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監製、製片人、出品人de區別與關係

導演、監製、製片人、出品人de區別與關係每當你看完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總會有一長串名字出現,除了主要演員等你從字面就可以理解的職位,還有些名詞是你未知或者概念模糊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下這些人的分工和關係。導演,製作戲劇或影視片的過程中,指導演出工作者的人。如果整個拍攝團隊是一隻部隊那麼導演無可厚非是這隻部隊的司令。類似提起《被禁播的姜戈》你會一定會想起昆汀, 提起《讓子彈飛》你會想起姜文一樣,如果影片是一本書那麼導演就可以說是這本書的作者。從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重要程度也可以看出導演這個職位在影視界的重要性。也許我們印象中最先出現的導演形象是:坐在監視器前的導演椅上,手裡拿著喇叭或者對講機,一邊看著監視器,一邊給整個劇組下達命令。這些沒錯但是不全對,那些形象只是在片場時導演的樣子,更多的時候導演可能會是和編劇討論劇本,和演員講戲,和攝影燈光討論光影,有時甚至是去檢查道具的製作過程,導演關心所有和影片相關的工作是否能達到自己的要求。另外,根據某導演原出身和專業不同,其自身的指導方向也會不同,如編劇出身的導演對劇本的掌控更絕對,那麼原本的編劇可能在劇組中會比較弱勢,舉個例子電影《烏雞》拍攝完後陳凱歌曾談論到:「張炭(編劇)是有貢獻的,我覺得他最大的貢獻就是陪我一塊聊天。」 同理有的導演更注重畫面:攝影導演 如張藝謀,有的導演跟注重表演:表演導演 如周星馳,有的導演更注重票房;投資人導演 如張偉平(想笑)。還有一種奇葩導演就是野路子影迷導演 比如昆汀(大笑)。接下來說監製,這個名詞誕生於香港製片體系,後被引入內地也算是中國特色,在國外一般只有製片人。香港出現監製概念,起源於大牌導演演員紛紛脫離大公司自組公司,如王晶文雋劉偉強的最佳拍檔,這三人的組合中,文雋編劇劉偉強導演,王晶就擔任監製,而三人其實都是公司老闆(大股東)和項目的執行manager,也就都是出品人和製片人。所以王晶的監製頭銜約等於但稍微工作量少於現在美劇常見的創作人Creator概念 :提供概念設想和大的建設性意見,會參與劇組重要決策,但不負責具體的劇本創作和導演拍攝。然後說說製片人:這是一個苦逼的角色(其實整個製片組沒有不苦逼的或者沒有不從大苦逼過來的)。製片人是從北美影視工業體系發展出來的職位,而他們的體系也被稱為「製片人制」,而我們的中國特色就是「導演中心制」。製片人要拉贊助、找編劇寫劇本,物色導演,連同攝影 燈光 美術 道具 服裝 場務 後期合成 3D特效都是製片的負責範圍。從前期的發現劇本,尋覓適合的拍攝地點,到拍攝中負責財務開支,監督影片的拍攝製作過程,和拍攝後的剪輯,後期宣傳直到上映。從奧斯卡獎項設置「最佳影片」頒給製片人可以看出,製片人一職在整部片子中起的作用。 最後說下出品人:講的大概通俗說就是個投錢的,比如《泰囧》是光線投的,那麼光線的老總王長田就是出品人。參與投資的就是聯合出品人。其實出品人這玩意也是中國特產,美國只署出品公司presents,老闆們不湊這熱鬧(當然像韋恩斯坦的公司就叫自己名另說)。其實就是出品方(投資方)的法人代表,比如出品有中影集團,那韓三爺就是出品人。如果某公司只是投了一小部分錢,那他就是聯合出品,法人代表掛聯合出品人。 近年來有個好玩的趨勢就是會在出品人欄里出現劉德華、周星馳、成龍這些人,其實一般意味著他們是影片的主要投資人之一。
推薦閱讀:

rows()和row()的區別以及row(a1)/row(1:1)/row(1:10)/row()-等的應用
顯宗和密宗的區別
★比較盤和合盤的區別,及雜談占星
文物、古董、古玩三者有何區別?
珍珠粉與珍珠層粉有什麼區別?

TAG:導演 | 製片 | 關係 | 製片人 | 監製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