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講皈依文與菩提道次第之間的修行關係

許多人誤以為皈依只是最初入門時才需要的一種形式而已,與實修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 其實皈依不僅與實修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與菩提道次第的修行也是息息相關的。完整的皈依文所包含的內容和順序是:皈依、發心、懺罪七支、觀修四無量心、觀修中觀深見、觀修廣行、隨念佛的三身功德、迎請與祈求加持,以及獻曼陀羅等九項。不僅每一項內容本身與菩提道次第的修法相應,而且從前後順序的排列,也與三士道引導次第,有著密切的聯繫。

(一)皈依上師。因為上師是一切十方三世諸佛的總體,八萬四千法門的源頭,一切聖僧之主;或者因為上師是道之根本。因此,這與修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二)皈依三寶。若是畏懼惡趣痛苦,相信三寶有解救的能力而皈依三寶,它就與殊勝下士道次第的修法相應;若是畏懼輪迴的痛苦,相信三寶有解救能力而皈依三寶,那麼它就和中士道次第的修行相應;若是畏懼低趣障礙,相信三寶有解救能力而皈依三寶,那麼就和上士道的修法相應了。

(三)發心。大家都應該知道發心是大乘的唯一入門。所以,這本身就是顯然是上士道的修行了。其實發心,不僅是大乘入門,而且也是始終不可舍離的大乘道主幹。不盡如此,發菩提心,絕不可忽視共下士道及共中士道次第修心基礎,所以宗大師說:「如自沉沒三有海,慈母眾生悉如是,見已荷度眾生擔,修菩提心祈加持。」另外,若是沒有皈依三寶的基礎,發心也會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故為使人明白其理,發心偈是與皈依合併而成的。

(四)懺罪七支。所謂「七支」是指皈依、懺罪、隨喜、發願菩提心、發行菩提心、立志行菩薩行、迴向七支。這就是告訴我們,不管修小乘,還是修大乘,絕不可離開(1)皈依,因為皈依如田般一切律儀和公德生長的基礎。如雜草叢生的田地中,無法生長健康的五穀,故需修根除違緣的(2)懺罪。雖然剷除了雜草,但若缺了水不能生長嫩芽,故如施肥般能積集順緣資糧的(3)隨喜至關重要。雖然沒有違緣,順緣具足,但若沒有為一切有情而成佛的意願,仍然是無法成佛的;若不成佛,則自利與利他的功德皆不圓滿。故鬚髮「欲行」般的(4)願菩提心及如「正行」般的(5)行菩提心。即使發了菩提心,但若缺乏行動,圓滿的佛位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已。所以宗大師說:「發心若不學三戒,當知定不證菩提,故應勤發大精進,學菩薩戒祈加持。」故(6)立志行菩薩行顯得至關重要。雖致力於行持,然不及時迴向,所行的善事極難穩定與發展。故不可忽視(7)迴向。

(五)觀修四無量。實際上四無量是擴大發心所緣的一種修法。一切眾生能具足安樂與安樂因,願其具足,我令具足,是慈無量的觀修法;一切眾生能遠離痛苦及痛苦因,願其遠離,我令遠離,是悲無量的觀修法;一切眾生能永不離失無苦之樂,願其永不離失,我令不離,是喜無量的觀修;一切眾生能離親疏愛憎,安住等舍,願其安住,我令安住,是舍無量的觀修法。如果能夠大力提倡這樣的文明精神,所謂的「共榮共存」,不再是一種幼兒的胡謅;「和諧社會」,也不再是一種空談了。

(六)觀修中觀深見。如果不能正確認識緣起性空之理,那麼無謬的中觀正見是無從生起。故依《中觀根本論》的歸敬頌觀修八不緣起。

(七)觀修觀行。若不善巧三智等廣行修法,無法成佛。故依《現觀莊嚴論》的歸敬頌觀修包含般若扼要八事,七十義的三智等修持廣行法。

(八)觀修果位三身四圓滿。如果不了解果位的功德,就不會勤修其因。故依《釋量論》的歸敬頌,觀修佛陀的三身四圓滿的功德。

(九)祈請偈。為了使所觀想的皈依資糧田更具能量。故以念誦瑪嘎達賢女所造的迎請偈而迎請諸佛菩薩,融入皈依境。

(十)獻曼扎。為了使行持更得增長或為表達諸尊的崇敬和感恩之心,敬獻曼陀羅。

最後,我們每天都以念一遍《聖道啟門頌》結束。因為這誦是一種具足完整的三士道修行次第的祈願文,故頗為殊勝。如果時間較為緊張,可以由「三大事 」祈請。祈請文如下:"惟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從恭敬善知識起,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推薦閱讀:

念誦《地藏經》,持地藏菩薩聖號,就是修行【講解圓滿】【地藏經講記200】
一切都是夢幻泡影,那還修行幹嘛?
幾年後可能會有一惡報,現在行善補救來得及嗎?
開悟的人又怎麼知道自己開悟了?
學佛、靈修到最後看破紅塵沒有慾望,會不會感到無聊?那種狀態的樂該如何描述?和我們日常生活比有哪些好處?

TAG:修行 | 關係 | 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