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學六法(上)

談國學,究竟應該從何說起?國學主要有六大家,即儒、道、禪、墨、法、兵。六家思想如同江河溪流,滋潤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世界。在21世紀,如何根據時代的需要,將六大家的思想精華化為現代人的精神營養?我的體會是二十四個字:以儒做人,以道養生,以禪清心,以墨盡責,以法為基,以兵入市。 以儒做人 儒家的學問不是空頭理論,不是玩概念,也不是煽情,它從頭到尾都在教我們怎樣做人。北宋大儒程頤說,「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他的意思是說,學習《論語》要落實到怎樣做人上。 孔子的啟示——愛滿天下 孔子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為中國人的為人處世,提供了最高的榜樣,確立了基本的原則。「仁」是孔子最重視的道德範疇,是儒家的核心價值,也是「以儒做人」的根本原則。 「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一百零九次,孔子每次對「仁」的解釋都不一樣,更準確地說,孔子每次都是針對不同的情況來解釋「仁」。就事論事,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孔子教學的特點。他從來不抽象地討論問 題,對「仁」的解釋也是這樣。孔子認為,做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有一顆愛心。儒家要求做人應該有仁愛之心。 孟子對此有精闢論斷:「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十個字涵蓋了孔子講「愛」的三層含義,第一層「親親」,即對親人的愛;第二層「仁民」,即對大眾的愛;第三層「愛物」,即對萬物的愛。 親親:孝是道德的基石 孔子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有愛心,愛心首先是孝心。《論語》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悌兩種情感是出自血緣親情的自然紐帶,一縱一橫,為人間的道德秩序確立了經和緯。其中尤以孝為道德的基石,孔子認為孝是仁的根本。世界上很多屬於不同文化系統的民族,通過自己的人生體驗,都肯定了「孝」的意義和價值。「孝」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 仁民:維護人的尊嚴 從對親人的愛推廣開來,就進入愛的第二個層面——對大眾的愛。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推演擴充為對大眾的愛,這就是儒家經常強調的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為了實現對大眾的愛,孔子提出了兩條原則:一條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另一條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腳,也要讓別人站得住腳,自己要發展,也要讓別人發展。兩條原則實際上是相向地認同一個「仁」的道理: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博愛大眾,共同發展,大家都贏。 愛物:仁愛的最高境界 孔子認為,實現「仁」的標準是大眾的幸福。怎樣落實大眾的幸福呢?政治家對老百姓應該「富之教之」。讓老百姓富有,知禮節是施行仁政的體現。對大眾的愛,直接地培育了對人的尊重。「天地之性人為貴」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響亮的口號。從對大眾的愛進一步推廣,就進入仁愛的最高境界,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愛。 孟子的智慧——政治設計與民主精神 儒家的智慧還有一種偉大的歷史文化價值,那就是它對政治文明的設計和理想社會的追求。儒家的社會政治哲學主要體現在孟子的思想中。孟子深化與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思想的價值體現在,他永不停歇的民主吶喊,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孟子的政治思想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 政治理念:民貴君輕,反對絕對權力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從「民貴君輕」的政治理念出發,孟子強烈抨擊了殘暴的統治者魚肉百姓的社會現實。