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秋節起源於唐朝賞月風尚—-兼論我國中秋節傳統的文化安全隱患

論中秋節起源於唐朝賞月風尚—-兼論我國中秋節傳統的文化安全隱患

黃濤

[摘要]中秋節是一個綜合性的大節,其習俗活動跟上古時期的月亮崇拜、月亮神話、秋季祭社等有淵源關係,但是這些因素是在中秋節形成之後才對該節日發生影響的。中秋節形成的直接源頭是唐初的賞月風尚。到中晚唐,中秋節已經成為我國的全民性節日。宋代它已成為以賞月飲酒為主要習俗的盛大節日。明代中秋節轉為以拜月祈福、親友團圓為主要習俗,並有了月餅這種節令食品。明清之後中秋節俗的功利性內容顯著增強,貴人倫、重親情的主題逐漸突出,而唐宋時期那種賞月的浪漫抒情氛圍、痛飲美酒的狂歡精神衰退了。中秋節在我國發源與演變的過程完全是發自本土社會生活與文化傳統的,沒有異域文化因子,「中秋節源自新羅」之說是不能成立的,該說法的錯誤主要在於將兩個完全不同的節日混在一起。[關鍵詞]中秋節 起源 演變 唐朝 賞月 新羅 商榷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它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關於它的起源,現有說法主要為以下三種:其一,源於上古時期就開始的月亮崇拜;其二,源於對月中女神嫦娥的祭祀活動;其三,源於古人在秋季為慶祝豐收而舉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動。這三種說法各有道理,能分別解釋中秋節部分習俗活動的來源。一般認為第一種說法更能說明問題,因為中秋節的民俗活動不管是祭月賞月,還是吃月餅、慶團圓,都跟月亮有關係。從歷史記載來看,中秋節一出現,就是以月亮為主題的,後來其主題演變為合家團圓則是由團聚賞月的活動和「圓月」的「圓」字引申發展而成的。第二種說法基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把拜月賞月說成是祭祀或感念月中仙女嫦娥,實際上是後世的人們把月亮人格化了,嫦娥成為月神或月亮的化身,祭祀嫦娥跟拜月實質上是一回事。所以前兩種說法可以歸併為一種。第三種說法著眼於農歷八月是莊稼和瓜果成熟的季節,中秋節也有一些嘗新糧、吃瓜果、慶豐收的習俗,不過這些活動在中秋節習俗中只是居於次要的位置,以此來解釋整個中秋節習俗的起源就顯得牽強了。 以上三種關於中秋節起源的說法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不能說明中秋節產生的時間。月亮崇拜、月亮神話、嫦娥神話、秋季祭月祭社,這些活動早在周代之前都已存在,都有確鑿的文獻記載,但是中秋節並不是周代之前產生的,它出現的時間更晚些。現在學界關於中秋節的形成時間並無定論,最常見的說法是中秋節形成於宋代,但這種說法並沒有經過認真的考證,是以訛傳訛造成的。[1]另一種極少見的說法是中秋節形成於漢代,這種說法也並沒有經過嚴謹的考證,也沒有用節日的構成要素來衡量,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唐宋以前見不到關於中秋節的記載。另一種說法是中秋節形成於唐朝,本文即持這一觀點。 如果說中秋節起源於月亮崇拜、月亮神話、嫦娥神話、秋季祭月祭社等文化事象,一般而言它也應該最初形成於這些文化事象出現或興盛的時期;即使說它也可以產生於這些文化事象衰微的後世,但是也應該指出為什麼在這些文化事象興盛的周代之前沒有形成中秋節,而在這些文化事象衰微的後世才產生該節日。顯然,中秋節的形成還有其它的契機或條件。本文認為,中秋節的直接起源是唐初的賞月風尚,賞月風尚形成的原因首先在於月亮在農曆八月十五顯得又大又圓的自然屬性,其次才是神話傳說加給月亮的人文內涵,後來才有了拜月、吃月餅、慶豐收等習俗,最終形成一個綜合性的大節。

