受到慈禧太後親切接見,可曾想過,只在一念之間,他也有可能在慈禧的一聲令下身首異處、死無葬身之地呢?死局博弈,臨危不亂什麼叫死局?就是一件事情儼然已經相當難以處理,陷入了無可挽回的地步而變成僵局。局已死,便是無力回天。當人們面臨重大困難時,往往會六神無主、驚慌不知所措,在困難面前變得氣餒不安、渾然無力。而當事情變得更加危急,成為了死局時,大多數人更是會一蹶不振,甚至徹底放棄、坐以待斃。而有膽識有作為的官員卻不會這樣,因為人生幾十載困苦無數,其經歷的一波波的風浪已經成功造就了他的堅強,正如李鴻章這樣的人。李鴻章所處的歷史時代正好是清朝末年,那個時候的清朝已從康乾盛世中衰敗下來,再沒有了從前的強大富饒。當時的朝廷腐敗不堪,貧苦百姓在衣不得暖、飯不得飽的情況下紛紛起義,而隨著中西方接觸的愈加頻繁,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看中了中國這塊誘人的蛋糕,紛紛拿起刀叉,蜂擁而來搶奪蠶食。他們船堅炮利,清政府沒有任何還擊之力。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歷史大背景下,清朝風雨飄搖。統治者們有的渾渾噩噩,殊不知災難的來臨,有的即使能夠看清現狀,也只是抱緊雙臂,大喊「嗚呼哀哉」,而沒有任何作為。可就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在這樣的死局當中,李鴻章為了清朝的復興,他傾盡全力,攘外安內,興辦洋務,發展經濟,以自己的忠誠和才智與風雲變幻的時代潮流博弈。為了報效朝廷,李鴻章雖是一介書生,卻毅然投身戎馬、揮師行伍之間。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起義,他創立了所謂的「拜上帝教」,喊著「有福同享、有田同耕」的口號,想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天堂——太平天國。他的呼籲得到了窮苦百姓的響應,紛紛揭竿而起,並且與清軍進行了一場場或大或小的戰役,且大敗八旗和綠營,儼然有燎原之勢。當時在位的清帝是鹹豐,這個突然崛起的農民政權讓他坐立不安。1860年(鹹豐十年),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形勢十分危急,而清政府在長江下遊地區再無精兵。眼看無計可施,已成死局,然而此時李鴻章卻積極與曾國藩商議,並臨危受命,在上海組建了一支新的軍隊——淮軍。1862年(同治元年)2 月,淮軍正式宣告成立,擺在李鴻章面前的第一個考驗便是要守住上海並圖謀發展。當時太平軍在南方大舉進攻,而由當地官紳所組建的「中外會防局」卻依賴於外國雇傭軍,他們認為只有外國人的軍隊才能真正抵禦住太平軍的進攻,所以根本瞧不起新組建的淮軍。面對著外界猜疑的眼光和不信任的態度,李鴻章沒有惱羞成怒,也沒有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在困難面前他有著自己的思想,他曾這樣說道:「軍貴能戰,待吾破敵懾之。」他認為,想要得到別人的重視和認可,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勇於作戰,並且取得勝利。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之後,淮軍在李鴻章的領導下,經歷了虹橋、北新涇和四江口三次惡戰,並且成功地守住了上海,平安地度過了這次危機。從他的思想和他的擔當中,我們可以認識到,李鴻章絕非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無能之輩,而是善於務實、踏實實幹、獨立自強的能吏,也正是這樣的品格使得他官運亨通,直至成為位高權重的極品大員。從他的話語中,我們還能夠看出他的自信。可見,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情,特別是大事,首先需要擁有很強的自信心,而李鴻章成功守衛上海的事例就告訴了我們,樹立良好的心態和擁有充分的自信的重要性。在面對危機,特別是看似死局的時候,能夠做到臨危不亂而心思冷靜地處理問題,是給成功解決困難的希望所在。此外,李鴻章敢於在絕境、死局中博弈,主要得益於他的堅忍不拔,有主見,有遠見,臨危不亂,更得益於他堅持學習。以建軍為例,淮軍的組建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不斷地研究形勢,夜以繼日地學習行伍之理。可以說,李鴻章在建軍的過程中四處相訪,廣結各路團練,辛苦勞累可想而知,而堅持、不放棄的信念一直留存在他的心中。也正是這樣,才使得他完成了人生的蛻變,從一個只能持筆著書的翰林編修變為了一位能夠領兵作戰、馳騁疆場的一品大吏。李鴻章的為官之道,其一便是在昏黑一片的死棋局中敢於博弈,這體現出其做官的大智慧,也正是這樣的為官之道,使得他被慈禧贊為「再造玄黃」之人,位列公侯。但是,想像他一樣在死局中走活棋子,需要為官者擁有務實、自信、冷靜、堅持的特質,也只有真正懂得並具備了如此品質的人,才能習得李鴻章的為官智慧,掌握其為官之道。獨具慧眼,搶佔主動李鴻章從政四十載,之所以能夠取得官拜直隸總督之職,實基於他在宦海沈浮中獨具慧眼,在官場的競爭中搶佔主動。李鴻章能夠成為權傾朝野的全權大臣,與他從政初期的抉擇有十分重大的關系。道光三十年,李鴻章順利進入翰林院從事編修。翰林院主要掌管文史修撰和草擬朝廷詔制,這裡是人才最為集中的地方,而在內任職者則被稱為翰林。可以說,進入了翰林院,就等於成為了傳統社會中層次最高的士人之一。本來李鴻章是意氣風發、壯誌滿懷且想要按照傳統的官途逐步走上輝煌之路的,但世事無常,一場巨大的革命風暴席捲了中華大地,從此也改變了李鴻章的世界和生活。太平天國運動在洪秀全的帶領下,以廣西金田為起點,迅速在清朝的土地上蔓延開來。鹹豐帝急下詔書,令江南江北各地官員組織團練進行「剿匪」。當時工部左侍郎呂賢基被調往安徽助剿,他認為李鴻章很有才華,於是便上書奏請攜李鴻章一同前往。此時輪到李鴻章抉擇了,是選擇留在翰林院伏案著書,還是跨馬揮鞭,奔赴殺聲震天的戰場呢?此時的李鴻章年輕氣盛、血氣方剛,他認為,內憂當前,朝廷需要更多的有誌之士奔赴前線,為國之基石的穩固拋頭顱、灑熱血。在獨具慧眼地權衡了輕重利弊之後,誌向遠大的李鴻章毅然決定投身烽火狼煙。然而,最初的「剿匪」戰鬥並不一帆風順,其中存在許多的波折,李鴻章甚至還險成了太平軍的刀下鬼。直到他結識了自己的恩師——曾國藩,並投效到他的麾下,他的為官之路終於撥開烏雲見天日,從此大放異彩。鹹豐十一年,曾國藩命李鴻章招募新兵援滬,李鴻章欣然答應,而這支新組建的淮勇之軍,便是淮軍的雛形。李鴻章也正是因為擁有了它,令今後的歲月裏屢立戰功。在一次次的戰役中,淮軍打出了自己的軍威和聲望,李鴻章也憑借著手中的兵權,逐漸地得到了朝廷上層的認可和倚重。在曾國藩遣散湘軍後,李鴻章更是吸收了湘軍的實力,獨自撐起一片天,從此叱吒風雲,手握將相二權,大刀闊斧地經營起偉大的事業。李鴻章的成功應該說是必然而絕非偶然的,因為他能夠獨具慧眼地識清事輕事重,別的文官只想著自己的一桌一硯千篇書,埋頭苦幹做學問,李鴻章卻覺得放棄書卷,扛起刀槍來得更實在。因為那時大敵當前,刀槍能殺敵,書本則無甚用。李鴻章為官的大智慧——慧眼識輕重、辨主次使得他在文武之間選擇了棄文從武,這個選擇讓他在之後建立了自己的淮軍,從此在仕途的競爭中處處搶佔主動權,從此官路大開。那麼,李鴻章又是怎樣搶佔得官場主動的呢?1.把握時代特徵。清末農民起義鋪天蓋地,特別是太平天國的戰車,所過之處所向披靡,大清岌岌可危。戰爭的爆發使清政府更需要能夠帶兵打仗的可用之才,與只能夠伏案著書、耍筆桿子的文臣相比,哪個前途無量?孰輕孰重,一目了然。李鴻章意識到了這個趨勢,從而棄筆投戎,最終不負眾望——立天下,官威播中外。2.培養獨到眼光。眼光銳利之人,一眼便看透世事輕重主次,本質走向,於萬千翰林之中,獨出了一個李鴻章,可謂是文能治國,武可安邦。官途坦坦,眾望之所歸。雖然曾國藩也出身翰林,可他從軍並非自願,實為無奈。與其相比,李鴻章是欣然而往,命運為自身所把握,眼光之毒辣,可見一斑。3.練就精準手段。眼準手不準,於事無補,雖看得清世事輕重,更要及時行動。該出手時就出手,因為機會轉瞬即逝。當李鴻章聽說可與好友一同回鄉組團練剿匪時,他並無過多猶豫,下手既準又穩。他一生為官皆是如此,雖然沈浮不斷,卻從未潰敗。張弛有度,忍辱負重大丈夫立世,立於朝廷,自當能屈能伸。也就是說,行走於官場之中,既要能夠行事果斷、處事強硬,也要學會暫時服軟、避開鋒芒。那些思維僵化的官員雖剛直有餘,但不懂策略,不知變通,這樣是走不長遠的。而那些懂得屈伸之法的人就不同了,在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反抗的時候,不妨主動示弱,暫避其鋒,俗話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保存了自己,就會有希望。在李鴻章看來,那些服軟的人看似很沒骨氣,可實際上,向別人示弱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這同樣需要勇氣,有時候,能夠忍辱負重的人才更值得敬佩。比如西漢名將韓信有過胯下之辱、越王勾踐更是臥薪嘗膽十年才報得大仇等,難道說這些能屈能伸的人不是大丈夫嗎?慈禧是典型的即時享樂主義者,八國聯軍撤退後,慈禧回鸞京城,眼望著斷壁殘垣的圓明園,她想著要將其再修一遍,但修園需要銀子,而國庫已經虧空,哪裏拿得出那麼多銀子。李鴻章和一幹王公大臣集體反對,她這才作罷。罷是罷了,修園的想法卻在她心裡打轉。1886年,慈禧終於開口了,她說自己準備結束垂簾聽政,想建個花園以「頤養天年」。這個想法一出,李鴻章心裡自然是惱得很,私下裏表示反對。他認為,國家現如今正處於存亡危急之時,有銀子也應該花在國家、軍隊的建設上,怎麼能夠拿來滿足於娛樂享受呢?況且現在國庫空虛,想要籌錢,談何容易啊!可有人為了邀寵,便大力附和吹捧,他就是新統領海軍衙門不久的醇親王奕環。並且他還以恢復在頤和園昆明湖水軍操演的舊制為名目,提議重新修葺原名為清漪園的頤和園。這個想法與慈禧一拍即合,她於是下旨修園,而經費自然由海軍買單了。這下可苦了李鴻章,他才是海軍實際上的「總司令」,讓海軍的腰包大出血,那不是割他的肉嗎?最終耽誤的還不是北洋艦隊的發展!可偏偏慈禧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要在昆明湖訓練水軍並進行檢閱,可謂是巧立名目到家了。另外慈禧這次也是發了狠勁兒,上次想修園讓一幹大臣給推掉,這回說什麼也得達成願望。李鴻章再三勸諫仍是無用,反而碰了一鼻子的灰,他思前想後,若是此時再去觸碰皇太後的底線,恐怕自己的日子也到頭了,與其以卵擊石,倒不如妥協來得實在,大丈夫能伸亦能屈,這樣至少能夠保存實力,以備將來之患,於是他最終也只得依了。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大清能夠缺了這個王爺,那個貝勒,卻不能沒有李中堂。想要用自己的脊樑和雙肩支撐大清這棟將傾之廣廈,李鴻章就得留住性命,以報國家。人之官途,一生坎坷無數,可謂是上上下下、沈沈浮浮。李鴻章自有一句話:「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胸中一段春。」據統計,李鴻章從政四十載,曾遭遇過 800多次彈劾。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應該能創造中國甚至世界吉尼斯紀錄了吧。換了誰能夠受得了如此的命運變遷呢?可李鴻章就是打不垮、泡不軟、錘不爛、推不倒,這就需要做官的大智慧——能屈能伸,懂得妥協。而要習得此智慧,就要做到以下幾點:1.掌握官場虛實。能屈能伸自是好事,可也得知道何時該屈何時該伸。李鴻章此人有一大優點,不僅做人,為官也一樣受用,那就是與人溝通。不論是否與自己有過節的官員,他都經常和其溝通。