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知識分子與《易筋經》有著怎樣的關係

紫凝山紫宵道院

祝文瀾本《易筋經》提到:「紫凝道人」為天台人,天台山地處浙江的東部台州地區,在縣城西南有一山名「紫凝山」,《天台山方外志》記為「紫凝峰」,目前當地還設立有「紫凝」的行政鄉。貧道曾幾次去紫凝山考察,此山懸崖的半腰處還有「紫宵道院」的遺址,五十年代尚有道人居住,可見《易經筋》作者為天台「紫凝道人」是有依據的。

道教南宗祖庭天台山桐柏宮

天台縣城北山為道家南宗祖庭桐柏宮所在地,南宗祖師張伯端為天台人,著有內丹聖典《悟真篇》,《洗髓功》功法多源於南宗丹功。

紫凝道人習武著書

另天台山亦是佛道武融合之地、隋智者大師創三教融合之天台宗,是第一個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其止觀法門裡就有道家六字決、意守丹田之法。

天台宗慧思大師

另天台所在台州武風很盛、戚家軍曾在此招兵抗倭、並留下拳法。 廟中僧人道士多習武,天台具備易筋經產生的人文條件。

目前學界存疑的是,目前天台地區找不到「易筋經」傳承譜系,從《易筋經》傳世以來廟裡典籍和當地文獻都未提起此書,當地武術界也少見有「易筋經」功法流派傳??,也無文獻提及「紫凝道人」。貧道認為還是要從把《易筋經》和「易筋經」功法混淆這個誤區開始。作為武學「易筋經」功法在武當、太極、形意拳、少林拳里都有,為拳法之內功、且多為秘傳。作為養生和武術專著的《易筋經》更注重是理論和普及,功法簡單易行,可自學練習。在當時清朝的高壓政策下,武者或私密傳功帶徒,或隱名著書傳播,二者只能居其一。 「紫凝道人」選擇隱名著書,未公開在天台收徒開派也是很正常的。

柔克剛

明末知識分子反清無望後入天台為道士很多,如桐柏宮方丈范青雲道長。「紫凝道人」宗衡或也是其中一員,義不仕清而留髮為道,隱修著書以待來者。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易筋經》一書起源道家、發脈南宗、成於天台的道家武術和養生理論專著,「易筋經」武術功法在武當、太極、形意、少林等武術流派內流傳。養生功法則通過寺院道觀向社會流傳,並形成了獨特的《易筋經》文化,影響更為深遠。

推薦閱讀:

三國際團隊重複韓春雨實驗失敗,《自然-生物技術》稱1月結束調查
一個女知識分子應該如何偷情
旅美作家張立珩:中美教育的四點差異
卡斯特羅:在知識分子和革命之間
獎金髮不完?3000萬起步綿延百年的諾貝爾獎

TAG:知識 | 明末 | 關係 | 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