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伴侶關係的六種形態模式,婚姻只是其中之一

  不言而喻,現時代人類的伴侶關係呈現出多元化的形態,區別於傳統社會單一的婚姻模式。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形態模式之種種。

  婚姻。大多數情況下,成年男女兩人,個別社會允准一夫多妻,也包括大多數現代社會同性成年兩人締結有法律認可和保障的婚姻模式,無論他們是基於愛情,或者繁衍或者經濟的目的而在一起。事實上異性婚姻主要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基於繁衍的需要(城市相親)或經濟的需要(農村婚配)。相對地,同性婚姻高比例是因為愛情。

  未婚同居。大多數情況下未婚同居是因為愛情。異性伴侶未婚同居,部分是因為沒有準備好接受婚姻,部分是因為反對婚姻制度,部分是為接下來的婚姻試婚。一些國家社會對滿足法律要件的未婚同居視為事實婚姻(民事結合),中國法律不承認事實婚姻。

  群居(群婚)。超過兩人以上的成年伴侶共同生活,區別於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多名伴侶之間是平等關係。目前還沒有國家社會從法律上承認群婚關係,事實上在人群中也只是極少數人的一種選擇,中國這樣的關係涉嫌犯罪,聚眾淫亂罪。

  同性伴侶。歐美大多數國家社會已經允准同性伴侶合法結婚,亞洲目前還沒有國家社會從法律上承認同性婚姻。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同性伴侶關係與異性伴侶關係極為相似,並沒有明顯差異,都可以發展出高質量的情感共享,相濡以沫的依戀等等。

  開放式關係。伴侶雙方維繫彼此的依戀關係(基於婚姻或不),但各自享有性以及愛情的自主權。開放式關係需要雙方人格都足夠且對等的獨立成熟,以及內心同等的足夠強大,否則就很容易淪為其中一人對另一人的剝削。作為一種理想的伴侶形態模式,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巨大的風險,因而很難穩定。

  獨居。被動獨居者往往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找到合適的伴侶,而主動獨居者則很享受自己的獨自生活。通常疏離型依戀的人(心理學維度),帶有RS3-334基因片段的男性(生物學維度)會選擇、適應以及偏愛獨居。主動獨居者與被動獨居者的區別是,前者並不缺短期關係的伴侶,如ONS,也很少情緒性孤獨的困擾,後者基本上缺乏伴侶,往往受到情緒性孤獨的困擾。被動獨居者也是頗有爭議的PUA(泡學)市場的剛需。

  既然是多元化,那麼不同的人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關係形態模式,婚姻是其中之一種。婚姻的好處是給選擇者帶來法律和經濟的保障,同時也使選擇者更少社會壓力,更適應社會,也能更有利於社會同一性的滿足。婚姻在可預期的未來仍然將是人類伴侶關係的主流。那種認為婚姻制度會消亡的看法,包括李銀河老師的觀點,都缺乏充分的理據,其實質與「人類終將會消亡」一樣都是沒有任何現實基礎的臆想。

  事實上,無論從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生物學的角度,多元化的伴侶形態模式是基於人類多元化的天性,如擁有RS3-334基因片斷的男性就具有與生俱來排斥任何穩定的長期關係的傾向;以及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的特異性,如排斥婚姻的至少部分人都從有缺陷的母嬰互動中發展了不安全型依戀的人格。

  一個理想的社會是尊重每一個人自主的選擇。婚姻是個人權利,同時也意味著每個人有選擇結婚,以及選擇不結婚;選擇與誰結婚;選擇什麼時候結婚;選擇與一個人還是幾個人結婚;選擇離婚的權利而不被歧視。隨著社會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婚姻的內涵和外延都會發生相應的發展和嬗變。


推薦閱讀:

2009中國情愛報告:愛情這個詞在現代社會被濫用
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現代舞劇照欣賞!
《現代詞女沈桂月 》
那些年TVB的超級經典現代劇,你肯定看過其中一部
10萬搞定127平米現代簡約風格三居室

TAG:婚姻 | 伴侶 | 現代 | 關係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