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章 菩提心利益

  譯序

  寂天菩薩之《入菩薩行論》,膾炙人口,無論中外,享譽勝地。畢生修學,融攝學集,外現放逸,內斂精銳,甚而解脫。遺留世人,殊勝佛典。乃宗中觀,破斥唯識,遮反外道,究竟應成。西藏密宗,修學菩提,緊隨其後,蓮花綻放,決定佛果,尊貴卑劣,各個種性,無不共許。薩迦宗師,名無著賢,博學多聞,顯密二宗,經藏法義,密續口訣,量理正論,詮釋本論,揭其隱微,體無不周,理無不顯,直入人心,嘆為觀止。名副其實,《善解義海》。筆者駑鈍,文筆拙劣,初嘗醍醐,願行菩提,與人共嘗,雖曰利他,唯圖明心。

  世尊法義,宗於緣起,法理慧眼,未攝凡情,唯真實修,願見本論,修證功德,迴向法界。

  時值濁世,邪見瀰漫,正見漸衰,俗僧同流,擬振教風,權巧流通,群眾獲益,故為付梓。

  本文偈頌或有少分斟酌,如石法師議注之《入菩薩行論》在此表明。

  1999年4月修訂

  貢噶學珠丹增 筆

  藏文原著之前言漢譯

  文殊師利菩薩隨所護念,獲得成就之大士—寂天論師,名揚如風傳播之大班智達。「斷舍王位獲成就,於寺院戰勝二方,出家見諦現神通,敬禮彼具七稀有」。此七個稀有殊勝之故事,記載於他之傳記。殊勝之菩提心寶—無垢友之法弟子,內學清凈圓滿,主要精勤實踐故,獲得高層次大禪定,現證無量功德,自身所詮說之經典義──廣泛、甚深證悟真實義。為了慈悲他人而詮釋大部《菩薩學集論》、《攝集經論》,以及言簡義賅之《入菩薩行》。最後一部在印度有智作慧、善天、黑行、遍照護等論師之詮釋一百零八種,西藏地區亦有諸多注釋,本論注釋精益求精,而且詳實、文辭結構編排細膩,以「善解義海」為最。故於出版前言,首先介紹作者無著賢之略傳。

  無著賢論師以「嘉塞款趣透美」之名而著稱,論師出生於薩迦寺之西南,名為普窮,父親是兌族王子,名為根卻巴,母親名為恰薩補尊,誕生於公元1267年,即藏曆木羊年。從昆族喇嘛霸巴出家,隨蔣趣仁欽滾波受近圓戒,賜予賢吉祥之名,又從教授師貢噶嘉稱、蔣央昆屯學習中觀、唯識二宗思想;諸如發菩提心、四密續、灌頂加持之注釋、隨喜灌頂、詮釋密續、解說、口訣等諸有關三藏經典注釋、解說。學習《慈氏五論》、《中觀理聚》、《薩迦五祖之教義》、《二種戒相》、《根本律經》、《釋量論》、《集量論》、《俱舍論》、《入菩薩行論》、《菩薩學集》、《世尊密意莊嚴》等豐富經論思想,聽聞迦當巴教派思想,追隨當巴嘉噶哇、薩迦法王、錯布哇、貴昌哇、楊棍巴等喇嘛,以及研習紅教等無量之口訣教義,皆能洞見無餘,任何法要,無不了知,現智者相。學者蔣央尼瑪嘉稱引述《俱舍論》之說:「無煩惱之痛苦感受即認為:『既無煩惱,則無痛苦。』論師答云:『聲聞、緣覺無煩惱,祗有宿昔之業力所生之痛苦—變異苦。』」此一詮釋無礙,聞名遐邇。譯師布朵、法王喇嘛當巴等諸智慧者,亦曾依止聽受法義,畢生儘力於詮說法要與修行。自負能以說法、論辯、著作三門,善護正法;唯有他一人可隨行於龍樹父子、無著兄弟、陳那、法稱等宗義,屢次以無畏獅子吼宣揚佛法。以真實自、他互換之菩提心,承擔他人之病苦;以「無願」與「無報償」對外來乞士、貧困、寒微者作大布施,以德報怨,眾生一見即生信心,悉發慈悲與菩提心。個人修行亦達諸禪定,產生殊勝功德境界:面見世尊、度母等無量菩薩,使聞法者產生無限功德,並獲白教法王泰西度、蔣丘嘉稱等衛藏名士、大師等之供養。培育法弟子──洛千蔣借和遍智布頓、薩迦法王喇嘛當巴等諸多具法器之持法龍象。