多多溝通、聯絡感情的好處就是能夠隨時知道官場的動向,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夠立即知悉。這樣,何時屈何時伸就一目了然了。2.了解主人秉性。李鴻章的主人是誰?主要就是慈禧。李鴻章從政四十載,和慈禧打交道那是家常便飯。常伴君王左右,自然應該摸清主子的脾氣,知道說什麼話主子生氣,主子的底線又在哪,等等。只要心裡有了尺度,該妥協時就妥協,那麼萬事都能逢兇化吉。3.鍛煉真才實學。李鴻章為什麼能夠屹立官場不倒呢?因為他有真才實學。其實李鴻章是不得寵的,可慈禧還得指望他。因為滿臣已喪,唯有李鴻章等幾個漢臣能擔當大任。所以即使被打壓、被誣陷,只要服個軟,照舊能夠官復原職。有了上述做法,李鴻章才運用了其為官的大智慧——可張可馳,能屈能伸,從而在政壇上叱吒風雲四十載。磨煉忍性,養精蓄銳為官之道在歷代人物身上都有很明確的記載和講述,其中明代著名的第一任首輔大臣張居正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明代三朝元老,其做官經驗堪稱老練和精湛。張居正在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他23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並開始入朝為官,由編修官至侍講學士令翰林事。明代的翰林院是專門培養國家人才的地方,在這裡只要踏實工作並好好地把握住機會,日後被重用的機會很大。張居正就這樣被選拔進入了翰林院,等候進入未來的大官場。張居正在翰林院的時候,大量拜讀歷朝歷代的規章制度和為官之道,他還曾經給一些王爺和皇子講過一些學問,在那裏他接觸到了不少上層的高貴人員,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官權之爭的現象。在張居正為皇子和王爺講學的時候,前來求教最多的是裕王爺。裕王爺是嘉靖皇帝的第二個兒子,當時太子已經去世,因此裕王爺就成為了皇位的繼承人,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裕王爺便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即隆慶皇帝。隆慶皇帝一上臺就把昔日貼身的大臣張居正提拔了上來,張居正也就按部就班地進入內閣,成為了高高在上的內閣大臣。張居正的官位看似上升得既快又順利,但這期間並不坦蕩與順利,他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才走上這條大道的。在進入內閣以前,他根本沒有做過官,更不懂得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和鉤心鬥角。當時嘉靖皇帝沈迷於道術,不理政事,內閣首輔是嚴嵩,而嚴嵩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人,他極具野心,對權力的慾望非常強烈,其在朝中的地位十分堅固。張居正曾經想過要向皇上奏明自己的改革,但是他的奏摺根本沒有引起皇上的重視,有嚴嵩在朝中把關,他的改革很難實現。在遭遇到挫折之後,他準備回老家休養一段時間。暫時離開官場,並不是因為他厭倦了官場的生活,也不是他的抱負被嚴嵩徹底地打垮了,而是他決定要厚積薄發,因為他明白,要想在朝廷中實現自己的宏圖大誌,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就必須要忍。在故鄉江陵的日子裡,他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感受到了田賦不均是造成百姓們饑寒交迫的根源,而要想改變這一切就必須要進行改革。但是他首先要做的是磨煉自己的心智,厚積薄發,養精蓄銳,等待重回官場的時刻。待他重新回到朝中,回到翰林院,他決定向自己的老師徐階學習「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的策略。徐階是嘉靖初年狀元,才華橫溢、智勇雙全,後來慢慢地當上了朝中的次輔大臣。至於首輔,自然就是嚴嵩了。嚴嵩心狠手辣,在朝中排除異己,維護自己的權威。與嚴嵩一起在朝為官,既不隨波逐流,也不得罪嚴嵩,兩者相安無事,這足以說明徐階在政治官場中的智慧和手段是何其精明和老練,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忍」。在這樣一位老師的帶領下,張居正漸漸地學會了該怎樣在朝中以「忍」做官。後來張居正去了國子監,與高拱一起掌管國子監。張居正和高拱都是徐階一手提拔上來的,當時張居正和高拱都對嚴嵩在政治上的陰謀而感到憎惡,並時刻想要揭露嚴嵩的陰謀,但是徐階多次提醒他們要學會「忍」,只有做到了「忍」才能夠積蓄自己的力量,最終推翻嚴嵩。張居正看到了老師徐階的成功,他認為應該做一個像徐階一樣的官,於是他便和老師徐階一樣,處處「忍」,事事「忍」,隨時隨遇而安,相機而動,從不沖動。徐階十分器重張居正這一得意門生,更十分欣賞張居正的才華,因此推薦張居正去裕王府當裕王爺的講師。其實當時在王府裏當一名講師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官場為官的人很少去做一名講師,因為這樣的官職基本沒有上升的機會。但是張居正卻去了,因為徐階和張居正都認為,裕王爺很可能會繼承皇位,一旦裕王爺繼承了皇位,那麼張居正的這個位子就非比尋常了,張居正認同這個觀點,於是他甘願去裕王府當一名講師,這也是他磨煉忍性的重要體現。果不出徐階和張居正所料,後來裕王爺真的繼承了皇位,就是隆慶皇帝,張居正也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內閣,做起了內閣大臣。此時嚴嵩已經倒臺,徐階水到渠成地代替嚴嵩成為了首輔大臣,權傾整個朝廷。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為官這條道路上,磨煉忍性、鍛煉心智是每一個為官者所必須承受的,做官就要像張居正那樣磨煉忍性、養精蓄銳、能屈能伸,方能成就大作為。外粗內細,胸藏睿智左宗棠在戰場上春風得意,實際上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見他,沒有人會相信這個滿口湖南土話、固執偏激的矮胖子竟是一個屢戰屢勝的軍事奇才。平日裏的左宗棠閑散慣了,在長沙做幕賓的時候,遇到一點小事就會大吵大鬧,後來位高權重了,還是不時開口罵人。而被罵的也都是朝廷重臣,如曾國藩、李鴻章、郭嵩燾、沈葆楨。閑暇的時候,如果有人想和他聊聊,用不了幾句,他就會把話題引到曾國藩、李鴻章身上,繼而破口大罵,完全沒有國家棟梁的姿態。初次拜訪左宗棠的人都會有疑問,那就是這個無度量的人,是怎麼帶兵打仗的?他憑什麼把自己和諸葛亮相提並論?又是如何在險象環生的官場中破風斬浪、屹立不倒?在左宗棠出任兩江總督的時候,地方鄉紳潘季玉因公事來到總督府拜謁。兩人初次見面,互通禮節,之後看茶問座,聊了幾句潘季玉的家鄉,說著說著,左宗棠就把話題引到曾國藩身上去了。潘季玉想匯報工作,終究是插不上嘴。而潘季玉人微言輕,不敢造次,只能順著左宗棠的意思。這一天的好時光就被左宗棠罵過去了,見天色已晚,潘季玉只好起身告辭。第二天、第三天也是如此,潘季玉沒有辦完公事,但是等不及了,只好回家。回到家鄉,鄉民前來打探,潘季玉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無精打采地說:「總督大人絲毫沒有一點做官的樣子,他只會痛罵他人,有辱斯文。」隨即又有人問起左宗棠的模樣,潘季玉描述說:「矮矮胖胖,挺個大肚子,還一口方言,而且穿著不講究,儼然像山間老農。」平日裏的左宗棠也確實如此,乍看去,他沒有讀書人的氣質,更沒有朝廷重臣應有的城府。如果把他放到田野鄉間,他就是一個脾氣暴躁、犟得像牛一樣的老農。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固執偏激、又稍顯木訥的農夫,卻胸藏睿智,屢屢在關鍵時刻展示出自己卓越的才華。新疆地處偏遠,朝廷管制不嚴,這就給部分心懷叵測之徒帶來可乘之機,阿古柏趁清政府受困於東南海防而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試圖分裂新疆。他一面擴充軍隊,另一面和英國、土耳其交好,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優勢。隨著土耳其蘇丹冊封阿古柏,新疆局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但是,朝廷對是否出兵收回新疆,還存在疑慮。以李鴻章為首者認為新疆屬化外之地,千裏無人煙,收回來也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反而要破費一大筆銀子,倒不如將這些錢用給東南海軍的建設,這樣還可以抵禦外敵。然而左宗棠卻主張收復新疆,並得到了慈禧太後的支持。於是,左宗棠出兵西北,但進軍的速度卻很慢。在順利收復北疆之後,天氣漸漸涼了下來,他下令修整大軍。結果一連五個月,清軍都沒有向敵軍發過一槍一彈,面對清軍的無作為,新疆叛軍也漸漸失去了警惕。此時,左宗棠看準這一時機,命令部將劉錦堂發動突襲。於是清軍趁著夜色,跨過快幹枯了的護城河,在大霧之中來到敵軍城下,並豎起戰旗整裝待戰,而城內的敵軍卻被這從天而降的清軍嚇得亂作一團。兩軍一交戰,叛軍就像鳥獸般散了。左宗棠連戰連捷,如果光計算交戰時間,那麼他從新疆北部一直打到西藏邊界,只用了9個月時間。可以說,外粗內細是左宗棠為官的一個智慧。左宗棠平日裏口無遮攔,看上去根本就不是一個辦大事的人。而這樣做,首先降低了對方的心理防範。可以說,左宗棠的表現無意之間保護了自己,很多人都在等著看他自生自滅而不去主動攻擊他,而最終等到左宗棠成長起來的時候,他們想要再動手,已經不可能了。或許左宗棠本身就是這麼一種性格,但是也可以說,這是一種戰術上的誤打誤撞。由此看來,左宗棠總是在無關緊要的時候顯得散漫隨性,甚至有時候看上去還很無能,但實際上他是外粗內細、胸藏睿智,每到關鍵時刻,他從來都是不避水火、臨危不亂,最終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為自己打下了常勝將軍的名號,同時也更加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收斂鋒芒,以退為進在歷史上,那些咄咄逼人的為官者大多不會落得好下場,因為功高震主、聰明外露、結交廣泛的臣子等,他們往往會被送上斷頭臺。而左宗棠能在官場上保持長盛不衰,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既有外粗內細的智慧,又有恰到好處地收斂鋒芒、以退為進讓自己「失敗」、贏在最後的心機。關於「曾左失和」,學界也有一種看法,那就是左宗棠和曾國藩聯手上演了一出雙簧,摒除了慈禧太後對於二人的猜疑。在正史中,人們一直以為,左宗棠和曾國藩是水火不容的。但是在當初那個時代背景之下,曾左二人為滿清王朝立下了大功,自1864年太平軍覆滅之後,曾國藩回到京城做官,而左宗棠在外統兵。慈禧太後最擔心的就是,曾左兩人內外勾結、聯手作戰,假如真的是這樣,那麼她的江山也就保不住了。就在此時,曾國藩和左宗棠爆出了嚴重的矛盾,先是左宗棠上摺子,狠狠參了曾國藩一本,隨即兩人八年間互不往來。慈禧太後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從此高枕無憂了。這裡且不論曾國藩是否真的有參與其中,但是最終的結果確實是慈禧太後最願意看到的,兩虎相爭,就從一定意義上鞏固了自己的權勢。她心中的憂慮消失了,那麼拿曾國藩、左宗棠開刀的想法也就打消了。