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語文試題(45)

語 文 試題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嫡親(dí) 埋怨(mán) 發酵(jiào) 垂涎三尺(xián)

B.粳米(jīng) 木訥(nà) 牛虻(méng) 毀家紓難(shū)

C.玩弄(nòng) 河畔(pàn) 包紮(zhā) 強人所難(qiǎng)

D.債券(quàn) 稽首(qǐ) 按捺(nài) 令人咋舌(zé)

2.下列各組詞語中,錯別字最多的一項是 ( )

A.喝彩 打圓場 鞭辟人理 無立錐之地

B.凋蔽 黃粱夢 曾經滄海 如墜五里霧中

C.斡旋 挖牆角 難辭其咎 事實勝於雄辯

D.樞紐 唱雙簧 事必恭親 坐收魚人之利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1)2009年底曹操墓在安陽的發現,使各種猜測就此塵埃落定了嗎?似乎不是。 之聲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證據,也被指非鐵證。

(2)大量的觀察結果表明,那些執著一念的人,他們的感情往往特別 在象徵他們痴情的某一件東西上面。

(3)《關於小區治安管理的規定》在小區管委會上獲得通過,並將於4月1日開始 ,屆時原暫行規定停止使用。

(4)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和兒童、少年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義務教育的教學制度、課程設置, 教科書。

A.質疑 貫注 施行 審定 B.質疑 關注 實行 審訂

C.置疑 關注 施行 審定 D.置疑 貫注 實行 審訂

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北京當代十大建築」評選結果揭曉,「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首都博物館、北京電視中心等新式建築脫穎而出。

B.飲水機行業在過快的發展中因監管乏力造成了飲水機市場魚目混珠的局面,一些偽劣產品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C.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年的國慶閱兵式上,中國軍方多款新型武器裝備的展示,引發西方軍事專家捕風捉影的各式猜測。

D.教學語言要做到嚴謹簡潔,既不能模稜兩可,也不要繁文縟節,應抓住重點,有的放矢,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最大的信息。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福建土樓具有防匪防盜、防震防潮、冬暖夏涼、生活方便,雖經百年風雨或戰爭硝煙,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東方古城堡」之美譽。

B.目前地理信息交換的技術問題已經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為廣大公眾所認可,那麼地理信息產業將迅速崛起。

C.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動蕩,進一步拉大了世界貧富的距離,導致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嚴重衰退,貧困人口數量不斷攀升。

D.要儘快培養出適應新世紀的人才,關鍵問題是先進的教育理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引導學校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6~8題。

「敬」的當代價值

對於孔子思想的認識,學界一般以「禮」和「仁」為核心,認為孔子繼承了周禮,發展出「仁」的思想,因而著重探討兩者的關係及其當代性意義。其實,在「禮」和「仁」之中還有更本質性的精神內涵,這種精神內涵可以用「敬」來概括。

禮最早是祭祀天地神靈的儀式活動。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產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於內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則是害怕受到懲罰。最早的禮活動即內含著這種敬畏的心情。

禮由祭祀的儀式活動發展為社會政治活動的規範形式時,「敬」作為內質也留存下來。這種「敬」保障了禮的實踐可能性,而且其發自內心,也即出於天賦,由「敬」而發的禮活動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價值。因此在國家政治活動中要求「敬」,社會的一切活動和個人的修養也以「敬」為內核。

孔子繼承「禮」的同時,自然吸納了「敬」的精神。在《論語》中,「敬」出現21次,頻率頗高。這些關於「敬」的闡述,有繼承,也有發展。關於祭祀活動,孔子繼承亍上古對「天」和「神」的敬仰態度,強調「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遠之」一語,強調實踐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誡對於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態。關於政治活動,孔子也承傳了西周以來的敬謹精神,故而回答魯哀公說:「治禮,敬為大。」孔子對於「敬」的發展,在於把官擴展為普通人對待物事的敬業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現在人對神、臣民對君王等下對上的關係上,孔子以後則成為所有社會成員為人做事的基本原則。《論語》出現的21次「敬」中,關於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禮」中發展出來的「仁」也以「敬」為本。一般認為,「仁」是「禮」的內核,「禮」是「仁」的形式,故而許多學人著重以「仁」為核心建構孔子的思想體系。其實,「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沒有發自內心的「敬」,也就沒有真切的仁愛之情。