  公元1396年,西藏曆六紀元地雞年十月二十日,值年七十五歲,擁有許多稀有吉祥之徵兆而離開人間,葬於西藏波密縣之曲宗。

  第一章 菩提心利益

  一切大乘道無誤宣說入菩薩行總分二義:甲一、本論之名,甲二、本論之義。

  甲一、本論之名

  梵文曰:菩提薩?遮利雅阿哇達惹。中文譯「菩提薩?」為「菩薩」,「遮利雅」為「行」,「阿哇達惹」為「趣入」。

  若謂:本論由何種方式而立名?云:一般而言,在所詮說義、能詮說量、能作業、住處眷屬、時間、譬喻方式等六種立名中,此為第一種方式—「所詮說義」。或謂:如是立名有何目的?主要目的僅「安立名」即可了解實義。《楞伽經》云:「若不作立名,世間皆昏暗,為遮昏暗故,依怙作立名。」尤其於安立所詮說義,諸利根行者從名稱而了悟所詮說之總義。引用梵文原名之作用,建立熏習、謙虛、憶念譯師之恩澤等。

  樂許於最先論名,容易尋求本論之實義,以佛言規制,凡屬於三藏中之論藏範圍「頂禮一切佛菩薩」—此為諸澤師所共許而安立。

  甲二、本論之義

  善天論師主張:本論攝集初、中、後之善業,依次分為讚頌、正文與迴向三部分。黑者論師主張:著作本論之原因、詮說六般若波羅蜜多與感恩頂禮等三部分為本論所攝之教義。首先談暇滿人身讚頌、繼而懺罪、受持菩提心計三章及迴向共四章,並將布施、不放逸、正知歸屬在戒律範疇。

  編著本論可分為三:

  乙一、趣入菩薩行方法,乙二、所趣入之自性,乙三、編著究竟義。

  乙一、趣入菩薩行之方法,有二:

  丙一、正行,丙二、宣說正行之旨趣與關係。

  丙一、正行,有三:

  丁一、讚頌,丁二、誓願,丁三、謙虛心。

  丁一、讚頌

  如來法身諸菩薩,諸應虔敬我悉禮,

  總攝經論而宣說,趣入菩薩之律儀。

  所謂「如來」,遍照護論師謂:善逝、安樂而逝世;譬如妙色身,善愈瘟疫而清凈,如充滿甘露之妙寶瓶。斷除煩惱等污垢而後庄嚴地逝世,祛除不能顯現真實義之無明等而不退轉地逝世,凈除一切習氣後究竟解脫。關於斷德之意義,善天論師主張:證悟一切所證法謂善逝之旨趣。總之,善圓滿斷、證二功德,或逝於最勝安樂之地,謂善逝。《菩薩戒經》云:「住於特別殊勝地而逝,不退轉而逝。」此佛寶為「法身」。《佛性論》云:「應知法身有二相:法界極其之清凈,宣說同分甚深義,錯綜繁雜之理趣。」關於所證之法身,清凈法界具有二智:「無漏智」與「無分別智」。關於教義之法身:以二諦詮釋甚深義和廣泛之教說,是為法寶。彼諸具足善逝,故謂為胎藏。所謂「法王子」,《佛性論》云:「最上乘母之種性為智慧,佛陀法生母與禪定,安樂胎藏慈悲母。云何?彼乃隨世尊生法王子。」投生於如來之種性,或能夠承繼如來位,此王子諸聖菩薩,是為僧寶。皈依彼三寶,若非大乘皈依,一般而言,德高望重之聲聞、緣覺、師徒等,皆亦理應虔誠三密而頂禮。循如是作為而著本論。

