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癲癇,「難」在哪裡?

難治性癲癇,「難」在哪裡?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異常過度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許多人都知道,癲癇是神經內科一種難治性疾病,而關於「難治」人們對此一直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是癲癇疾病本身很難治療,其實並不然,癲癇定義為難治,大部分而是與患者本身有關。那麼,難治性癲癇病到底「難」在哪裡呢?癲癇專家王文生為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大部分癲癇疾病本身通過藥物治療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癒的。而所謂難治性癲癇,泛指抗癲癇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發作的患者。那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癲癇疾病本身都是可以治癒的,為什麼還有難治性癲癇?

  癲癇是一種發病類型多樣發病癥狀上千種,可誘發癲癇發病的病因繁多的疾病,同時癲癇的治療是一個長期且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也導致了癲癇疾病雖本身不是難治的,但誘發癲癇轉為難治類型的因素太多,而臨床上許多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常常不能正常把控治療期間的各類誘發因素,導致轉化為了難治性癲癇。

  癲癇專家王文生指出以下三種情況都屬於難治性癲癇:

  1、癲癇病程在3—4年以上;

  2、每月發作4次以上;

  3、經長期、系統的多種抗癲癇藥物治療,即使在血葯濃度檢測下,也不能控制者。

  導致癲癇難治的原因有什麼?

  1、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們對癲癇的知識並不了解,也這導致了當人們身體出現癲癇癥狀時,不能及時作出判斷,常常錯過最佳治療的時期,導致病情的加重或轉化。

  2、癲癇疾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要把我患者身體治療的反應情況,也有尋求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臨床上許多患者往往花大量的時間去選擇各類治療方式,因長時間無法進行針對性治療,患者身體有受到各類治療的衝擊,導致患者病情加重轉為難治性癲癇。

  3、癲癇疾病需要長期堅持進行正規系統的治療,並且要治療與家庭養護同時配合進行,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臨床治療中,許多患者及家屬私自對治療進行調整並且在生活中不懂得良好的養護,導致長期的治療不見成效,拉長治療周期,讓患者身體飽受發作的痛苦,形成惡性循環,轉為難治性癲癇。

  癲癇專家王文生指出,癲癇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病,癲癇患者要做好和疾病長年抗戰的準備,要想儘早控制好病情,好的心態還不夠,還需要癲癇患者、家屬、癲癇病醫院醫生多方面的配合才行。發現自己患病之後一定要及時的去正規大型醫院做詳細檢查、確診。這樣就做到了「早發現、早治療」,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定製出適合的治療方案,然後需要患者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合理用藥,您就可以很快將癲癇病疾病治癒了。

推薦閱讀:

癲癇的前世今生
癲癇發作該如何施救?
青少年癲癇患者發病原因有哪些?
老年癲癇患者夏季如何預防發作?

TAG:癲癇病 | 生物學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