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道德經----第一講 學習《道德經》的自然觀

學習導航

通過學習本課程,你將能夠:

● 理解《道德經》的自然觀、德觀和處世觀;

● 把握道家的基本思想;

● 改變為人處世之道;

● 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第一講學習《道德經》的自然觀(上)

《道德經》,又稱《老子》,傳說為老子所作。老子又名老聃、李耳,出生於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主要創始人,其思想不同於儒家、名家等各家。

老子提出:「道者,反之動。」他主張以「道」為核心去反映宇宙、自然以及萬事萬物的規律。在他看來,事物的運動是對立統一的。他認為「柔能克剛」,故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剛強進取;主張「直覺冥想」,「絕聖棄智」。這些主張反映在治國思想上則為「無為而治,知足不爭」,即反對戰爭。

可以說,老子的思想在自春秋時期至今的幾千年中對中國的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具體到《道德經》,可將其思想劃分為自然觀、德觀和處世觀。

要點提示

《道德經》的三部分內容:

①自然觀;

②德觀;

③處世觀。

一、玄而又玄的「道」與「名」

《道德經》開篇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通過這段看起來「玄之又玄」的話,老子提出了其嚴謹、樸實的自然觀。

1.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所說之道,並非「道路」之「道」,而是包含了宇宙萬物本質的「道」。何謂「可道」?何謂「非常道」?

舉例說明,同一支鉛筆,對於人類來說,它因其功能和應用而被視為鉛筆;而對於猴子或小狗來說,它可能只是一件玩具、一根香腸抑或其它。

對於同一件物體,人和動物做出了不同的判斷和認知。這反映出,道的本體是不變的,但事物會因時間、空間以及認識主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所謂「淮南為橘,淮北為枳」,說的就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是「可道」和「非常道」的意義。

2.名可名,非常名

那麼,何謂「名」、「可名」、「非常名」?人類在認識事物之後,要對其進行命名,也就是要對認識的結果做一個判斷,讓大家去共同遵守和認知。因此,「名」是對大家所認識現象的一個總結、一種表現形式。如前所述,對於一支筆,人和動物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可名」對應「可道」,「非常名」則對應「非常道」。

3.無名與有名

最初,萬事萬物都是無名的。只有在人們對事物有所認知後,才能根據其外觀特徵、功能等為其命名。所以說,無名是天地的初始,而一旦人們對事物有了名象,也就意味著能被人們所認知和應用,此即「有名,萬物之母」。

4.無欲與有欲

人類在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中,一直在不斷地「格物致知」,也就是說,不斷地對事物有全新的認識和理解。能否透過自然界的諸多現象發現其背後的真理,取決於人類在看到這些現象後能否產生「移情」,即去探索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所以說,「恆無欲,以觀其妙」,當人類對自然現象沒有探索的慾望時,只能停留在觀看其玄妙變化的層面上;有了探索的慾望時,就能知曉現象背後的真理,並加以利用。

【案例】

「格物致知」的應用

從歷史上講,人類自最早的事物發生,就在不斷地對事物的功能和應用「格物致知」。例如,鐵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人們發現,當時,它只是被用來製作兵器和農具,而在今天,它可以被用於大到飛機小到針的諸多方面,功能已經非常廣泛。

《周易》中有個震卦。其中,「震」指的是雷。在上古時期,人類對各種自然現象尚未充分了解,當天上打雷的時候,他們認為那是上天對人類的一種懲罰。後來人類發現一個規律:每當春雷來臨,春雨總是伴隨其後,為人類的耕種帶來更好的條件。

伏羲氏在發現自然奧秘的時候,隱約感覺到背後應該有促使這些現象產生的規律,就立竿觀影,去觀察太陽和地球的運動變化,從而創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陰陽學說和八卦。

由是觀之,人類「格物致知」的過程,也就是「恆有欲,以觀其徼」的過程。

5.玄之又玄

在被認知前和被認知後,事物自身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名象卻發生了改變。人們對同一個事物會因為時間、空間等因素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斷和認知。因此,「同謂之玄」中的「玄」是指,事物的名象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固定的。

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同樣是指人類開發同一事物的功能和應用範圍,使對其利用率達到最高的過程。佛家有言:明心見性。同理,「玄之又玄」就是一個對事物明心見性,使其各正性命的過程。

第二講學習《道德經》的自然觀(中)

