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作 者:印光 著  出 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3-1  ISBN:9787511720368  【編輯推薦】  1.印光大師,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2.印光大師盡畢生精力,力弘凈土、密護諸宗,導一切人回歸凈土,了脫生死!  3.本書輯錄《印光法師文鈔》而成,以期紹述祖德,普濟於末世也!  【內容推薦】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為了糾正學人追求神通,執著妄想,誤入歧途的毛病,本書摘錄了《印光法師文鈔》中防止修行出現偏差的內容,讓學人增加識別能力,不要被社會上種種邪說、神棍所誤導,對當下的現實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節選《楞嚴經》中的五十種陰魔境作為參照標準,說明凡有執著皆是虛妄,告誡大家不要追求虛幻的東西,實在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簡介】  印光法師(1861(辛酉年)—1940(庚辰年)),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凈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民國四大高僧之一(虛雲,太虛,印光,弘一)。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陝西郃陽(今合陽)路井鎮赤東村人。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凈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閑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凈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目錄節選】  越分欲得為墮落魔外之本  急欲見佛易著魔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  境界現前莫失正念  勿慕見境  求感通為修行大障  不可妄欲得道得神通等  不可舍持名而修觀法  念佛三昧不易得  勿欲急得一心不亂  冀勝境界最易著魔  心空境寂時,何境界之有  魔境勝境之分別  不可著外境相  見善惡境界如何對待  【精彩導讀】  序言  印光法師(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陝西郃陽(今合陽)人。  印光大師早年遍參南北眾多叢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閉關閱藏數十載,深入念佛三昧,徹悟自心、圓悟藏性而專修凈土。又創弘化社,廣弘法化。辦靈岩山凈土念佛道場,為末法十方伽藍之表率。其文字般若,更度眾生無以計數。道風所播,遐邇景從,法化廣被,名遍遠近,仍粗衣淡飯,不登大坐,不打經懺佛事,遠離名聞利養。不離因果,不談玄妙,倡導老實念佛。所有供養亦捐善舉,慈善救濟,資助流通法寶數百萬冊。臨終預知時至,領眾念佛,跏趺而坐,含笑往生。荼毗後,示現舍利無數。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凈土宗,居功至偉,對中國近代佛教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圓寂後被尊為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大師在佛教界威望極高,弘一大師(李叔同)更是拜其為師並贊曰:「大德如印光法師者,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印光大師所處的年代離我們較近,對現代社會眾生的根性和情況最為了解。留下的《印光法師文鈔》等著作,被譽為「小三藏」,實為末法之慈航,暗夜之明燈,是現代眾生修習佛法的最佳指南。所以本書摘錄了《印光法師文鈔》中的相關部分,作為現代人防止修行出偏的參照。由於大師文章中的這部分內容有很多地方是以《楞嚴經》作為依據,所以本書將《楞嚴經》五十種陰魔境作為佛的聖言量的參照標準附在書後。  越分欲得為墮落魔外之本  汝欲光令汝圓覺妙心,廓然開悟(此心乃佛所證之心)。寂光真境,常得現前(此境乃佛所居之境)。《蓮池願文》雖有此語,切不可發痴欲其即得。若欲即得,必定著魔發狂,佛也不能救矣。譬如小兒,扶牆而走,尚難不跌倒。而欲飛行長空,遍觀四海,豈非夢話?但求往生,即了生死。若欲悟此心,見此境,尚須漸修,方能分悟分見。若圓悟圓見,非成佛不能。汝太不自量,光已說破,當以決志求生西方為事。越分欲得,反為墮落魔外之本。(復吳思謙居士書)  密宗雖雲現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決非博地凡夫[1]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則著魔發狂者,十有八九也。(復姚維一居士書)  [1] 博地凡夫:如按大乘圓教,為觀行即佛位以下的凡夫之統稱。因凡夫之位廣博,故稱博地。  彼妄想甚大,欲一年兩年修行,即得五眼六通,又欲知父母之究竟苦樂。此種話,雖是一片慕道報恩之心,若不為說破,後來或致著魔,可怕之極!(復楊樹枝居士書四)  急欲見佛易著魔  當以都(全)攝(收攝)六根,凈念相繼,以期一心不亂,為決定主宰。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報宿怨。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一見便生歡喜。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雖有活佛,亦末如之何[1]矣。但能一心,何須預計見佛與否?一心之後,自知臧否[2]。不見固能工夫上進,即見更加息心專修,斷無誤會之咎,唯有勝進之益。  [1] 末如之何: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2] 臧否:善惡,好壞。  世間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懷越分期望。譬如磨鏡,塵垢若盡,決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於磨,而但望發光,全體垢穢,若有光生,乃屬妖光,非鏡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補書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今例(比照)其詞曰:「但期心不亂,不計見不見。」知此當能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矣。(復永嘉周群錚居士書)  譚碧雲之著急,不獨彼一人獨犯此病,一切學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謂得。須知心本是佛,由煩惱未除,枉作眾生。但能使煩惱消滅,本具佛性自然顯現。如磨鏡然,止期垢凈,勿慮無光。如醫目然,但能去翳(yì凡眼內、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視線、影響視力的癥狀皆可稱為翳),自複本明。