這種「敬」的思想較之「禮」和「仁」更是人類社會的本質需要,具有當代意義。「禮」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農業文明的基礎上。小農業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國家不過是一個家族對其他家族的統治,個人也只是家庭成員,而家庭主要由血緣關係構成。當代社會,已經走出了小農業文明時代.家庭在社會結構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式微。而由於「仁」的觀念是基於血緣關係之上的,有著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現代社會中就會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與此不同,「敬」是人類在遠古時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狀態,是人作為有限性的個體,面對無限的自然和社會時必然產生的,從遠古主要對於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後更多對於社會中年長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為人行事的敬業,「敬」的外延在擴大,而所抽象的內涵一直延伸著。

(選自《光明日報》2009年10月20日,有刪改)

6.下列選項中關於「敬」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敬」最早源自我圈遠古時期祭祀天地神靈的儀式活動。

B.「敬」以其發自內心、出於天賦的特性而成為一切社會活動和個人修養的「內核」。

C.「敬」作為人類普遍存在的精神狀態,它的產生和發展體現了歷史的必然性。

D.「敬」是人作為有限性的個體在面對無限的自然和社會時必然產生的一種精神狀態。

7.下列選項對「仁」、「禮」、「敬」之間關係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禮」和「仁」都以「敬」為本,「敬」保障了「禮」和「仁」的發展可能。

B.孔子繼承周禮的同時,自然吸納了「敬」的精神,並從「禮」中發展出了「仁」。

C.比起「禮」和「仁」來,「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類社會的本質需要。

D.「仁」是「禮」的內核,「禮」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神內涵。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敬」保障了「禮」的實踐可能性,因此使「禮」由祭祀活動發展為社會政治活動的規範形式。

B.孔子對於「敬」的貢獻,在於把它發展成為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為人行事的基本原則。

C.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緣關係愈加淡薄的現代社會中,「仁」的局限性越來越大。

D.深入認識「敬」的精神,有助於更準確地領會孔子思想中「禮」和「仁」的內涵。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題。

蛇人

東郡某甲,以弄蛇為業。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日二青。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期年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悵恨欲死。冥搜亟呼,迄無影兆。然每至豐林茂草,輒縱之去,俾得自適,尋復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絕望。出門數武,聞叢薪錯楚中寒率作響,停趾愕顧,則二青來也。大喜,如獲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頓止。視其後,小蛇從焉。撫之曰:「我以汝為逝矣。小侶而所薦耶?」出餌飼之,兼飼小蛇。小蛇雖不去,然瑟縮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讓客者。食已,隨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輒中規矩,與二青無少異,因名之小青。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為率,大則過重,輒更易。緣二青馴,故未遽棄。又二三年,長三尺余。卧則笥為之滿.遂決去之。一日至淄邑東山間,飼以美餌,祝而縱之。既去,頃之復來,蜿蜒笥外,以首觸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蛇人悟曰:「得毋欲別小青也?」乃發笥,小青徑出,因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已而委蛇並去。方意小青不還,俄而踽踽獨來,競入笥卧。由此隨在物色,迄無佳者,而小青亦漸大不可弄。

二青在山中數年,漸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顧已將及矣。而視其首。朱點儼然,始悟為二青。呼曰:「二青!」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蛇人乃祝小青日:『『我久欲與汝別,今有伴矣。」謂二青日:「原君引之來,可還引之去。更囑一言:深山不乏食飲,勿擾行人,以犯天譴。」二蛇垂頭,似相領受。遽起,過處林木為之中分。蛇人佇立望之,不見乃去。此後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異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戀戀有故人之意,且其從諫也如轉圜。獨怪儼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數世蒙恩之主,轉恩之主,轉思下井復投石焉;又不然則藥石相投,悍然不顧,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選自《聊齋志異》,有刪改)

【注】①數武:沒有多遠。②叢薪錯楚:錯雜堆集的柴草。③從諫也如轉圜:意思是聽從規勸像轉動圓物那樣容易。圜,yuán,通「圓」,圓的物體。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二青亦渺 渺:無影無蹤-

