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們一樣,相信閱讀的力量

『今天早晨,與583000人一起,尋找同行的人』

是的,書評君在尋找同行的人。

《書評周刊》自創始以來,無限相信閱讀的力量。我們的宗旨是「公共立場,專業品格,獨立思想,現實關懷。」我們有一份紙質的12個版《書評周刊》,十多年來,一直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副刊之一;我們有一個訂閱量達60萬的微信公號,每天推薦優質的內容。

我們的工作,是觀察著中國的寫作與出版,致力於人與書的相遇,關注並推動普通人的閱讀需求,探尋契合我們時代特質的精神家園。我們整個團隊,是一個非常有默契的價值共同體。

這是我們的工作:閱讀好書,為每一本好書找到最適合的書評作者;採訪最好的寫作者與思想者;關注文化動態與現象,分享思想與見地。我們會介紹《何為良好生活》這樣的哲學作品,也會關注王安憶的新著《匿名》;我們會著力推薦《農民公民權研究》、《共同的底線》,也會分享河合隼雄的《愛哭鬼小隼》和《童話心理學》,與讀者一起欣賞那些美好溫情的書;國內最好的學者,都在我們的書評作者之列;而諾獎得主帕慕克、阿列克謝耶維奇、社會學家彼得·伯格、明清易代之際思想研究者趙園,甚至暢銷書《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等,都是我們的採訪對象。

我們相信,公共空間的光芒,是由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帶來的。所以,我們關注普通人的精神成長,不憚於張揚這樣的閱讀維度:美好,在閱讀中欣賞那些我們囿於自身局限未能抵達的風景;自律,在向外觀望與向內省察時,勇於從真實的自我出發去建設、尋覓;甚至,溫情,深入溫暖地體察自我,亦帶著開放的心靈理解周遭的世界。

在內容製作層面,我們的基本價值秩序是這樣的:選擇那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應、解釋我們當下生活各個層面的困境;鼓勵個人走向更高發展的;提供更多審美、詩意的生活姿態的;以嚴肅而積極的姿態寫作的賦予普通生活以尊嚴的;對我們的文化共同體帶著深切的敬意與敏銳的感知的;為個體提供精神的支持與倚靠的。

這是一份靠閱讀、思考與寫作,讓自己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獲得體面生活的工作。也是一份讓你在工作中不斷獲得自我成長與完善的工作。如果你的閱讀已經成為你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對生命本身的成長著迷,如果你對智識生活有很高的追求,如果你有強烈的現實關懷與人文情懷,如果你理解現代媒體的啟蒙傳統,如果你享受思維的樂趣,如果你與我們一樣相信閱讀的力量……歡迎加入我們,與我們同行。

我們近期完成的專題

平凡人斯通納

2015年12月26日

唯有不斷地回退,唯有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反覆周旋,生命結束的時候,才看到愛與恨互相滋養過,痛苦和歡樂也互相滋養,你的抵抗與你所抵抗的事物本身,都在相互滋養。

藝術的逃難,豐子愷其人其境

2016年1月30日

豐子愷最大的成就,或許是在20世紀變幻無常的政治中始終保持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當許多人在藝術創作與政治活動之間進行痛苦的選擇時,他沒有完全被現實擊潰,也不為歷史所出賣。

在生命深處與你相遇:

歐文·亞隆及其心理學

2015年7月4日

亞隆說,一個人越是不能充分體驗生活,越是會焦慮於時光的流逝。被虛度的歲月、被淹沒的願望、被蛀空的理想,都要求回應,等待救贖。

王安憶的小說課

2016年1月9日

王安憶的寫作非常具有挑戰性,中國找不出第二人。她在跟自己過不去,走的道路也是越來越複雜,用小說的形式,來承載思想的重量。

阿扎爾·納菲西:

揭下面紗,寫下我的伊朗記憶

2015年9月19日

存在一種更加私人化的勇氣——不是來自於對榮譽的追求,而是因為她們別無他法。若她們脆弱,也是一種勇敢的脆弱。她們向父母的權威和社會規範說不,通過追求自己愛的人,來追求個人的自由。

紅樓一夢三百年

2015年11月7日

在時間橫無際涯的荒野里,我們以各自的方式過著日月、四季,而所謂的「文化」,就編織其中。唯其描寫真實的日常,故能採用極近自然的潛在的「季節」結構。

自我顛覆的思想家:

阿爾伯特·赫希曼的非常規智識之旅

2015年9月12日

以一種質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口味,改變或放棄自己的口味並不意味著喪失自己的人格、個性、身份或自我。民主人格是這樣的:能學會既珍惜自己擁有的意見,同時又重視保持心靈的開放,充分調和並享受贏得一場辯論的快樂與充當一個好的傾聽者的愉悅。

說理者徐賁

2016年4月9日

這十年來,他的思想一以貫之,像一道銳利而堅忍的光線,直刺時代的幽暗。在無賴的世界說理,在犬儒的國度立人。所立之人,就是公民。

慢閱讀,一件奢侈的事

2015年4月25日

讀書是一種的生活方式,在書的林子里遊盪,如同放牧自己。書是反時間的,它可以戰勝時間,可以在時間中逆向行駛。時間幾乎可以隔開一切,隔開故園,骨肉,至愛親朋,卻不可以阻隔作者與讀者,他們可以越過任何時間點彼此相遇。

最初的閱讀

2016年6月4日

我們有多少次被書中的瞬間所擊中,我們就重新活了多少遍,即便書籍之外的時間依然在迅速地流逝。我們要想像和呈現一個有父母在場的親子閱讀畫面,對成年人智識的反思,是送給孩子與父母共同的禮物。

我們的招聘崗位與要求

招聘職位:文化記者

月薪:面議。如果你足夠努力足夠勤奮,你的薪水會超過主編。

工作情況:以我們的內容產品為工作重心,向內容與價值負責。不需要坐班,每周一微信工作會,每周四來報社參加部門例會。

工作地點:北京

應聘提示:

1,請列舉你最關注的閱讀領域(心理學,文學,社科,科學,兒童,教育,經濟,藝術,古典文學等都可以),列出5本這個領域對你來說重要的書。

2,我們會歡迎《書評周刊》的朋友們的推薦,因為他們持久關注、支持書評的發展,理解我們的價值與追求,請告訴我們你的推薦人。

3,我們在乎你的思考與寫作,請附上你的作品。


推薦閱讀:

無訟閱讀|刑事辯護不同階段的六類辯護意見
《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
【轉載】荒謬的苦難哲學[節選](狄馬)
論力量訓練原理在閱讀中的應用
2017——為了看起來有文化,我偷偷讀的一些書

TAG:閱讀 | 力量 | 相信 | 我們 | 閱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