統治者在向強權示威之時,最擅長的方法就是剝奪權臣的實力,從力量上分化他們,而左宗棠身處的正是這樣一個時代。按照當時的勢頭,左宗棠如果繼續依靠曾國藩這座大山,那麼朝堂之上就會出現「將相和」的局面,慈禧就會想方設法地給他們製造矛盾,找各種理由處罰他們。但是如果看到左宗棠和曾國藩鬧個不停,那麼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領導者還有一個慣用的手法就是削山頭、搞平衡。如果一方強勢且脫離自己控制範圍之外了,那麼就可以再培養一個實力和他相當的人來互相牽制。本著這一原則,慈禧理所當然地要出手扶助左宗棠了。於是在曾國藩官運亨通的時候,左宗棠也跟著一路走高,只要曾國藩加官,左宗棠就有晉爵的機會。當然,要想成為統治者眼中的紅人,是需要一定本事的,自身素質不夠硬,就算左宗棠再痛恨曾國藩,慈禧也是不會將他拉出來好生培養的。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十來年,左宗棠也深深知道,朝廷對於曾國藩的使用,是有很大疑慮的,自己和曾國藩站在一邊,雖然可以從一定意義上鞏固自己的地位,得到曾國藩的支持,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樣做最有可能將兩人一起送上斷頭臺。為了明哲保身,他和朝中最具有實力的大臣斷絕了關系,削弱了自己的官場勢力網,摒除了慈禧的猜疑,做到了保本不賠。隨後,慈禧為了打壓曾國藩的勢頭,還一心提拔左宗棠,這就等於是左宗棠自己大賺了一筆。在整個事件當中,左宗棠的選擇,其實是「一石三鳥」的,每個人都從中得到了好處,大家相安無事,其樂融融。1.保全了自己和曾國藩的性命。曾左失和,雖然從形式上削弱了雙方的勢力,但卻打消了慈禧太後的顧忌,解除了自己對於朝廷的威脅,最終兩人都能夠功成身退。2.保證了慈禧太後的強權。完成不世之功後,曾國藩功高震主,左宗棠其實也是不遑多讓,漢人勢力在這一段時間裡空前膨脹,而與之相對的是,滿洲貴族日益衰落且茍延殘喘。因此慈禧太後覺察出自己手中權力的流失,面對這些新興崛起的漢人勢力,她感到了非常大的壓力。然而,左宗棠這一招「不與人合」卻成功地打擊了慈禧太後最為擔憂的曾國藩,從形式上保證了慈禧太後的獨裁並得到了她的賞識。3.凸顯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在最關鍵的時刻,左宗棠敢於和曾國藩唱對臺戲,這在討好慈禧太後的同時,也大大地提升了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在曾國藩最為得意的時刻,能站出來說「不」的,也就只有左宗棠了。而這給慈禧太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開始註意這個楚地才子的一舉一動,繼而不斷地提拔他,刻意將左宗棠的勢力放到了與曾國藩一樣的水平線上,也可以說這是慈禧太後為了牽制曾國藩而所做的必然選擇。可以說,左宗棠用兩個人的「失敗」,換取了三方面的勝利,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利大於弊的,大家各取所需,完美地達成了一個共贏的局面。上謀伐心,不戰而勝身在官場,就會時刻面對一些同僚傾軋,這在歷史上並不少見,而只有想方設法把站在自己頭上的人扳倒,自己才能成功上位。在官場博弈中,最為致命的便是攻心戰。簡單來說,打心理戰成本低、效果好,並且還不傷面子,所以在文人中十分流行。究其一生,左宗棠在朝中結下的對頭還真是不少,大到曾國藩、李鴻章,小到宮中不入流的太監,他都為圖口舌之快,得罪了一通。也有很多人想要整倒他,但是一方面,慈禧太後說過「三十年不準參左」,另一方面,左宗棠自己也是善於和人打心理戰的。他打心理戰時總是喜歡揭人短,這樣就會讓那些躍躍欲試的人羞愧難當,直到黯然退場了。左宗棠脾氣火爆,個性憨直且容易較真。巡查廣東的時候,左宗棠還彈劾了時任廣東巡撫的郭嵩燾。說起來,郭嵩燾原本是左宗棠的救命恩人,兩家還有姻親關系,但是左宗棠的一紙狀書將郭嵩燾直接從巡撫的位子上拽了下來,從此兩人勢同水火,不相往來。後來,左宗棠得知消息說,郭嵩燾打算要上書參他,當時左宗棠已經是老病纏身了,他也不想再和自己的親家鬥個沒完沒了,於是就想找郭嵩燾好好聊聊,把這個事「私了」。他知道郭嵩燾有著傳統文人的倔脾氣,只要認準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因此左宗棠知道要想避免這風波,就需要從心理上瓦解對方。如果硬碰硬,上去再痛罵郭嵩燾一頓或者直接質問對方為什麼要彈劾自己,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於是左宗棠決定請郭嵩燾到自己家裏做客,大家聯絡感情。其實,左宗棠使用的計策主要有兩點。一是他使用的第一個計策顯得非常不擇手段,是將郭嵩燾在任廣東巡撫時,因刻意討好洋人被人們罵為漢奸的事提出,直指隱處和痛處,直說得郭嵩燾灰頭灰腦,低首不語。二是拿雙方的家庭說事。因為左宗棠和郭嵩燾原本就是兒女親家,左宗棠沒有發跡之前,郭嵩燾對他十分照顧,往日恩情加上血親關系,直說得郭嵩燾默然深思。隨後左宗棠又擺了一桌酒菜,席間推杯換盞,酒酣耳熱之間也不知道兩人說了哪些話,到了最後,郭嵩燾的狀也沒有告,摺子當天夜裏就被他扔到火爐裏去了。左宗棠在面對即將到來的彈劾之時,很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戰,他先是極力地貶低對方,用「漢奸」這個詞來刺激郭嵩燾的心理防線。雖然郭嵩燾本人確實沒有當漢奸,但是人言可畏,郭嵩燾對於自己這個名號,還是很忌諱的。這算是左宗棠壓低對方心理防線的第一步,算是打了人一巴掌。而左宗棠第二步就是聯絡感情,發動感情攻勢。他對郭嵩燾大談舊日情,最後還請人喝酒吃飯,算是給了人一顆紅棗。再加上左宗棠本身的政治地位是遠遠高於郭嵩燾的,所以左宗棠的胡蘿蔔加大棒,順利地化解了這次危機。其實說到底,以左宗棠的行事作風,他也沒有什麼問題可被人指責的,更何況慈禧太後還有「三十年不許參左」的命令。所以從本質上說,左宗棠是不怕郭嵩燾彈劾的,他只是希望在年老的時候,盡量化解自己和郭嵩燾的矛盾,也算是表達一番歉意了。正所謂官場相爭,上謀伐心,這才是最理想的一個境界。大家不動刀槍,不撕破臉。假如左宗棠沒有對郭嵩燾展開心理戰術,那麼郭嵩燾很可能就會賭氣將摺子上報給朝廷,而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慈禧太後會拿郭嵩燾開刀問罪,到時左宗棠坑害親家的罪名就出來了,那麼他在朝中也就沒辦法混了。其實很多時候,做人做官都需要動點心思的。只要在心理戰上取得了優勢,那麼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少了外部煩惱,官路自然也就順暢多了。保持距離,避免禍端張之洞是一位非常難得的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在官場上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和發展,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洋務運動的後殿。可以說,張之洞憑借著超強的長遠眼光和開明的思想,為近代的思想意識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在那個政治動蕩、險惡非常的清末政治官場上,光是清政府內部的矛盾,即慈禧太後與光緒之間的矛盾就鬧得整個朝廷分為兩大派別,在政治上的想法達不到一致,從而產生激烈的爭議。因此,在明爭暗鬥的兩個權力中心周圍的那些官員隨時都有丟掉烏紗帽的危險,稍有差池也將面臨著被處決的可能,而身處在這個大旋渦裡面的清朝官員們個個都擔驚受怕,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小心謹慎、察言觀色地行事。在這個動亂的大時代的背景之下,張之洞還能做到處變不驚,而且還能保住自己的烏紗帽,是與他擁有「保持距離、避免禍端」的獨特做官智慧分不開的。在官場上,張之洞可謂是比較順利的。1863年的時候,張之洞中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來又任山西巡撫,之後又陸續任職過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並在興辦洋務和實業以及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得肯定和承認在官場上張之洞具有精練的為官之術。1895年康有為公車上書之後,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當時康有為主張興辦強學會,推行維新,並開辦了《中外紀聞》。當時強學會的開辦取得了一些大臣的支持和贊助,其中最重要的兩位便是翁同龢和張之洞。當時張之洞支持康有為等人維新改革,因此被康有為等人稱為顧全大局、通權達變的「今世大賢」。後來張之洞還積極地拿出資金支持康有為等人在上海開設強學會,並表示自己想做維新黨的領頭人,跟隨維新黨,並聯合康有為等人在上海創辦《強學報》等。雖然在這期間他通過資金以及各種方式支持幫助維新黨成立強學會並且支持自己的同僚加入強學會,但張之洞卻婉拒了康有為將他的名字列在強學會之內。這種行為足以表明張之洞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他時刻為自己留有餘地。張之洞之所以會支持強學會,是因為他認為維新黨的思想十分先進,要想使清廷擺脫這種落後的狀態,維新變法是一個正確的方式。但是他拒絕加入強學會的理由便是他有長遠的眼光,他看到了當時整個清廷的大環境,他認為光緒和慈禧太後這兩個派別的爭鬥,最終勝利者還很難預料,但憑借他的眼光認為慈禧太後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的機會更大,為了不讓自己陷入整個旋渦,他只能與康有為的強學會保持距離,做好退路,以免引禍上身。果不其然,朝廷中保守派的力量始終是太過強大,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下令強行封閉強學會,由此《中外紀聞》等強學會刊物也隨之被查禁。此時的張之洞馬上遵守慈禧太後的旨意立即解散了上海的強學會,並且公開宣布《強學報》停刊,但是代表洋務派的張之洞還是繼續和維新派進行合作,創辦了新刊《時務報》。雖然張之洞還沒有和維新派劃清十分明確的界限,但是介於自己在官場的地位和聲望,他還是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給自己留有退路。直到後來百日維新之後,慈禧太後發動了政變,尚未成熟的維新派被慈禧太後的魔爪鎮壓了下來。此時張之洞發現情勢的變化,盡力地去除自己曾經與維新派密切交往的痕跡,極力地與維新派劃清了界限,以免引禍上身。可以說,在為官之道上,劃清界限並保持距離有時候是十分必要的一種做法和方式,因為,在任何朝代或者社會,所謂的官場都不會有清澈的時候,要想在這個龐大雜亂的官場裡面生存下去,就要時刻想著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以免惹禍上身。平衡關系,如魚得水張之洞的一生都與仕途分不開,而且他在清朝最後的幾十年裏幾乎經歷了所有的大事件,尤其是他在官場上的最後20年,也正是清朝發生變局的年代。然而在這關鍵的20年間,張之洞卻經歷了官場上的輝煌時刻。在此期間,他的官場之路非常坦蕩,這其中有張之洞在性格上的謹慎和嚴謹,加上他那圓滑和不可預測的城府,都使他在官場上平步青雲。但更重要的一點便是他懂得在官場中平衡關系,能夠掌握權術和使用權術,並且發揮到極致,這才是他在官場上能夠如魚得水的根源。在官場中,張之洞一直在進行著平衡關系,對此他有著自己的主張規則。