B.輒中規矩 規矩:要求

C.飼以美餌,祝而縱之 祝:禱告

D.朱點儼然 儼然:宛然;彷彿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與二青無少異,因名之小青因與交首吐舌

B.東郡某甲,以弄蛇為業勿擾行人,以犯天譴

C.小侶而所薦耶且怒而仇焉者

D.乃戀戀有故人之意蛇人乃祝小青曰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二青、小青情深意厚的一組是 ( )

①既明啟笥,二青亦渺 ②食已,隨二青俱入笥中

③教之旋折,輒中規矩,與二青無少異 ④蜿蜒笥外。以首觸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

⑤小青徑出,因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 ⑥我久欲與汝別,今有伴矣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耍蛇人發現二青不見了之後,很是著急,但又因為以往也出現過二青自己跑掉後又回來的情況.所以他還是期待二青能夠自己回來,最後果然不出所料。

B.一般耍蛇人對蛇的要求很高,如果蛇太大太重了就要丟棄了,但凶為這兩條蛇特別機靈馴服,所以耍蛇人捨不得丟棄它們。

C.二青在山中經常騷擾過路客人,耍蛇人聽說後就讓二青帶走了小青,並叮囑它們從此不要再驚擾行人,以免遭天譴,兩條蛇聽從了勸告,消失在山林中。

D.二青作為一條蛇尚且能夠眷戀故人之情,聽取主人的勸告,不冉作惡,而很多人卻常常恩將仇報,竟然還不如蛇這種動物。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讓客者。(4分)

(2)獨怪儼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數世蒙恩之王,轉思下井復投石焉。(6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山行即事 王質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旗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註:①酲:chéng,酒後神志不清,詩中指困憊狀態。

(1)古人寫詩很講究鍊字,此詩的第三聯有兩個字用得生動、傳神,請你指出這兩個字並簡要賞析。(3分)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個小題)(6分)

(1)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 。(王勃《滕王閣序》)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 ,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3)其聲嗚嗚然, , ,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蘇軾《赤壁賦》)

(4) ,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炯。(陶淵明《歸園田居》)

五、(12分)

16.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話給「甲型H1N1流感」下定義。(不超過60字)(3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人感染吊型H1N1流感後的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嚨痛等,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它由幾種豬身A型流感病毒中的一種引起。病毒在豬群中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人類通常從感染的豬身上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然而,一些病例並沒有豬接觸史,或者未曾接觸過豬所在的環境。在某些情況下已經發生了人際傳播,但仍局限在密切接觸者以及與病人同處在封閉的人群中。

17.請用簡潔的文字說明右邊漫畫的嘶面內容,並用委婉得體的語言擬一條提示語。(5分)

(1)內容:(不超過60字)

(2)提示語:

18.仿照下面詩歌首節三、四行的句式,在後兩節的橫線上寫出合適的句子。(4分)

讓我怎樣感謝你 讓我怎樣感謝你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1) (2)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六、(18分)

本題為選做題,考生須從所給(一)(二)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不能全選。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18分)

月,闕也 張曉風

「月,闕也。」這是一本兩千年前的文字學專著的解釋,闕,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釋使我著迷。

曾國藩把自己的住所題做「求闕齋」,求缺?為什麼?為什麼不求完美?

那齋名也使我著迷。

「闕」有什麼好呢?「闕」有點像古中國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漸漸愛上了「闕」的境界。

我不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的,我只是開始了解花開是一種偶然,但我同時學會了愛它們月不圓花不開的「常態」。

在中國的傳統里,「天殘地缺」的說法幾乎毫無疑問的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許由於長期的患難困頓,中國神話對天地的解釋常是令人驚訝的。

在《淮南子》里,我們發現中國的天空和中國的大地都是曾經受傷的,女媧以其柔和的慈手補綴撫平了一切殘破。當時,天穿了,女媧煉五色石補了天;地搖了,女媧折斷了神鰲的腳爪越穩了四極。她又像一個能幹的主婦,掃了一堆蘆灰,止住了洪水。

