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人豪賭尼加拉瓜運河:機會還是陷阱?

中國商人豪賭尼加拉瓜運河:機會還是陷阱?2013-06-17 07:38

[導讀]一個投資2400多億元、堪與巴拿馬運河匹敵的世界級項目,為何落到一個看起來並不具備足夠實力的神秘中國商人手中?

尼加拉瓜:中資運河項目獲批

0"50""

東方寬頻

一位神秘的中國商人將要改變美洲最窮國家之一尼加拉瓜的命運,並將藉此改變延續幾個世紀的世界貿易格局。

這聽起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尼加拉瓜政府當地時間6月13宣布,已批准政府與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簡稱「HKND集團」)簽訂開展尼加拉瓜運河發展項目的排他性商業協議,隨後於14日晚間簽署了跨洋深水運河建設、運營項目框架協議書。

HKND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靖,41歲,出生於北京。隨著協議簽訂,他成為尼加拉瓜運河的操盤者。如果這個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成功建成,將成為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人工水道巴拿馬運河的有力競爭者。

但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質疑聲嘩然而起。

HKND集團為2012年8月成立的新公司,王靖即便在中國商業也極少人與其相識。這個看起來行事隱秘的公司,並無信息表明其具有航運、港口的開發、運營等經驗。除了HKND公司,王靖旗下可以公開查證的公司只有一家通信公司。

尼加拉瓜政府稱,運河項目的投資額約為400億美元(約合245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極大的數字。可供對比的是,201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為747億美元。

更為重要的是,尼加拉瓜並非中國建交國家。中國政府並不鼓勵去這個政局動蕩的國家投資。在2012年底,中國商務部曾對尼加拉瓜運河投資項目公開發表風險提示:「考慮到尼加拉瓜與我無外交關係,且該項目恐涉及哥斯大黎加與尼加拉瓜兩國界河糾紛,潛在風險較大,特此提醒企業切勿以任何形式參與上述項目。 」

而HKND與尼加拉瓜政府的談判進展為,2012年9月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載明了項目範圍;2012年10月簽署了合作契約,對項目進行了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在HKND網站的「董事長致辭」中,王靖說:「在尼加拉瓜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來自全球各界朋友們的鼎力協助下,我們將要把尼加拉瓜大運河設計好、建設好、經營好……組織、實施並運營好尼加拉瓜大運河,是本人和我的團隊的責任。」

在這份700餘字的頗具「領導講話」風格的致辭中,王靖提到了「百年夢想」、「崇高使命」、「引領未來」……但並未對投資細節進行闡釋。

400億美元憑空而來?

HKND集團是如何拿到這個項目的?王靖又如何去募集這樣一大筆資金?這是HKND集團首先面對的在質疑。

王靖透露,他與尼加拉瓜總統丹尼爾·奧爾特加認識多年,並且熟悉其在運河項目上曾做過的諸多努力,最終能夠取得運河項目的合作權益,主要得益於HKND集團規劃綱要中承諾的諸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持,以及國際化的運作方案。

對於該項目巨額投資,王靖稱目前已經與華爾街多家投行就項目融資開展合作。「資金不是問題,此前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都是歐美財團通過融資修建而成,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他說。

HKND集團內部人士對騰訊財經稱,除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之外,多家主權基金均有意向參與此次項目投資。而該項目所需貸款將在運河通航後,從其運營收益中逐步扣除。

但HKND集團並未透露與這些投資機構的募資進展,比如哪些機構僅有意向,哪些機構已經簽署投資協議。

而且,如果HKN集團D如無足夠比例自有資金投入這個項目之中,其他機構資金的募集則會更加困難。

王靖稱,HKND這家公司是為了尼加拉瓜運河項目設立,但這卻不是他第一次涉足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HKND集團稱,41歲的王靖已經有超過20年打造成功企業的經驗,所控制並親自出任董事長的企業超過20家,在全球35個國家開展業務,其所創辦或投資的企業業務涉及大型基礎設施、礦業、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等領域。

王靖旗下為公眾所知的公司只有中國信威通信產業集團(簡稱「信威通信」)。王靖於2010年從大唐集團手中收購了信威通信的大部分股權。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度,北京信威營收為2564萬元,虧損3948萬元; 2011年,營收為11.7億元,凈利潤5.5億元。

王靖向騰訊財經表示,尼加拉瓜運河與信威通信並無任何關係。該項目是由其掌管的HKND集團獨立承接。作為年收入10億級的公司,信威通信的確無法成為尼加拉瓜運河這個項目的資金供給者。

但除此之外,王靖在這個項目內的自己投入的資金從何而來?