首先,作為一名官員,要想平衡好各方關系需要具備一個好的心態。官場雖然沒有戰場那樣血腥,但是卻和戰場一樣殘酷和無情,官場上你死我活的競爭更多的是體現在暗地裏,隨時都會迸發出暗箭和激流。而好的心態對於為官是很有幫助的,張之洞正是有了這樣的一個好心態,才讓他在官場中處事不慌、有條不紊。其次,要平衡好自己與上級之間關系。眾所周知,在清末,做官就是為了獲取利益,而一名上層官員對屬下進行提拔也是因為屬下能夠給上層官員帶來利益。對上層官員死心塌地的忠誠,也是因為上層官員能夠給屬下帶來好處,因此兩者互相配合才能達到平衡,一旦有一方出現了差異,那麼這個平衡就持續不下去,其中的利益也就會分裂。所以張之洞明白慈禧太後提拔他的原因,同時也明白應該怎麼做。張之洞在官場中的做事原則就是不損害上層的利益,極力地維護他與上層之間的利益關系。最後,要準確適當地協調好同僚之間和下層之間的關系。張之洞憑借他多年做官的經驗,懂得做官一定要註重外部環境,要盡量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尤其要處理好與自己同級或者下層官員之間的關系。協調好了這些關系,就不會阻礙自己在工作上的開展,對自己做官來講也就顯得較為容易了。此外,張之洞有著極深的城府和睿智,他清楚地明白官場上的殘酷和無情,因此他每次都努力地去把握住官場的潛規則,顯然張之洞這種對權術的掌控和官場規則的婉轉使他在官場上如魚得水,非常順利地走下去。張之洞對權術這個官場規則的領悟並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他在做官的這條道路上不但對官場上的規則掌握得非常熟練,還特別註重大局,以大局為重。當初,張之洞和袁世凱都同時編練新軍,而這兩支新軍也成了當時清政府最強大的兩支軍事力量。這兩支新軍的力量都很強大,但掌控這兩支新軍的統帥的意識差別很大。袁世凱把自己的北洋新軍看得極其重要,走到哪裏都帶著這支軍隊,以至於後來開始爭權奪勢,並且搞起了軍隊政治作風。而張之洞則大不相同,張之洞的湖北新軍的力量也很強大,當他被調往京城任職軍機大臣的時候,他的軍隊並沒有被他帶走,他一個兵都沒帶,把這支軍隊繼續留在了湖北。通過這個事件說明,袁世凱是一個有野心的軍人,他編練出的這支強大的軍隊,是積蓄自己的力量,為他日後爭權奪勢奠定基礎,而張之洞則完全不同,張之洞編練新軍主要是為了朝廷國家,他想到的是顧全大局,他認為要想讓國家富強,就需要組建自己強大的新軍隊。另外,張之洞處處小心,他不想讓朝廷的人知道他是一個爭奪權力的人,因為軍隊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掌控著軍隊,別人就會懼他三分,但是也會引起上層建築的不滿,從而容易牽扯到自己的名聲和官位。因此,他離開湖北的時候沒有帶走一個兵。可以說,袁世凱在這方面更重視的是個人的力量,而張之洞則更註重國家大局,因此,張之洞更深得慈禧太後的賞識和器重。在官場中,張之洞憑借著能夠把握平衡上下左右之間各種微妙的關系而得到了自己的利益,又根據國家的大局勢輕松地玩轉了整個官場的規則,從而贏得了自己仕途上的順利發展和成功。找準靠山,左右逢源一個一無所知的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諄諄教誨成為知識淵博的人,而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通過「朝中人」的提攜成為權傾朝野的重臣。其實,「大名鼎鼎」的和珅就是依靠找準靠山而步入仕途發家的。和珅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人,鈕鈷祿氏。和珅有才,記憶力顯著,精通滿文、漢文、蒙古文和藏文。而他之所以能夠身兼數職並非他有超凡的才能,而是因為他擅長揣摩聖意,迎合君旨。鈕鈷祿氏在清朝雖是一個大姓,但和珅的父親卻並非大官,只是一名武官,並且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和珅的母親去世早,繼母對和珅兄弟並不好,而且父親的俸祿雖足夠每月的開銷,但卻難以積攢下多少財富。所以,和珅的童年生活並不是無憂無慮的,在朝中也沒有什麼親密的關系。和珅極其好學,因為他想要出人頭地也只有科舉仕途這一條路。然而,他卻沒能高中狀元,甚至連鄉試都沒有考過,只是一名秀才。但在這之前他卻得到了當朝紅人——英廉的賞識。英廉是乾隆時期頗得乾隆賞識、青睞的一位權臣。英廉有一個令他十分疼愛的孫女,他想要為孫女找一個如意郎君,當他看到才智機敏、年輕俊朗的和珅後便相中了他。雖然和珅當時家境貧苦也沒有功名在身,但英廉還是獨具慧眼挑中了他。英廉就是和珅的第一個靠山。原本和珅可以反復參加科舉,直到高中。或許到時會有一官半職,不過在朝中無人的情況下恐怕一生也難以出人頭地。然而,自從有了英廉這個靠山之後情況卻大大不同了。英廉是一個在官場中摸爬滾打了多年的人,他深知為官之道。等和珅成為了他的孫女婿後,他自然會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和珅,並且提供適當的機會。而和珅從小的生活使得他做事圓滑、性格靈巧,也因此討得英廉的歡心。可以說,無論是從個人賞識還是從孫女的未來來看,英廉都會為和珅的仕途鋪平一條寬廣的大路,這就是找準靠山的好處。從和珅的一路仕途甚至官職的升遷中不難看出英廉在其中所作出的努力。和珅的第一個握有實權的官職是戶部侍郎,而當時的戶部尚書正是他的太嶽父英廉。後和珅晉升為戶部尚書時,英廉已經升任大學士。這其中的關系不難看出二人官職的聯系。其實,在和珅鄉試不中之後,英廉便立刻推薦他放棄考試,選擇了滿族子弟補充大內侍衛的方式來進入官場,接近聖上。英廉畢竟是深諳為官之道的大臣,對於整個清朝重武輕文的傳統十分了解,所以他知道身為有世襲爵位的滿族子弟,並非一定要走科舉的途徑。這就是靠山的優勢,能夠了解到內部的信息,分析出通往成功最佳的路途。通過英廉的幫助,23歲的和珅很快便候補了一個三等侍衛的職位,自此和珅有了接觸乾隆皇帝的機會,同時這也為他在乾隆面前展示才華提供了平臺。然而和珅知道,英廉雖然是自己的靠山,但想要飛黃騰達,英廉這個靠山的能力還是有限的。所以他想要尋找更大權勢的靠山,於是乾隆皇帝便成了和珅的目標。一次偶然的機會,乾隆擺駕出宮,在倉促間侍衛們卻找不到了「黃蓋」,乾隆帝不禁大怒,高聲喝問找不到的原因。但侍衛們都人人自危,沒人敢說話,此時只有和珅說道:「典守者難辭其咎。」發怒的乾隆擡頭間卻見到了一個俊朗儒雅的後生,不禁怒氣頓消,詢問起和珅。經過一番交談,乾隆對眼前長相俊美的和珅很是喜歡。而得到了天下掌權人的喜歡,和珅的前途自然寬廣,外加和珅善於察言觀色,能夠猜中乾隆的心思,很快他便得到了乾隆的提拔,從此扶搖直上。和珅深知自己的榮辱與乾隆帝息息相關,所以他的腦袋中裝的都是如何示好乾隆帝,如何討得乾隆帝的歡心。曾有一次在廟堂中,紀曉嵐與和珅在乾隆帝前對對子。紀曉嵐出的上聯是「四方臺,臺四方,四方四方朝四方」。和珅對不出,看到乾隆帝卻是靈機一動,將上聯改成「四方臺,臺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之後,對出的下聯是「萬歲爺,爺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此聯一出便立刻將乾隆帝逗笑了。可見,和珅無時無刻都能歌功頌德,並且事實證明和珅在乾隆帝這座靠山下,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勤懇辦事,幽默風趣如果做官只是依靠對主子的阿諛奉承就可以封賞,那麼,即使可以受寵一時不可能受寵一世。而自從和珅在乾隆心中留下印象直到乾隆羽化歸西,和珅都一直處於無上的榮耀之中,所以和珅並非一無是處的「馬屁之輩」,想要保持自己的官位,還是要依靠真本事的。所以和珅從未放棄過學習,對於軍國大事也能為乾隆帝出謀劃策。和珅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有無盡的錢財收入囊中,那是因為大清國經過康熙帝、雍正帝以及乾隆帝前期的勵精圖治,使得國富民強。所以他知道保證自己有源源不斷的財富進賬的同時,也要保證大清國國運昌盛,因此他也懂得為乾隆帝分憂,為國效力。所以在一些政事上,和珅也表現得認真踏實。在貪汙腐敗之餘,也要做出幾件讓乾隆帝稱贊的事情,這也是和珅在乾隆帝生前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乾隆年間中原已定,臺灣也早已歸降,雖無大的戰事,但小內亂卻間而有之。在乾隆中後期,數次較大型用兵中都能看到和珅的影子,當然戰事是被和珅看作能夠大撈錢財的機遇,而每次用兵都能夠得勝而回,這與當時的清朝八旗的戰鬥力脫不開關系,但也不能說與和珅的能力沒有關系。歷次用兵,和珅或親赴前線督戰,或負責全部軍隊的後勤供給,或為乾隆出謀劃策,為爭取勝利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另《清史列傳》中有記載,乾隆二十五年,「京城米價昂貴,各鋪戶囤積居奇」,導致京城米價飛速上漲,這正是當年的一次嚴重的通貨膨脹,京城百姓一度吃不起米,不禁叫苦連天。和珅在了解情況之後,知道此事若不能盡快解決,傳到乾隆帝耳朵中定會責怪,於是主動上書與皇帝商議對策,並建議乾隆帝下旨,勒令糧商存貨不得超過五十石,否則充公問罪。如此一來,糧商爭相將囤積的米賣出,誰也不想白白地讓官府查了去,到時可是血本無歸。很快市場秩序就趨於良好,和珅又主張將查獲的六萬多石糧食或降價出售或開設粥廠。如此施行雖然引起了各大商戶以及一些在其中謀求暴利的王公大臣的反對,但卻獲得了乾隆帝、劉墉等為民請願的好官以及京城百姓的擁護。百姓呼聲,自然也傳進了乾隆的耳朵。這無疑為和珅的政績添上了濃重一筆。和珅知道乾隆帝整日都生活在紫禁城中,然而,紫禁城雖大卻不能與宮外相比,所以和珅經常將市井中的趣聞挑選出來講給乾隆帝聽,以博得龍顏一笑,而這與乾隆帝和劉墉、紀曉嵐等詩詞歌賦或對對子的樂趣不同。有自知之明的和珅知道自己才學不如劉墉、紀曉嵐,他只能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博取乾隆帝的歡心。一次,乾隆帝由眾大臣陪同來到和珅家中遊玩,看到亭上「竹苞」二字寫得遒勁飽滿,便問和珅是何人執筆。和珅見有眾多大臣在場,便得意洋洋地說道乃是紀曉嵐執筆,取「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之意。乾隆帝盯著看了一會兒,忽然哈哈大笑,說道:「紀昀倒有點意思,這二字用於這裡意境倒是不錯的,不過只怕他是別有用意啊。你再看看,可否看出其中的玄機?」在乾隆身邊的大臣中自有才智機敏之人,但都不敢言語,而和珅左看右看卻看不出哪裏有問題,只能求助於乾隆帝。最後乾隆說道:「紀昀是在變著法地罵你呢,"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是"個個草包』麼?」和珅恍然大悟,卻並不惱怒,說道:「皇上英明,可見紀昀雖有才氣也只能蒙騙我而已,還是難逃聖上法眼。奴才的園亭能博得皇上一笑,實在是奴才的榮幸。」即使在這個出醜的時候,和珅也不惜貶低自己以求得皇上的開心,可見為博皇帝一笑真是下足了工夫。乾隆帝受了和珅的奉承便如沐春風,不禁在眾大臣面前誇獎和珅一番,以遮蓋和珅被辱。「紀昀有才氣,和珅有雅量。私下裏開開文字玩笑無傷大雅,還望今後能夠齊心協力為朝廷出力才是。」可見和珅的這一招還是十分管用的。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和珅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所以他為了能夠在乾隆帝心中的位置不被別人取代,盡力地揣摩皇帝的心意,在任何角度都能夠奉承乾隆帝。和珅不僅能夠奉承乾隆帝,將其伺候得舒舒服服,在關鍵時刻還能為皇帝分憂,在處理國家大事上解決一些問題。