中國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殘缺。

我非常喜歡中國西南部一個少數民族的神話。他們說,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當時男神負責造天,女神負責造地。等他們各自分頭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時候-可怕事發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於跟天沒辦法捨得起來了。但是.他們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把地摺疊了起來。形成高山低谷,然後,天地才結合起來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給他們靈感。使他們想起這則神話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皺,褶皺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圓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當我們心平氣和地承認這一切缺陷的時候,我們忽然發覺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則漢民族的神話里,說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時撞歪了——從此「地陷東南」,長江黃何便一路浩浩淼森地向東流去,流出幾千里的驚心動魄的風景。而天空也在當時被一起撞歪了,不過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據說日月星辰因此嘩啦一聲大部分都倒到那個方向去了。如果某個夏夜我們抬頭而看,忽然發現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讓我們相信,屬於中國的天空是「天傾西北」的吧!

五千年來,漢民族便在這歪倒傾斜的天地之間挺直脊骨生活著,只因我們相信殘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麗的。

而月亮,到底曾經真正圓過嗎?人生世上其實也沒有看過真正圓的東西,即使是圓規劃的圓,如果用高度顯微鏡來看也不可能圓得很完美。

真正的圓存在於理念之中,而不在現實世界裡。

所有的天體遠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絕對的圓,地球是約略近於橢圓形。

就算我們承認月亮約略的圓也算圓,那也是「方其圓時,即其缺時」。有如十二點整的鐘聲,當你聽到鐘聲時,已經不是十二點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賞花?在初生的綠芽嫩嫩怯怯地探頭出土時,花已暗藏在那裡;當蓓蕾悄然結胎時,花在那裡;當花瓣怒張時,花在那裡;當一場雨後只見滿叢綠肥的時候,花還在那裡;當果實成熟時,花恆在那裡。

或見或不見,花總在那裡。或盈或缺,月總在那裡,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賞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圓滿?哪一剎那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亮啊!

1 9.文章開頭兩次提到「使我著迷」,這樣寫有什麼作用。(4分)

20.文章主體部分引用了三則神話傳說,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21.如何理解文章結尾「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一它們原是同一個月亮啊!」這句話的含意?(4分)

22.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試舉兩例並作簡要賞析。(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18分)

死於美麗 中賦漁

誰能想到,忠貞於愛情的紐西蘭椋鳥竟會因一位風流成性的國王的垂青,而全族覆滅。

紐西蘭椋鳥的羽毛,絢麗多姿、流光溢彩,嗚叫婉轉纏綿、惹人愛憐。雄烏的喙像啄木鳥,可以啄開樹皮,而雌鳥的喙細長彎曲,能夠啄出藏在樹縫裡、雄鳥無法捕捉的小蟲子。「夫妻」配合默契,形影不離。不知是因為它們的美麗,還是因為它們的如膠似漆,紐西蘭的土著毛利人把它們當做心中的神物。毛利人中還流行著這樣的說法:知果新婚的男子夢到椋鳥,妻子就會懷孕,並且會生個女孩。在舉行一些盛大儀式時,部落的酋長會用椋鳥來祭祀他們的神靈。

毛利人與椋鳥相依相存。從公元950年他們的祖先庫珀乘著獨木舟來到紐西蘭起,到1840年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的這900年時間裡,部落的祭祀並沒有減少椋鳥的數量。可是——1840年,英國海軍軍官豪伯森率領艦隊,耀武揚威來到了紐西蘭。英國人迫使毛利人酋長簽下《威坦奇條約》,把這片土地併入大英帝國的版圖。

蜂擁而至的歐洲人焚燒森林,搶奪土地。失去了安身之地的椋鳥們盤旋在昔日的棲所,一時間一片悲鳴……

然而健壯威武的毛利人是天生的戰士,他們操起長矛,甚至用牙齒,向英國人發起攻擊。毛利人前赴後繼,到1872年戰爭結束,20多萬毛利人剩下不到4萬。而他們的神鳥,就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命運了。20世紀初一個英國國王的來訪,終於給了紐西蘭椋鳥最後一擊。

聲名狼藉的愛德華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長子,他繼承王位不久,就訪問了紐西蘭。歡迎他的人們,送給他一支美麗的椋鳥羽毛。這個風流的浪蕩子,隨手把羽毛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意想不到的是,用椋鳥羽毛裝飾帽手,立刻成為風靡歐洲的時尚。

