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教的和諧思想及普世價值

論道教的和諧思想及普世價值

[來源:江蘇民族宗教事務局|發布日期:2012-01-21]

  道教作為中國的傳統宗教,它在繼承與發展了中華民族先民的生存經驗與智慧的基礎上,以「得道成仙」為基本信仰,形成了獨具的文化特色,後與儒、佛鼎足而立,在中國社會中傳播了近二千年,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21世紀的今天,古老的道教思想文化是否還具有現代意義?它對現實的社會和人生髮展又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對待道教思想文化這樣源遠流長的傳統,既不能簡單地否定,也不能抽象地肯定,只有經過價值重估和理論重構,才能使其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保持活力。這種價值重估和理論重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在現代文化視野中來探尋道教思想中的普世價值,而且也能夠使我們更好地以「道」的智慧來面對現實社會與人生。  道教從老莊道家思想出發,將「道」作為天地萬物的最高抽象,強調人應當順陰陽之道而行。道教認為,萬事萬物都是以道為本,由氣的激蕩化合、陰陽的清濁變化而成的,故道無所不在,甚至如莊子所說:「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既然任何事物都由稟道受氣而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那麼,從根本上說,它們之間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從這種「物無貴賤」的思想出發,道教將宇宙萬物視為同源於道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人作為萬物之靈是其中的能動因素。人只有發揚「齊同慈愛」的精神,順道而行,與自然萬物和諧共存,才能為自己創造出最佳的生存環境,否則就會遭遇災異連綿。正所謂「得天心意,故長吉也。逆之則水旱氣乖忤,流災積成,變怪不可止,名為災異。」(《太平經合校》卷五十)這種宇宙觀不僅促使道教積極地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和諧發展,而且也為今天人類建構和諧社會的提供了理論依據,其中所表現的以生命關懷為中心的普世價值尤其值得珍視。  現在,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認識到,和諧是發展的基礎,發展中的和諧又是實現持續發展的新平台。然而,就人與自然的關係而言,近代以來,人類以科技為手段,向大自然無休止地索取資源,過度人化自然的結果是導致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了日益嚴重的破壞。據統計,在二十世紀中,全世界出現了近四十種新傳染病,它們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斷地襲擊著人類,其中有三十多種病源就來自於動物,如在非洲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熱、軍團菌病,曾在歐洲與東亞流行的瘋牛病,2003年流行於東南亞與中國大陸地區的「非典」、2004年出現的「禽流感」和現在的H1N1甲型流感等,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找到特別有效的良方來對治這些新傳染病。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人類不可能去征服一切,即使是從為自己創造一個美好安全的生活環境出發,也應當學會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暴殄天物,濫殺動物,破壞植物,必然會給人類自己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最後的結局只能是人與自然兩敗俱傷。而道教倡導的「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文昌帝君陰騭文》),循陰陽之道來行事,努力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通過維護生態平衡來更好地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思想,可以為現代人提供一種珍惜自然生態環境的文化理想。  在道教看來,人類生活的富裕與否,不是以擁有財富的多少來衡量,而是以自然界的生命是否興旺、物種是否豐富為評判標準。人與自然界所有的動植物,乃至山川河流、礦物土地在這一共同體中組成了一個動態的生物鏈,相互關聯,缺一不可。既然人不可能脫離周圍的環境而單獨存在,那麼,就不應該用高低貴賤的標準對人與自然萬物作價值判斷,更不應該將人凌駕於自然萬物之上而對大自然進行無情地掠奪。因此,道教希望,人與自然打交道時不僅要對自然萬物抱有一種虔敬的態度,而且還應當抱有一種道德的態度,必須恪守自然之道的倫理規範,站在自然的立場上來珍惜各種自然資源,愛護萬物的生命。這樣,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觀念,就應當讓位於道教所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  道教思想以「尊道貴德」為核心,其中包含的普世價值可以給現代人一定的啟迪。今天,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物質文明不斷提高,但物質的富足並沒有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許多現代都市人在享受高度現代化生活的同時,又在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中,在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沒完沒了的世間繁瑣事務中,精神倍感無聊、空虛和萎糜。物慾的急劇膨脹和精神家園的失卻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的精神通病,那麼,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裡?道教通過「尊道貴德」而將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提升到一個超越於日常世俗事務的高度,從而給人一種安身立命的智慧,啟發人懂得人生的意義在於通過返樸歸真、修性返德而回歸於自然之道,以一種清靜無為、恬淡安宜、合理節慾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從而將有限的生命提升到充滿藝術精神的詩化境界。  