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脫穎而出,對打破北京「單中心」城市格局有標誌性意義 |商周對話

撰文:謝雪琳、舒典

編輯:楊貴

北京聚焦通州建設行政副中心的消息引來多方關注。北京市規劃委透露更多細節後,更是將行政副中心的熱點推向高潮。為什麼現在才建設行政副中心?為什麼是通州?新政府選址搬遷細節如何?行政副中心對通州意味著什麼?發展中有哪些隱患?

《商業周刊/中文版》記者專訪了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趙弘,他直接參与了建設行政副中心規劃、通州區「十三五」規劃。

Q&A

Q=《商業周刊/中文版》

A=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趙弘

Q:通州的定位從「城市副中心」到「行政副中心」,意味著什麼?

A:首先,定位「行政副中心」,能夠引導市屬行政單位有序疏解,並帶動其他關聯資源的集聚,有效承接主城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第二,「行政副中心」只有一個,這種高定位能夠形成對外的強勁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對一些到北京中心城區發展的高端資源形成「攔截」,減緩中心城的壓力;第三,通州與河北「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和天津的武清、寶坻等區域毗鄰,可以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區域,用一張藍圖來統籌規劃,實現行政副中心與周邊區縣的聯動發展,率先實現區域交通、生態、產業等一體化發展;第四,通過行政副中心建設,將有利於特色高端產業向通州集聚,解決通州目前產城不均衡、城強業弱的問題。

Q:為什麼行政副中心最後選定在通州?

A:首先,通州區位優勢獨特,可以起到跨區域帶動的作用,帶動河北「北三縣」、天津武清和寶坻共同發展;第二,通州儲備了55平方公里的空間資源,具有了建設行政副中心的空間條件;第三,通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比如通州是郊區縣中地鐵較為密集的區域。

Q:會影響北京周邊其他區的發展水平嗎?

A:目前,北京重點聚焦通州,打造行政副中心,但並不是其他新城不發展,其他新城也要積極承擔中心城區功能疏解。而且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成功,還可以再複製這種經驗,再在周邊區域建設幾個類似的承擔特色功能的副中心城市。但是現階段我認為集中精力建設通州行政副中心是必要的。

Q:北京「大城市病」長期存在,為什麼現在才建設城市和行政副中心?

A:實際上,北京很早就提出了「多中心」的發展思路,一直在探索科學合理的城市空間開發模式。1993版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了14個衛星城和10個邊緣集團,2004版城市總體規劃又明確提出「多中心」概念,提出規劃建設通州、順義、亦庄等重點新城的思路。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新城、衛星城和中心城之間缺乏大容量、高速化、一站式、低票價的市郊鐵路;二是新城、衛星城數量過多,不能聚焦發展,多中心等於沒中心。

到2012年,北京市提出了「聚焦通州,建設城市副中心」,這個思路打破了原來11個新城「齊頭並進自然發展」、但事實上無法改變城市「單中心」發展的總體格局,使得通州異軍突起、率先發展,形成具有「反磁力」和更強集聚效應的城市區域。

Q:新政府的辦公地址現在已經定了嗎?

A:具體的方案還在論證,現在比較看好的是潞城鎮。應該多方案比對,選擇最優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考慮交通的便捷性,我覺得最好是能夠和公共交通統籌考慮,比如軌道交通,選擇軌道交通能夠到達的地方,作為選擇區域的條件。

Q:北京市規劃委所說的「通過把適宜的行政事業單位功能成建制、分步驟地向通州轉移」中,請問搬遷的幅度如何?是五套班子搬?還是整體搬?

A:目前還沒有那麼具體的規劃。具體怎麼搬不是太重要。建設行政副中心的大方向已經定了,媒體在意是5萬公務員還是10萬公務員搬過去,這並不重要。

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建設,體現了在京津冀協調發展背景下北京市的主動作為,是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行動信號。至於如何搬遷,方案正在制定,關鍵是社會對通州的關注度快速提升,通州對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對北京打破「單中心」城市格局具有標誌性意義,這比1000億、2000億的投資要有價值的多,這才是副中心的價值所在。

Q:市政府搬遷對相關單位公務員的影響是不是很大?

A:影響不會太大。選擇在通州建設行政副中心,就是考慮了它的基礎和優勢。北京和首爾不一樣,首爾在南邊的世宗市建功能性首都,員工路上來回需要花四個多小時的時間。但北京中心城區到通州很方便,坐地鐵半個小時,開汽車也就是半個小時多一些。

Q:作為專家學者,你對建設行政副中心有哪些擔憂?怎麼解決?

A:我擔心的是房地產炒作引起整個要素價格的提升,也確實有這種可能性,政府要及時應對。

對於副中心未來的發展,首先,要保持規劃的嚴肅性和剛性約束,前瞻性的規劃和對規劃的嚴格遵守對這個區域尤其重要。有些空間,如果規劃的是綠地就要保持綠地,不能隨意改變用途,要留下永久綠地和農田。

第二,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來完善發展。主副城之間,要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建議開挖一號線複線,延長到通州,設立大站快車。也可以建設與中心城地鐵體系無縫銜接的市郊鐵路直達通州。同時,要前瞻性地謀劃副中心內部的軌道交通,讓軌道交通發揮對副中心城市空間優化的引導作用。除了交通之外,公共服務的匹配也要按照城市副中心的規格去安排,一方面疏解中心城過密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到通州,另一方面承接一些更高端的國際服務資源,比如國際醫療服務區等,可以彌補北京的一些服務不足。

推薦閱讀:

人口為什麼會往大城市流動?這本書給了系統回答。
如何評價汕頭這座城市?
世界上有哪些能在市區肉眼看到雪山的大城市?——烏魯木齊
烏海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如何評價烏魯木齊?

TAG:城市 | 北京 | 意義 | 標誌 | 格局 | 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