和其光

白晝有日,夜晚有月。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蝙蝠、貓頭鷹等動物的作息時間卻恰恰相反。同樣,有些植物在早晨開花,有些卻在中午或晚上開花。一言以蔽之,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陰陽屬性。它們與自然相和,就是「和其光」。

此篇所言之「光」並不特指白晝之光,而是包含了存在於晝夜的所有光。例如,潮水的漲落與月亮的朔望密切相關。不同生物在不同的光中尋求適合自己的和諧程度。

同其塵

決定事物屬性的因素有兩個:時間和空間。「淮南為橘,淮北為枳」,便是由於不同地域之氣所致。因此,人類在任何時候都要與自然相和,與其同步。換言之,就是與時俱進,與時偕行。

因此,所謂「同其塵」,意思是說,在任何時候都要與自然保持最和諧的狀態。用俗話說,就是「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

「惚恍」

大自然奇妙而高深。所謂「湛兮,似或存」,意思是說,人們能夠察覺到很多事物的存在,卻又看不見摸不著,老子在之後將其定義為「惚恍」。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例如,遠古時代,人類儘管能認識到自己身體組織的存在,卻無法對其有現實的觀察。而現在,通過X光、B超、CT,便可以輕易地對其進行檢測。

實際上,很多事物自身的元素本身已經存在了,但必須通過人類的不斷認知才能被發現,這個過程玄之又玄。以手機為例,它最初的模型是戰爭中的步話機,但由於人類不斷發掘和拓展其功能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樣。

象帝之先

「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不知道很多事物是由誰化育的,但在我看到這些現象之前,它已經存在了。」

宋明理學一直在為「理」和「氣」誰在先而爭論,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現象容易被人類認知,但在現象的背後是促使其產生的氣質,即「道沖」。儘管道沖只有在現象出現後才能被認知,但在現象出現之前,它從未停止過發揮作用。

三、天地之根

《道德經》第六章寫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1.萬物之原神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農作物只有穀類。因此,穀神被認為是萬事萬物的本體。「牝」象徵母性的生育,也就是說,穀神是生育萬事萬物的「原神」

陰陽二氣對萬事萬物來說是同時發生的,一旦陰陽二氣出現,其作用將發生於所有事物。。比如,春天陽氣生髮,所有的植物無論屬於什麼品種,都爭先恐後地長出枝葉。這是因為。歸根結底,這都是「穀神」在發揮作用。它是玄牝之門,是天地之根,萬物之綱領,是道的本體。

2.原神之運行

在《周易》中有個「復卦」,意指「往複運行」。年復一年,始終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輪迴,千百年來從未改變。陰陽二氣貫穿其中,往複循環,從不間斷,如此綿綿不斷,用之不勤。

陰陽二氣到來,萬物生長,春天發育,夏天成長,秋天收穫,冬天收藏。到了來年,又是這般,穀神永無用盡之時。

實際上,從陰陽哲學的角度,可以發現很多事物都是用之不勤的。比如,某個區域的礦藏在幾十年前並未被發現,現如今卻被大量開採。促成這種變化的就是穀神之氣。若人類不對其過度開採,使它有一個迴流期和複發期,那將使其真正實現「用之不勤」。

四、萬物之生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從一到萬物

很多學者將這句話理解為:事物是被不斷發現和認知的,老子是用一個數字排比——一、二、三——表示事物的發展,省略了具體內容。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句話的本意在於:存在於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本來就有的,在天地初生的一剎那,萬物已然形成,只是人類在不斷地對其進行玄之又玄的發現和認知。

要點提示

萬物的發生過程:

①道生一;

②一生二;

③二生三;

④三生萬物。

所謂「道生一」,是指在天地初生的時候就註定要有萬事萬物發生。「一」就是萬事萬物未有而本有之「幾」,即本來存在,但是尚未發生的「幾」。

所謂「二」,就是促使萬事萬物發生的條件,可以稱為陰和陽,也可以理解為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說,儘管萬事萬物之「幾」已經存在,但它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才能展現。沒有「二」的鋪墊,就不會產生結果。

所謂「三」,就是事物的多變性,或曰「觸類旁通」。由一個事物可以推導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未有事物,「三」便是在研究「二」的過程中誕生的一系列未知的事物。

