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中國的「七年之癢」:從直銷模式到裁員關店

2013-01-20 09:40 作者:宋文明 來源:中國經營報

「好孩子」新年伊始,全國第一家拿到直銷牌照的雅芳,便陷入裁員及關閉各地分公司的傳言之中。雅芳回應稱,公司為適應新的經營環境和業務需求,已決定對組織架構做戰略調整。

伴隨其組織架構的調整,雅芳啟動在中國市場的第四次轉型。而這一次,其從原先的「回歸全直銷」,直接過渡到了「加強零售」。未來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可能會見到更多的雅芳零售門店,而這家全球直銷巨頭,或將在華慢慢疏離其最為擅長的直銷業務。

多年來,雅芳在華採用「直銷+零售」的混合渠道模式,不僅被業界視作不倫不類,兩條渠道間也確實一直衝突不斷。無論是中國區前任總裁的「回歸全直銷」的轉型計劃,或是其現任總裁John Lin的「加強零售」的轉型思路,都意在解決兩條渠道間的「左右手互搏」現象。

但一次次的倉促轉型,讓這家直銷巨頭不斷陷入業績下滑和信任危機的陣痛之中。

向零售轉型

據行業人士透露,自1月1日起,雅芳中國陸續關閉了廣東、福建、河南等多個地區的分公司,未來僅在每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保留省會城市一家分公司,並涉及裁員100至200人。

對於裁員一事,雅芳方面矢口否認,其亦未直接回應關閉多地分公司的消息。雅芳中國在書面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採訪問題時,只是含混表示:「為了進一步支持公司的核心業務,以及適應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和業務需求,公司決定對組織架構設置進行戰略調整。」

「組織架構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去發展零售業務。」雅芳中國有關負責人隨後向本報回應稱,在中國市場摸索多年後,公司認為核心業務還是在零售這塊,應該加強對這一方向的資源投入。

該人士解讀稱,所謂的「組織架構調整」,具體表現為,增設了全新的零售渠道營銷組和業務拓展組,零售渠道營銷組參與制定加強零售的策略,業務拓展組則負責加快專賣店的地域擴張。而雅芳現有的直銷團隊,將歸由總經理直接管轄。

儘管雅芳並不承認未來將放棄或削弱直銷業務,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雅芳的架構調整背後,是其在中國市場戰略方向的又一次大調整。隨著雅芳中國這一次的架構調整,其新任「救火隊長」John Lin的市場策略也已清晰。John Lin是於2012年3月,由雅芳加拿大公司首席執行官空降而來,取代了原中國區總裁奧多內茲。後者在中國任職約兩年,極力提倡雅芳主動削弱零售業務,回歸「全直銷」。

「在究竟該選擇哪一條腿走路這一基本問題上,雅芳在中國從未搞清楚過。」直銷專家、北京海疇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裁胡遠江表示,從某種程度看,雅芳戰略方向選擇的隨意性,也讓外人嘆為觀止。

風險大過機會

在解釋為何要加強零售業務時,雅芳公司人士表示,零售業務已是雅芳中國的核心業務。但該人士未給出零售業務和直銷業務,目前各自在雅芳中國的業務比重。

2003年時,是雅芳在華零售門店數量最多的時候,當時雅芳在華銷售網點數突破1萬個。如今據行業人士分析,其銷售網點數量應在5000家左右,該渠道的銷售額,占雅芳在華總業績的大多數。

雅芳表示,為加強零售業務,除調整公司架構外,公司自2012年下半年起,還推出了第五代雅芳專賣店形象升級計劃,讓雅芳品牌在公眾的視線中重新登場。此外,雅芳專賣店在公司官網也全新上線,希望有更多的潛在顧客通過官網搜索,方便地找到店鋪。同時,對直銷和零售兩個渠道的產品做部分區隔,儘可能防止兩個渠道間的衝突。