一、唐朝初年中秋節的形成

節日形成的標誌有兩個要素:一是有固定的節期,二是有穩定的模式化的民俗活動。在歷史上的某一時期,如果每逢八月十五這個日子,就做某些跟平日不一樣又每年都類似的事情,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中秋節在這時產生了。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秋節是個關於月亮的節日:拜月、賞月、吃月餅,由月圓引發的親友團圓習俗,這個節日的主要風俗習慣都跟月亮有關係。月亮崇拜和月亮神話在遠古的時候就有了,但是在唐朝以前並不是固定在八月十五拜月或講月亮神話。月亮崇拜、月亮神話與仲秋祭祀的習俗在周代以前就產生了,僅憑這些因素並沒有正式形成中秋節。但是它們為後世中秋節成為一個大節奠定了基礎。中秋節形成之後,由於存在內容上的聯繫或活動時間上的接近,它們就被或早或晚地結合到中秋習俗中來。月亮崇拜在漢代基本為皇家壟斷,從此以後直到唐朝,極少見到普通民眾拜月的記載。 到了唐朝,記載農曆八月十五或其前後賞月的詩歌驟然出現很多。檢索全唐詩,唐朝的八月十五賞月詩共111首,出自65個詩人之手。[2] 它們在題目中標出「八月十五」或「中秋」所作,或在正文詩句中寫出這一時間。如李嶠《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觀月》、張祜《中秋月》、許渾《鶴林寺中秋夜玩月》、曹松《中秋對月》等。從詩題看,當時「中秋」一詞已被人們普遍使用。唐朝以前,該詞就已有人使用了。《周禮·春官》中有:「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3] 其中,「中春」指春季的中間一個月,即農曆二月;「中秋」則指秋季的中間一個月,即農曆八月,這與後來的「中秋」特指八月十五還有差異,但是屬於同一個詞的意義演變。《禮記?月令》上有「仲秋之月」的說法,「仲秋」指秋季的第二個月,與後來的「中秋」不同,但是有音近的聯繫。唐詩中的「中秋」則特指農曆八月十五。唐朝詩人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還專門解釋了「中秋」這個詞的含義。他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從一些詩句的描述,可以斷定八月十五賞月從初唐開始已是在文人士大夫階層廣泛流行的習俗。王建(約767-約830)《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說:「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夜月明人盡望」一句,意思是今夜月色很好,人人都在望月,點出八月十五日賞月是社會上人人所做之事。張祜(約785-約852)詩《中秋月》先寫中秋夜色:「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然後寫自己久處邊塞,在月圓之夜不能與親人團圓的愁緒離情:「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字裡行間透露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感。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則有「滿目飛明境,歸心折大刀」之句,也寫思鄉之情。白居易詠中秋詩尤多,詩題中標出「八月十五」或「中秋」字樣的就有7首,如《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里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寫的是中秋月夜與友人聚會賞月之事。晚唐詩人殷文圭作有《八月十五夜》,寫中秋之夜獨身在外的鄉愁,開頭兩句為「萬里無雲境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其中「最團圓 」即指月圓人團圓,是此時已有親人團聚賞月習俗的一處明證。 除了詩歌以外,還有其他形式的關於唐代中秋習俗的記載。五代王德裕的筆記小說《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了唐玄宗(公元685-762,即李隆基,又稱唐明皇)要建「望月台」的故事: 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台,與吾妃子來年望月。」