他將君臣關係視為互相制約、互相對等的相對義務關係。孔子認為,統治者不能體現人民的意志,被統治者就完全有權力更換統治者。就民主理念來說,孟子比孔子要先進。孟子講仁政,等級出身等都必須服從於仁政的最高政治目標,凡是行仁政的都可為王,貴族行仁政就可取國君而代之,國君不行仁政,倒行逆施,人人皆可得而誅之。 政治原則:一切從人民出發 孟子制定了民主的政治原則來保證老百姓的權益。孟子認為,國家選拔幹部,左右親近的人說這個人好不行,大臣們說這個人好也不行,國內的百姓都說這個人好,才能進入考察階段。考察後確實好,才能用他。孟子認為,任用幹部應該走民主程序,罷免幹部乃至懲罰幹部也都應該走民主程序。孟子民主政治思想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將政治的出發點從統治者徹底地轉向人民,將統治者的利益置於人民利益之下,視人民的利益為評價政治的最高標準。 民生經濟:平均地權,鼓勵工商 在先秦諸子百家中,孟子最關注民眾的經濟問題。孟子認為,對於民眾來說,首要的問題是解決他們的生存權問題,而解決生存權最重要的是保障民眾擁有基本的不容剝奪的財產權。用孟子的話說,就是使民有「恆產」。為了實現這個經濟藍圖,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井田制。 重視社會公平,主張經濟制度必須體現出社會的正義性、道德的崇高性是孟子民生經濟思想的又一向度。孟子反對「暴君污吏」利用政治特權侵害民眾利益,堅持發展工商業的主張。他反對壟斷,反對濫收稅,倡導自由發展經濟。他還是最早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思想家。 仁政王道:義利之辨,兩個視角 仁政王道是孟子基本的政治訴求和理念。它強調道德與政治的密切聯繫,認為只有先解決好道德問題,然後才能解決好政治問題。孟子的義利之辨有兩個視角:對統治者講「義」,對老百姓講「利」。統治者一定要講「義」,推行仁政是王道。孟子認為,應該保障老百姓的權益,維護他們的利益。 孔子和孟子,從道德到政治,一方面樹立了偉大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又設計了系統的政經制度。他們的思想邏輯就是要求先做人,然後才能做事,做好事。用儒學的術語,叫做「內聖外王」。儒學實際上是從倫理到政治,是一種倫理政治學。一切圍繞著做人,做有道德的人展開,因此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就成了儒家哲學的核心訴求。 以道養生 道家教我們養生,要求我們養成一種自然態度,瀟洒地對待生活。儒家的智慧,主要體現為一種太陽的精神。道家精神是月亮的精神,大智若愚、韜光養晦、柔弱勝剛強、不為天下先、無為無不為。以道養生,闡釋的一種人生智慧。道家講,生命至上。老子講,長生久視、功成身退。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終身不仕,以快吾志」,「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和天地同壽,和日月齊光,和萬物融為一體。 老子的修鍊——破解道的奧秘 和孔子比起來,老子更有傳奇色彩和神秘意味。他是道家的創始人,又是道教的教主。老子由人變成神,這裡面就隱藏著儒家和道家的不同的追求和境界。如果將中國的智慧比喻為水墨畫,那麼孔孟是墨,老莊就是水,沒有老子和莊子,這幅水墨畫就沒有了布白,沒有了虛靈空曠的美。軍事智慧:兵者乃不祥之器老子認為,「善戰者不怒」。戰爭需要十分冷靜地判斷敵情,十分周密地謀劃打法,憤怒之下做出的決策往往耽誤大事。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欲擒故縱的戰術思想即由此而來。 老子的軍事智慧還體現在他的人道情懷和反戰意識。出於關注民生疾苦的人道情懷,老子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戰爭的破壞性極大。他主張:「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老子勸告世人,應該用大道輔佐君主,不要迷信武力,仗能不打盡量不打。 老子也不是絕對地反戰。他認為,儘管戰爭會造成很大的破壞,但也有「不得已而用之」的時候。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戰爭中沒有勝者,最大的受害者是老百姓。老子的人道情懷和反戰意識,可見一斑。 政治智慧: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生動地體現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這句話道出了政治的一種境界:舉重若輕,以小觀大,四兩撥千斤。政治在老子這裡,不是複雜的權力角逐、利害相爭,而是一種帶有審美意味的行為藝術。中國歷史上有境界、有氣象的政治家,都或多或少地汲取了老子的智慧。 