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學家在森林裡發現了最後一隻已經死去的紐西蘭椋鳥,有人在它的屍骨旁立了一塊紙板,上面寫著:再見,紐西蘭。

與椋鳥同時告別紐西蘭的,還有一種名叫垂耳鴉的鳥。不過,椋鳥是因為它的美麗而死,垂耳鴉卻是死於它的「醜陋」。和椋鳥一樣,垂耳鴉的雄鳥也有像啄木鳥一樣的喙,雌鳥的嘴也是細長而彎曲,它們同樣形影不離地分工合作,只有在一隻死後,另一隻才會另覓配偶。可是垂耳鴉羽毛灰黑,「哇、哇」的嗚叫令人毛骨悚然,人們往往把它視作不祥之兆。人們討厭它,只要看到,便立即獵殺。垂耳鴉東躲西藏,遠離人類,可是隨著森林被毀,垂耳鴉無處藏身,紛紛餓死。1907年,最後一隻垂耳鴉在孤獨中死去。

一種物種因為美麗而消亡,另一種物種卻因為醜陋而滅絕,這個地球,是人類主宰的地球,動物的生與死似乎一直由人類來定奪。

更讓人感慨的是,曾經用長矛、牙齒對抗異族入侵的毛利人,也有可能在本世紀末消亡。

這一次,殺害他們的兇手不是西方的槍支彈藥,而是西方的飲食及生活方法。面對這次入侵,毛利人毫無抗拒。醫學專家分析說,一隻漢堡包對毛利人的傷害要遠比對白人大得多。日漸肥胖的,毛利人普遍患上了糖尿病。如果找不到有效解決糖尿病的辦法,如果不能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個民族就可能面臨消亡的境地。

毛利人以入夢的椋鳥來預兆生命的繁衍,椋鳥消失了,毛利人也會消失嗎?

(選自《人與自然》2009年12期,略有改動)

19.文中第二自然段寫紐西蘭椋鳥的美麗有何作用?(4分)

20.本文寫了死於美麗的椋鳥,為何還要寫死於「醜陋」的垂耳鴉?(4分)

21.「面對這次人侵,毛利人毫無抗拒」,作者為什麼要這麼說?(4分)

22.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題目「死於美麗」的理解和思考。(6分)

(1)理解: (2)思考:

七、(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作文。

2010年1月9日下午4點左右發生在杭州南宋御街上的一幕。

一位八旬老人突然倒在鬧市區,很多好心人都想方設法幫耽老人。有幫忙打急救電話的大姐,有遞出羽絨衣的商店店員,還有在老人不願去醫院而讓老人進店休息的老闆……但在這些人施援手的同時,現場也有人「善意」提醒:「別去扶他,當心賴上你,到時後悔都來不及了」。結果,老人一直躺在地上,直到120急救車到達。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參考答案

一、(15分)

1.A

2.D(A項,理→里;B項,蔽→敝;C項,角→腳;D項,恭→躬,魚→漁)

3.A(「質疑」,提出疑問。「置疑」,懷疑,用於否定式,如「不容置疑」。「貫注」,精神、精力等集中。「關注」,關心重視。「施行」,法令、規章制度等公布後從某時起發生效力而執行。「實行」,用行動來實現綱領、政策、計劃等。審定:審查決定:~計劃。審訂:審閱修訂:~書稿)

4.B(魚目混珠:比喻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A.「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本領、才能全部顯露出來,不能用於其他事物。C.「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而西方軍事專家的猜測是有一定客觀根據的,矛盾。D.繁文縟節:繁瑣而不必要的禮節,也比喻其他繁瑣多餘的事項。用於陳述語言不恰當)

5.C(A.成分殘缺,缺少了與「具有」搭配的賓語中心詞。B.搭配不當,應刪去「問題」,或把「成熟」換為「解決」。D.句式雜糅,「關鍵問題」和「起著決定性作用」兩種句式混合在一起)

二、(9分)

6.A(「最早的禮活動內含著這種敬畏的心情」)

7.C(文中沒有「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這一說法的依據)