後經祿山之兵,不復置焉,惟有基址而已。」 從上下文看,這是發生在天寶十四年的事。筆記小說不是信史,上述故事有可能是民間傳說。但即使是民間傳說,至少也說明在五代之前有了比較興盛的中秋賞月之俗,如此民眾才能編出唐玄宗八月十五的夜晚與楊貴妃一同賞月又要建望月台的故事。晚唐盧肇的《唐逸史》記載唐玄宗喜愛中秋玩月的事:「開元中,中秋夜待明皇於宮中玩月。」 唐代還盛傳唐玄宗游月宮、遇仙女、傳仙樂的故事,可稱為中秋節的三大傳說之一(另外兩個傳說是嫦娥奔月和元代借月餅起義的故事)。據唐代蔣防《幻戲志》記載:八月十五日夜晚,玄宗望月入迷,起了游月宮的念頭,就請天師作法,與天師一起來到月宮。月宮中的仙樂分外動聽,仙女告訴他們這音樂名叫《紫雲曲》。玄宗素曉音律,默記曲調,回到凡世把這仙樂傳了下來,起名為《霓裳羽衣》。從月宮回來的途中,經過潞州城,俯視全城,見月光如畫,城中靜悄悄的。天師就請玄宗用玉笛演奏樂曲,但玉笛並沒隨身帶來,還在寢殿之中。天師就命徒弟去取,瞬間取回。奏完曲子,君臣幾人向城中投撒金錢。過了十幾天,潞州官府上奏說,八月十五日月圓之夜,城市上空有天樂傳來,並有金錢撒下。這個故事在唐代筆記小說《龍城錄》(作者託名柳宗元)中也有記載,對月宮景象、素娥仙樂等描述更為詳細生動,並提到「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師但笑謝而不允。」意思是游月宮是特定時間「八月望日」才能做的事。 《開元天寶遺事》卷二「撤去燈燭」條還記載了宰相蘇頲八月十五在皇宮中值夜班時置酒賞月故事:「蘇頲與李乂對掌文誥,玄宗顧念之深也。八月十五夜,(蘇)于禁中直宿,諸學士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晝。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命撤去。」值班時也要置備酒宴賞月,更能彰顯中秋玩月習俗。 中唐時期的筆記小說《諸山記》記載了一個傳說:武夷山神叫武夷君。秦始皇二年時,有一天武夷君傳話給村裡人說:「你們要在八月十五日彙集山頂。」這天村裡人都聚集在山頂,只見這裡有彩屋帳幔亭台,空地上設著寶座,前邊鋪著紅雲紫霞褥子,旁邊器物都很華麗。神命男女分兩旁坐下。只聽見空中有人說話,但看不到說話人的形體。很快音樂聲響起,也只見樂器,看不到演奏的人。一會兒擺上酒宴,讓大家吃飯,味道甘美。後來各路神仙都離去了,大家都很欣喜。陸羽(733-804)所作《武夷山記》也有類似記載:玉皇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在山上建幔亭彩屋,在八月十五這天與鄉民們宴飲,並對鄉民說:「你們都是我的曾孫。」以上關於武夷山的傳說當然是人們編的故事,各路神仙現身招待村民的事情不是真事,但是這個故事的背景即八月十五日村民聚集在一起喝酒吃飯的習俗應該是真實的。上邊的傳說就是人們在編故事解釋為什麼在八月十五這天要匯聚宴飲。 從上述詩歌和其他文字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唐朝,中秋節已經初步形成了。從現有資料來看,唐朝初年主要是社會的中上層人物如官員、文人等及其家庭開始風行在八月十五日月夜,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賞月、賦詩、飲酒、聊天等。一般貧苦人家沒有賞月、賦詩的雅興,但到了中唐時期,中上層賞月聚會的風尚影響、流傳到下層社會,開始在尋常百姓家庭、寺廟之類公眾場所興起聚會、宴飲、祭月等習俗。由此到晚唐,中秋節已成為全社會的節日。 我們還可以看到,唐朝的中秋節習俗和後來的中秋節有比較大的差異,那就是唐朝中秋以賞月為中心。賞月一般是親友聚集在一起,一邊宴飲,一邊賞月聊天,文人則對月賦詩。也有人獨自賞月,獨賞明月留下的記載多為思鄉思友之作。一般是個人離開親人,出差在外,面對圓月,想到家中親人也在欣賞明月,為月圓人不圓而傷感,並將這種憾恨寫在詩歌中。可以說,唐朝的中秋節習俗就是親友團聚在一起賞月,其中心內容是賞月,團圓是因賞月而起的,是依附在賞月活動上的。如果不是因為賞月活動,就不會憑空生出中秋團圓的習俗。 唐朝出現賞月習俗的原因首先在於中秋月亮特別大特別圓的自然條件。其實單純從天文學的角度看,月亮不一定只在中秋分外明。月亮每月都要圓一次,每次月圓的時候都很亮。可是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月到中秋分外明」。這是什麼原因呢?從天文學那裡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月亮的亮度,跟月亮反射給地球光線的反光面的大小有關,同時還跟月亮離地球的遠近、月亮離太陽的遠近有關。