  如是讚頌之目的,《贊佛功德經》云:對任何本師如來,雖作微小之稱讚,皆引導天人之樂,將獲得無死正法。亦將成辦「暫時與究竟」之安樂。

  丁二、誓願

  所詮義為何?《菩薩戒經》云:「嚴禁惡行戒,攝受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依此而趣入菩薩行;諸成辦之方法,於此十章中宣說。若謂:以何種方法詮釋?云:依經教與正理而宣說。或作是念:既依經論之教說緣故,此處何須又宣說?其目的何在?云:於諸經教零亂者加以編排,於諸不清晰之法義,清晰明白地解說,令諸散落之經典攝集一處,收攝諸多經論而後宣說,當無過失。

  如是宣說誓願之目的,承擔諸善知識誓願而不舍故,常徹底完成本論著作。

  丁三、謙虛心

  前未曾有此不說,善巧詩韻我非有,

  故我亦不想利他,為修自心撰此論。

  先前經論等所未曾出現之意義,此處連少許新創意亦不敢妄加詮述;前時運用善巧詩韻創作之文辭,我寂天亦無此能力;此二原因故,我造本論不為利他義。若謂:為何造《入菩薩行論》?云:為自己修習菩提心之緣故,創著本論。如是言之,自己了知即行,何須編著本論?云:為修善菩提心故,我以虔誠之心力,期許相續心能殊勝地證悟而編著本論,菩薩行且或愈益增上廣衍。

  善天論師與遍照護論師皆認為,所謂「且或」乙辭意謂實有相對之利他。

  我誠信力修善法,殊勝信解亦增長,

  同我福緣諸餘人,若見本論亦有益。

  假使與我相同福緣──相似種性,為求菩薩行方法,以誠實公正之心安住於他人,若閱讀本論,則可能實有增廣菩提心等功德。如是謙虛,即知造論者極乏我慢,若有罪過,尚祈包涵容忍之。

  丙二、宣說正行之旨趣與關係,有三:

  丁一、各自之體性,丁二、教義之目的,丁三、如理教法。

  丁一、各自之體性

  所詮說義:「趣入菩薩律儀」表示無不具足大乘之種性、大乘道、大乘果,主要為菩提心學處;依本論理解諸所詮說義,即為本論宗旨;依所詮說義隨而證悟本論之宗旨乃相屬關係;實踐所證悟之究竟義,獲得菩提果,乃亟需之目的。

  丁二、教義之目的

  諸具思惟者了知本論之目的等,而實際趣入菩薩行。

  丁三、如理教法

  黑者論師之《難釋論》云:「本論之目的等,表徵於本論之名稱。」

  善天論師主張:趣入菩薩律儀為所詮義,利益自他為目的,本論所詮義與自他二利之目的,彼此之間而生相屬關係。

  乙二、所趣入之自性,有三:

  丙一、趣入菩薩行所依之補特伽羅,丙二、思惟如何趣入菩薩行?丙三、思惟以何趣入菩薩行?

  丙一、趣入菩薩行依之補特伽羅,有二:

  丁一、教說暇滿之人身難得,丁二、依思惟福德之心識極稀有。

  丁一、教說暇滿之依身難得

  暇滿人身及難得,既得人身成辦義,

  倘若此生未辦利,後世豈得此圓滿?