在老子這裡,無為不是妄為,更不是胡作非為,而是順乎自然,自然無為。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百姓感覺不到他存在的政治家是最棒的政治家;老百姓讚美他、親近他的政治家次之;老百姓害怕他、以之為辱的政治家則是最差的政治家。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一個好政治家應該順應民意,順乎自然,自然無為。統治者應該把老百姓的願望當作自己的願望,把老百姓的心當作自己的心,這就是無為而治。 人生智慧:柔弱勝剛強 中國第一位「不先生」是老子。老子說「不」,最主要的意思是不爭。老子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夫惟不爭,故無尤。」他認為,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不招人怨恨。老子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自然的規律,總是不爭而善於得勝。不爭看來是柔弱,但最後獲得勝利的還是柔弱的一方、不爭的一方。「柔弱勝剛強」是老子不爭思想的集中概括。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善的品性莫若水了,水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但是水卻是最終的得勝者。剛出生的小孩,「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終日號而不嗄」。老子嚮往嬰兒的境界。他認為,小孩子「專氣致柔」,精氣充足,元氣純和。萬物中水最柔弱,人類中嬰兒最柔弱,但就是水和嬰兒的柔弱卻體現了自然的純真,因此也體現了自然的力量。 老子的養心哲學從「不爭」到「柔弱勝剛強」。不爭是為了爭,以不爭為爭。凡事不當頭,不搶先,反而能贏得愛戴。碰到利益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老子的哲學是一種境界。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挖空心思地爭名逐利,最後也許除了露怯,什麼也得不到。相反,虛懷若谷,寵辱不驚,心態平和。或許就能得到想得到的。 莊子的逍遙——至美的人生境界 在老子那裡,善和惡差不多,禍和福也差不多。這種相對主義在老子的繼承者莊子那裡,發展到了極致,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來所當來,去所當去,生生死死,都是自然現象,就像一年四季的交替一樣。我們既然不會為季節的交替而悲傷,那麼為什麼要為親人的死去而悲傷呢? 達觀:生死一回事 莊子出於對生死的達觀,才有妻死鼓盆而歌之事。臨死前學生要厚葬他,他不同意,發表高論:「我死了,棺材也不要準備,人也不要埋。你們瞧那天地就是我的棺材,那日月就是我的玉璧,那星辰就是我的珠寶,那萬物都是我的陪葬,還有比我的葬禮更隆重的嗎?」 莊子繼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智慧,從自然的角度理解生死,更從自然的角度超越生死。從自然的大道來看,有生就有死,不是最正常的事嗎? 夢想:逍遙遊,蝴蝶夢 逍遙遊是一種什麼狀態?逍遙遊就是乘雲氣,騎日月,游乎四海之外。在逍遙遊中,你就能體會「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逍遙遊猶如做夢,莊子做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翩翩起舞。夢醒後,他感到非常迷惑:「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進入忘我境界,人生痛苦得以解脫。人為什麼煩惱,人為什麼痛苦?莊子認為根本原因就是人太執著。執著於我和物的分別,貪得無厭;執著於我和人的分別,爾虞我詐。為了解脫人生痛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忘我、無我。莊子講養生,全都奔向一個精神世界,精神的自由和洒脫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審美:人生境界真善美莊子是一位美學家。他是徹底的藝術主義者,主張在審美中實現人生的最高價值。人世間就是一個名利場,陷在其中,大家活得都很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回頭一看,不過是過眼雲煙。我們不應忘記,紅塵中還有一個別樣的世界,那就是莊子指點的大樹下面的綠蔭,那是一個清涼的世界,美的世界。 金錢也好,地位也好,說到底都是生存的手段。人整天全都陷到裡面,把手段當成了目的。人怎樣活著才有意義,才有價值,才能夠實現生命的豐富和尊嚴?「人生境界真善美」。