萬物

人們在研究「二」的過程中,會發現無數的「三」,由此組成世界萬物。

因此,一、二、三並不是簡單的數字,從一到二,到三,再到萬物,象徵著人類研究與發展事物的整個玄之又玄的過程。

2.主象的發展方式

伏羲作《河圖》,認為萬事萬物存在與發展的形式有兩種:從冬至到夏至,萬物負陰抱陽而生;從夏至到冬至,萬物負陽抱陰而生。然而老子只提出了一種,即「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然而,這是一種主象的發展方式。

古語有云:「孤陽不長,孤陰不生。」由於夏至之前以陽氣為主導,所以在這個期間開花的植物就容易結果,如桃花、杏花,而在夏至之後尤其是立秋之後,開花的植物幾乎都是不結果的,如桂花、菊花,因為在這個期間,陽氣不再發揮生髮功能,而改由陰氣發揮收斂功能。由此可發現,負陰抱陽而生的事物具備生髮向上的屬性,具有成長性和發育性,而負陽抱陰而生的事物恰恰相反。

如前所述,挫其銳的目的是實現「和」,達到事物生存和發展的最佳狀態。冬至到夏至,是陽氣向前沖、陰氣向後退的過程;而夏至到冬至,是陰氣向前沖、陽氣向後退的過程。

所以說沖氣的過程,就是為了達到事物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範圍和條件。

五、道不遠行

《道德經》第五章寫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1.聖人之仁

古時農民起義,往往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道不遠人。

所謂道,就是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它們是無私的,不會因人之行善而予以回報,也不會因人之惡而予以懲戒。所以說,天地對待萬事萬物是一視同仁的,它們沒有仁愛,萬物在它們的眼裡如同芻狗。

對聖人而言就不一樣。聖人往往是智者,他們可以提供和傳播先進的思想與技術。但是當聖人不再具有仁慈之心時,百姓在他們眼中也是芻狗,就會受到各種不仁(如戰爭)的牽連,過上不如芻狗的生活。

2.天地之宗

「橐龠」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用皮做成的風箱,橢圓形,可以收合。「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之間就像一個大的風箱。

「虛而不屈」,即裡面是空虛的,卻不會窮竭。「動而愈出,多聞數窮」,即人們越想更多地了解它,用更多的言語或方式表達它,就越不如不說,即「不若守其中」。「中」就是「宗」,即萬物的根本——道沖。

因此,老子認為,天下的萬事萬物如此紛繁複雜,與其一件件地認識,還不如回歸事物的本體,去認識它,從而觸類旁通,綱舉目張,方是認識道的最簡單的方法。

第三講學習《道德經》的自然觀(下)

六、無有之用

《道德經》第十一章寫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這裡舉了三個例子:一個是車軲轆,一個是陶器,一個是房間。

三十輻可以做成一個車軲轆。所謂「無有」,就是車軸與車輪之間的空,這個空就是「無」,而這個「無」恰恰是車所需要利用之處。人們在把陶土做成碗、盤子等陶器時,只有把中間挖空才能裝下其它東西。如果陶器中間是實在的「有」,所能盛的便是「無」了。因此,只有無才能真正的有。同樣,在製造房屋時,只有鑿開窗戶,把房間掏空,才可以住人。

由此可見,有時為了得到利益,只有無才能發揮用處。以此反觀現實,人們之所以在認知的過程中遭遇障礙,就是因為戴著有色眼鏡,或者在已知的事物的基礎上去看待事物,用已有的認知排斥未知事物,故而不能裝下新的事物。

因此,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要想裝下新的東西,必須清空原有的東西。只有「空」,才能真正的有。只有無,才是真正的大用。這就是道的本質。

七、道之運行規則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寫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混成之物

萬物之母

這裡所說的「混成之物」指的是穀神。天地是一個現象,但穀神是天地根,生於現象之前。人們既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到它的形體。它「寂寞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存在,並始終運動,永不停止。這就是萬物的根本。

強字曰道

事物在被認知、被真正掌握之前,人們很難對其下定義。這個「混成」之物也是如此,因此,老子勉強地稱它為「道」。

「一陰一陰謂之道」,但老子真正要去探討的不是陰陽,而是把陰陽作為一種方法去認識道。

道之軌跡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道很大,它運動不息,永不停止,並無限地向外延伸。然而,即使它延伸得再遠,最終都要返回一個本體,就是道。正所謂「萬法歸宗」,最重要就是回到自身的根本。

