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自覺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論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自覺吳向東 《 光明日報 》( 2013年09月14日 11 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政治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精神,是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本前提。

彰顯社會主義的價值維度 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的共識。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說,「什麼是社會主義」無疑是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但是,如鄧小平所說,這個問題我們過去並沒有完全弄清楚。在改革開放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曾經由於對目的與手段、價值理想和現實途徑之間關係的不恰當把握,導致社會主義價值的跌落。同時,由於受蘇聯模式以及科學主義思維方式的影響,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社會主義又被制度化,忽略了社會主義的價值維度,沒有能夠形成合理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沒有看清楚社會主義價值和價值觀對社會主義的意義,從而沒有搞清楚社會主義的真諦。這種不清楚導致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嚴重失誤以致帶來嚴重後果。鄧小平曾經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政治家的敏銳和智慧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價值維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注重從價值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鄧小平反覆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法制也沒有社會主義等等。最後,他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這一論斷中,他將共同富裕看做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將社會主義價值觀旗幟鮮明地引入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之中,矯正了以往對社會主義實證化、制度化的理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江澤民提出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胡錦濤提出社會公平和正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以及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等。這不僅表明我們繼續從價值的角度去理解社會主義,而且也表明對社會主義價值的認識在不斷深化。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念的提出,則充分反映了我們對社會主義價值,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與社會主義本質的關係的認識達到了一種理性自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根本的價值理想、價值原則,從價值層面上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完善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展開的實踐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建構的思想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實現的制度安排。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它的生命之魂,表達出它特有的精神氣質。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覺、理論自覺、制度自覺。不僅如此,由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方向,推動著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引導著社會主義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不僅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我理解,還意味著它的自我建構。

整合多樣化價值觀 引領現代價值秩序的建構

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秩序中。任何健全的社會都具有穩定和諧的經濟、政治、社會秩序,也有著穩定和諧的價值秩序。價值秩序不僅反映著社會的經濟、政治秩序,而且通過自身為人們建構有序的意義世界,促進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秩序需要核心。猶如一首美妙的樂曲,如果沒有主旋律,只能是一堆雜亂的音符而已,要真正形成價值秩序,就必然需要一種核心價值觀來調節與整合多元價值的緊張與衝突,統攝價值生活。因此,任何一個成熟的社會和文化都會致力於建構和不斷強化其核心價值觀。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帶來的社會急劇轉型以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經濟全球化、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特點,社會價值秩序發生著深刻的變遷。改革的歷史進步性決定並確證了人們價值觀變化的進步性,同時,價值秩序的變遷中又充滿了緊張、衝突甚至一定程度的混亂。價值觀的多樣性引發,帶來了價值觀的衝突,這種衝突表現在個人、群體、社會不同主體之間在效率與公平、利益與道義、自由與平等一系列重要價值問題上,有著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看法與選擇。同一主體在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的價值取向也往往呈現出多變性與矛盾性。這種矛盾和衝突也是不同形態的價值觀,如傳統的與現代的、本土的與外來的、宗教的與世俗的、精英的與大眾的價值觀之間的一系列矛盾和衝突。在這種矛盾和衝突中,我們還看到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價值觀的物質主義、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一些人視金錢、財物及其獲得是他們的首要乃至全部目標,認同物化的邏輯,信奉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一些人價值觀具有明顯的模糊性,以事物具有相對性為借口,混淆是非界限,美醜不分、榮辱不辨。一些人信仰缺失,精神迷離失措,無所依傍,陷入無意義的焦慮與孤獨之中,並走向虛無化、平庸化、冷漠化。因此,我們時常看到生活中道德底線頻頻失守,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雷人事件不斷發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擔著引領現代社會價值秩序建構的歷史使命。價值秩序變遷中的矛盾衝突以及一定程度的混亂,反映了經濟社會關係中的矛盾和利益的衝突,同時也以問題的形式,凸顯了對核心價值觀的訴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概念的提出,表達了對這一訴求的自覺。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彰顯,人們能夠對多樣化價值予以批判性整合,對價值之間的衝突加以調解,以此理解和統攝社會生活,消解價值觀的物質主義、相對主義、虛無主義,從而有效建構精神家園,在多樣化價值的喧囂聲中,安頓自己的心靈。社會也能夠找到全體社會成員在價值認同上的最大公約數,在具體利益矛盾、各種思想差異之上最廣泛地形成價值共識,有效引領整合紛繁複雜的社會思想意識,有效避免社會分化帶來的思想對立和混亂,形成穩定有效的現代價值秩序。

增強民族凝聚力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個民族國家的崛起,不僅伴隨經濟的強盛,而且伴隨文化的昌盛。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人們稱之為軟實力。誰佔據了文化發展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而文化的力量,歸根到底來自於凝結其中的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本質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價值觀的競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著當代中國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種自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國家認同感。國家文化軟實力首先表現為文化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主要來自於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追求。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每一個社會共同體都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核心價值觀,通過這種共同的價值觀為自身的存在進行合理性和合法性論證,並通過它來塑造和凝聚它的成員,把共同體的成員聯結在一起,產生一種團結感,形成一種親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這種親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這種核心價值觀為其成員提供了共同的價值理想、價值規範,使人們在自己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上有了共同的目標和追求,形成價值共識,從而形成一種強大的向心力。當代中國需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人們提供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目標,使人們超越民族、血緣、語言和地域等方面的差異,超越階層、行業、職業、利益等方面的差異,增強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歸屬感。同時,也正是憑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中國社會進行著自我認同,實現自我確認,回答「我們是誰」的問題,顯現自身的特殊性、差異性和同一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我們所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是當代中華文化的核心。這一核心價值觀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對當代中國發展問題在價值層面上所做出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解答。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既是在中國文化傳統和歷史的基礎上來進行的,也是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歷史背景下來展開的。它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本和市場機制,也要努力消除資本主義現代性帶來的種種困境與危機。與此相聯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離不開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合理繼承與吸收,又需要對他們進行批判與超越。在這種批判超越中,克服和消解現代性價值缺陷和危機,為人類文明發展找到一條新的道路和方向。在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具有世界歷史意義。因此,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近代以來「中國向何處去」這一歷史之謎的創造性解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則是對中國近代以來價值文化領域中西古今之爭的創造性解答。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是當代中國的文化標識,對外展示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形象,構成國際文化對話、交流、互動的基礎,也是當代中國對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有著獨特的價值。只有具有這樣的價值觀自信,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首席專家)

推薦閱讀:

關閉內涵段子,不如關閉寺廟
土雞蛋這樣做才更有營養,你知不知道
《老梁故事匯》這個節目講的是什麼?
關於行善的一些思考
消費社會對現代政治的解構|消費社會|現代政治

TAG:社會 | 價值觀 | 意義 | 價值 | 核心價值 | 主義 | 自覺 | 社會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