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茨維爾暴力衝突折射美國社會種族新問題

夏洛茨維爾暴力衝突折射美國社會種族新問題

姬 虹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9日 06版

上周末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發生的種族暴力衝突,導致數十人受傷,3人死亡。面對白人至上主義者和左翼反對者相互撕扯、3K黨舉著火炬在美國建國之父托馬斯·傑弗遜創建的弗吉尼亞大學校園裡遊行的畫面,我們不禁要問:美國的種族關係怎麼了?

白人民族主義者與另類右翼的聯手

  此次暴亂源於白人民族主義者集會,反對該市打算拆除美國內戰時期邦聯將軍羅伯特·李的雕像,據說有2000至6000人參加,集會參與者與反對者產生暴力衝突。

  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第一,白人種族主義分子齊聚夏洛茨維爾。按照非政府組織「南方貧困法律中心」分類,白人種族主義團體有3K黨、新納粹黨、白人民族主義團體等,這些組織宣傳白人至上,白人優於其他人種,應該掌控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極端觀點。近年來,白人至上運動的蔓延和活動方式有所變化,更多依靠網路和社交媒體,傳播仇恨情緒,並且互相聯絡。另類右翼是近年來興起的極右翼思潮,進入人們的視線是在2016年大選時期,他們與白人民族主義者應該說是邊界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乾脆認為另類右翼是「重新包裝的白人民族主義者」,也有人認為近年來傳統的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數量減少,這並不意味著白人至上勢力的消退,而是流向另類右翼了。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到新納粹黨成員高舉著納粹標誌,3K黨揮舞著美國內戰時期邦聯戰旗,口號也是各式各樣,有反猶的、有親納粹的,在事發現場的有3K黨前首領大衛·杜克,也有另類右翼的代表人物理查德·斯賓塞,此次集會的名稱是「團結右翼」,在白人至上主義的旗幟下,聚集了各路人馬。

第二,參加的成員多為白人年輕男性,白人民族主義者趨於年輕化是值得關注的現象。比如2015年6月17日白人槍手迪倫·魯夫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伊曼紐爾非裔衛理聖公會教堂開槍射擊,造成9名非洲裔死亡,其中包括該教堂牧師、州參議員克萊門特·平克尼,槍擊案震驚全美乃至全世界,魯夫當時21歲。夏洛茨維爾暴亂事發當天,駕車蓄意衝撞反對集會的人群隊伍,釀成了人員傷亡慘劇的白人詹姆斯·菲爾茨20歲。另外,參加夏洛茨維爾集會的活動成員很多是當地弗吉尼亞大學的學生。總體而言,美國的「千禧一代」(1984至2000年出生),這些「80後」是美國目前人口數量最多的群體,有8300萬人左右,他們中43%不是白人。有研究表明,從整體上看「80後」較他們的長輩對種族更加寬容,但其中的白人,種族主義色彩濃重,這大概與經濟狀況不好有直接關係,如沉重的助學貸款、貧困和失業也困擾著他們,比起他們父輩和祖父輩同齡時,財富積累和個人收入都差很多。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容易偏執,出現「獨狼」式的行為,迪倫·魯夫從未與任何仇恨組織有過接觸,但他瀏覽了大量白人至上主義者的網站,他打開的第一個網站是「保守派聯盟」,該網站羅列了大量非洲裔「殺戮」白人的案例,魯夫承認「從那天開始,我變了一個人」,於是萌發了「發動種族戰爭」的念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近幾年來,類似夏洛茨維爾騷亂的事件屢見不鮮,一次次將美國種族問題的痼疾展現於世。根據2017年3月15日蓋洛普的民調數據,美國42%的人對種族關係非常擔憂,2010年奧巴馬執政初期時這個數字只有13%。今年是洛杉磯騷亂髮生的25周年,加州4月的一項調查顯示,60%的受訪者認為不出5年,還會再現這樣的騷亂。多種因素導致了種族關係趨於惡化。

  首先,在夏洛茨維爾騷亂中,白人民族主義者在示威中大喊「把美國奪回來」「你們不會取代我們」,這是白人對自身人口減少,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淪為少數族裔所表現出的不滿和憤怒,白人對人口構成變化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奧巴馬卸任前和《紐約客》記者說起,他認為像他這樣的人當選為美國總統不可避免,但他早當選了20年,使得整個國家不得不有更多的調整和適應。言外之意,就是美國還沒有準備好迎接一位少數族裔總統。