  地獄、餓鬼、畜生、邊地、長壽天、邪見、佛不出世、愚痴等,稱為「八無暇」。斷除之,則為閑暇身。獲得人身、生於中國、五根具足、不顛倒見——無間業、安住於誠信之心,佛陀出世間、轉*輪、隨入教義、安住、有施主,稱為「十圓滿」。

  人身:具有任一男、女根謂之。生於中國:出生於文明且有佛法之國度。眼等五根俱全,斷除五無同業——不顛倒於邊見之業,虔信如來之教法律儀;虔誠安住於「五自利圓滿」。佛出世間、轉*輪,依止實有現見四諦之導師,詮說相順聖者證悟之教義,隨順趣入安住法性,獲得實有受用財物之施主,且對他人慈悲,名「五他利圓滿」,總升為「十圓滿」。

  如是具足十八功德之暇滿身,極其難得。《華嚴經》云:「遮除八無暇即難得,具足暇滿富裕圓滿之身極為難得。」如是暇滿有情能夠成辦三善道與究竟解脫道,獲得暇滿身時,當精勤於修善,倘若於此時,不修習成辦利他之善業,後世豈能獲得類似圓滿之人身?由於不能獲得之緣故,祈望不造作無意義之事。心意慎記切記。經云:「如是願此暇滿身不作無意義之事。」

  《弟子書》云:「依此人身之舟筏,能度生死之苦海,最勝菩提之種性,解脫證悟之親因,人身貴勝摩尼寶,誰人不惜此暇滿,何忍空過虛度之?」

  丁二、依思惟福德之心識及稀有

  如雪覆蔽夜黑暗,?那閃雷極明亮,

  如佛威德力之因,暫萌發世間福慧。

  盡如黑夜之濃雲,瞬間閃電之緣起,展現明晰之山河大地,如是,猶若以佛力祛除罪惡權勢所生黑暗之痛苦,諸安住世間者,偶有福德──成辦善業之智慧,若須多次或長時間成辦善業,則不需要,故應精勤產生與增廣成辦善業之智慧。

  具足閑暇圓滿之雙翼,現見善惡功過之慧眼,

  萎謝利得恭敬名聲欲,豈能墮入罪惡之深淵。

  丙二、思惟如何趣入菩薩行,有二:

  丁一、發菩提心之利益,丁二、發菩提心之方法。

  丁一、發菩提心之利益,有三:

  戊一、發心利益,戊二、成立利樂為合理,戊三、讚頌真實發心之利益。

  戊一、發心利益,有二:

  己一、一般利益,己二、殊勝利益。

  己一、一般利益,有五:

  庚一、斷除罪惡,庚二、成辦利樂,庚三、如意滿願,

  庚四、實至名歸——名義轉化,庚五、讚頌功德之六種譬喻。

  庚一、斷除罪惡

  以是善行恆脆弱,罪惡力大極恐怖,

  若無圓滿菩提心,豈有餘善映奪彼。

  思惟人身難得且極短暫,善業對治力薄弱,諸惡因緣容易聚集,故經常力量微弱,罪惡連續不斷,其威力極大且不能忍受,現今必須產生足以摧破罪惡之善業。此極大罪惡,唯除具有智慧與慈悲之圓滿菩提心修行者,其餘任何世俗之善業,豈能映奪?不能映奪,故應發菩提心。《華嚴經》云:「猶如貓以雙眼注視,老鼠受壓制地不能忍受,一切智之菩提心──寶珠之眼睛,觀照業煩惱──老鼠,壓制彼等動彈不得。」

