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玩核桃

文玩核桃其真正的意義

玩核桃能養生: 手揉核桃雖然分量不及石球和鐵球,但卻有自身的優點,即冬不涼夏不燥。每天揉核桃,能刺激手上的諸多穴位,可以起到通經脈、養臟腑、調虛實、定氣血的保健功能。對於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白領來說,時不常地把玩核桃更能起到舒筋活血、預防職業病的功效。  當兩個核桃在手中轉動、壓擠、摩擦時,指和掌鬆緊有度,精密協調,拇展肌、拇屈肌、對掌肌、蚓狀肌等幾乎所有掌指肌肉,鉤骨、舟骨、指骨、月骨等幾乎所有手部骨骼、關節都在參與。玩核桃時,指掌部的血管能得到反覆揉擠和按摩,這種鍛煉就像做「血管體操」一樣,增強血管的舒縮能力,降低其脆性,血管的功能在不經意間得到了良性訓練。 手部神經極為發達,其末梢神經豐富,痛覺、溫覺、觸覺十分敏感。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神經傳導延緩,感覺會變得遲鈍。當你玩核桃時,凹凸不平的紋理擠壓肌膚,可促進神經末梢的血液循環。長期伏案者,經雙手把玩核桃一段時間後,掌指會變得靈活、輕快,這與養生保健作用不無關係。另外,玩核桃,還能刺激手掌穴位,疏通經絡,舒筋活骨,保健臟腑。如何玩核桃: 針對核桃的個頭、大小,玩法應有區別。俗話說,大個的搓、小個的揉。搓,是把核桃在掌中分成兩個部分,由拇指、食指、中指,捻住前面的一個核桃來回滾動,又叫「盤」或「團」。另一個核桃由無名指和小指固定不動,前面的一個或搓或揉、或盤一兩分鐘後再把後面那個跟前面那個轉換一下位置或搓、或揉、或盤,依此類推。不要使兩個核桃磕碰,傷其自身的花紋。也就是文盤與武盤。)   女性宜選小核桃;老年人宜選矮樁、油性大、質地稍軟的核桃;青年人可選質地堅硬、不易上色的核桃,磨練性情。 玩核桃一則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二則藉助其皺襞與稜角兒,刺激手掌與手指上的諸多穴位,從而疏通經絡,祛病延年,不易患高血壓、腦血栓等心血管疾病。關於核桃把玩的一些穴位指壓資料: 勞宮穴在掌心橫紋中,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清胃、除面瘡的作用。點壓勞宮穴還可治高血壓,當血壓急劇上升時,可按壓勞宮穴。方法為:用大拇指從勞宮穴開始按壓,逐個按壓到每個指尖,左右交換按壓,按壓時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文盤核桃時停頓一下,用手心的核桃稍用力攥一下,就可起到作用。 魚際穴位於手掌面第一掌骨中點,拇指下隆起處,有瀉熱宣肺、散瘀潤膚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時,尾指指尖所點處,有清心瀉火、活血潤膚的作用。 神門穴位於手腕和手掌關節處小指那一側的腕橫紋中,合谷穴位於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間,按摩它們,能夠促進面部血液循環、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腦。提醒:按摩後最好飲一兩杯清水,促進新陳代謝。終於整理完了,其實睡覺太晚對血壓也不好,但還是想一鼓作氣發完此帖,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文玩核桃的一些主要特徵