每月的滿月都能達到最圓的狀態,反光面都有一天達到最大,八月十五也並不比別月十五更圓。那就要看月亮的近地點和近日點的情況了。根據天文學資料,月亮在其公轉的橢圓形軌道中,其近地點並不一定在八月十五前後,而近日點一般在農曆十一月、十二月,不在八月。天文學上找不到合理的原因,而氣象學上卻有可信的解釋。黑龍江省氣象中心矯玲玲撰文指出: 每當這個時候,北方吹來的乾冷氣流迫使夏季一直迴旋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上空的暖濕空氣向南退去,天空中的雲霧少了。同時,太陽的傾斜度漸漸變大,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逐漸減少,氣溫一天比一天低了,乾燥、寒冷的冬季風使水汽降低,空氣透明度加大,因而秋高氣爽、夜空如洗,月亮分外皎潔,使人產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覺。這也是古詩中說的「豈是月華別?只因秋氣清」。[4]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自然現象與賞月風尚的契合便是中秋賞月的盛行。賞月之舉,當然不能說始於唐朝。在遠古時期,人們對月亮固然更多的是崇拜,但是在崇拜之餘,也會感受到月色之美。那些月亮神話都有著浪漫綺麗的的幻想,都能體現出古人對美麗月色的感受。《詩經》中也留下了抒寫柔美月色的詩篇。但這裡說的賞月風尚則主要是玩味月色之美,而對月亮的崇拜退居其次。這種思潮的出現需要在自然崇拜與神話思維比較淡化之後才能出現。魏晉南北朝時期便出現了文人玩月風尚的苗頭。唐代歐陽詹在《玩月》詩序中說:「月可玩。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他說月亮可以玩,顯然是與月亮崇拜截然不同的一種態度。並說南北朝時期的謝靈運、鮑照、謝眺等詩人都已開始喜歡玩月,留下了玩月詩。到了唐朝,社會安定,政治開明,經濟繁榮,人的思想也空前地開放自由。這種盛唐氣象導致賞月活動更加風行。唐人是很喜歡月亮的,唐詩中賞月的詩歌很多,李白被人們稱為「月亮詩人」。 賞月活動的盛行自然會導致中秋賞月的流行。這就是因為前邊所說的月到中秋特別明。唐代的詩人們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事實,並將之清楚地描寫在他們的賞月詩歌中。歐陽詹在《玩月》詩序中說:「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太寒,夏則蒸雲太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玩。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則寒暑均;取之月數,則蟾魄圓。」這是非常明確地說出了唐人特別鍾愛八月十五日月夜的事實。劉禹錫的《八月十五日夜觀月》說「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這跟氣象學的解釋比較接近。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中有「此時瞻白兔,真欲數秋毫。」月中的白兔看起來特別清楚,好像能數出它身上的毛。這也是說中秋的月亮特別亮。張祜詩《中秋月》中有「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也是說這天的月色在一年中最好。司空圖《中秋夜》說:「此夜若無月,一年虛度秋。」這一夜如果月亮隱而不見的的話,這一年的秋天算是白過了、虛度了。可見中秋之夜在唐人的心目中多重要,是多麼特殊的賞月的好日子。無需再多引證,結論已經躍然紙上:唐人賞月的愛好使得中秋賞月風行,漸漸演變為一種風俗,即社會上的人們都在八月十五夜晚大張旗鼓地賞月,這樣唐朝八月十五作為一個賞月節就出現了。而唐人的賞月是聚集親友同賞,並由月圓聯繫到人的團圓。唐代詩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說:「萬里無雲鏡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在字面上將八月十五與「團圓」聯繫起來了。許多唐詩寫到一人在外鄉,恨不能與親友團圓,也是存在這種聯繫的證明。親人的團聚習慣自然地派生於十五賞月的風俗。這為後世中秋節轉為團圓節打下了基礎。