是運河,還是陷阱?

對王靖來說,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是成為他首次參與全球重大商業項目的機會。有傳言稱,他多年前就曾參與有「東方巴拿馬」之稱的泰國克拉運河計劃,後來這一項目已經擱置。

據騰訊財經調查發現,早在一年多前,HKND集團已經與兩家分別來自法國、荷蘭具有豐富河道工程經驗企業展開合作,並啟動了尼加拉瓜大運河實地勘探、路線研究規劃工作;此外,HKND還聘請了麥肯錫公司及普衡律師事務所為其做了運河項目的諮詢服務。

一位參與尼加拉瓜運河項目的內部人士告訴騰訊財經,目前工程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據估算,項目耗時約3-5年,而非外界所傳的10年以上,10年以上的工期是根據19世紀時的施工進度估算,而目前企業的施工效率已經大大提高。

為何尼加拉瓜政府選中中國人來承接這一項目?事實上,尼加拉瓜此前已經與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中國台灣進行過高層接觸,但最終並未達成投資協議。更早以前,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的投資者同樣對尼加拉瓜運河項目進行過考察。

中國與尼加拉瓜的外交關係,甚至也成為其經濟訴求的工具。早在1985年12月7日,兩國曾建立外交關係;但1990年11月,尼加拉瓜宣布與中國台灣「復交」;11月9日,中國政府宣布中止與尼加拉瓜的外交關係。中尼斷交後,雙方往來較少。

上海振華重工的相關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雖然尼加拉瓜及巴拿馬地區的大部分起重機都來自於振華重工,但是公司在尼加拉瓜並沒有辦事處,在拉美地區唯一的辦事處也僅僅是在巴西剛剛開設。「我們的員工基本都是直接過去對接好了以後就回來,不在當地過多停留」,上述人士稱。

就HKND集團與尼加拉瓜政府的合作而言,尼加拉瓜政府將持有這個項目的51%股權。,HDND持股49%。這相當於HKND承擔資金投入卻並不掌握項目所有權。

為何需要一條新運河?

尼加拉瓜政府想要搶的是巴拿馬運河的生意。

多年來,雖然國際航運協會以及各國船東協會,一再向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提交協商申請,以抗議兩家運河管理局多次大幅提高來往貨船過境通行費用。

但是,這一漲價的趨勢仍然愈演愈烈。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費用在過去金融危機蔓延的5年里大漲3倍。

據統計,全世界貨物貿易總額的近5%是通過巴拿馬運河完成的,這其中88%是美國與亞洲地區的貿易貨物,與中國有關的貿易貨物佔38%。

上述業內人士稱,自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航運公司普遍面臨業績下滑甚至大幅虧損的經營現狀,在當前成本至上的大環境下,航企重新考慮航線部署在所難免,未來航運總體格局或悄然改變。

早在2007年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就已經啟動了運河擴建工程,這一工程預計於2014年竣工,並在2015年開放使用。

據騰訊財經了解,即便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竣工使用,從目前的船舶規模來看,仍有超過10%超巴拿馬規模的船舶無法通行,而必須繞道更遠的航線。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事實上,隨著船舶技術的繼續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超級船舶投入使用。

鑒於巴拿馬運河擴建後仍無法容納部分大規模船舶,修建一條新的更寬、更深、載重更多、效益更佳的跨洋運河,就顯得尤為必要。而尼加拉瓜運河將能容納最大型的船舶,並將是亞洲和美國東海岸之間集裝箱船舶的最短通道。

這是一條新運河項目有生存空間的基礎。但尼加拉瓜運河持續近兩百年未能建成也有其固有原因。

尼加拉瓜人的「運河夢」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25年,當時的中美洲共和國曾請求美國幫助,在尼加拉瓜開鑿一條貫穿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但是項目尚未啟動就已擱淺。

到19世紀末,剛獨立的尼加拉瓜也曾多次欲圓「運河夢」,甚至曾將運河的建設權交給了一家荷蘭公司,但上述嘗試均在英美兩大國出於各自利益考慮而進行的干預阻撓下宣告流產,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重大工程落戶同為中美洲鄰國——巴拿馬。

如今,對於47%的人口仍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尼加拉瓜來說,一條運河無疑將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尼加拉瓜國內支持者稱,該項目將為國內提供5萬個就業崗位,項目獲批後,尼GDP將有望在2014年增長4.5%到10.8%,2015年還可能達到15%。

據騰訊財經了解,為規避政治風險,目前HKND集團已經已決定,運河不會通過仍有主權爭議的聖胡安河。

然而,王靖也需面臨著諸多不可控的風險。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負責人豪爾赫·吉哈諾說,開鑿尼加拉瓜運河的地質狀況比開鑿巴拿馬運河要複雜得多,工程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完成的。

一位諮詢機構分析師則擔心,目前全球海運業總體呈現航運能力過剩的趨勢。而且目前越來越多的北美企業將工廠從亞洲搬回美國和同處西半球的拉美地區,尼加拉瓜新建跨洋運河的作用並沒有預期那麼大,龐大投資可能難以收回成本。

尼加拉瓜為何選中王靖?