文玩核桃的一些主要特徵:一、獅子頭獅子頭屬於麻核桃的一種,四大名核之首,形狀飽滿,近於圓球形,花紋漂亮,多卷花、繞花,擰花,有洞有眼,狀如雄獅頭,故得名。按高度可分為高樁和矮樁,按紋路可分為粗紋和細紋,按底兒可分為平底和窩底,按產地可分河北、山西、北京、天津薊縣等.二、公子帽公子帽屬於麻核桃的一種,四大名核之一,形狀稍矮稍寬,特點是邊特別大並且在連接臍的地方形成兩個美麗的大兜兒,形狀就像是古代公子們頭上戴的公子帽一樣,很漂亮,故得名。個人更偏愛與公子帽,形很漂亮。三、官帽官帽屬於麻核桃的一種,四大名核之一,形狀近似與公子帽,但是要比公子帽長得更飽滿,兩個邊形成的兜要小或沒有兜。四、雞心雞心屬於麻核桃的一種,四大名核之一,形狀近似雞心,一般個頭較大,多直紋,嫁接較多,紋粗邊厚,大底。好雞心揉出來後會有漂亮的龍紋,變化莫測。五、楸子 楸子是野核桃品種之一,楸子木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古代就用來做傢具,包括近代的70年代前大多地區都喜歡用楸子木也就是核桃木做傢具,因為加工出來的傢具顏色紅亮,光看其本色就已經很好看了。文玩楸子與其他文玩核桃一樣是文玩核桃家族裡面的一個成員,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成員,很多其他品種都是楸子演變過來的!文玩楸子講究的也是文理,個頭,成對,圓的底要能坐住,長的要後圓前尖。因為楸子形狀變化萬千,要想找到成對絕非容易,楸子個頭大小差異很大,大的能達到7-9厘米,小的可以不到1厘米,特大,特小者都可以收藏,當然成對更好,其他大小基本上在4厘米左右,如果你在市場上看到了好的楸子,一定不要放過,因為現在楸子價格還沒有那麼高,都很便宜,好的楸子一定注意。楸子里的好品種也很多,如棗核、白菜、燈籠、楸子桃心等。六、燈籠燈籠是楸子的一種,產地很廣,形狀接近球形,八條大筋就像撐起的燈籠,故得名。分軟硬兩種燈籠。

文玩核桃,玩的是什麼

古人云:「凡心愛之物實乃可遇而不可求也。」 國自改革至今,國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不但玩山水,玩汽車,玩電腦,玩古玩的人也日益增多,而我們玩核桃的人更是猛增,教授、幹部、軍人、商人、學生,幾乎是各行各業的人都有。然而,玩核桃究竟玩什麼,這是一個聽來簡單明白,說來複雜、玄奧的話題。本人認為,只有把三個方面的概念內容理解認識清楚。才能算大致講明白這個話題。(人身保險早已經買好不怕拍磚——磚場老闆早就不作好多年了~哈哈) 首先是「玩」:什麼叫「玩」?怎樣理解「玩」?「玩」字簡單,內涵豐富,可以解釋為「把玩」、「戲弄」、「耍弄」;也可以理解為「欣賞」、「觀賞」、「賞而至樂」等。因此又引伸出「玩物」、「玩耍」、「玩賞」、「玩味」等詞語及其他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被豐富補充的意義。 其次是「文玩」:為什麼我們不叫「古玩核桃」,因為「古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限定就是「古」。玩核桃真正的發展當屬明始,清中,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北京、天津地區可算核桃玩家勝地。縱然有百年以上的核桃存世,但是少之又少,根本就沒形成一定的氣候,所以不可稱之為古物,因此「文玩」一詞用在核桃身上最貼切不過,「文玩核桃」,這裡就要先講講文玩的出處,《周易?繫辭上》說:「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又:「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此處「玩」字意謂研習、體會。「樂而玩」則有鑒賞品味之意。《尚書?旅獒》說:「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物」謂玩弄、賞玩心愛之物。後世文人則將《周易》的「玩其辭」和《尚書》的「玩物」結合起來,轉而玩古書畫金石,以點綴閑適、風雅生活。中晚唐以來,文玩鑒賞即十分發達,成為士大夫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此玩山水、玩花鳥、玩書畫、玩雪、玩石,甚至立身處世也稱「玩世」。「玩」有文學自身傳統的影響,也有晚明時代特色,如溯其文化源頭,則來自《周易》。 關於「文玩核桃」,現在行內人並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更沒有學術上的文章,所以現在的玩家都屬於摸索學習探索階段,有些玩家經驗比較多,對文玩核桃的認知比較深刻,所以現在都遵循老玩家的經驗學習,沒發展到一個層面談不上「文」,故此沒有真正的高手和新手之分。而「文玩」實際的發展能為眾人所用則起源於古時讀書人的書房生活,原本是讀書人勞累後為了調節體力和思緒隨意撫摩的一些文具,久而久之,甚得其益,便成為把玩者獨鐘的消遣方式。千年來,經過眾多文人雅士的推崇,以及數輩能工巧匠的潛心琢磨和精心製作,文人的這一愛好逐漸豐富、深化,形成中國文化藝術品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封建社會,士大夫歷來喜好附庸風雅,文人的玩具自然囊括於有錢有勢者玩賞涉獵範圍之內。於是這個階層的參與介入,使得「文玩」這一民間藝術有了市場的經濟基礎,「文玩」的製作開始轉向產業化。一時間,品種繁多、樣式各異的「文玩」之作層出不窮,徑走朝野,鼓噪市井。「文玩」在文人墨客的唱詩交遊中,更是逐步演變成時尚的話題。