8.D(A項,從文中「禮由祭祀的儀式活動發展為社會政治活動的規範形式時,『敬』作為內質也留存下來。這種『敬』保障了禮的實踐可能性」一句可以看出二者不是因果關係。B項,「殷周以後更多對於社會中年長者、位尊者的敬重」和「孔子普遍要求的為人行事的敬業」是「敬」的內涵發展的兩個階段,前者不是孔子的發展。C項,「血緣關係愈加淡薄」,文中無此意)

三、(12分)

9.D(儼然:真切、明顯的樣子)

10.A(A項,因:於是;B項,以:憑藉/以免;C項,而:.你/連詞,表並列;D項,乃:竟然/於是)

11.B(①是表現大青和二青之間的情誼;③是表現小青的機靈馴服;⑥耍蛇人說的話,不是直接表現)

12.D(A項,以往也出現過的不是二青自己跑掉後的情況,而是耍蛇人有意為之。B項,耍蛇人是因為二青特別機靈馴服,所以捨不得丟棄色。c項,二青在山中經常騷擾過路客人,耍蛇人是恰巧路過而不是聽說後有意所做)

附參考譯文:

東郡某人,靠耍蛇賣藝為生。這位耍蛇人曾養過兩條很馴服的蛇,它們的皮膚都是青色的。耍蛇人管那條大蛇叫大青,小蛇叫二青。二膏的額頭上長有紅點,尤其機靈馴服,盤旋起來,沒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年之後大青死掉了,耍蛇人想找一條蛇來替補,但一直沒遇到合適的對象。有天晚上,耍蛇人寄宿在一座山寺中。天亮後,他打開箱蘢一看,發現二青也不見了,蛇人後悔得要死。他到處尋找,大聲呼叫,一直不見二青的蹤影。但是(以前)每次遇到林深蘋茂的地方,耍蛇人常常要放二青出去,讓它自由自在地活動一下,總是一會兒就自動回來。因為這個緣故,希望它自動回來。他坐在寺中苦苦等待,太陽已爬得老高了,蛇人也已經絕望了,可出寺門沒幾步路,聽到錯雜堆集的柴草中感惑宰宰的聲音,停住腳步驚訝地看,原來是自家的二青爬過來了。耍蛇人非常高興,好似得到了極為珍貴的大玉器一般。他趕忙放下擔子歇在路邊,這時二青也立刻停下來了,看它的後面有一條小蛇跟著。耍蛇人輕輕地撫摸著二青說:「我還以為你跑掉了哩。這個小傢伙是你介紹來的嗎?」他拿出食物喂二青,連小蛇一起喂。小蛇雖未離開,但瑟瑟地蜷縮著身子,不敢吃食物。二青銜著食物喂它,這情形就像主人禮讓客人選餐一樣。吃完食後,它便隨二青進入箱籠。耍蛇人扛著箱籠回去,並開始馴教它屈折盤旋,很快合乎要求,跟二青已無多大差別。耍蛇人於是叫它小青。

一般對耍蛇人刷蛇,蛇的身長一般以二尺長為標準,太大就太重,因為二青特別馴服,所以耍蛇人沒有立刻丟棄。這樣又過去兩三年光景,二青長到三尺多長,一睡下就把籠子擠滿了,耍蛇人於是決意放它回歸大自然。有一天,他來到淄邑東山問,用好東西喂二青吃,祝福完後便放二青出籠。二青已經離去,一會又爬回來了,彎彎曲曲地盤在籠外,用頭觸籠子;籠中的小青也把籠子震得直動。耍蛇人突然醒悟說:「莫非你是要與小青告別嗎?」於是,他打開籠門,小青徑直爬出來,於是二青和小青便親昵地交首吐舌,好像互相在說告別的話。不一會兒,兩條蛇曲曲彎彎一起走了。耍蛇人以為小青也不會回來了,但一會兒小青很快就獨自爬回來了,徑直爬進籠里躺下。此後,耍蛇人時時處處物色好蛇,但一直沒有覓到。但小青漸漸長大,已不再適宜纏在身上獻藝。