若於垢未凈,翳未去時,即欲大發光明,曷(hé怎麼)可得乎?若發,便是妖魔所現,決非鏡目之真正光明也。(復袁聞純居士書)  念佛發光或屬魔境  彼念佛發光,乃屬魔境。急為寫信,令勿以為是,久則自息。倘以此為聖境現前,則將來恐致魔鬼附體,著魔發狂,不可救藥。良以吾人從無量劫來,所結怨業,無量無邊。彼等欲來報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報。因彼想好境界,彼怨業遂現其境界,令彼起歡喜心,謂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謂我已成聖道。由此妄念堅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竅,則發顛發狂,佛也不能救矣。  世多有用功修行,發顛發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攝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聖。由終日唯以妄想聖境為事,如飲毒藥,昏亂無知,謂天轉地覆,神奇鬼怪。實則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  當教彼一心念佛,除「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外,概不許心生諸念,自然如長空霧散,天日昭彰矣。其一心念佛之利益與躁妄心想見境界之禍害,《文鈔》中皆屢言之。祈以此信抄而寄去。又須令其力依吾說,不以此境為是。即再發現,亦不生喜,亦不生懼,則其境自消。如賊人入家,認做自家人,亦受害。知是賊而妄恐怖,亦受害。若不喜不怖,概不理會,彼便無立腳處矣。(復陳士牧居士書五)境界現前莫失正念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方可不負此番三寶加被[1]之深恩耳。鍾英宿根固深,智識不開。夜半念佛,見一金甲神,恐是魔試,便不敢念,何無知一至於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界,皆不至妄生歡喜,遂致得少為足,便成退惰。不見佛不見境界,亦了無所欠。心未歸一,急欲見佛見境界,勿道所見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歡喜,即受損(謂生歡喜退惰)不受益矣。當以至誠念佛為事,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  [1] 加被:即把智慧、福德等灌注到被加被的人身上。  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見之像,乃唯心所現。雖歷歷明明顯現,實非塊然一物,以心凈故,現此景象。如水清凈,月影便現,毫無奇特。了不生誇張歡喜之心,更加專一其心,認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現有利益,即魔現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歸一。佛現則心更清凈。魔現則心以清凈不取著,魔無所擾,心益清凈,道業自進。  今則偶有所見,便生畏懼,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現,倘是魔現,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竅,令彼著魔發狂,喪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於此?恐是魔現,正宜認真懇切念佛,彼魔自無容身之地。如明來暗自無存,正來邪自消滅,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則是授彼全權,自己對治之法,全體不用,則任魔相擾矣。哀哉!哀哉!  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處,然不可專欲興此感想。若心常欲興此感想,則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無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凈心念佛,自無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驚懼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強盜來,自己先將家中護兵,移之遠方,令勿在家,則是替強盜作保護,令其了無所畏,肆行劫奪凈盡耳。何愚痴一至於此?(復陳士牧居士書六)  心地清凈,聖境現前,乃得我固有。何可如貧兒拾金,作極喜顛狀?既有此狀,完全是凡情氣概。若不省察,難免著魔。昔智者大師,誦法華經,於「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處,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使有狂喜不支之相,則何能入定乎哉?思此,則知聖境現而狂喜者,皆系凡情,殊(特別)乖(違背)聖智。倘不自量,亦危乎其危。(復濟善大師書)  今之小知見人,稍有一點好境界,便自滿自足,以為我得了三昩了,此種人,十有九人皆著魔發狂。以心念與佛相隔,與魔相合,故致然也。(復朱仲華居士書二)  所示令親之事,甚為希奇,可謂宿有善根。然又須兢兢業業以自修持,庶不虛此一夢。倘以凡夫知見,妄謂我已蒙三寶加被,已入聖流,從茲生大我慢,未得謂得,未證言證,則是由善因而招惡果。末世之人,心智下劣,每受此病。《楞嚴經》所謂「不作聖心[1],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2]」者,此也。(復包右武居士書二)  [1] 不作聖心:不當作已得聖證之心。  [2]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若作已證聖果解,就會遭受群邪所擾。  勿慕見境  問:「小女現年廿(niàn二十)二歲,矢志不嫁,吃素念佛,業已數年。今春其母亡過,伊(她)哀思篤切,數日不進飲食。後經弟子囑其為母念佛,以期蓮品轉高,伊自後對靈念佛,寒暑無間。惟其念佛至純一時,往往見十方光明,內現佛像。曾記今夏文(釋迦文)佛誕期,伊閉坐佛堂念佛。一日,親覺神遊凈土,腳踏地軟如氈,天花時墜,見佛(阿彌陀佛)及二大士[1]掠虛而過,觀音菩薩並對之微笑,以手執柳枝灑甘露水於其額,並見無數或坐或立修行之士,相均美好有光,後因送飯伊吃,此境即失。弟子思伊所見,雖多與經論相合,然伊前曾依同善社法靜坐二年(現對同善社坐法業已停止數年),當時亦見有光明境界。今此念佛所見不知是否凈土境相?抑仍系前之坐功幻影?故特求我師判示。」[1] 二大士:即二菩薩,這裡指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答:「令愛宿根頗深,立此志願,實堪欽敬。所言境界,或是聖境,然不可以此為是。但取一心,勿慕見境。果到一心,境不見亦無礙。未到一心,或所見不真,或見之生歡喜,皆足誤事。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即令是聖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著,便致誤事。不可不知。」(答緣凈居士問)求感通為修行大障於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於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感通則心更精一。