這便是和珅與以往歷史中的弄臣、奸臣不同的地方,所以和珅在乾隆帝時期能夠一直保持自己的顯赫地位。天道忌滿,有缺方全曾國藩做人,也一直刻意讓自己的人生存在一些缺憾,他不會讓自己的人生完美無缺。因為在他眼中,有缺憾的人生才是最完整的。也就是說,他追求的是一個精神上的完美。於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在物質方面,他放棄了一些東西,就像我們所說的,有「缺」方「全」。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如果順順利利,日子過得太舒服,就會在思想上產生麻痹,在往後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也會產生思維惰性,直接將以前的成功經驗拿來生搬硬套,長此以往,這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沒有絲毫的好處。而且,太過順利的人往往傲慢偏執,對待自己的下屬、同僚都會很不友好,這在曾國藩看來,是絕對不能忍受的。在攻破天京城之後,朝中流言四起,議論紛紛,曾國藩為了消災避禍,也為了達成自己力挽狂瀾、功成身退的人生追求,他勸說弟弟曾國荃棄官回家。然而,曾國荃是一百個不願意,因為曾家已有兩兄弟都死在了戰場上,他自己也是為了朝廷而出生入死,如今皇帝要幹這卸磨殺驢的事,他怎麼能服氣?曾國藩靜下心來安撫了弟弟一番,最終兩人交出了實權。雖然沒有了權力,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樂得自在,大家相安無事,也還不錯。對於曾國藩來說,他就是認準了這樣一個道理,凡事不可能盡善盡美,如果一定要讓生活沿著自己的方式來演進的話,往往會適得其反。曾家兄弟為朝廷做了很大的貢獻,保住了愛新覺羅氏的江山,那麼得到豐厚的回報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皇帝保住龍椅,功臣封妻蔭子,這才是最圓滿的。但是實際上,很少有這樣完美的事情。在曾國藩看來,保住了皇帝的江山,然後自己再得到一個看似並不完美的回報才是最好的自保方式。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平平安安地度過餘生,而在人格方面,他們一直付出而不求回報。在曾國藩自己看來也是無上光榮的,也只有這樣,他才會有名垂青史的為官資本。眾所周知,曾國藩信奉孔孟哲學,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老莊的「陰陽極變」理論,他知道月滿則虧,日中則昃,如果將一件事情發揮到極致,那麼這件事本身就會變味。曾家為清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已經到了隱退山林的時候,如果繼續下去,就毫無疑問地動搖了至高無上的權威。曾國藩是不願意從一個功臣變成罪人的,而「進為天子解憂,退為朝廷祛禍」是他終身所要追求的境界。即使這個過程會傷害到自己的利益,讓他自身去獨飲苦酒,曾國藩也是沒有一絲一毫怨言的。從一定的角度講,曾國藩的「忌滿」追求的是一種缺憾美,付出與回報沒有對等,而這種「不對稱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他本人的悲劇性。然而這樣的人卻更能引起百姓的尊重與同情,從而獲得一個更高的歷史地位。因此,曾國藩本身就是一個哲學家,不是他真的對物質世界無欲無求,而是他所需要的東西恰恰只存在於精神上。拙誠示人,消災避禍一般來說,人們對於那些看起來忠厚老實的人,很少會產生敵意。曾國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從不顯山露水,如果不是清末亂世,或許曾國藩根本就達不到那麼高的地位,也正是他為人做事有著拙誠的技巧,才為他消災免禍,才使他一路順風順水。「拙誠」二字,一方面是說這個人天賦不高,學東西比較慢;另一方面,就是說這個人待人誠懇實在,沒有心機。總之,這樣的人是非常招人待見的。說曾國藩拙誠,主要是他為人厚道,待人誠懇而實在,即使他在最輝煌的時候,也是秉持著這種品德。論個人資質,曾國藩是比不上左宗棠的,論讀書做學問,他又不如翁同龢。很多人認為,在滿朝文武當中,曾國藩的智力只能算中等水平。據說,曾國藩在還沒有考取功名之前,曾經秉燭夜讀,當時有一小偷竄進了他家,潛在房樑上躲著,就等曾國藩睡著之後再下來竊取財物。然而等了好久,曾國藩還是將手頭那篇文章翻來覆去地讀。最後那個小偷著急了,從房樑上跳下來,大聲說道:「你這種水平,還讀什麼書!」繼而將書中內容背了一遍而揚長而去。後來,這一事件成了當時同僚們暗中譏諷曾國藩的把柄。但是實際上,這還是有很多疑點的。首先,人說曾國藩資質不高是相對於他本人取得的成就而言的,如果沒有過人的智慧,他是考不上進士,也不能在十年裏連升七級,所以說,如說曾國藩用功讀一篇好的文章還是可信的,若說他看一篇文章都很費力,這本身就存在很大疑問。足以說明,這個故事是曾國藩同僚杜撰的。故事為什麼會在朝中大臣們之間流傳,也許曾國藩喜歡和需要這樣的故事傳播,因為曾國藩本人要為自己製造一個「拙」的形象。有了一個「拙」的形象,慈禧太後以及大臣們才會少一分對他的猜疑,才會對他坦誠相待,才會對他放心。換個角度說,即使曾國藩聽到這個假的故事,也不會去為了自己的面子而遏制謠傳,因為這樣的流言對於他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曾國藩的「拙誠」,還主要體現在他平時的說話方式和走路姿勢之上。但凡和曾國藩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曾國藩說話的語速、走路都很慢之外,還給人一種駑鈍的感覺。從曾國藩本身來說,他是希望自己三思而後行的,所以在說話辦事上,就略顯拖沓、不幹脆。他自己也告誡兒子們說:「在與人答話的時候要先思考一下再說,切忌搶話,這樣才能顯得你的話落地有聲,中規中矩。」細細剖開來看,曾國藩本人是想要讓自己做得言行謹慎、滴水不漏的,但在旁人眼中看來,這個人是愚鈍、缺乏智慧的。可以說,語速慢、走路慢讓曾國藩受益匪淺,他要的就是一個效果。冷廟燒香,意外收獲在「借勢」、「借力」方面,同樣是要有所選擇的,而如何在「借力」方面取得一個最好的效果,就成了關鍵。毫無疑問,「借力」也是需要成本的,那麼如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其實,「冷廟燒香」便是一個好方法。「借力」之前,是需要有所投入的,胡雪巖對王有齡的投資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冷廟燒香」的例子。起初王有齡受人白眼,窮途末路,可以算作一個冷廟,根本無人去燒香,而胡雪巖送的五百兩銀子,就相當於一炷點燃的香。通常,在人聲鼎沸的寺廟裏,主持、堂主們是沒有工夫去搭理誰捐了多少功德錢,誰給菩薩上供了多少燈油的,因為這樣的人絡繹不絕,天天都有,就算和尚有心記住那些施主,恐怕他們也沒有能力將對方完全記住。而恰恰相反,正是那些沒有人去的小廟,才會對自己的顧主萬般歡迎,推心置腹。經過十幾年的打拚,胡雪巖明白,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如果想要藉助別人的勢力,就必須先給人家一些好處,而在投資的時候,正是那些脆弱的神經最容易被感動,這就是所謂的冷廟燒香。相對而言,冷廟燒香是有著很大的感情優勢:那些香火不斷的寶剎,有的可以是日進鬥金,每天收取香火錢二百兩銀子,單純一個香客捐助了一百文錢,根本就不值一提,和尚們也根本不會註意到那個捐一百文的香客;而對比冷廟,它每天收到的捐助少得可憐,只有一百文錢,那麼這裡的和尚會對每一個施主都牢記在心,感激涕零。可以說,胡雪巖在王有齡最無助的時候伸手拉了一把,這樣,他在王有齡眼裏就成了「恩公」式的人物。假設一下,如果王有齡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富家子弟,那麼他對胡雪巖的五百兩銀子,是根本不會正眼瞧一瞧的。當然,冷廟燒香,說到底還是求得一個「意外收獲」。然而,投資給沒有人氣的冷廟,本身就是一種賭博,保不準頭天扔錢進去,第二天寺裏和尚就還俗了,所以說,給冷廟燒香是存在很大風險的。所謂高回報高風險,說得俗氣一點,胡雪巖投資給王有齡,希望王有齡以後成了事可以「借力」,對這種事,賠了正常,賺了只能是一個意外。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一代商聖敏銳的眼光,只是胡雪巖這一次的做法實在太冒險,他後來不也被逐出錢莊了嗎?不過,胡雪巖這一次賭得大,運氣也足夠好,取得最終的意外收獲也在情理之中。機會和機遇都是創造出來的,不過,這要看你有沒有創造機會和機遇的心機和智慧,有沒有能抓住機會、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機會、機遇的眼光和能力。「創造、抓住、利用機會」高度統一,必獲冷廟燒香之價值。以退為進,欲擒故縱諸葛亮作為一代智慧謀臣的典型,自然是計謀層出不窮,在他一生所用的眾多謀略中,他曾多次使用以退為進的策略,這讓他在危險的時候能夠化險為夷,在與對手鬥智鬥勇的時候能夠克敵制勝,在自己失意時能夠重整旗鼓,再掌大權。諸葛亮一生英明神算,但並不代表他沒有犯錯誤的時候。諸葛亮北伐一出祁山時,面對著馬謖的主動請纓,他並沒有意識到應該選派久經戰場、經驗豐富的將領帶兵,而是真的讓馬謖擔任了先鋒。馬謖雖熟讀兵法,但他的缺點也在於此,那就是理論思想占據主導而忽視實際情況。最終蜀國戰敗,痛失街亭。諸葛亮智者千慮,但仍有一疏。在戰爭的失利和用人的失當面前,他的「軍師丞相」的威望也會同時受到削弱和質疑。此時,諸葛亮若是一味強硬,將馬謖作為替罪羊一殺了之,把自己洗脫幹凈,那麼定然會在日後受到他人的鄙夷和批評。於是,他便用到了以退為進的處事技巧,他對主公和下屬們主動承認錯誤,說是自己不知道愚賢,用人不當,以致戰事失利,並且自己甘願連降三級,讓君臣上下共同監督自己。這樣的態度一出,將失敗的主要責任扛在自己的肩上,無疑是為自己樹立了一個良好的人格形象。君臣自上而下因為他的態度良好而頗為感動,不但沒有認為他無能,反而更加敬佩和信任他了。其實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自己怎麼處理失敗。諸葛亮就很好地運用了以退為進的策略,主動承認錯誤,這樣一來,本來應該被別人懷疑和指責的他反而更加令人敬佩和信任了,權力也能夠更快地重掌於手。可見,這就是「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力量。在馬謖失街亭後,魏國十五萬大軍在司馬懿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地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殺來。這個時候,諸葛亮身邊力量十分空虛,沒有一員大將,連軍隊也只有可憐的兩千五百人。大家對敵人的到來感到非常害怕,甚至想到了棄城而走。但諸葛亮在這種危急關頭卻保持鎮定,他想出了一條妙計,也就是古今傳誦的「空城計」。其實,空城計也可以說是諸葛亮的一種技巧,而這種技巧便是「以退為進,欲擒故縱」。首先,諸葛亮命令手下,讓他們把自己城池裏的旌旗全部都收起來,並且兵士們也不許進城出城隨便走動,還不許大聲喧嘩,如果有違抗命令的,就立即斬首。此外,諸葛亮又命人打開四方城門,每一座城門前都分派二十名士兵扮作普通百姓,在街道上灑水打掃。而諸葛亮則披氅戴巾,左右各站一小童,一童手擎寶劍,另一童手持拂塵,在城頭燃香撫琴而彈,等待著司馬懿大軍的到來。果然,不多時,前方煙塵滾滾,魏軍先鋒趕到了城下,看見這種陣勢,都摸不著頭腦,不敢進城,於是急忙向司馬懿報信。