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翻倍後我再次選擇的理財方式

本金翻倍後我再次選擇的理財方式

說說我的理財經驗

本人:女。理財經驗級別:小白的小白

理財經驗

一切從那次偶然相遇說起

之前姐都是有錢就存銀行定期的,有一次在建行存錢,銀行的工作人員(目前也不知道他具體是神馬崗位)給姐推薦了一個基金,告訴我每個月存一些,月月存,沒錯就是基金定投,因為我沒有任何理財經驗,所以當確認是貨幣基金後就買了些。從此,我每個月300到後來500定期轉入,大概過了兩年時間,大家猜猜怎麼了?等我決定取出來的時候,我的本金6000左右,取出來了一萬1左右,當時萬分開心啊。

然後姐和老公分享這次經驗,老公興高采烈,在同事的勸說下買了帶槓桿的基金,結果可想而知,姐辛辛苦苦2年的翻倍付之東流了

暫不說錢有多少,翻倍,選熟、避免進入陌生的理財方式,是姐想說的。

之後漫長的歲月里,姐的錢老老實實的躺在餘額寶里,剛開始時每天最興奮的就是看看收益是多少,現在幾乎已經忘記錢在餘額寶里,幾乎從來不看收益。

在當前經濟條件下,餘額寶這種貨幣基金類理財產品幾乎可以閉著眼睛投。然而在找比餘額寶更好的理財產品的時候,就沒那麼簡單了!餘額寶是目前經濟環境下理財的一條風險分水嶺。跨過餘額寶這道分水嶺,意味著開始接受風險、承擔風險。想要獲得更高收益,就

必須擺脫無腦理財模式,提升自身投資理財能力!

風險高於餘額寶的產品。這是本文的重點,也就是投資理財市場風險分水嶺之上的產品,不滿足「苟且於一天一個包子」有志青年的選擇。這個階段的產品門檻高,風險和投資要求增加,自然收益也水漲船高。5%起步,到年化300%+的都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怕你不

玩,就怕你沒錢玩」。私募基金、信託100萬門檻為難了不少沒錢又想翻身的屌絲朋友(當然土豪朋友請自便,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怎麼辦呢,目前階段諸如P2P這樣的新型理財模式就滿足了這部分人的需求。100元起投,收益率雖然說降了不少,但也在10%上下,和信

托相當。

P2P 理財是龐氏騙局嗎?

健康的p2p平台模式是先找到需要借錢的人,在找願意出錢的人,這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是長久穩健的路子,但是弊端是業務不會做的很大的,而且利息不會很高,並且要面對壞賬無法償還的問題,因為有能力擔保借錢的人相比之下會更傾向於銀行貸款。

那麼龐氏騙局是啥?

就是空手套白狼,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這兩玩意弄明白之後,我們就知道,不健康模式運行的p2p實際上玩的是旁氏騙局的套路,而健康的平台則不是 。

P2P跑路平台有哪些共性?

自從決定了從餘額寶轉戰到P2P,姐一直在篩選各類平台,在網貸之家和網貸天眼看到層出不窮的跑路平台新聞,總結了一些跑路平台的共性。

第一:平台是自融的,就是平台負責人,通過網路平台吸收資金,然後自己把這些資金拿去投項目了,當平台出現集中提現,之前拿去投資的錢又沒有回款,導致平台資金斷裂,投資人提現困難,平台倒閉。

第二:平颱風控跟不上,壞賬率過高,平台承諾投資人的收益過高,實際的優質業務過少,一些不優質的借款客戶不能正常還款,導致平台資金鏈斷裂。

第三:平台有真實的借款業務,但是平台採取了拆標的做法,就是將3個月借款標,拆分成一個月一個月來發,當投資人大面積提現,平台不能及時回款,資金鏈斷裂。

第四:純詐騙平台,當投資人發現其平台的真實面目時,平台老闆直接跑路,平台倒閉。

簡單總結就是:第一類騙子,第二類自融,第三類拆標,第四類風控不行,承諾給投資人利息過高,導致平台資金鏈斷裂。當然,不少倒閉平台是上面幾個原因都有涉及,流動性沒解決好,導致平台倒閉的。

綜上,姐最近把錢投入到了P2P里,因為風險極大,姐只選擇了月標。期待一個月後不被雷。

大家的理財經驗都可以說說哦。賺了還是賠了?


推薦閱讀:

TAG:理財 | 理財方式 | 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