  1980年時白人佔美國人口的比例超過80%,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美國白人人口比例降到了63%,預計2043年前後比例將低於50%。從長遠看,白人人口萎縮趨勢不可逆轉,僅就目前而言,白人人口的自然減少影響範圍有限。2016年大選白人選民佔總選民數的73.3%,2012年這個數據是73.7%。根據2013年的數據,白人家庭擁有美國財富總量的90%,拉美裔是2.3%、非洲裔是2.6%,剩餘5.1%是其他少數族裔。2016年9月1日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全國企業中只有17.5%為少數族裔擁有。從政府人員構成看,美國自建國以來,少數族裔總統只有奧巴馬一位,幾乎全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國會兩院80%以上的成員是白人,全國80%以上大學校長也是白人。所以,從財富和權力集中程度看,美國還是白色的美國。

  其次,少數族裔不滿加劇。奧巴馬作為第一位非洲裔總統,非洲裔美國人對他寄予了希望,但直到奧巴馬8年任期結束,非洲裔的狀況也並沒有什麼改善,失業率是白人的兩倍,25%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奧巴馬任內一個突出現象就是白人警察殺害無辜非洲裔的事件頻發,從弗格森、紐約到巴爾的摩、巴吞魯日、夏洛特等地,涉案警察往往逍遙法外。2016年共有258名非洲裔被警察槍殺,佔到全國被槍殺人數的1/3。非洲裔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不滿,從非暴力行動轉化為暴力行動,甚至以暴制暴。2016年7月7日達拉斯非洲裔老兵邁卡·約翰遜不滿非洲裔遭警察槍殺,打死5名警察,打傷多名,在和警察對峙時,約翰遜對談判人員稱他對於近期警方槍殺非洲裔的行為非常氣憤,想要殺死白人,特別是白人警察。

最後,移民潮也加劇了種族關係的緊張。此次移民潮始於1965年移民法改革,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達到高峰,外來人口急劇增長,2015年時達到433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13.5%,如果加上移民在美國出生的子女,共計有8430萬人,佔總人口的27%。移民潮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引發了「我們是誰」的爭論,美國依舊是「合眾國」,還是成了「分眾國」?美國土生白人憂慮移民是不是搶了他們的飯碗?是不是壓低了工資水平、造成了失業,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方面帶來了負擔?有研究顯示美國政府花在移民身上的錢超過移民創造的經濟利益,也是在這種輿論影響下,土生白人把失去工作的怒火轉嫁到移民身上。

美國的困境

  1944年瑞典著名學者岡納·默達爾出版了《美國的困境》一書,他在書中指出,美國的困境在於,美國信條與種族不平等現實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種矛盾,聯邦政府應該起帶頭作用。可惜70多年後的今天,美國依舊沒有走出這種困境。

  特朗普上台藉助了白人,尤其是白人藍領的力量,他執政後的社會政策的內核是白人至上主義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併助長了另類右翼反移民、反多元、鼓吹白人至上的思想。以爭議最大的「禁穆令」為例,該行政命令直接針對中東7個伊斯蘭國家(第二次禁令改為6國),這在美國移民史上還是第一次。在難民接收上,「將優先接受來自中東的基督徒難民而不是穆斯林難民」,實際上對美國國內已經存在的反穆斯林風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9·11」事件改變了美國民眾對穆斯林的看法,對穆斯林的恐懼和憎惡日益增加,美國機場不止一次發生乘客拒絕和看上去是穆斯林或說阿拉伯語的人同乘一機。根據美國穆斯林權益組織2017年的研究數據,在美國境內2016年反穆斯林的事件較2015年增加了57%,如放火燒毀清真寺、當眾撕下穆斯林婦女的頭巾、給穆斯林組織寄恐嚇信等。

  除了政策導向外,特朗普對另類右翼主要首領史蒂夫·班農等人的重用,實際上加劇了白人至上思潮的躁動,右翼勢力抬頭,使得多年以來一直是過街老鼠的白人種族主義者,從邊緣走向了前台,最終導致了夏洛茨維爾暴力衝突。

  總之,在可預見的未來,如果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不能奏效,移民等社會問題得不到很好處理,那麼夏洛茨維爾一類的暴亂還會出現,而且愈演愈烈。此次事件中,衝突雙方情緒激烈,謾罵、撕扯,用棍棒相互毆打,噴洒辣椒水,現場一片混亂,一些白人至上主義分子還「全副武裝」,頭盔、盾牌、警棍和槍支,一個不少。夏洛茨維爾騷亂可以看作是白人種族主義抬頭、另類右翼謀求更多關注的新起點。

  

推薦閱讀:

【電影】美國·動作 / 歷史 / 戰爭電影大片【空降任務 】
「幻海迷情」之美國網紅:阿里克薩·米爾斯(Alexa Mills)
留學美國,究竟什麼是套磁?
不立儲君,侵消相權,反腐擴大:傳統皇權戲碼在現代社會上演
美國和中國有一千個原因走到一起,卻為什麼分道揚鑣?

TAG:社會 | 美國 | 種族 | 美國社會 | 暴力 | 衝突 | 折射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