起先,二青在山中活動,過了幾年後,它慢慢地發展到追逐過路人,因此,過往旅客互相告誠,不敢走二青所在的那條路。有一天,耍蛇人正好經過這裡。突然一條大蛇猛地爬出來,耍蛇人非常害怕而沒命地奔跑,那大蛇在後面更加緊追不放,往後一看,已經將要追上了。但他觀察它的頭,發現上面有個非常明顯的紅點時,他才醒悟過來,原來它是二青。耍蛇人放下擔子,喊它:「二青!」大蛇頓時停住了。它抬頭看了耍蛇人很久,接著跣起身來繞在耍蛇人身上,就像以前盤旋賣藝一樣。它轉而用頭觸箱蘢。耍蛇人懂得它的意思,便打開蘢子放出小青。二青小青相見後,馬上像飴糖一樣地交纏在一起,很久才慢慢鬆開。耍蛇人於是叮囑小青說:「我早就想和你告別,今天你總算找到伴侶了。」又對二青說:「它本來就是你引薦來的,還是托你把它領走吧。我再囑咐你一句話:深山大谷里並不缺少食物,你以後不要再驚擾行人,以免遭到天神的譴責。」兩條蛇聽了以後都低著頭,好像是接受了他的勸告。突然,它們揚起頭,往山中爬去。它們所經過的地方,林木都為它們從中聞分開。耍蛇人站在那裡目送它們,直到看不見才離去。從此以後,行人又能照常安全地從這條山路經過,二青和小青不知爬到什麼地方去了。

異史氏曰:「蛇,蠢蠢的一個動物罷了,但有眷戀故人心意,況且它聽從意見如同轉動圓物那樣簡單。惟獨奇怪衣冠整齊的人,憑藉多年挽著手臂的交情,幾代蒙受主人的恩惠,但一轉念就想落井下石了;再不然就投以藥石而悍然不顧,並且怒視而仇恨(他們)的人,不又在那(這)蛇之下了嗎。」

四、(24分)

13.(1)二青銜著食物喂它,這情形就像主人禮讓客人進餐一樣。(4分)註:「含」、「讓」各1分,語意通順2分。

(2)惟獨奇怪衣冠整齊的人,憑藉多年挽著手臂的交情,幾代蒙受主人的恩惠,但一轉念就想落井下石了。(6分) 註:「獨」、「儼然」、「以」「蒙恩之主」各1分,語意通順2分。

14.(1)這兩個字是「喧」和「狎」字。(僅指出「喧」與「狎」而無分析,不得分。) 鵲聲「喧」為「喧鬧、喧嘩」之意,借喜鵲的嗚叫表達對「日出」的喜悅。(1分) 「狎」是「親熱、遊戲」之意,雨霽天晴,波平如鏡,鷗鳥盡情嬉戲。(1分) 這兩個字寫出了動物在雨洗日照後的山中自由、歡快的情景。(1分)

(2)表達了作者對怡人山色的喜愛之情。(1分)首聯用擬人化手法寫浮雲在碧空里來來往往,忙忙碌碌地「議」天陰天晴。頷聯描繪了夏日山中雨後涼爽愜意的景象,「荷雨」、「撩風」說明風雨不大,讓人舒服。頸聯寫喜鵲喜晴,鷗鳥嬉戲的情景。尾聯寫經過雨洗日照後的明凈秀麗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氣爽,困意全消。此處運用擬人化手法加強藝術感染力。(4分,一聯1分)

15.(1)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2)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4)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註:每空1分,多寫、少寫、錯寫均不得分。

五、(12分)

16.甲型H1N1流感是人感染豬A型流感病毒後產生的發熱、咳嗽、喉嚨痛、繼發性肺炎

及呼吸衰竭甚至是死亡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註:必須是單句,否則不給分。

17.(1)示例:漫畫由四幅畫面組成:花盆內煙頭不斷增多,花盆表情由笑臉變成吃驚、痛苦到哭泣,盆內植物由繁茂到枯萎死亡。

註:內容要點;①花盆內煙頭由少到多,②花盆表情由笑臉到哭泣,③盆中植物由繁茂到枯萎死亡。④批評亂扔煙頭行為;字數每超過3字扣1分。

(2)示例:我是可愛的小生命,不是您的煙灰缸。註:要求委婉、溫馨。「禁止吸煙」「請不要亂扔煙頭」等回答不得分。

18.參考示例:我原想掬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湛藍的大海;我原想採擷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燃燒的楓林 註:取材於自然景物,同一節的兩個景物應為部分和整體的關係,用詞得當,不重複。一組2分,共4分。