二、宋代中秋節開始興盛

宋代中秋節已經過得很熱鬧。主要活動是唐代賞月宴飲習俗的延續。孟元老在南宋所寫的《東京夢華錄》以回憶的方式記述北宋汴京(開封)的繁華景象,其中卷八「中秋」條下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棗、栗、孛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看這段描寫,可知北宋時期,中秋節的熱鬧程度已經達到極致,無論貧富、長幼,簡直是全民狂歡。中秋之前就開始準備,中秋這天中午痛飲美酒,晚上通宵賞月,遊玩。 宋代中秋節成為世俗的隆重節日。它跟唐代中秋節主要有兩點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夜晚宴飲賞月,宋代則是全天都過節,中午就縱情飲酒;二是唐代中秋節活動的主角是文人、中上層家庭,唐朝中後期一般百姓開始參與,但並沒到踴躍、熱衷的程度。這說明宋代的中秋節已經成為一個大的節日了。朝廷也重視此節,給公職人員一天的假期。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對南宋中秋習俗的記載與上文所記北宋習俗類似,也同樣熱鬧,但增記了一項內容:「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說明此時有了重視家人團圓的趨向。 宋代也有很多吟詠中秋月色的詩詞。特別是在宋詞中,寫中秋節的詞藝術成就很高,佔有重要地位。在《全宋詞》中收有中秋詞210首,其中標有「中秋」字樣的178首,標有「月夕」的3首,沒有題序的中秋詞29首。中秋詞的內容大多描寫月色、思鄉、思親,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樹、月宮、瓊樓等;在思想格調上,「清奇高曠,感悟人生、探索宇宙是其總的趨向。」[5], 蘇軾有中秋詞三首,都是名作,其中《水調歌頭》最為膾炙人口。蘇軾在此詩序中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可見蘇軾是在中秋痛飲美酒之後,對月而作此詩。詞的下半部分將人的悲歡離合與月的陰晴圓缺相比擬,最後祝願身處異地的親人平安,終能團聚,這與自唐以來由月圓聯繫人間團圓的主題是一脈相承的,也在思想上與中秋節的團圓習俗相通。 宋代中秋節也有拜月的習俗,不過當時的拜月在中秋習俗中並不重要,也不普遍,儀式遠不如後世鄭重。根據目前所見資料,宋代拜月主要是少年少女對月祝禱、許願。據宋代金盈之所寫的《新編醉翁談錄》卷四「八月」記載:「中秋,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常娥,顏如皓月。」這裡說京城的賞月聚會,跟其他地方不一樣。這句話說明拜月是在賞月活動中發生的事,不是像後世那樣專門搞的拜月儀式,也不是各地普遍都搞的儀式。城中各家十二三歲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飾,到樓上或在庭院里焚香拜月。男孩子祝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就是祈禱儘早科舉中第,有個大好前程。當時有人作詩說:「時人莫訝登科早,只為嫦娥愛少年。」女孩兒就對月佇立,默默禱告,願容貌美似嫦娥,皮膚白如明月。書里還記載了一個傳說: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叫無鹽的女子,是天下最丑的女人,因為幼年拜月,後來以德行好的理由被選入皇宮,但皇帝沒有寵幸她,就是因為她貌丑,沒有跟她同房。有一次,皇上在賞月時看到她,見她姿色異常美麗,就很喜歡她、寵愛她,並立她為皇后。[6]宋代詩人劉辰翁有詩《虞美人·壬午中秋雨後不見月》有「笑他拜月不曾圓」一句。這首詩寫中秋節下雨,雨後天上陰雲不散,看不到月亮,兒女要拜月而不能。按以上記載,宋時祭月與後世頗有不同,一是拜月者是少男少女,明清以後男不拜月,但以成年婦女為主;二是這時拜月儀式比較簡略,沒有準備食物做供品。

三、明清時期中秋節以拜月、團圓為主要習俗

到了明朝,中秋節的習俗有了比較大的變化。雖然還是圍繞月亮來進行各種節慶活動,但是整個節俗的內容有顯著的調整、變動。 首先,中秋節不再以賞月活動為中心。這時,唐宋時期那種浪漫抒情的賞月傳統忽然淡化了,雖然許多風景特別好的地方還有比較熱鬧的賞月活動,但是在一般的地方,民眾踴躍賞月的情景不見了,各家的中秋活動不一定要包括賞月。在明代劉侗、於奕正所著的記述明朝北京風俗的《帝京景物略》里有對中秋節的大段描述,其中沒有對賞月的記載,取而代之的是對祭月的詳細記載。可以說,拜月祈福是明清時期中秋節的最隆重的內容。唐宋時期有一些民間拜月的記錄,但是民間拜月並不興盛,也沒有明顯地被結合到中秋節習俗中來。到了明朝,才明確出現了中秋節拜月的較多記載,而且明清時期拜月基本取代賞月成為中秋習俗的重要內容。月亮神話和傳說一直在民間流傳,唐朝中秋節的產生使月亮神話有了一個具體的依附點,為月亮神話提供了更廣闊的存活空間。其次,明清時期親人團圓成為中秋節俗的明確主題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並且此時有了「團圓節」之名。《帝京景物略》中說:「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意思是中秋節前回娘家的已婚婦女,中秋節這天必須返回公婆家,因為這是團圓節。民間認為女子出嫁後就是公婆家的人,中秋節不回來就是這家沒有團圓。 第三,重視親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親友之間要互送月餅、瓜果等過節的東西。 第四,明代出現了月餅這種重要的節令食品。開始月餅是作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現在節俗之中的,祭祀儀式完成後人們吃掉它,它也就成為人們過節時的食品。後來它成為獨立於祭月之外的節令食品。祭月之風衰退之後,月餅在節俗之中的地位反而提高了。 總體來看,明清之後中秋節俗的功利性內容顯著增強了,貴人倫、重親情的主題逐漸突出,而唐宋時期那種賞月的浪漫抒情氛圍、痛飲美酒的狂歡精神衰退了。

