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

 1.1藥物本身的毒性:中藥都有自己的性、味、歸經,有一些中藥還具有毒性,中醫藥早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古訓,至今仍嚴格遵循。某些有毒藥物,如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附子、甘遂、大戟、天南星、硃砂等,因炮製不良或者用量未嚴格控制,或者是久用、濫用,均會導致發生不良反應。

  1.2藥物炮製不當:某些有毒中藥必須經過相應的炮製,以減其毒性、用其治療作用。該炮製的未經炮製而用生品,或炮製程度不夠,或炮製方法不當,則必然導致毒性發生。如生大黃瀉下,止血則必須用炙大黃;附子必須久煎方可破壞其生物鹼而減輕其毒性,臨床常有因附子、烏頭、馬錢子煎煮不得法而發生中毒的報道,馬錢子炒得輕可使其復方藥物的毒性增加,LD50由1.2g/kg降至0.5g/kg.

  1.3病人體質差異問題:每個人體質強弱不同,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也各異,男女有別,老幼各異,久病、新病各不相同,因此要求醫生用藥「因人制宜」,斟酌選藥用量。有時缺少對過敏體質病人用藥情況的了解,遇到含過敏物質的中藥就會發生過敏反應。例如:煎服以金錢草為主的中藥湯劑治療膀胱結石和膽石症而引起的過敏性皮疹,表現全身麻疹樣紅色斑丘疹、搔癢難忍、心煩,停葯後痊癒。

  1.4擅自用藥:有些病人自認為「久病成醫」,本人對本病略知一二,就「照方抓藥、照法用藥」;還有一些病家過分迷信偏方、秘方,人云亦云,人用亦用;或聽信游醫藥販,隨便濫用中藥,而發生不良反應,甚至中毒。也有人恨病服藥,多服久用,而出現蓄積毒性反應等。例如:1例枸杞子過敏的患者,自采枸杞子30g左右,洗凈煎服,次晨出現雙眼瞼浮腫,面部皮疹,甚癢,伴有噁心嘔吐,經抗過敏治療好轉。

  1.5中藥廣告中的一些問題:某些製藥單位、銷售單位,為了經濟效益,或者是無意疏忽,在宣傳方面,忽略對藥物毒、副作用的描寫,而造成醫者或病家用藥不當,導致不良反應發生。

  1.6中藥劑型改變:中藥新劑型不斷出現,給葯途徑也有改變或創新,如注射針劑,藥物製劑經肌內注射、靜脈注射給葯迅速進入人體循環,製劑純度問題,有效成分改變與否,以及機體利用問題等,可能會與原製劑有所不同,而導致某些用藥不良反應的出現。如清開靈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丹參注射液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注射後出現毒副作用也時有臨床報道。

  1.7中藥的偽品、錯葯問題: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例如有的誤將魚膽當蛇膽、誤將砒霜當明礬使用,也有的誤用了商陸仿製成假人蔘、野茉莉花根仿製成假天麻等引起中毒。

  1.8處方不當:可由多種因素促成,如臨床用藥欠推敲,或辨證欠妥而致虛虛、實實;或處方中配伍失當而增加了藥物的毒性;或同名異物葯未加註明,如山豆根與廣豆根、石決明與草決明、南五加皮與北五加皮等;或有意創新但又欠慎重而致。

  1.9中西藥聯用不當:現在臨床中西藥物聯用較為普遍,由於用藥方法說明解釋不夠,或用藥知識普及不夠,病人服用中西藥物未能按科學規定合理分開一定間隔時間,而發生不良反應。


推薦閱讀:

趙旭東:不良的親子互動與病態的家庭結構
警惕不良情緒帶給孩子的困擾
妙招化解大門口常見的不良風水,讓你輕鬆迎財運聚財氣 | 家居風水
不良的生活方式引發男性不育
測一測:幼年心靈創傷的不良影響

TAG:原因 | 中藥 | 反應 | 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