2.效法之道

老子認為,大道以下是天,天以下是地,地以下是君主。這就是人類所處空間中的四大,人是其中的一大。人要效法大地,時刻與所處的空間保持密切的關係。而地道要遵循天道,天道遵循大道,大道則遵循自然。

道就是一切自然存在、自然發生的東西。在很多時候,人類對事物的認知都是從自身的觀點出發的,這就是最早的「可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變化和認知對象的轉化,人們無法對所有的事物進行認知,因為一切事物都在不定之中。宇宙間存在的萬事萬物不是以人力所能改變的,正如「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

因此,每個人都要明白,只要是能夠發生的事情,都是一種自然的狀態。誠如儒家所言,人要「順應時勢,知命而為」,就是這個道理。

八、道之認知

《道德經》第十四章寫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認知的戒律

看見一個事物後,視之不見,聽而不聞,搏而不得,這是一種境界。眾所周知,人類很容易對一件事物留下特定的印象,並在這一印象的基礎上看待其他事物。這些印象有真象也有假象,因此人們不能把看到的現象當作根本性的東西來對待。因此,人們可以觀察事物,但不能把自己所看到的作為唯一的標準。

夷——視之不見

所謂「夷」,就是沒有色彩。人們在認知事物的時候,不能單獨藉助於它們的色彩,否則可能一葉障目,以有限的認知去對待無限的事情。

希——聽之不聞

所謂「希」,就是無聲。老子告誡人們,不要把聽見的東西當作是真實的。在現代生活中,有人可以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難辨真假。同樣,人們之間相互談論的事,也可能是空穴來風,不加選擇地相信是不理智的行為。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清軍入關之時,皇太極被袁崇煥打得連連敗退。便採用反間計,讓一名太監假傳信息,稱要與袁崇煥商量謀反,最終使得崇禎皇帝誤殺良將。可見,單憑聽到的信息,是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的。

微——搏之不得

搏也作「塼」,是指對一件事物往精深處研究,認知其細微之處,但細微的極點是始終無法達到的。

在現實生活中,這三者很難同時達到最佳狀態,因此人們往往將其混為一談。例如,人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是實際上眼睛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

2.認知的方法

老子在給出了認知過程中的三大戒律後,又給出了正確、科學的認知方法。

格物致知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意思是說:把事物往上研究,它就不是皎潔、明亮的,但如果不研究它,它就依然是原來的樣子;如果往下研究,它也不是隱藏起來、不能被發現的,只要不斷地格物致知,玄之又玄,一定會不斷對事物產生新的認識。

【案例】

第1001次實驗

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實驗了1000種材質都不能作為燈絲的時候,他的助手失去了繼續實驗的勇氣。

他說:「愛迪生,我們不要再繼續做實驗了。我們已經試了1000種材質,依然行不通,這說明這種材質根本不存在。」

愛迪生搖了搖頭,回答道:「不,至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以上1000種材質是不能用來做燈絲的,現在我們開始尋找第1001種、第1002種吧。」

在一次又一次地格物致知之後,愛迪生終於成功地發明了電燈。

解讀「惚恍」

很多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在研究它們、認知它們之前,人們無法知道它們的名字,會認為這樣的東西不存在,是空的。這就是所謂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其實這是很荒謬的,就像中世紀的科學家們認為空氣是不可以作為動力元素一樣。

實際上,很多事物在被發現前就已經存在,只是沒有被人們認知。例如,細菌在顯微鏡被發明出來就存在,但在這種儀器出現之前,人們無法用肉眼對其進行認知。「惚恍」就是一種認知,但這種認知不是對現象的認知,而是一種感覺上的認知。

古道今用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迎著它,就無法找到它的開端,如果跟隨它,也無法看到它的尾端。因此,人們能做到的就是執古之道,繼承前人的發現,在其基礎上認識今天的事物。

事實上,很多古人發現的規律至今仍在為人們所用。例如,諺語有云:「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雲遮月。」意思是說,如果某年的正月十五下雪,那麼當年的中秋節一定無法看到月亮。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說:能夠真正知道事物的開始,這就是道的規律。


推薦閱讀:

《道德經》是對現存世界的批判
《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老子道德經心聲---空海法師
道德經第一章
《道德經》解

TAG:道德 | 學習 | 自然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