司馬懿起初不信,便令三軍停止前進,待自己揚鞭奔到城前一望,果不其然,只見諸葛亮端坐於臺上,笑容可掬,面色鎮定,正在那裏弄琴焚香呢。左右書童也是寶劍、拂塵在手,神秘兮兮。司馬懿又左右環顧,發現城門前二十來個百姓在旁若無人地打掃街道。這一切看起來都太奇怪了,司馬懿心中疑惑不已,唯恐諸葛亮有什麼計策。思前想後,司馬懿認為城中必然有詐,定是諸葛亮設下了圈套埋伏讓自己跳,於是急令撤軍。就這樣,諸葛亮以一座看似神秘的空城嚇退了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在生死存亡之際,本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可諸葛亮憑借著自己的機敏,巧用智謀,又一次化險為夷。他用的便是以退為進的技巧。在當時的情況下,如若以正常手段,帶領自己手下兩千五百兵士與司馬懿十五萬大軍拚死相抗,結果可想而知,必然是全軍覆沒,兵敗被俘。與其負隅頑抗,不如退一步,主動打開城門,「歡迎敵軍入城」。而多疑的司馬懿看到這種反常的舉動,正好中計,認為必定有詐,必有伏兵,嚇得立刻引軍而去。先發制人,搶佔先機人們常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對於同一件事情,可能大家都是陌生的,但有的人能夠快速地適應並處理好它,而有的人則不行。然而,那些能夠快速適應的人,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聰明,而是因為他們對於問題能夠提早下手,提前做好準備。當雙方進行對抗時也是一樣,要想獲得主動,佔得先機,就需要提早下手,在對方還沒有行動的時候先對方一步,而這一步往往就打下了別人不曾擁有的基礎,對今後的鞏固和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說,先發制人的技巧是諸葛亮運用最多的一種手段,為自己也為蜀國謀取了巨大的利益和好處。首先從諸葛亮個人來講,從他出山之初且認劉備為主開始,便能體現出其先發制人的計謀。諸葛亮的家族並不是名門望族,他僅僅是一介布衣,並躬耕於隆中。但這樣一個普通老百姓卻成功地證實了劉邦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即使是平凡無奇的麻雀,也可以飛上梧桐變鳳凰。那麼,他所倚靠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先發制人的處事手段。試想,就算他文治武功樣樣精通,文韜武略無所不能,沒有人認識他、知道他,他依舊只能夠手握鋤頭躬耕於田畝之中,而就算他能夠毛遂自薦,得到任用,其效果定然是沒有劉備三番五次來請實際,並且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得到重用。可見,諸葛亮最初的成功就在於他能夠先下手為強,散播自己的名聲,提高自己在社會中的知名度,這樣才導致劉備幾次來請都要畢恭畢敬,無形之中把自己放在了主動有利的地位上。再從諸葛亮為蜀漢立下的功勞來看其先發制人的技巧。三國時期,天下諸侯逐鹿中原,而對於人主們來說,荊州這塊地盤就是戰略要地,可謂兵家必爭之地。曾有人感嘆,得荊州者可得天下,雖然略微誇張,但由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諸葛亮在其《隆中對》之中就已經向劉備提出了荊州的重要性:「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如果能夠得到荊州,從地理上來看就相當於把南中國一分為二,並且荊州地區水網密布,水勢平緩,很適合建立根據地。這麼重要的一塊地盤諸葛亮怎麼會捨得放手呢?荊州之主原是劉表,可劉表死後,其子膽小懦弱,投降於曹操,因此荊州為曹魏所得。赤壁之戰後,曹操勢力不得不退出荊州,這樣,這塊土地就存在了勢力真空的局面。本來赤壁之戰的主力是孫權的東吳集團,佔領荊州核心南郡等地的也是周瑜的東吳勢力,劉備雖佔領了荊州大部分土地卻不是關鍵之處。諸葛亮心知荊州之重,決定拿下整個荊州,於是先下手為強,趁周瑜與曹操的江陵大戰還未結束,無暇他顧之時,巧設計策,讓張飛乘亂奪下了整個荊州,而東吳再下手時,為時已晚。得地之利已經坐實,無從更改,然而此時東吳不幹了,於是諸葛亮便巧設了名目,說劉備無地以自立,荊州之地當是向東吳借的好了。此時土地已在人手,孫權是想不同意也不行了。就這樣,諸葛亮憑借先下手為強的技巧,幫助劉備成功奪得了夢寐以求的荊州之地。自從劉備集團順利地拿到荊州之後,便大大發展了自身實力,成功地從一個實力弱小無以自保的小團體發展成為一個能夠與北魏、東吳分庭抗禮,且實力雄厚的蜀漢。可以說,有了荊州才得以落腳,有了荊州才打下四川,建立了蜀國,而這些,都是源於諸葛亮先發制人的處事技巧。而這件事的反面教材便是東吳的眾人了,他們其實是相當「冤枉」的。劉備初期沒有實力,所以孫劉聯盟其實主要還是依靠東吳的兵將來挑起大梁的。曹魏來攻,與之對抗,是周瑜大都督成功打出了為後世所傳頌的赤壁之戰,這一戰有效地阻止了曹操南下的步伐,挫敗了曹軍的銳氣和勢力,並最終將曹操趕跑了。而創下了戰場首功的人,在分割勝利果實的時候,卻被別人佔了便宜,搶了先機,孫權真可謂是費了大力,卻沒有從中獲利。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搶佔先機,沒有做到先下手為強而導致的結果。眼光要準,出手必狠從古至今,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賢人必定是擁有獨到的眼光,且能夠抓住契機。他們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和結構,在最為恰當的時機選擇出擊,而且手段疾厲,擊中要害,並且全力以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亂世出英雄,身處亂世要想成就大業,就必須具有「眼光準,出手狠」的做事技巧。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智慧謀臣中的佼佼者,定然深知此理。從諸葛亮初出茅廬之時,便能夠在他為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的《隆中對》中看到其獨到、智慧、準確的眼光。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在徐庶的介紹下,劉備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在第三次成功得見並詳談的過程中,諸葛亮以著名的《隆中對》分析了天下形勢:「自從董卓之亂以來,天下間的英雄豪傑都群起響應,將州改為郡,在一方稱霸的諸侯可謂不計其數。曹操和袁紹相比較而言,曹操的名與利都不如袁紹,而且兵力又少,可是曹操卻打敗了袁紹,這種以弱勝強的事實,其一便是時機選擇得好,其二還在於他謀劃得當。此時曹操的大軍已達百萬,並且挾天子令諸侯,我們實在是不能夠與他爭強死鬥。而孫權在江東,他的基業已經營了三世,他的地盤地形險峻,又得民心,孫權還能夠唯才是舉,他的實力也是很強大的,我們只能以他為援而不可兼並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南邊又能到達沿海,東面連吳郡、會郡,西面通巴郡、蜀郡,這是兵家必爭之地啊,可如今此地主人劉表卻守不住它,我想這是上天專門拿來送給將軍的,難道將軍不想得到它嗎?益州不僅地勢險要,土地也肥沃廣闊,是個好地方,高祖就憑借它建立了千古基業。可惜劉璋這個人昏庸無能,而且張魯不斷在北面威脅他。現在天下才俊都希望能找到賢明的主公來投靠。將軍既是皇室後裔,聲望也高,天下皆知,應該廣收英豪,假如將來能得到荊、益二州,憑險而守,並和西邊蠻夷交好,再安撫南面蠻夷,對外與孫權聯盟,對內改革政治;等天下大勢一變,就派一員上將領荊州兵攻下宛、洛兩郡,將軍親自領益州兵攻出秦川,天下萬民一定夾道歡迎。如果能做到如此,那麼您就能夠稱霸天下了,漢室也可復興了啊。」從這篇《隆中對》中,可以發現,諸葛亮雖然身居隆中,躬耕於隴上,但他可不像一般的農民一樣只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地,他的視野廣闊得很,並且,他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很透徹,可以說是頭頭是道、有理有據,這就恰恰反映出了其眼光的高遠。試想,如果其沒有這樣獨到的眼光,那麼劉備在與他對談之後,又怎麼會認為他是天下奇才,能夠助自己成就大業呢?說不定還會覺得諸葛亮只是徒有虛名罷了。所以說,打開諸葛亮仕途之路,為其以後的飛黃騰達造橋鋪路的,便是這種眼光準確的本領。諸葛亮憑借著它成功地身居軍師之位,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除了眼光要準之外,還要做到出手狠。對待敵人就一定要使出全力,不留餘地。諸葛亮與司馬懿可謂是老對頭了,冤家路窄,狹路相逢必然是你死我活。諸葛亮在上方谷一役中,對司馬懿大軍採取了火攻的策略,算是下了狠手,差一點將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逼入死地。對於主公,諸葛亮可謂做到忠心不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於屬下,諸葛亮可謂做到知人善任、賞罰分明;對於友人,諸葛亮可謂做到親厚友善、尊敬寬待;而對於敵人,可就沒有那麼好了,必然是要辣手摧之,不留一絲餘地,集全身之氣力望一擊而滅。可以說,魏蜀兩國的關系必然是勢不兩立,最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作為兩國的主帥,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關系也同樣如此。司馬懿是諸葛亮的老冤家,同樣是城府極深,有謀略有智慧,面對著這樣的敵人和對手,諸葛亮不能心軟,出手必須要狠。出手越狠越能打擊敵人的力量,效果越是顯著,要想不留後患,不讓敵人有翻身的機會,就要實行鐵血手段。上方谷一役是司馬懿畢生以來最慘、形勢最為危急的一次,而這一次便是出自諸葛亮之狠手,在滔天的火光當中,司馬懿幾乎已經放棄了,做好了敗於諸葛亮之手、被燒死於谷中的準備,能夠把一生小心謹慎的他逼到此等的境地,可見諸葛亮下手之狠。將計就計,出奇制勝將計就計可以說是較為高明的計謀,能夠就其計而計之,藉助別人的計謀實行自己的計謀。這種手段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當對方施計攻擊自己的時候,對方必然會憑藉手中計謀而洋洋得意,從而輕敵,這時自己表面上裝作不知不覺,暗中卻藉助他的計謀編織自己的計謀反攻他,這樣必然能夠迷惑他而將之打敗。諸葛亮亂世中求生存,可謂是在風浪裏航行半生,指望一輩子風平浪靜、風調雨順,那是癡人說夢,當風起浪湧之時,想要不翻船,就得要頭腦靈光,多想多算,靈活運用將計就計的處世技巧。諸葛亮神機妙算,可謂是神人,其處世的技巧更是無可挑剔、出神入化。如果要說到他的將計就計的技巧,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三國名人,那便是周瑜周公瑾。周瑜本也是有勇有謀的能人誌士,但他臨死前卻大嘆:「既生瑜何生亮」,這恰恰反映出了二者在計謀的攻堅較量上,諸葛亮沒少壓周瑜一頭,而他能夠三氣周瑜最終將其氣死,也必然要用到將計就計的處世技巧。赤壁之戰時,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便心生一計,催他在十天之內趕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怎會不知他是在故意為難自己呢?