為此,道教倡導「修道即為修心」,就是要在心性上下功夫。就身心關係而言,一方面身對心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果身體健康,那麼心理也會隨之而感到愉快安宜;如果身體衰損,那麼心理上就會感到疼痛難受、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心又會反作用於身。如果人心逐境而感情妄動,就會陷入喜怒哀樂之中,從而慾望叢生,憂情並起。如果心理上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過於持久激烈,超出正常限度,五臟六腑皆會受損,是為致病的重要原因。道教所謂的養生,就是順應「道」的原則來生活,是為善;違背「道」的原則,是為惡。道教不僅將「為善去惡」的道德修養與生命的壽夭相聯繫,而且還將道德上的善惡與人的性情相聯繫,道教所謂的「修心」就是教人順應自然、清心寡欲、戒除煩惱,慈善待人,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就是通過心理調節,培養一種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健康的心態來面對紛繁的世界與人生。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積極的心理調節是幫助人達到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由此可見,道教的文化特質是一種生命關懷。而這種生命關懷既是哲學式的,也是醫學式,修道始於凈化身心,再通過對體內陰陽之氣的修鍊,使身心達到自然和諧健康的狀態,這種修道觀對於現代人的修身養性以提高生命的質量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就人與人的關係而言,道教通過對現實倫理的批判和解構,提出一個神聖的宗教倫理理想——「為道至善」,由此而揭示了人對無限的終極目標的追求。雖然道教倫理是以宗教神秘主義為外在形式的信仰文化,它在道教信仰的前提下,通過神學的規範來強化倫理道德的社會控制力,但其中所宣揚的「為善去惡」的道德精神對我國當前的新文化建設還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中國目前正面臨著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變革,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和外來文化大量湧入的雙重衝擊下,人們原來所信仰、所遵守的道德規範出現了失范,但新的社會倫理道德評價體系尚未形成。今天,社會上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盛行,在某些人的心目中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是非顛倒的價值判斷標準,以善良為無能,以誠實為傻冒,以樸素為寒酸,以奢侈為榮耀,這些缺乏善惡感和羞恥感的道德心態,一旦成為社會的上流行的看法,就會對人與社會的健康發展造成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從道德層面上看,一個社會如果缺乏有力的精神信仰,公民和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人與人之間缺乏誠信感,久而久之,就會使整個社會陷入混亂無序之中。目前,我國正在倡導建構的和諧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通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以使整個社會走上和平有序、經濟繁榮、生產興旺的發展道路。如果再放眼世界,就可見當今世界的發展已進入到一個綜合國力競爭的時代。這種競爭既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競爭,也包括全民道德素質和人才培養的競爭。為了建設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新倫理道德,我們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倫理思想,而道教倫理無疑是傳統倫理思想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如何積極地發掘和利用道教「為善去惡」的倫理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將之作為建構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倫理道德觀念的理論資源,就成為一個既具有理論價值,又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  就人與社會的關係而言,道教不僅關注個體生命的長存,也關注人所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因此,道教從「身國同構」出發,將社會也作為一個動態的生命體來對待。道教認為,一個身正德純之人,其家庭必然和睦。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尊其長老,敬其幼小,教誨愚鄙,開導昏蒙,少長得宜,尊卑有序」,就會促進一個鄉村風氣之改善。如果每一個鄉村都「風教肅肅,禮樂詵詵」,就可以促進一個國家「禮行化美,君信臣忠,境內無虞」。如果天子能體道恤民,敬天順地,那麼就能使「萬國來朝,四夷皆附」,實現「王道無不被」(《道德真經廣聖義》卷四十九)的天下太平了。道教所說的修身而至理國的過程,是將「道」從個體推及家、鄉、國乃至天下的過程,也是不斷地提高全民道德素質的過程,其中雖然包含著一些理想化的成分,但希望通過「濟人度世」而建立一個和諧太平的社會,以讓人們生活得更幸福美滿,就表現出一種以生命關懷為中心的普世價值。這種重生惡死、熱愛和平、度人濟世的思想,對於今天反對局部地區的戰爭、全球軍備競賽和世界性的恐怖主義,以建構和諧社會、維護世界和平,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編輯:李莉)
推薦閱讀:

郭店楚簡本《道德經》
神仙可學論(四) 近道七者仙可期
被天師府官方群莫名拉黑,請問討論因果,是否觸犯道教禁忌?
無任何功法,晚上純靜心打坐,下墜感很明顯,先是身子,後來頭部,感覺身子,頭部要往下陷了,頭嗡嗡的很怕?
有些道教人士在同時背誦和推廣佛教和道教經典?在宗教里信仰不專一不是很大罪嗎?

TAG:思想 | 價值 | 道教 | 普世價值 | 和諧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