四、「中秋節源自新羅」說是不能成立的

從以上闡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秋節在我國由唐初的士大夫賞月風尚而發展成一個全民節日的過程。這一過程完全是發自本土社會生活與文化傳統的,看不出任何異域文化因子。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的中秋節是從新羅國(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朝鮮)引進的,如熊飛《中秋節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劉德增《中秋節源自新羅考》兩文即持此觀點。[7] 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是唐朝時日本和尚圓仁所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中的相關記載:十五日,寺家設餺飥餅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節。斯節諸國未有,唯新羅國獨有此節。老僧等語云:「新羅國昔與渤海相戰之時,以是日得勝矣,仍(乃)作節,樂而喜舞,永代相續不息。設百種飲食,歌舞管弦,以晝續夜,三個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鄉國,今日作節。」[8]圓仁於唐開成三年(公元838年)來到中國,於開成四年(839年)來到山東登州文登縣赤山村,在赤山法花院住了八個月。法花院是唐時新羅僑民在中國建立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居住在附近的新羅僑民常到該寺院集會。當時周圍居住的新羅僑民有二三百人。[9] 圓仁在此停留期間,見到新羅僑民過此節情形,作了上述筆記。其中所說新羅八月十五節的習俗有三項:一是食俗:新羅僑民法花院僑民吃的是餺飥、餅食。餺飥是隋唐時期流行的麵食,是一種在水裡煮熟的面片。餅食自周代到宋代都是平時吃的麵食,「餅」是所有麵食的總稱,並不特指圓形的餅。如北宋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把餅分為「燒餅」「湯餅」「籠餅」三大類,其卷二「湯餅」條下說:「余謂凡以面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yuè煮) 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而饅頭謂之籠餅。」可見這裡說的食品不是月餅。二是娛樂習俗:歌舞管弦;三是民間傳說:此節原為慶賀新羅國戰勝渤海國。顯然,新羅八月十五節從習俗活動到文化內涵跟我國的中秋節都沒有共同之處。楊琳曾就熊飛《中秋節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文反駁「中秋節源自新羅」說,他舉出三條理由:「首先,從文化影響的一般規律來看,政治上、經濟上佔優勢的民族通常在文化上也佔優勢,它的文化被處於劣勢的民族仿效吸收·····唐代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周邊各國紛紛學習中國文化。在這種優勢地位之下引進一個小國的節日來過,可能性是極小的。」其次,渤海國自唐中宗以來一直歸附於唐王朝,被視為唐王朝的地方政權,新羅對渤海國的勝利對唐王朝來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唐人不會引進這種文化內涵的節日。第三,圓仁所記「今此山院追慕鄉國,今日作節」一事發生在文宗開成四年(893年),「而早在此前社會上已有過中秋節的習俗」。[10] 雖然楊琳2003年發表的著作已經對此問題已有明確的反駁意見,但是劉德增教授又在2003年發表了《中秋節源自新羅考》,其中沒有對楊琳文章的見解發表看法。劉教授翔實闡述了圓仁來中國求法巡禮的相關情況,但對「中秋節源自新羅說」並沒有提供新的直接佐證資料。他列舉了在圓仁筆記之前中國文獻里對新羅八月十五節的記載:《北史·新羅傳》:「八月十五日設樂,令官人射,賞以馬皮。」《隋書·東夷傳》所記略同。《舊唐書·東夷傳》記新羅風俗:「重元日,相慶賀燕饗,每以其日拜日月神。又重八月十五日,設樂飲宴,賚群臣,射其庭。」這幾條資料是關於新羅宮廷節日活動的記載,說明在唐朝初期新羅已有八月十五日之節,而且在那裡還是一個很受重視的節日。但是所記習俗與圓仁所記相近,也顯示出與中國的中秋節沒有相同的內容。劉教授認為唐朝只是士大夫在中秋賞月,還沒有形成節日,以此說明中國的中秋節形成遠在新羅八月十五節傳入中國之後。本文不贊成此觀點,認為唐初的士大夫賞月活動已初步具備節日性質,是萌芽狀態的中秋節。劉教授也承認:「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的核心內容是家人團聚賞月,新羅人的八月十五日之節沒有這項內容,他們的『八月十五』乃若干人的歡慶活動。」儘管如此,他仍下斷語說:「唐朝文人學士賞月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再加上新羅僑民的節慶影響,到北宋終於形成了中國傳統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而在文章標題中更是提出「中秋節源自新羅」。