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學基礎(28)

271、二受: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的苦樂感受;心受是人們意識上的憂苦感受。

  272、二和: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聖者共同斷除見思二惑,及共同證悟無為的道理;事和是對凡僧而言,共有六種,即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見和、利和。以上理事二和,名為僧伽,即和合眾的意思。

  273、二持: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惡,亦即諸惡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眾善奉行之意。此止持與作持二門,可以攝盡一切的戒律。

  274、二苦: 內苦和外苦。內苦有二種,即一切疾病為身苦,憂愁嫉恨為心苦;外苦也有二種,即盜賊虎狼之害,和風雨寒暑之災。

  275、二皈戒:皈依佛寶和僧寶的戒法。

  276、二食: 1.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來資養色身,清凈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來求取活命。2.法喜食和禪悅食。法喜食是聽了佛法,心中歡喜,善根增長,資養慧命;禪悅食是修禪得定,心身怡悅,安樂自在。

  277、二流: 順流和逆流。順流是流轉於生死的因果;逆流是還歸於寂滅的因果。

  278、二悟:頓悟和漸悟。頓悟是頓時就能開悟;漸悟是逐漸才能覺悟。

  279、二根: 1.利根和鈍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銳利的人;鈍根是指根器很遲鈍的人。2.指男女的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

  280、二脅士: 又名二挾持,或兩脅士,即在佛左右協助弘法的人。阿彌陀佛的二脅士是觀世音和大勢至二菩薩,□師佛的二脅士是日光和月光二菩薩,釋迦佛的二脅士是文殊和普賢二菩薩。

推薦閱讀:

國學之二:佛學
佛與仙的區別?
看到身不是我 看到心不是我 「能看的那個」不是我 「誰」在看?人類為何有【我之存在】感知?腦科學談佛學
佛學常見辭彙-十三~十五畫
永嘉仁波切佛學答疑精粹——居士學佛篇 (30問)

TAG:佛學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