但山人自有妙計,諸葛亮成竹在胸,便一口答應下來,並將期限縮短為三天。既然周瑜設計陷害自己,那自己何不將計就計,讓其無話可說,挫挫他的銳氣呢?諸葛亮會看天象,他算到第三天江上會起大霧,便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並將它們連接在一起,在船上裝滿草靶,在第三天趁著霧大敵人很難辨清時,駛到曹操營前搖旗吶喊,曹操不知實情,命人放箭,結果箭像雨點一樣落下來,紛紛插在了草靶上,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便向敵人「借」了十萬支箭,滿載而歸。這樣既完成了任務,又破了周瑜的計謀,使得周瑜無話可說。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化險為夷,並能以此展現自己的才能,靠的就是自己的足智多謀,面對著周瑜的陷害之計,他不好推脫,更不好揭穿,既然如此,那何不順著他的計謀來實現自己的計謀呢?在借箭而歸後,周瑜是驚得啞口無言,自己不但沒有把諸葛亮拉下馬,還被他給利用了,揚了他的名。就是這樣,諸葛亮將計就計,在與周瑜的計謀之爭中獲勝。東陵大戰之後,東吳一方因為劉備勢力在荊州落了腳,佔了便宜而感到很不自在。後又因劉備承諾過荊州是向其「借」的,於是便一直想向劉備討回荊州。可是劉備也不愚笨,進了嘴裡的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便說等攻下西川之後再還荊州。當然話是這麼說,劉備遲遲不攻取西川,東吳的人等得是綿綿無期,實在是坐不住了。這次周瑜又來主意了,由於想要攻取西川就必須要過道荊襄,於是他便想親自途經荊州之地幫助劉備攻下西川,這樣做的目的當然不是真的幫劉備賣力打仗,而是想要借機佔領荊州,這樣荊州自然就回到了自己的懷抱,實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對於周瑜一廂情願的「美麗」想法,諸葛亮看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他仍然不出言反對,而是採用一貫技巧:將計就計。你來便來,我不去費力反對你前來荊州。周瑜哪知道自己的計謀早被識破,自己反而深陷於別人的計策中,結果還沒到荊州,就被諸葛亮派人包圍,最終舊傷復發,加之氣急而不治身亡。周瑜三番五次地設計打擊劉備陣營,但卻總是失敗,不僅如此,他的計策還反而總是被諸葛亮拿來利用,將計就計,最後自己著了道,吃了虧,卻又無處說理,從而惹得他滿腔的怒火沒處發泄,要不是怒氣盈胸,他也不會早早被氣死。而諸葛亮之所以屢次取勝,靠的就是他能掐會算,算準了周瑜的心思,然後將計就計,借他人之計醞釀自己之計,既平安度過危機,又迷惑了敵人,反敗為勝。假癡不癲,深藏不露處世之道紛繁復雜,為引起上司註意可以「鋒芒畢露」,但為避免招人猜忌卻又要「假癡不癲」。《三十六計》中有雲:「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不但露機,且亂動而群疑;故假癡者勝,假癲者敗。」可見,假作癡狀,並非癲傻,而是一種掩飾自己的最好方式。既能夠暗中積蓄力量,掩飾自己所行謀略,又可以示敵以弱,麻痹對手,使對手對自己放鬆警惕,從而使其漏洞百出。古往今來,謀士對決最為精彩的便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較量。司馬懿敢於並且有能力對抗諸葛亮足以說明他的智慧之大,而他更善於利用假癡不癲來掩飾自己。魏明帝曹睿臨終前,將幼兒曹芳託孤於曹爽與司馬懿。曹爽乃是大司馬曹真之子,魏武帝曹操族孫,身上流淌著魏國皇室血脈。雖然司馬懿多次抗擊諸葛亮有功,但他依舊知道自己是外姓,故而處處對曹爽表示敬重。而曹芳即位的前兩年,曹爽凡事都與司馬懿商議,二人均心系魏國。但不久曹爽便聽信讒言開始排擠異黨,想要獨攬大權,而首當其沖必然是功高震主的司馬懿。以曹爽當時的威望及勢力在魏國也僅有司馬懿一人可以與之抗衡,這一點不僅曹爽知曉,司馬懿自然也瞭然於胸。而當時司馬懿面對曹爽的排擠他心生一計——假癡不癲,裝病在家。司馬懿將一身職務全都卸下,並在家中密切關註曹爽的一言一行,暗中組建勢力。這無疑是當時司馬懿最好的選擇,如此一來,曹爽在朝中再無敵手,更加飛揚跋扈。但曹爽並非完全放心司馬懿,熟讀兵書的他也曾擔心過司馬懿是裝病在家,於是派即將赴荊州上任的親信李勝到司馬懿家中查探。司馬懿自然知曉李勝前來的目的,於是裝作身患大病,見李勝時都需要兩名侍女扶持才能坐好。喝水時嘴角溢出都不知,與李勝說話也顯得有氣無力。李勝說自己要到荊州就任,司馬懿卻說:「什麼?你要到並州去?並州緊鄰北方少數民族,你可要小心啊。」李勝無奈,只能糾正道:「不是並州,是我的家鄉荊州!」司馬懿繼續佯裝沒聽見,說:「什麼?你的家鄉是並州?」李勝多次糾正後,司馬懿才說道:「哦,是荊州啊。我是老糊塗啦,耳朵也聽不清了,今後為國建功就全靠你們年輕人了。」李勝見司馬懿說話總顛三倒四、糊裏糊塗,便不耐煩地離去了。李勝回到曹爽處稟報說:「司馬老兒年邁昏憒,已經離死不遠了。」這時曹爽才真正的放下心來。他哪知就在李勝走後,司馬懿立刻精神煥發了。第二年春,魏帝到郊外祭祖掃墓,曹氏兄弟自然全都前往,司馬懿認為時機已到,他命令自己在軍中培養安置的黨羽,調兵遣將迅速搶佔了曹爽親信的兵營,奪了曹爽的兵權,並親率大軍前往城外迎接魏帝歸來,曹爽所帶親兵自然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只能束手就擒。司馬懿歷數曹爽累累罪行,請示魏帝削其職務,關進大牢。面對著司馬懿大軍,魏帝也只能如此。後司馬懿尋得借口將曹爽問斬,徹底地將曹爽的勢力根除了。此時朝中再無對手。可見,假癡不癲正是一箭雙雕之計。司馬懿的「不癲」使其在幕後操縱一切,建立自己的陣營,並拉攏軍中大將為己所用。在天下三分的亂世,只有掌握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才能爭得一席之地。而「假癡」不僅能夠躲避過曹爽的明槍暗箭,使得曹爽不再對付自己,還能刺激曹爽鋒芒畢露、飛揚跋扈。鋒芒畢露的曹爽自然會被君主猜忌,而飛揚跋扈也會遭到他人的厭惡,難免會與人結仇惹人非議。無論哪朝哪代,都會有大魚吃小魚的事情發生,而小魚生存的最好方式就是掩飾自己、深藏不露。因此,無論是為官之道還是經商之道,假癡不癲都是一種可以善加利用的計謀。善用者如司馬懿,可以此來成就功業,只要懂得和做到假癡不癲,即使幹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也可以使人安然無憂。剋制低調,不慍不火房玄齡身為唐朝重臣,手中擁有左右朝野的權力,但他為人卻十分克制而低調,恰恰這種克制低調就是他的優點,讓他在朝中的地位堅如磐石,不可動搖,他的名譽也如日中天,不曾受到損害,剋制低調、不慍不火也是房玄齡為人處世技巧的一個重要體現。當時朝中的大臣個個都是跟隨李世民打江山的人才,而這些人的光芒非常耀眼,如魏徵、尉遲敬德等,他們豪氣沖天、激情張揚。他們雖然都是為國家著想,一旦就國家大事或者瑣碎的小事開始爭辯的時候,整個朝中就會不得安寧。他們桀驁不馴的個性經常會導致內部爭鬥的現象出現。而李世民本人也是年輕氣盛,有時候也會脾氣暴躁,但是安定下來會思考,面對這些有膽識、曾經幫助他打天下的好臣子,他怎麼能使用武力或者權力去壓制他們的火氣呢,應用什麼樣的人或方法來牽制和影響他們呢?此時他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房玄齡。雖然房玄齡也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房玄齡與那些人不一樣,雖說房玄齡盡管在處理大事上性情剛強,但與人交往、共事上性格又較為溫和柔順,最能讓唐太宗李世民滿意的是房玄齡從不居功自傲,行事克制低調,對人不慍不火,這樣一個沒有個性沒有火氣的人,正適合做一個大唐朝中的穩定器,於是在眾多功勛卓越的臣子中,他選擇了房玄齡為宰相。房玄齡沒有辜負李世民的信任與希望,在貴為宰相後,始終發揚著他那原有的剋制低調、不慍不火的處世風格,他就像穩定器一樣,一方面為太宗分擔朝中政事,讓他耳根清凈,另一方面又為朝廷培養德才兼備的文武大臣,這也就保證唐朝向著盛世邁進。在日常朝中議事中,房玄齡也常與人爭辯,但是他爭辯的時候卻十分克制低調,他有著極強的忍耐性,從來不會火冒三丈,任何事情都會笑呵呵地向別人解釋或說明,面對這樣克制低調的處世性格,朝中的大臣無一不把這個看似「軟弱」的宰相當成自己的出氣筒,有時就算一個小小的官吏也敢對他嘲笑譏諷。一次,房玄齡生病在家休息,有一個小官吏說笑:「宰相生點小病的話,前去拜望還是有好處的,若是病入膏肓了,也就沒有拜望的必要了。」這話很快就傳到了房玄齡的耳中,房玄齡非但沒有生氣,後來見到了那個小官吏,竟然與他微笑對話。如果沒有深厚的品行修養,怎能對一個位輕言微的官吏的惡毒譏諷而低調克制、不慍不火呢?房玄齡在朝中除了被大臣們當成出氣筒之外,更多時候還被皇上當成出氣筒。因為,李世民也是一個急躁的人,他常常在房玄齡面前大發其威,房玄齡從來不會頂撞也不會與李世民爭辯,而是默默接受李世民的火爆脾氣。同朝為臣的魏徵對房玄齡的做法感到非常不解。因為魏徵是一個敢於直諫的臣子,他從來不會逆來順受,就算是皇上說錯了話,做錯了事,他也要理直氣壯地爭辯,他哪裏知道,房玄齡心中非常明白,作為一個帝王,李世民是個非常賢明的君主,他懂得治理國家,願意聽從臣子的意見,樂於和勇於納諫,但是李世民又是十分傲慢暴躁的人,有時候與魏徵爭吵起來常常喋喋不休,彼此之間心裡都很不平衡。這時候房玄齡就懂得做一些自我犧牲——當李世民的出氣筒,讓李世民在他這裡都能得到平衡和緩解。經過房玄齡這個朝廷的穩定器的調節,朝中的大臣們終於不再激烈地爭鬥了,懂得了穩定和團結,同時也都看清了主要的方向,並且集合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包圍在李世民身邊,為貞觀之治的到來營造了堅實的條件。從這一點上不難看出房玄齡克制低調、不慍不火的益處,也體現了他聰明絕頂。可以說,他的剋制不張揚、低調不失節、不慍含威、不火顯剛的處世技巧使他贏得了全大唐人民的愛戴和敬仰,就在房玄齡去世後,李世民還實行了三日停朝,含淚緬懷他。恩威並舉,禦人服眾人活於世,要活得有章法,在處理事情方面,要懂得應對,想要應對得好,就要有技巧。越是成功的人士,越是大人物,他們的處事方法越是靈活多變。不要認為只有小人物才樂於耍小技巧,其實,那些大人物們也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著它。曹操,天地一梟雄也!一生縱橫捭闔,揮斥方遒。如此厲害的人物,之所以能夠成就曠世之偉業,離不開他處事的小技巧——恩威並舉,禦人服眾。曹操對部下賞罰得當,敢獎敢罰,賞罰必行。這樣做一方面充分調動了部下的積極性,讓部下更加有幹勁,另一方面又使部下對他敬畏有加,服服帖帖、忠心耿耿。當年曹操出兵攻打南邊的張繡,不慎打了敗仗,為了保存實力,只好帶領部隊先行撤退,曹操部下首領夏侯惇所率領的青州部隊(屬於曹操嫡系部隊)裏的不少士兵,借著這個機會到老百姓家哄搶糧食、牲畜,霸佔民女,搶人錢財,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軍法中提到,遇到這樣禍害老百姓的士兵將從重從嚴懲處,格殺勿論。面對青州兵的違法亂紀行為,身為首領的於禁當機立斷命令自己的部隊對禍害百姓的士兵就地剿殺,以泄民憤,好給受害百姓一個交代。沒想到,青州部隊倚仗自己是曹操的嫡系部隊,平時優待慣了,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還心懷怨恨,不知羞愧地惡人先告狀,在曹操面前裝無辜,還誣陷於禁,說他對曹操的領導不滿意,要造反。曹操聽到嫡系部隊首領的這些煽風點火的話,怒發沖冠,馬上帶領大部隊去找於禁興師問罪。於禁被曹操質問,並沒有急著為自己辯解、申冤,而是先去忙著安營紮寨,以做好防禦敵人的準備。