他的論據主要有三點:一是中國中秋節與新羅八月十五日之節有共同的日期,二是新羅八月十五日之節的產生期早於中國的中秋節並且流傳於唐朝中國境內的新羅僑民之中,三是唐人有追求外來物品及文化的風氣。至於與中國中秋節的習俗、內涵完全不同的新羅八月十五節怎麼會影響中秋節,則沒有論證,只是說「新羅僑民的八月十五之節對於喜歡『胡俗』的唐朝人,不能沒有影響。」也沒有舉出唐朝人參與過新羅八月十五節的資料。劉教授還認為:「新羅八月十五節慶『設餺飥餅食等』,當為中秋節吃月餅之源頭。」但是對該結論沒有加以正面論證。 綜上所述,「中秋節源自新羅」說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儘管經過考證和辨析,我們可以指出這種說法的謬誤,但是這種說法以專家觀點的面貌在社會上流傳時,還是很容易影響到一般讀者的看法的。2005年3月30日北京科技報就以《中國的中秋節是舶來品?中韓再起爭端》為題報道了《中秋節源自新羅考》的觀點,並在網上發表,有一定的社會影響。 2005年韓國申報成功「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已經給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敲響了警鐘。中朝(韓)中秋節源頭之爭也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雖然我們可以說清楚中秋節是發源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現在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的中秋節習俗是很興盛的,如朝鮮、韓國的中秋節(稱作「秋夕」或「感恩節」)是和春節同樣重要的盛大傳統節日,朝鮮有一天的公假,韓國有三天的公假。新加坡的中秋節也過得十分隆重,甚至比國內還熱鬧得多,節期持續半月左右,每晚舉行燈籠遊行、巨型燈展、國際燈籠製作比賽、傳統京劇表演、月餅群英會、賞月詩會、猜燈謎等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活動,官方民間廣泛參與,在新加坡的歐美人、馬來人、印度人等也參加到華人的節慶活動中來。[11]如果朝鮮、韓國或新加坡與我國同時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我國能否勝出,不容樂觀。即使僅從國家文化安全的角度考慮,我們也應該儘快採取充分有效的措施來保護、繁榮我們的中秋節文化。(本文已發表於論文集《文化安全與社會和諧》,社會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6月。408頁。)[1] 楊琳已經在其專著《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中羅列了「宋代形成說」的諸家表述的要點,並且清楚地爬梳了這種錯誤說法以訛傳訛的過程,然後明確提出中秋節形成於唐初的觀點,並作了較有說服力的論證。[2] 劉德增:《中秋節源自新羅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3] 《十三經註疏·周禮註疏》(上冊),801頁,中華書局,1980。[4] 矯玲玲:《中秋夜月色更明》,生活報,2004年9月26日,第29版。[5] 黃傑:《宋詞與民俗》,54-56頁,商務印書館,2005。[6] (宋)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卷四,第16頁,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7] 前文發表於《文史知識》1996年第11期,後文發表於《文史哲》2003年第6期。[8] [日]圓仁著,顧承甫、何泉達點校:《入唐求法巡禮行記》,6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 劉德增:《中秋節源自新羅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10] 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320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1] 馬譽峰:《感受新加坡:一個中國人的觀察與思考》,44頁,新加坡:創意圈出版社,2004。[ 本帖最後由 黃濤 於 2009-1-29 17:51 編輯 ]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中秋節 起源 本土說 源自新羅說

推薦閱讀:

傳統大寫意花鳥的時代之殤
2011.12.2.上課內容..<<傳統六爻>>
學拳筆記:傳統陳式太極拳一路招式講解筆記
追尋悠久的中秘傳統友誼
傳統文化的管理智慧

TAG:安全 | 文化 | 中秋節 | 傳統 | 起源 | 安全隱患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