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沒遇上卵子的精子去哪了

眾所周知,精子與卵子相互結合的過程叫受精。男性一次射出的精子數以「億」計,但每次受精的只有1個精子,那些沒遇上卵子的精子都去哪兒了?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大部分精子在前往與卵子「約會」的路上就已經「死」了。男性每次射出的幾億個精子中,只有一小部分(大約1萬條)能到達輸卵管,即卵子所在地;能見到卵子「本尊」的更少(約100個),多數都成了「炮灰」。 精子「死亡」的方式五花八門。1.酸死。精液的pH值為7.2~7.8,為鹼性,陰道的pH值約為4.0,對精子而言實在「太酸」了。儘管進入陰道後,精液迅速變成膠凍狀,能暫時免受酸性陰道液的殺傷,但射精是一次性的,陰道酸性卻持續存在,所以大部分精子根本「熬」不住,紛紛「陣亡」了。 2.累死。小小的「蝌蚪」身長只有60微米,而它們需要跋涉的路途有20厘米長(20萬微米),一次「遠征」要耗費2個多小時,身體素質不夠好的統統都倒在了路上。 3.黏死。精子進入陰道後,需穿過子宮頸才能進入子宮,再上行到輸卵管壺腹。這個過程中,精子面臨的最大障礙是子宮頸,因為在大部分時間裡,子宮頸布滿了黏稠的液體,攔住精子通過。只有恰逢排卵期時,子宮頸黏液才能呈鹼性,變得稀薄、量多、彈性大,有利於精子活動和順利通過。但子宮頸對精子的這種「開放」作用只保持2~3天,即使在這個時期,射出的數億精子中,能衝破這裡與卵子結合的也只有百個左右。 4.無能而死。精子沿女性生殖道上行時會經歷一種稱為「獲能」的成熟過程。生殖道的液體會讓精子獲能,使它們的尾部鞭打、遊動更為有力,這樣才能穿透卵子的透明帶,沒有獲得這種能力的精子就被擋在了「門外」。另外,跑得最快的那個精子與卵子融合後,就會觸發卵子周圍透明帶變化,形成一道「防護牆」,防止其他精子再進入。於是,那百十來個「精兵」只能在外頭苦等而死了。▲
推薦閱讀:

精子受精的過程
精子先生的8種死法
科學家根據精子的運動規律,寫出一個神奇的數學公式
「我想把你變回精子還給你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人從億中挑一的精子而來,為什麼現實中優秀的人卻鳳毛麟角?

TAG:精子 | 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