真的世界引導我們求知,善的世界引導我們向善,美的世界才是安頓我們生命的世界,莊子為我們指點的就是一個美的世界。 以禪清心 據《五燈會元》記載,佛陀「拈花微笑,道體心傳」的典故意味著禪宗的開始。禪宗參禪悟道講求「以心傳心」,彼此心領神會,心心相印。禪宗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其「以禪清心」的追求則是頓悟人生的一種修鍊方式。禪宗祖師達摩說,「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十六個字是理解中國禪宗的總綱。「教外別傳」講禪宗來歷,「不立文字」講禪宗教法,「直指人心」講禪宗宗旨,「見性成佛」講禪宗目的。直指人心就是禪宗主張的心靈建設。禪宗認為,佛家教人目的就是要以禪清心,培育一顆禪心。禪心一悟,就進入極樂世界,也就成了佛。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以禪清心」呢?「以禪清心」就是要培育五種心靈境界。它們是慈悲心、平常心、清凈心、自由心、自然心。 慈悲心 慈悲心其實是一種關注人間的崇高情懷。禪家講「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禪要尋找的這個「行跡」就是在人間萬象中展現的人生至情,在人生至情中透露人生至理。關注人生的至情和至理並不違背佛的意旨。發慈悲心,做菩薩行,饒益有情,普度眾生,正是大乘佛的基本訴求。 慈悲心的發揚不光關乎非常事件、非常之舉。日常生活,人間處處,都可以發揚慈悲心。慈悲心重在落實,也就是行。發揚慈悲心,普度眾生就要有「菩薩行」。 平常心 把簡單的事都做對,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禪宗要培育的第二心,就是平常心。 在禪宗看來,成佛就在平常心,平常事,不在刻意作秀。因此,禪宗提出一個著名命題:「擔水砍柴,無非妙道。」禪宗有言,「隨所住處恆安樂」,隨遇而安,在隨處點發中獲得心靈的開悟。心靈開悟,禪心光復,時時處處都能領悟佛理。吃飯、睡覺、喝茶、觀景,這些都是最平常、最簡單的生活場景。然而悟道,就在平常簡單的日常生活中。 清凈心 以禪清心,既要清除傲慢的虛榮心,又要培育一顆清凈心。清凈心,是以禪清心要培育的第三心。對大千世界、滾滾紅塵的種種誘惑和刺激,靈魂保持純凈,精神不受污染,防止莊子所說的「形為物役」,防止我們成為虛名浮利的奴隸。諸此種種,皆仰清凈心。「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是以禪清心的最高境界。 不動心,要心空萬物。慧能有偈道:「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佛家修為的最高境界。禪宗講清凈心,不動心,不是讓我們對任何事都無動於衷,都冷漠無情,而是要求我們不被外在的誘惑所左右,做一個自由人。因此,禪宗和尚經常自稱自由人。 自由心 自由心,這是以禪清心要培育的第四心。培育自由心,就是要掙脫名利羈絆,跳出紅塵,實現超然的精神境界。實現這個精神境界,用佛家的說法,首先要能夠捨得,能夠放下。佛家說:「內舍六識,中舍六根,外舍六塵。」意思就是不被任何內在外在的不良慾念所左右。做自由人,能空能舍,就要打破一切偶像,進入逍遙自在的人生境界。為了做自由人,禪宗否定一切外在的權威。 培育自由心,還要求我們拋棄一切形式主義,乃至一切煩瑣儀式,甚至連坐禪都不需要。佛家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的形式主義,都是無價值、無意義。如果一味地坐禪,屁股不動,禪就來了,屁股一抬,禪就走了,這是悟屁股,不是悟禪。反對形式主義到了極端就連「阿彌陀佛」都可以不念了。 自然心 最高的存在通往自然。老子告訴我們「道法自然」,儒家也講「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你看那天地萬物的存在,都是那樣的怡然自得,春夏秋冬的交替、季節的謳歌和人嚮往自然的心,合成了一首美麗的生命詩篇。禪宗力求實現自然的生命境界,和儒、道的追求異曲同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又可以將禪理解為一種追求自然的文化使命。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得道的人不是不遵守因果規律,而是對任何事物的原因和結果都清清楚楚,使之符合禪宗的自然心。任何人都得遵守自然規律,才能體悟自然。順其自然,就進入了禪家的境界。禪的自然心又體現為自然生機的體悟追求。因此,禪家說,「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逍遙遊3-情緒獨立
中國國學網-- 摭談才華橫溢的賈誼——剖析賈誼的《吊屈原賦》
國學何為
這5種房子千萬不要住,越住越窮
老子論道——玄之又玄的大道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