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多心經與五不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dbab001000b3c.html

按:2010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將舊文一篇置頂,供大家參考。恭請大家常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並誦《心經》。增無量福,滿一切願。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沙門宗舜敬識 2010年10月25日我讀得最早的佛經,是《心經》。那時只有十四五歲,天天不務正業,狂讀能找到的古代白話小說(包括三言二拍這些今天看來,都不適合小孩子讀的書)。《西遊記》的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中,烏巢禪師對玄奘說:「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於是傳了這《多心經》,後面錄有全文。我當時如獲至寶,特意拿了黃色的紙抄下來,不多久就背熟了。要知道,八十年代初,佛經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稀罕物。不過,經中講的是什麼,自然是不懂的。到現在還記得,首句說,觀自在菩薩。我當時理解為,看一個叫自在的菩薩。等到稍微大一點,就對這經名有了疑惑,為什麼要多心呢?其實,《西遊記》裡面的《多心經》,並不是烏巢禪師傳給玄奘的,而是玄奘從印度歸國後,於貞觀二十三年(649)翻譯的。《西遊記》不過是小說,自然不必當真。但如果細究起來,也可以找到些影子。《心經》在玄奘之前,已經有傳為鳩摩羅什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最起碼早玄奘兩百多年。不排除有人教玄奘或者玄奘自學的可能(兩種譯本,文字有些相同的地方,顯然玄奘借鑒過舊譯本)。

(季風老師書《心經》)

而且,《多心經》的叫法,也不是《西遊記》的首創,敦煌卷子中,就有至少六件抄卷,首或尾題《多心經》,可見唐人已經這樣稱呼了。《全金元詞》載王哲《紅窗迥》云:「多心經、記得分明,無掛礙無掛礙。」所以《西遊記》那麼用,也不奇怪。《多心經》,《西遊記》還稱為《密多心經》。第四十五回「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說:「那長老才舉步登壇,到上面端然坐下,定性歸神,默念那《密多心經》。」這也是唐人的舊稱。《全唐文》(卷987)載《崇勝寺丁思禮造像記》中說:「敬鐫阿彌陀佛一鋪,《蜜多心經》一卷。」不僅心多,而且蜜多。或者就是因為蜜多了,太滋潤,容易多心吧。這兩種俗稱,都是錯誤的。從經名來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前,有兩個限定(所謂定語),一是「般若波羅蜜」,一是「心」。先說第一個。前面一篇《菠蘿菠蘿蜜》簡單說過,般若波羅蜜(也作密,只是同音字,意義無差),是「以般若智而得解脫」的意思。這個詞,是從梵文prajna-paramita(無法顯示長音等符號,省略,下同),翻譯過來的,prajna,音譯作「般若」(缽惹),paramita,音譯作「波羅蜜多」。尾音的「ta」(多)有時候省略,就只音譯作「波羅蜜」了,比如巴利文也讀panna-parami,就沒有這個「多」音。般若,指照了諸法實相、窮盡其極之菩薩大慧。波羅蜜,到達解脫的彼岸(成佛)。因為有般若,才能波羅蜜,所以般若波羅蜜的重點,在般若上。經典中翻譯作「某某般若」的很多,如《大品般若》、《放光般若》、《道行般若》等等。用尾音的「多」簡稱「波羅蜜多」已經不妥,用來替代般若波羅蜜多,更是不倫不類。稱「蜜多經」與此同類,不必細說。所謂「心」,歷來的解釋很多,主要是核心、精要、精髓的意思。因全經文句簡約,卻包涵了般若甚深廣大之義,得其「心要」,故名為《心經》。所以,如果要用簡稱,不妨稱為「般若心經」,或者「心經」。在《菠蘿菠蘿蜜》文後,一位朋友留言說:

「摩訶般若波羅蜜」既然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為什麼我們中文的佛經中不直接用意譯?同樣的現象還有很多,比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為什麼中文的佛經要保留梵文音譯呢?直接用漢語意譯,不是表達更明晰嗎?

這個問題,恐怕困擾了很多人。甚至提高了佛經的閱讀門檻。但佛教裡面保留梵文音譯的情況,不是單純的翻譯技巧問題,包含著一套佛門特殊的翻譯原則。佛經翻譯開始的具體時間已經不可確切考證出,可以肯定的是,什麼時候有佛教信仰傳入,就肯定有佛經傳入。有佛經傳入,就必然有漢譯本(哪怕是口頭翻譯)出現。一般認為最早的佛經譯本是《四十二章經》,時間大約是公元67年。但對現存的《四十二章經》是否就是當年的舊譯,爭論極多。其實,我們只需要知道,早在公元初,就已經有了漢譯佛經就可以了。最初從事佛經翻譯的人,精通漢文的人很少,大多數來自西域,也有從印度來的,還有漢人。一開始翻譯的時候,並無具體標準,譯名也沒有統一,大量借用了儒家、道家的術語,清凈、無為之類,觸目皆是。只到公元403年,精通多國語言的鳩摩羅什三藏(被稱為七佛譯師),率領中國佛教精英,翻譯了《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法華》、《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經論,所譯經論內容卓拔,文體簡潔曉暢,千載流行。而他的譯經方式,也被後人遵從。到了唐代,玄奘大師總結前人的譯經經驗,提出「五種不翻」的原則,即梵文譯成漢語時,有五種情況不予意譯,而保留其原音(音譯):一、秘密不翻譯。例如經中各種陀羅尼(我們常說的咒語),是佛之秘密語,微妙深隱,不可思議,所以不翻譯。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心經》,最後有咒說: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有人翻譯出來,說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等等的意思。可能從梵文字面意思來看,這樣翻譯似乎沒錯。可是秘密語的密意並不在字面。比如你和朋友約定一個暗號,說一句英文乃至一個數字,代表你們之間的某種默契。旁邊的人,就算聽懂你們的話,翻譯成中文,可傳達出那種默契沒有呢?肯定沒有,否則就不叫暗號了。所以,勉強去解釋咒語,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二、有多種含義的不翻譯。例如「薄伽梵」一詞,兼具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等六意,無法選擇某一個放棄其他,只能保留音譯。三、中國沒有的不翻譯。如閻浮樹、庵摩羅果都只產於印度等地,為中國所無,只能保留原音。四、遵從古代譯法。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正等正覺」(佛所具有的覺悟),從東漢以來,歷代譯經家都用音譯,所以保留音譯不翻譯。五、為存尊重之心不翻譯。象「般若」、「釋迦牟尼」、「菩提薩埵」(簡稱就是菩薩)等,一概不譯為「智慧」、「能仁」、「道心眾生」等。因為用音譯,能令人生尊重之念,翻譯了,容易招致等閑視之而輕賤。將《心經》稱為《多心經》,其誤會的根源,應該是對於梵文音譯的不了解。明白了五種不翻的原則後,遇到這些看起來很古怪的佛教名詞,只能多查一下佛教辭典了。好在現在網路資源發達,絕大多數問題,可以在網上搜到。只是網上信息太複雜,也有很多錯誤存在,需要甄別。開博以來,常有朋友問一些佛教問題,基本屬於常識一類,可以在佛教辭典中找到答案,我不可能有更高明的解釋。回復的字數也有限,解答未必周全。所以,推薦大家去下載電子版的佛教辭典,不懂的,隨時查一下。

推薦閱讀:

念一遍《心經》,為渡河的遠行人掌燈
心經悟解·悟解10
《佛心經》第二講
心經廣義-----馮寶瑛演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台頌解㈦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