所謂明鏡當台,遇形斯映,紜紜[1]自彼,與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況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諸魔事,破壞凈心。(復弘一法師書)[1] 紜紜:多而雜亂的樣子。  不可妄欲得道得神通等切不可妄想得道、得神通。但一心念佛,復以此勸人,則雖不得道,尚可勝於得道。以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況盲修瞎煉,多分會著魔發狂乎?(復楊樹枝居士書四)倘平日有過頭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譽、得緣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為自己本心,越精進勇猛,此種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覺照,永息此妄,則後來還會著魔發狂,豈但妄想而已乎?固(確實)宜(應該)汲汲[1]息此過頭妄想也。(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1] 汲汲:急切。  持咒誦經,以之植福慧,消罪業,則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則所謂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結,又復理路不清,戒力不堅,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熾,則著魔發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須先得道,得道則神通自具。若不致力於道,而唯求乎通,且無論通不能得,即得則或反障道。故諸佛諸祖,皆嚴禁之而不許人修學焉。(復永嘉某居士昆季書)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緣法、得名譽、想興寺廟。若有此種念頭,久久必至著魔。若不與汝說破,恐汝以此為好念頭,妄想日日增長,必定著魔無疑。(復明心師書)汝欲在靈岩閉關,真師已允許之,此再好莫有之機緣也。但當通身放下,並將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則自可得益矣。否則或恐著魔。凡著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真師果能成就汝閉關,當念報恩。切勿妄想做大通家[1],或可有心佛相應之事。不求做大通家,或可作大通家。所云無心者得,有心者反失。佛法要義,在無執著心。若預先存一死執著得種種境界利益之心,便含魔胎。(復明道法師書)[1] 大通家:通宗通教的大家。  不可舍持名而修觀法  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舍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與徐福賢女士書)  然念佛法門,亦有多途,求其妥當,惟有持名。即如觀像、觀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觀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觀實相,則誰能徹契?是故念佛之人,不可務為高遠,當事(奉行)實行也。緬甸一後生,念佛甚切,頗現凈妙境界,自以為得。光令但期一心,勿希境界,否則難免著魔。今年四月間來信,所有境界,極其險惡。光與彼書,當攝心靜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歡喜,惡勿怖畏,自可消滅。須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若到心佛相應之時,有境界無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應之時,妄欲即見勝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凈業社開示法語)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觀,必須熟讀《觀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凈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則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因茲(此)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善導和尚云:「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繼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又至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復吳希真居士書一)  觀雖十六,行者修習,當從易修者行。或作如來白毫觀,或作第十三雜想觀。至於九品之觀,不過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與後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為作觀也。觀之理,不可不知。觀之事,且從緩行。若或理路不清,觀境不明,以躁心浮氣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觀境現前,若心有妄生喜悅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復致退前功。故《楞嚴》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為千穩萬當之行。待至心歸於一,凈境自會現前。(復崇明黃玉如書)  觀想本佛所開示,但以世人每每不能徹底息滅妄想,以躁妄欲得之心修觀,則甚危險。古今來著魔者,多坐(因,由於)此故。故古德謂,境細心粗,觀難成就,或起魔事。非謂絕不許人修觀,亦非謂修觀通皆著魔也。今以馬君一人有效,遂並從上祖師真實為人之語而疑,可見汝與諸友,同皆在重今輕古之流派中。似此見解,必致見異思遷,以求所謂奇特玄妙者。異日有提倡高超玄妙之餘法惑人,於少時間便成佛道之誑言,定當隨之而捨此修彼。(復慧昭居士書)  念佛必須攝心,使雜念無由而起。若欲攝心,則當諦聽。若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自然心不至於大散。雖不作觀,亦同作觀。若心不能攝,觀境不清,理性不明,妄欲得生上品,任己意以作觀,則著魔發狂者多多矣。往生上品,豈作觀方能哉?念至一心,並有大菩提心,又復自行化他,廣行六度,誰不能登上品?而以作觀為上品之因,亦一往[1]之說也。攝心念,為上中下共修之道,其得益則隨人而分大小。作觀,則不知所以然者,斷斷不可盲修,以其或致著魔也。(復李吉人居士書)  [1] 一往:一時。
推薦閱讀:

遇到逆境時會有精神崩潰的體驗,但逆境解體之後又沒了,這是怎麼回事?
任何東西在因緣消散之後不是都不復存在了嗎,那為什麼人還有三世呢並且還有關係,這種關係的基礎是什麼呢?
印度佛教史(5)業力因果論
68 佛法不能貪多—專修一門
天台佛法修證次第論綱

TAG:修行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