  庚二、成辦利樂

  諸佛多劫甚深思,觀照此心最饒益,

  無量眾生依於此,能順利得最勝樂。

  多劫即為三大阿僧碉劫,諸佛極力思惟利眾生之方法,所作觀察,而了知此菩提心能利益眾生,依此,無量眾生容易獲得最勝無上菩提故。

  庚三、如意滿願

  欲滅三有百般苦,遮除有情之不安,

  欲享百種之快樂,恆時不舍菩提心。

  眾生於三界內欲調伏諸多苦難,欲凈除其餘有情之一切不安,欲令自他一切有情享有百千種快樂故,永遠?守護?不捨棄菩提心,以菩提心決定成辦眾生之利益。

  庚四、實至名歸──名義轉化

  輪迴牢獄苦有情,?那啟發菩提心,

  詮謂諸如來之子,世間人天悉禮敬。

  生死輪迴之牢獄中,業與煩惱束縛之力,影響諸苦難眾生,若啟發菩提心──?那之間,即具諸佛之子之名──即謂之菩薩;實質意義上為世間、人、天皆應禮敬之對象。

  庚五、讚頌功德之六種譬喻

  第一:變金露之譬喻,宣說卑劣轉成殊勝

  猶如最勝變金露,持取不凈之垢身,

  轉成無價寶佛身,故應堅修菩提心。

  變金露,一切行相中最殊勝,能緣取不清凈之自性身體,轉變成無價之寶——佛身。具足變金露功能之菩提心,應堅實守護。《華嚴經》云:「水銀顯現金光,其功能譬若一兩之變金露,足以轉變千兩之鐵而成金,且顯耀著光芒。如是一切智發菩提心,如根本善業之水銀界,圓滿迴向成智慧。盡除業和煩惱之垢障——鐵,經由遍一切智之法力所染色,從而啟發一切智之菩提心——唯一菩提味。眾生如業及一切煩惱之鐵,不能盡除煩惱或煩惱所作業。」

  第二:難得珍寶之譬喻

  眾生導師無量慧,善觀此心極珍貴,

  諸欲出離三界者,善堅護菩提心寶。

  唯一引導諸眾生趣向涅?城和營運功德珠寶之調御師,以無比佛智,除一切智智之外,非其餘聖者能夠衡量,以無量之佛智,善觀照諸法,照見菩提心甚稀有且極大功德,故甚為珍貴。《華嚴經》云:「如諸珍寶中,珍寶王最勝。於三世中以遍一切智之智慧,顯現於法界,乃至一切人、天、聲聞、緣覺之根本善業,盡諸有漏和無漏之一切功德,亦不比啟發菩提心──珍寶之王更為殊勝。」故欲脫離眾生諸苦之有情,須善巧堅實守護菩提心寶。

  第三:寶樹喻說果實無盡增衍

  余諸善行如芭蕉,生果實已身終謝,

  菩提心樹恒生果,不僅不盡而增衍。

  菩提心非其餘之善業所能比擬,猶如芭蕉樹產生果實後,自身亦枯竭謝盡,而菩提心之寶樹,恆時不斷孳生果實,而且增衍繁盛不衰。《寶積經》云:「文殊菩薩!各式各樣之果樹,緣取四大種──地、水、火、風而增衍果實。文殊菩薩!如是根本善業亦須守護菩提心,而且迴向一切智,則增衍繁盛菩提果。」

  第四:保母喻說從罪惡異熟果中得救護

  若作罪惡極恐怖,然依勇士得除畏,

  依何迅速令解脫,畏罪之人豈不依?

  即使破害三寶等極大之罪惡不可容忍,然而依於勇士保母后,可從極大畏怖之敵人中解脫。依何能從短暫之異熟惡業中解脫?是為「菩提心」。諸畏罪之人,為何不依止?理應依止。

  《無盡慧菩薩請問經》云:「善男子!譬如依於勇士保護者,不畏懼一切敵人。如是發菩提心,依於清凈勇士保護者之菩薩,即可不畏懼一切邪惡之敵人。」

  第五:譬劫火說摧破根本惡業

  菩提心如劫盡火,?那能毀諸重罪。

  劫火具焰烈性,第一禪定以下之器世同皆燃燒殆盡,菩提心於?那之間決定燃燒五無間諸大罪惡,乃是根本性之摧毀。《華嚴經》云:「如劫火燒毀一切惡業。」善天論師主張:「無生法忍中一?那,所擁有之惡業不可得,決定燒燃。」與前面之講法並不重複。前述者為映奪──壓制之意,此處指根本摧毀之意。