但雅芳的零售轉型,並不為外界看好。胡遠江表示,雅芳的產品存在目標客戶定位不清晰以及產品創新不足的問題,該缺陷在直銷渠道可能並不明顯,但在零售渠道會被放大。此外,雅芳近年來業績下滑,問題不斷,在國內直銷行業也早已歸為二線偏下的品牌,發力零售業,其需要重新規劃及經營它的品牌。此外,零售行業的人才,也可能成為制約雅芳的一個問題。

正略鈞策管理諮詢公司合伙人王丹青表示,直銷和零售兩種模式非常不一樣,配送、折扣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異。而雅芳一直徘徊在兩個模式之間,對其衝擊很大。

但最為重要的,是雅芳多年來戰略搖擺不定,每一次的戰略搖擺,都沒能與直銷員或經銷商做充分的溝通,傷了很多合作者的心。「雅芳的此番轉型,還是應該釋放出足夠的誠意,讓合作方重拾信心。」胡遠江說。

迷失的雅芳

這已是雅芳在中國市場的第四次轉型。而這個國際直銷巨頭在華的每一次轉型,幾乎都伴隨著陣痛,長時間難以消化。

據稱,John Lin在2012年中旬時,曾多次召開經銷商大會,商討未來的渠道模式。在經「全民公投」後,絕大多數的經銷商選擇了零售方向,John Lin遂順「民意」。

「頻繁的轉型,讓雅芳和他的追隨者無所適從。」胡遠江表示,雅芳如今在華的業績已不到10億元,其在華衰退的過程中,競爭對手如安利、玫琳凱等都保持著高速的增長。其中,安利2011年時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即已達到32億美元,占其全球銷售額的1/3。

直銷行業的規模在不斷增長,但雅芳卻在一次次的倉促轉型中逐漸迷失。

背景資料 雅芳的四次轉型

第一次轉型

1998年

當時,國內頒布《國務院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規定所有郵輪畢檔墓頸匭肟璧昶獺!昂煤⒆印毖歐己芸熳齔魷煊Γ諍芏淌奔淅錕雋聳Ъ頤諾輟6木赫允職怖蛑皇竅笳饜緣乜雋稅倮醇業昶獺

第二次轉型

2006年

雅芳獲得中國第一張直銷牌照,其旋即向「直銷+專賣店」「兩條腿走路」的模式轉型。但這次轉型極為不成功,其直銷渠道和專賣店渠道為爭奪客戶和市場資源,打得不可開交,多地爆發出雅芳經銷商集體維權的事件。

第三次轉型

2008年4月

「賄賂門」爆發,雅芳中國區總裁高壽康等一眾高管走人,雅芳拉丁美洲區總經理奧多內茲火線來華擔任總裁,提出「全直銷」模式的發展計劃。奧多內茲的計劃里,將削弱零售渠道,回歸雅芳最為擅長的直銷模式。但彼時雅芳在華的品牌力已經下滑很久,加上奧多內茲任職時間不久,這一改革亦未見成效。

第四次轉型

2012年

2012年,隨著雅芳繼續走馬換將,新上任的總裁John Lin主導向零售轉型。

您可能也喜歡:

  • 雅芳內部員工來信:懷念90年代雅芳小姐的氣質與風采
  • 雅芳迷路何時 6000門店成包袱
  • 「賄賂門」發酵 直銷巨頭雅芳業績深陷泥潭
  • 【商業】涉嫌海外賄賂 雅芳中國區總裁等三高管遭停職
  • 雅芳如何挑選新CEO
  • 推薦閱讀:

    【直銷知多點】讓你在直銷邀約中事半功倍
    四兩撥千斤,以弱勝強」
    脈寶雲 直銷還是傳銷?
    德家:回歸本真,讓精油態生活更有直銷態度
    謀變與沉澱:新零售風口下,直銷行業的「攻守道」

    TAG:中國 | 裁員 | 直銷 | 直銷模式 | 七年之癢 | 模式 | 雅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