王靖自稱相熟多年的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在尼加拉瓜運河的問題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奧爾特加被西方媒體稱為「天生的革命家」。 他在15歲加入了左翼的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並立即幹了件「大事」——和夥伴持槍搶劫了「美洲銀行」的一家分行,為桑解陣拿到第一筆「啟動資金」。

1985年1月,40歲的奧爾特加成為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當時得到了蘇聯和古巴的支持,而美國則資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裝。一場內戰在這個中美洲國家持續多年,造成5萬多人死亡。1990年的大選中,奧爾特加落敗。2006年,奧爾特加再次當選尼加拉瓜總統,並在2011年獲得連任。

奧爾特加需要解決該國的經濟問題。尼加拉瓜是西半球最貧瘠的國家之一。受上世紀70至90年代間的內戰和大地震影響,目前該國47%的人口依舊在貧困線以下掙扎求生。

1820年代曾有人提出開鑿溝通大西洋、太平洋的運河的設想。1884年,美國就運河開鑿計劃與尼方正式簽署政治意向書,但最終因尼境內存在的火山隱患而選擇放棄。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開鑿尼加拉瓜運河的計畫即束之高閣。

上個世紀90年代,尼運河計劃被再度提出,美國、日本和歐洲多家大型建築集團躍躍欲試,但尼國內財政不足多次阻斷該國「百年夢想」。2011年11月,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成功連任,加快實現醞釀已久的「尼加拉瓜運河計劃」的願望變得越發迫切。

「150多年前,美國政客和商人曾策劃建造一條經過尼加拉瓜、貫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極具權勢的范德比爾特家族的夢想未能實現,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現在要將其變成現實。」《時代》網站的文章這樣描述這個項目。

尼加拉瓜政府有不少對項目的反對者,一些環保人士及航運專家也對運河項目提出質疑。

而航運專家則表示,集裝箱運輸的需求的降低和潛在的替代路線所帶來的競爭壓力都有可能使該項目在經濟上不可行。

「這針對的是一個尚未出現的需求,即便建好了,人們也不一定會使用它」,一家總部位於多倫多的交通諮詢公司的高級業務分析師羅莎琳·威爾遜說,「我不會把我的錢投資它。」

路透社報道稱,由於投票的不公開不透明,一些批評者將尼國總統奧爾特加稱為「叛徒」,稱這是典型的奧爾特加式秘密管理政府的一種方式,很多人對運河的收益,以及是否有必要在巴拿馬運河旁再建運河提出質疑。甚至有人稱將如此大的項目交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香港公司,很可能是奧爾特加為自己的家族及親信賺了數百萬美元的外快。

反對者還指出,尼加拉瓜政府也很難募集到國際財團的資金支持,因為「沒人願意投入100%的資金,最終只能獲得49%的控股權」。

成敗尚難以判斷,面對來自全球的疑問和挑戰,王靖的回答是:「縱觀古今,每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始,每一個開天闢地的里程碑,無一不是破繭成蝶,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震天號角。」

王靖的表述方式,與他的朋友奧爾特加看起來應該有些相似:頗具政治領袖風範。但王靖自始至終都還沒回答商業追問。(騰訊財經 王月 楊倩 發自北京)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相關閱讀:

·媒體稱中國將修建尼加拉瓜運河向美國後院擴張 2013.06.16·尼加拉瓜與中國香港公司簽署運河項目框架協議 2013.06.15·尼加拉瓜國會通過跨洋運河建設許可法案 2013.06.14·中資財團300億美元在尼加拉瓜修運河 仍存變數 2013.06.13

推薦閱讀:

中國十地商人性格
專家:中國商人修尼加拉瓜運河 俄艦機千里攪局
明朝時期,商人在哪些情形下,不違反大明律法也會被皇帝和朝廷抄家甚至滅門?
女性從商的必備條件?

TAG:中國 | 商人 | 運河 | 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