果然,於禁剛把部隊安置妥當,張繡的兩路大軍就殺氣騰騰地沖過來了。於禁由於準備充分,這一次終於打退了追兵,並且又奪回一百多裏失地,打了一個大勝仗,曹操也因此反敗為勝了。在戰鬥結束後,曹操找到於禁,向他問及事情的來龍去脈,於禁將事情原委一一陳述。曹操這才恍然大悟,他拉著於禁的手,連連稱贊於禁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將才,並且還主動向於禁道歉,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不僅如此,曹操又賞了他很多金銀珠寶,還給他升了官。而對於那些誣陷於禁的嫡系部隊裏的官兵,曹操一點也不手軟,統統給予軍法處置。於禁知道了這件事後,更加對曹操感恩戴德,並發誓要對曹操盡忠到底,以身報之,肝腦塗地。曹操就這樣成功地籠絡住了自己手下將領的心並整肅了軍隊的紀律,以警示那些將軍法不放在心上、散漫慣了的屬下。可見,這種恩威並舉的手段恰恰就是一種禦人之術,同時體現了曹操處事的英明之處。部下們看到他如此公正嚴明,自然在心中對他是更加敬佩。然而,要做到恩威並舉、禦人服眾又絕非易事,其中有以下幾點需要註意。1.恩威並存無論是對屬下恩賜或威嚇,需要兼而有之,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味地實行一種政策,一定會失之偏頗。比如對一個人只看到其優點並大加贊賞,而對於其不對的地方卻不加以指正,那麼這個人就會被寵壞,從而變得驕縱無禮。反之,若是只去批評打壓,那麼他就會受挫失去信心。別人的心理平衡很重要,一旦被打破,想要再來挽救就更加困難了。曹操做得很好,既褒獎於禁,又打壓進讒言的人,對二者都進行了公平的對待。這樣處事,於人於己都有益處,可謂是手段獨到,恰到好處。2.把握喜好每個人都喜好利益,都對利益有所追求,有句話叫「無利不起早」,只有人的心中擁有對利益的渴求,才會更加努力地奮鬥,以達到願望和目標,獲取心目中的利益。而每個人所追求的利益又是不盡相同的,有的人愛名,有的人愛錢,有的人兩者皆有之。這就需要施恩者把握好下屬的所求,讓他們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否則,你的獎勵給出去了,卻不能給下屬以動力,這就得不償失了。3.學會捨得無論對下屬是賞是罰,都必須要學會捨得,正所謂有舍才有得。要獎賞別人,那麼就不要吝惜自己的金錢和誇獎,獎賞分量夠重,他人才能重視,並視為動力;懲罰也是一樣,不能因為受罰之人是自己的親近之人就無端地對其法外開恩,這樣反而會害了他,同時對自己的名聲影響也不好,於人於己皆是不利的。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度,做到捨得。有了上述經驗,那麼也就更容易學會曹操的處世之道,像他一樣,在生活中動動「恩威並舉,禦人服眾」的小技巧。目標長遠,狠對自己人生漫漫長路,在途中遇到挫折、坎坷也在所難免。想要邁過一道道坎兒,就一定要經歷磕磕碰碰。胸中無理想、無抱負的人,常常會因大事惜身、小利捨命,終究是難成大事;而胸懷鴻鵠之誌的人,無論大事小事,都會嚴於律己,身上帶著一股狠勁兒,對別人狠,對自己同樣一絲不茍。曹操作為一代梟雄,狠勁兒自然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敵人毫不留情,對自己也同樣是「狠到家」。他的處事技巧便是要成長,就要對自己狠一點。在關鍵的時刻,曹操能對自己狠下心來,所以他不會有那麼多躊躇和猶豫,也不會在事後有那麼多無謂的回望,他把後悔的時間都用在了向前看、往前進,將自己的精力都放在跨越障礙上。所以,他能夠做得比別人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當同時期的為政者們左顧右盼、患得患失時,曹操的腳步卻走得鏗鏘有力,也正是這種狠勁兒,讓曹操自己不斷堅持。最終,三國鼎立,唯以曹魏勢力最大、實力最強,並且奠定了吞並蜀吳進而統一天下的基礎。那麼,曹操是怎樣運用發狠的技巧,對自己也狠勁十足的呢?公元 197年(建安二年),曹操親自率軍,打算南征宛城張繡。張繡的謀士賈詡聽說曹操來攻,便勸諫張繡前去投降。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隨即派他去聯絡曹操。曹操同意了張繡的投降請求,便引兵進入宛城屯紮。但曹操也有犯錯的時候,他做了兩件愚蠢的事情,一是納張繡的嬸嬸鄒氏入房,二是賞賜張繡的貼身愛將胡車兒,這讓張繡是又惱又怕,於是舉兵謀反,曹操不知其會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逃跑途中被亂箭重傷,自己的長子曹昂被殺,大將典韋也因護主而死。對此,曹操痛心不已。照此來說,曹操便與張繡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他定是要將張繡置於死地才能後快,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公元 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戰前夕,張繡準備擇曹袁二人之一降之而不能決定,謀士賈詡對張繡再次諫言說:「袁紹此人,連兄弟都不能相容,又怎麼會容得下天下的國士呢?與其投降袁紹,還不如再次投降曹操,這是最為合適的了。因為其一,當今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諸侯,我們投降他是歸附大漢,名正言順;其二,袁紹如今強盛,我們這麼點人馬,袁紹怎麼可能看中我們而重用我們呢?而曹操則實力稍弱,如果能夠得到我們的支持,必定是歡喜異常;其三,但凡是有稱王逐霸的野心的人,一定會將私人恩怨放在一邊,並以接納我們的舉動來向天下人彰顯他的愛才及寬容之心。希望將軍不要再疑慮了,速速做決定吧。」於是,張繡聽從了賈詡的話,再次向曹操歸降。這回曹操便要考慮了,在中箭喪子損將之仇和聯繡抗袁的大形勢之間的抉擇來看,曹操確實對自己夠狠,因為在大勢之下權衡了個中利弊之後,他最終還是將仇恨擱置在一邊,接受了張繡的投降,並宴請張繡,拜其為揚武將軍。在懷有深仇大恨的情況下,曹操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勝利,他不惜向自己的敵人伸出了友誼的橄欖枝,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確切地說,我想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這不得不說明曹操對其技巧的貫徹是多麼徹底——要想實現心中的大目標,就要對自己狠一點。由此看來,曹操的處事小技巧不僅針對敵人,有時候還會針對自己,對自己來說這種技巧是殘忍的,但對於成大事來說又是必要的,同時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曹操之所以為大人物、大梟雄,就是因為他處在常人不可逾越的高度,他知道使用「狠對自己」的技巧,要想實現心中的遠大理想,這是必經之路。假裝糊塗,贏得人心有一句話叫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其實,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一代梟雄的曹操明明白白,人在特定事件和環境面前要學會糊塗,能夠原諒別人,才能原諒自己,否則,生命將是痛苦的。因而他在處理敏感特殊事情上,總會運用著這樣的技巧——「假裝糊塗」。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二月,袁紹的大將顏良等人圍攻白馬,拉開了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的序幕。官渡之戰,曹操是以弱勝強,打敗了當時北方最強大的袁紹勢力,從而為統一中國的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一戰,曹操不僅顯示出了其出色的指揮能力,同時還體現出他對下屬的寬容和大度,堪稱完美之戰。這可以說是曹操一生當中最為華麗、精彩的篇章。他在這次戰役結束後,就運用了「假裝糊塗」的處事技巧,從而贏得了下屬甚至是天下人的稱贊。在官渡之中,曹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袁紹大敗,只得倉皇敗走,連文書檔案和財物輜重都來不及帶走。然而,當曹操在處理袁紹留下的書信時,卻發現有不少屬下與袁紹有著書信往來,而且信中的內容有著暗通媾和的嫌疑,這明明就是要謀反。他身邊的謀士曾勸說曹操,讓他對暗自通信的人逐一點名,然後全部以死罪論處。按說自己與袁紹開戰,自己的手下卻與敵人不清不楚,這是任誰也不能接受的,大家本來以為曹操會聽從謀士的建議而將意圖反叛的人都殺了,可是這一次,曹操並沒有這麼做,這讓所有人都大感意外。他說:「當時袁紹勢力強大,我與他為敵,連自己能不能保全尚不可知,更何況是其他的人呢?」說完便一把火將所有的書信證據全部都燒掉了。有了這次燒書信的事件以後,冀州各個藩郡便出現了很多向曹操投降獻城的諸侯。因此也為曹操日後掃蕩河北、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曹操的「假糊塗」技巧可謂是運用得恰到好處,為自己贏得了十分明顯的政治優勢。面對官渡之戰,曹操實際上是打贏了兩場戰役——一場是軍事戰,即奇襲烏巢,打擊袁軍的後援物資補給,從而勝利;而另一場則是政治心理戰,焚毀手下暗通袁紹的書信,這種「假糊塗」技巧一出,頓時便樹立了自己寬厚待人、體諒下屬的政治形象,手下將士們從此更是對他感恩戴德,從而穩定了軍心,同時還贏得了河北各番郡的好感,紛紛前來投效。從某種意義上說,曹操火燒書信,同之後的火燒赤壁、火燒連營一樣,都為三國時期天下形勢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從而為後來三足鼎立的態勢做出了貢獻,可以說,曹操此種「假糊塗」的處事技巧應該算是歷史上的一個大計策。曹操對手下密謀造反裝糊塗,是不是因為他真的宰相肚裡能撐船,氣量宏大、為人寬宏、不拘小節呢?當然不是!可以說,曹操火燒書信的做法大大出乎當時人們的預料,這件事並不符合他的一貫作風,不然在歷史上他也不會被一些人稱為「奸雄」了。那他為什麼突然間「性格」大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種做法完全是因為政治需要,只是一種處事技巧而已。袁紹家事顯赫,家族在漢朝四世出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是曹操沒辦法與之相比的,所以,要抗擊袁紹,最好的辦法就是贏得人心,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曹操的「假糊塗」技巧就是要籠絡人心。相比之下,袁紹也是糊塗的,可他的糊塗不是像曹操一樣假糊塗,而是真糊塗,他為了逃命,最後連重要的信件機密都拋下了,這正是一種對別人不負責任的表現,恰恰反映出了他在政治上的愚蠢,自此以後誰還敢將身家性命託付於他呢。可以說,曹操燒書的「假糊塗」處事技巧與袁紹丟書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導致了二人最終的結局截然不同。所以,我們也應該借鑒曹操的「假糊塗」,學會包容,而不要像袁紹一樣「真糊塗」,自毀長城。


推薦閱讀:

接吻也是技術活,得好好學      錢江晚報
離婚是件技術活不靠情商靠智商
識男,也是個技術活:讀《識男手冊》

TAG:技術 | 當官 | 技術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