「文玩」概念
「文玩」究其概念,是指書房內各式各樣設計巧妙、製作精美的文具及擺飾。聚類可分為三種:一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屬於真正的文具,實用性較強;二是文房四寶的衍生品——如筆筒、筆洗、鎮紙、臂擱等物,兼有文具和把玩雙重作用,此類是「文玩」的主體部分,多見精品;三是純「文玩」小品——如暖手玉件、案頭小石等物,此類多數無實用價值,純屬把玩或擺飾。文玩核桃當屬第三種。 「文玩」的玩主以文人雅士居多,這部分人在生活上安於淡泊,在藝術上講究清雅,在表達上寓意含蓄,在風格上追求洒脫。千年來這股源遠流長、積澱而成的文人之風,不但為後人樹立了欣賞真正藝術的價值標準,同時也為後輩的藝術創作之路指明了方向。擁巨資購珍品而又未能領悟其內涵者,不算是真正的玩家;散淡中求質樸而感其可心可意者,才是「文玩」的真正知音。 而核桃如何能躋身於文玩之列呢,遍覽群書,當屬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提到,紫禁城皇宮保存一隻乾隆皇帝的「百寶匣」,其中有一格裝的是一對揉手核桃,雕刻著神話人物。王公貴胄乃至文人士大夫鍾愛揉手核桃,於是揉手核桃得到盡善盡美的一個昵稱,叫「文玩核桃」,其他核雕自然為「文玩核雕」了。其實當初那皇帝老兒根本無暇顧及核桃本身的特色,自然也不會在意天公之作,好的核桃本身就具備色澤紫褐,長時間把玩手感熟滑,慢慢脂潤,觀其形如山巒疊嶂、流水潺潺……觀其色並不亞於古玉名瓷,野趣重於雅逸,讓玩家聯想豐富,如能湊對,自然屬可遇不可求之物!本人對「個」不推崇在此不多表述,「個」還不如換成「對」更具內涵。自然核桃經玩家多年把玩其精妙、典雅、香色、氣韻皆可包納於「清高雅逸」四字之中,必當「文玩」莫屬。 再次,就是玩「什麼」:核桃的範圍種類很多,不談核雕,在此只說自然形成的核桃,老玩家都知道四大名核,不過也有爭議,究其原因在「形」「個」上的觀點不同,這好辦,喜歡什麼就玩什麼,喜歡獅子頭就收藏獅子頭,喜歡官帽就收藏官帽,喜歡雞心或者虎頭、燈籠……都可以收藏。

文玩核桃四個玩頭
一、玩的是有錢並且能賺錢的得意感。野生核桃稀有,別說2對一個模樣,就是一對配好都難,所以每個經萬眾挑過 的都不可再生,這應該沒有爭議了,現在玩核桃的人與日俱增,分配與再分配的過程中,出價高者得之,因此有錢才能買到核桃,錢越多,買得核桃越多,越名貴。可顯示富家的得意;說實話目前市場來看投資核桃不僅能保值,還能增值。1000元買的轉手讓出可變1500,這是一種文雅的賺錢手法,可稱之為儒商,錢賺得越多越得意。因此玩核桃也就是玩錢,玩錢的感覺真好。 二、玩的是可以辨識核桃成色、價格的成就感。就象玩古玩的人總要顯示、比試各自對辨認鑒定古物的「內功」也就是「眼力」。眼力的高低,只有在玩核桃的過程中才能比較,進而經受錘鍊。很多人的人停留在「文玩核桃」屬於乾果之類,許多玩家也只是在乾果的認識上才步入了解「文玩核桃」。目前市場「文玩核桃」雜亂無章,或者文言:「諸侯鼎立」,能於五尺之外一眼看出、優劣,價物是否等同,看出何地何樹,並將鑒別依據及來龍去指點得頭頭是道、清清楚楚,讓周圍的人都豎起拇指,投來敬佩的目光——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啊!所以在「文玩核桃」圈子裡,有這樣的眼力和沒這樣的眼力其在行內的「地位」和「待遇」是大大不同的。所以玩核桃也就是玩眼力。 三、玩的是擁有感。玩——長久了自然就有玩家,能稱之為玩家就說明玩的人有一個「玩」同感之物愛好的一個群體,雖然「文玩核桃」只是一個小圈子還沒到「古玩」那般世界公認,不過群體中不成文的規則已然存在,默認的精品核桃實屬罕見。別人沒有,我有!簡單說紫禁城皇宮保存一隻乾隆皇帝的「百寶匣」,其中有一格裝的是一對揉手核桃這皇帝老兒的御用品,我也有,興趣來時想看就看,想摸就摸,玩得就是罩隨心所欲、自己擁有的感受,玩得就是罩自己的才是最親的感受。

