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醬 |《奇葩大會》寵物正向訓練師寧蔚:動物使用著最高級的社交媒體

叨叨醬 |《奇葩大會》寵物正向訓練師寧蔚:動物使用著最高級的社交媒體

延續上篇的靈感來源,本文仍然是劉叨叨在看了《奇葩大會》被感動得眼淚鼻涕一大把後,自覺有義務發聲。

01

寧蔚—寵物正向訓練師,03年開始從事寵物及動物的行為調整改良訓練,十多年的行業經驗接觸了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良多動物,苦笑說「可能你們不信,最難調整訓練的動物是狗」。

確實,身邊養狗的一票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剛花錢把我家狗洗香香,又滾得渾身是泥;我家狗偏不願在固定的狗廁所尿,打了多少次都沒用...

寧蔚說他必須為被圈養在人類身邊的狗朋友伸冤,不是狗故意與你作對,而是作為寵物主的人類,壓根不知道排便對於狗意味著什麼。

寧蔚舉了個很生動的例子,當寵物主牽著一條發情期的成年公犬去小區遛彎,狗會習慣性的去聞其他狗的尿液,甚至在幼年犬、成年公犬、發情期母犬的尿液中,能精準定位到發情期母犬的尿液,並宣誓主權再尿上自己的尿。

因為這小小一灘發情期母犬的尿液中,傳達的信息為:女,身高165,芳齡28,正在尋覓一位情投意合的帥哥。而你家正值發情期的公狗,通過尿液嗅聞到了這條信息,並同樣以尿液的形式回傳信息:男,身高180,年齡28,有房有車,可否認識一下?

甚至在第二天你們遛彎時,你的狗仍然會回到尿液的位置,去嗅聞新的尿液信息:她是否答應一試;嗯?居然有其他公狗想要截胡?看,它甚至知道要持續跟進!

因為,對於狗來說,排便就是它們的社交方式,這是它們建立社交圈的途徑。如果未來30天沒有大雨沖刷這小小一灘狗尿,每一個經過的動物都能通過嗅聞了解到其中傳達的信息量,而不是像寵物主人類一樣必須藉由聊天溝通、藉由朋友圈才能知道彼此近況,所以,動物才真正使用著最高級的社交媒體!

02

95%的寵物主是怎麼做的呢?咦...太髒了!瞬間把狗拉開;遠遠看到一灘尿液,直接繞道走;今天太遲了、工作太累了、外面下雨了,不遛狗了吧...生活節奏太快了,每個人都變得著急起來,甚至也急於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最快達成自己期待的與寵物的相處模式,用寵物零食引誘,或直接暴打一頓。

寧蔚曾訓練過一隻邊境牧羊犬,每次遛狗,只要牽引繩一解,這隻牧羊犬就會東張西望,以最快的速度把視線範圍內的糞便,通通吃掉。接下來還會瘋狂地嗅、尋找,把隱藏在草叢裡的糞便也找出來都吃掉,只有當它確認這片活動範圍內的糞便都清理掉後,它的肌肉才放鬆下來,敢直視寧蔚:糞便都清理了,你不會打我了吧。

這讓寧蔚非常痛心,雖然後期通過正向訓練,這隻邊牧的情況有所好轉,但也僅限於寧蔚本人帶它出門時,它才不吃糞便。

顯然,這隻邊牧在幼犬時期就常因為隨地大小便的問題,被寵物主不溫柔的,甚至是暴君式的「教育」過。狗並不是真的與主人對著干,它是實實在在的不懂。因為恐懼,這隻邊牧偏激地認為,只要消滅掉所有的「犯罪證據」,主人就不會遷怒於自己。

在最好教育的幼犬時期,這隻邊牧受到的都是訓斥與打罵,我相信它原來的主人一定也有寵愛它的時刻,但是對於狗來說,從幼犬時期積累的恐懼和害怕,將伴隨它甚至一生,這1次的傷害並不是後期99次的溫柔能夠撫平的。

是我們選擇了寵物,是我們自私的想要把它們圈養在我們身邊給予陪伴,而我們卻仍然很經常性的以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去限制和約束寵物。寧蔚最後表達的觀點最讓人動容:「選擇養一隻狗不難,努力讓一隻狗按照你的習慣去生活也不難,難的是真正用一顆平等愛它的心跟它一起生活。」

03

再上升一點,主人與寵物的關係又何嘗不能窺見一斑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其一,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太習慣性的去幫孩子做決定,不管這是否是孩子想要的。父母們常會說:我們尊重孩子,愛孩子。但父母們,還是習慣高居自己,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想法和決定灌輸給孩子。

曾經票選【最怕聽到父母的一句話】冠軍:爸媽還不是因為愛你...顯然,孩子們的票選里有著太多的無奈。我們從不懷疑父母的愛,我們感恩,我們無以回報,但如果這份愛再多一點空間,就更好了。

其二,作為父母,是我們選擇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初為人父人母,我們總會展望未來:我們會做有耐心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與孩子做朋友的父母...但不幸的是,總有一些人偏了軌。

當孩子哭鬧,當孩子闖禍,當孩子考砸...有些父母就忘記了曾經暗下的決心,他們將打罵視作教育的全部,用疑問句和否定句當做交流的核心,「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學好,你就不能」,「我看你就是個廢物」...

他們不願意以鼓勵的形式去幫助孩子,因為對他們來說,打罵是最短時間內讓孩子安靜下來的方式,也是讓自己的怒氣最快速找到出口的方式。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在最易接受教育的年紀里,更多的被恐懼和自卑佔據,久而久之,否定了自己,關上了心門,甚至與人相處和溝通都有障礙。

正向引導,以鼓勵的方式,給孩子從短期小目標定起,每達成一個,就獎勵一個小禮物,這個禮物不一定是物質的,它可以是父母一個鼓勵的擁抱,可以是孩子期待的一次踏青,甚至可以是換取半小時的遊戲時間。

給予更多的空間,多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父母們可以不完全順從,但至少你該了解孩子的意願。父母們最該記住的一句忠告就是:讓孩子們心理健全的快樂成長,才是最大的成就!


推薦閱讀:

第一次養狗狗,你該知道的狗狗生理知識
「益生菌」小東西有大作用
寵物被蜱蟲咬了怎麼辦?慎點!
正確給狗子洗澡的姿勢
五大安宅的靈性寵物

TAG:奇葩大會第二季綜藝 | 寵物飼養 | 社交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