六、(18分)

(一)

19.引出「闕」這一話題,為下文闡釋其中蘊含的哲理做鋪墊;(2分) 同時,作者的「兩次著迷」形成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或「啟發讀者的思考」)。(2分) 註:如只答「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不得分。

20.通過這些神話傳說,闡明了「天地也有其殘缺」的道理。(2分) 豐富了文章內容,(1分)營造了古樸、悠遠的意境(或增強了文章的神秘感,或增強了文章的文采)。

註:1分,意思對即可。

21.世間事物乃至人生,圓滿和完美只是相對的;圓滿、完美常和缺憾、不如意相伴(它們原是同一個月亮)。(2分) 我們對待事物或人生應多一份理解、豁達和樂觀。(2分)

22.(1)語言富有哲理性(或「有豐富的意蘊」)。如「真正的圓存在於理念之中,而不在現實世界裡。」「只因我們相信殘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麗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來,讓人讀後如坐春風。

(2)文章善於運用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節律美和詩意美。如「在初生的綠芽嫩嫩怯怯地探頭出土時,花已暗藏在那裡……」一段充分利用擬人和排比,語旨生動;細細品來,滿口生香。

(3)用詞準確、鮮明、生動,舉例略。

(4)句式整散結合,長短結合,舉例略。 註:每點3分。其中,答出要點1分,舉例恰當1分,賞析準確1分。學生如有其他理解,只要能自圓其說,應正常給分。

(二)

19.(1)紐西蘭椋鳥羽毛的美麗是歐洲人到來後它們最終走向滅絕的誘因,寫它們的美麗為下文埋下了伏筆(做了鋪墊)。(2分)

(2)愈強調其美麗,愈強化了其滅絕的悲劇性,使讀者對題目「死於美麗」有了更加準確的理解。(2分) 註:如只答「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點題」「扣題」,不得分。

20.(1)進一步表明許多動物的生與死一直是由人類來定奪,單憑人類的好惡就剝奪了其他物種的生存權。

(2)深化了文章立意,說明人類對其他物種破壞的範圍之廣,程度之深,紐西蘭椋鳥的被滅絕並非個例。 註:每點2分。

21.(1)毛利人對西方飲食文化不加拒絕地接受,(1分) 對西方飲食文化造成的傷害無法有效應對。(1分)

(2)文化入侵不易察覺,(1分) 比武裝入侵具有更大的殺傷力。(1分)

22.(1)理解:①椋鳥因美麗而滅絕;②毛利人因異族武裝、文化的入侵而面臨消亡的境地;③作者委婉暗示了人類會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而導致滅亡的可能。 註:每個要點1分,共3分。 (2)思考:①人類不能因自己的好惡來主宰地球的命運(如答成「人類與自然應和諧相處」也可);②各民族應保持自己的民族傳統,並相互尊重;③文化入侵也能像武裝入侵一樣使民族面臨滅絕的可能。 註:每個要點1分,共3分。

七、(60分)

23.實行綜合分等打分方式。

(1)一等卷60~50分,二等卷49~42分,三等卷41~36分,四等卷35~20分,五等卷19~0分。

(2)考生作文主要以立意(深刻、新萼、準確、基本準確、偏離五個等級,對應前邊的第一條)為標準判定等級,以語言為標準在等級內上下浮動。

(3)錯別字錯一個扣1分,上不封頂。

(4)書寫要求:一類美觀,二類工整,三類清楚,四類潦草,五類難看;四類和五類扣分,四類扣2分,五類扣3分。這一項在總分之外單獨扣除,具體操作如,46—2=44。


推薦閱讀:

語文老師:描述夏天炎熱的8個好句子,你孩子作文一定用得到
二十世紀十部影響深遠的小說(外國篇) | 英語文章網
原來愛一直在我身邊的作文怎麼寫?
有沒有寫秋天的景色100字左右的作文?
雞湯不灌,只談怎麼學語文

TAG: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