四、玩的是蘊含於文玩核桃之中的文化藝術內容。這個我不敢多說當學古玩大家所識:~引用古玩界的話語:「歷經無數自然的、社會的災難,而僥倖留傳至今的古代器物上無不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承載著我們先人的豐富信息,如他們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理想信仰,時代追求等,還有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的領悟和把握。玩古玩玩到深處、玩到境界、玩到出神入化者,無不以玩古玩中博大精深的民族的歷史的文化藝術底蘊為最終目的。到這時,也只有這時,玩古玩才算是玩到了點上,玩古玩才成為雅玩,你自己也才會有思想的升華,才會有對古玩欣賞的美感認識的升華」。 質,決定了核桃的壽命;決定了核桃上色的好壞,快慢。質包括核桃的硬度、是否圓潤、是否細膩、是否成熟、是否做過等等。 品種不同,質地不同。同一棵樹上,沒長熟的核桃,質地也要稍差。陰皮也使核桃的質地變差。陰皮的產生,主要有兩種原因。在這裡,我只說一種:核桃在生長過程中,雨水滲入青果中,附在核上,影響了核桃的正常生長,導致顏色變深。有的陰皮是深黑色,這樣的核桃貴賤不能買,你就是盤50年,顏色也不對。永遠成不了「玩意兒」。 核桃生長過程中,環境的乾濕程度,是靠雨水,還是地下水,都會影響核桃的質地。嘉峪關一帶的寬邊獅子頭,質地堅硬、筋大、紋深、邊寬且薄、不夠飽滿,就是和掛漿期間,乾燥少水有關。 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賣主的「自己加工」。不要說什麼酸洗、油渣、上色了。就是簡單的用自來水洗,也會破壞核桃的質地,影響盤玩過程中的上色,也一樣會導致核桃成不了「玩意兒」。要價2000的獅子頭,「鋦」過的,在市場里也很普遍。 為什麼要用水洗?還是核桃沒長熟,青皮去不幹凈,沒長熟的核桃,質地自然相對較差。也有的賣主是因為他主要考慮的是經濟利益,沒有過多的考慮,他賣的核桃是「玩意兒」。 沒處理過的核桃,在放大鏡下看,比較圓潤,細膩,有質感。而處理過的核桃,粗糙、發乾、沒有質感。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鑒別一對核桃的質(只是質的一方面)。一對沒上過手或是盤了10年的核桃,都一樣可以。一對核桃取一個放於手中,把玩一會兒(甚至只揉搓幾下),然後兩者比較。如果揉搓過的核桃明顯比另一個光亮、圓潤。說明這對核桃比較容易吸附「人氣」,質地比較細膩。用水洗過甚至是「鋦」過、「油」過、「燒」過的,則不會有明顯變化,不容易吸附「人氣」,自然在盤玩中,上色速度、色澤、光亮、圓潤等等都不及前者。核桃的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核桃的色,甚至包括盤50年之後的色

推薦閱讀:

技巧 | 核桃的收藏保養
千萬別吃核桃! 你以為只是好吃?看後震驚了,一定要告訴家人
怎麼給文玩核桃上油?上什麼油?上多少油?
怎樣才能完好無損地嗑開一顆杭州小核桃?
什麼牌子的嬰兒核桃油比較安全?

TAG:文玩 | 核桃 | 文玩核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