  若謂:於初發菩提心中有兩種功德(斷除惡業、摧毀惡業體性),於理是否相違?云:不相違;若發心愈殊勝?則獲得聖位之功德次第愈殊勝。

  第六:引經宣說其它功德

  智者彌勒諭善財,彼心利益無限量。

  菩提心之功德無可限量,此乃具有智慧之彌勒菩薩對善財童子所開示者。《華嚴經》云:「源生福城鎮之商主娜登之子——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面前請示發菩提心乃至菩薩學處之修習次第,……復至南印度海邊,彌勒菩薩之大日如來宮殿中心,現見如海之眷屬眾宣說法要,善財童子頂禮後,慈氏指示其眷屬(以下錄自唐實叉難陀譯,《八十華嚴經》):

  汝等觀善財,智慧心清凈,為求菩提行,而來至我所,

  善來圓滿慈,善來清凈悲,善來寂滅眼,修行無懈怠,

  善來清凈意,……

  爾時善財童子說:「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薩如何學菩薩行,如何修菩薩道,隨所修學疾得具足一切佛法?……。」彌勒菩薩答云:「善男子!……已為諸佛共所護念,已為焉善友共所攝受。何以故?善男子!菩提心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能長一切眾生白凈善法。……菩提心如毗沙門,能斷一切貧窮苦故。……菩提心如莊嚴具,莊嚴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如功德瓶,滿足一切眾生心故。……善男子!菩提心成就如是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殊勝功德……。」

  己二、殊勝利益,有三:

  庚一、利益分類,庚二、性質之差別,庚三、利益之差別。

  庚一、利益分類

  總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發願菩提心,契行菩提心。

  《華嚴經》云:「任何有情發願無上菩提心已甚稀有,而行無上菩提者更為稀少。」此謂「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庚二、性質之差別

  應知分別說,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譬如欲至某處,欲許為利他獲得佛果之思惟,為「願菩提心」。如其正行—住於將獲得佛果之道,欲成辦佛道,為「行菩提心」。如是,善巧者應知有二種差別,依如是知二實義之差別。

  庚三、利益之差別

  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猶不如行心,相續生福德。

  願菩提心住於生死輪迴時,能生廣大果,《華嚴經》云:「善男子!譬如寶金剛杵,即使折斷亦具金飾莊嚴殊勝,映奪一切聖者,且亦不舍寶金剛杵之名,善男子!如是發一切智之心,即如珍寶金剛杵,雖遠離精進,亦如金飾之莊嚴,映奪聲聞、緣覺之功德,而不舍菩薩之名,亦遮反輪迴之一切貧困。」云何能比擬「行菩提心」所緣生無間之功德?願菩提心則不可能如是。

  何時為度盡,無邊有情眾,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無量等虛空。

  從何時發願菩提心?無量有情眾生受到業及煩惱之纏縛,為令彼從輪迴牢獄中解脫,即使輪迴不空亦不捨棄利他心故。將領受清凈行菩提心;自此開始,於不失行善菩提心之勢力,即使昏睡或昏醉等放逸之時,福德力亦將永續不斷,以諸多福德行相等同虛空而生。

  戊二、成立利樂合理,有二:

  己一、教證合理性,己二、正理合理。

  以教證和正理證明應合理。

  己一、教證合理性

  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如來自宣說,其益極應理。

  趣入菩薩行能生諸多福德,為合理。《妙臂菩薩請問經》云:「世尊曰:『信樂小乘之有情,轉趣大乘。我若為利樂無量無邊之眾生,身著精進之鎧甲,關照無量無邊有情之利益與安樂,根本善業亦將無窮盡,是故,我豈能放逸?即使放逸時──熟睡,晝夜此心?那變化,亦當會增廣繁衍及至圓滿菩提心。』」

  己二、正理合理,有二:

  庚一、思惟之特別殊勝,庚二、加行之特別殊勝。

  庚一、思惟之特別殊勝,有二:

  辛一、可緣取思惟廣大行相,辛二、宣說比世俗更為殊勝。

  辛一、可緣取思惟廣大行相

  若僅思療愈,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即得無量福。

  況欲除有情,無量之痛苦,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

  少數具慈悲心之有情,對於頭痛之疾,僅思惟以藥物治癒,固然具有利益,若轉成不可計量之福德,唯有運用「親善女」之故事作譬喻。觀照所緣之一切眾生相,各具無量苦,想要遮除之。欲想成辦此諸眾生,亦具有無量功德,其產生之無量福德,又何須說!

  辛二、宣說比世俗更為殊勝

  是父抑或母?誰具此心耶?欲天或諸仙?梵天寧有此?

  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

  無論父母或諸親友們,有誰類此菩薩行而實有利益心?絕無僅有!天神或仙人乃至梵天等,具有此功德否?應不具有。大乘經《莊嚴經論》云:「盡如菩薩利樂眾生之思惟,安住世間以異熟一切眾生,如是,菩提心不住於賢善父母、師長、兒子、朋友等。」此諸眾生,於宿世類似菩提心自利之行,於夢境中尚且不生,更何況利他之正行豈能產生?

  他人為自利,尚且未能發,珍貴此益心,衍生誠稀有!

  因此,若其它有情不生自利之心,則如何具有利益眾生之心?願生此殊勝妙寶之心──無上稀有吉祥之心。

  庚二、加行之特別殊勝,有二:

  辛一、所緣廣大加行,辛二、宣說余他無殊勝利益。

  辛一、所緣廣大加行

  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除苦妙甘霖,其福豈能量?

  諸眾生喜樂之因,乃於遮除有情之痛苦,令其獲得甘霖普降之清涼,此猶如無價寶之心,具有何福德?如何衡量?《勇施請問經》云:「何謂菩提心功德?倘若彼具實有體,將遍滿於虛空界,較之虛空愈增廣。」

  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

  僅思惟眾生之利益,較之供養諸佛世尊愈為殊勝。《三昧王經》云:「充滿無邊俱胝?,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大士(是有相供養),不及慈心數一分(菩提心無相供養)。」精勤成辦一切眾生盡無餘之安樂,較之供佛更殊勝,何須說!

  辛二、宣說余他無殊勝利益

  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愈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於諸乏樂者,多苦諸眾生,滿足諸安樂,斷彼一切苦,

  更復盡其痴,寧有等此善,何得似此友,豈有似此福。

  雖樂許捨棄痛苦之心,然而卻有現前不善業──痛苦之因;雖欲求安樂,卻因不知於善巧之愚昧性,斷除善業──猶如摧毀敵魔似的摧毀自己之安樂。對諸無安樂且具諸多痛苦之眾生,願以大慈心滿足一切安樂,以大悲心斷除一切痛苦,以大智慧遮除一切愚痴──無法了知苦樂之因,如此與菩提行相似之賢善何處生?如菩提行利益之親友何處尋?類此產生菩薩行之福德何處覓?

  戊三、讚頌真實發心之利益,有五:

  己一、絕對利益,己二、最上施主,己三、殊勝福田,

  己四、不為痛苦煎熬,己五、宣說理應頂禮皈依。

  己一、絕對利益

  若人酬恩施,尚且應稱讚;何況未受託,菩薩自樂為?

  云何利益之報償?即為利益之報償而作事謂「酬報」,此尚應讚揚,況「無作」(譯註:「無作」指不為報酬而行善之利他行為,即作利他而心無所住)且賢善妙行之菩薩,何須說!

  己二、最上施主

  偶備微劣食,嗟施少眾生,令得半日飽,人敬為善士。

  何況恆施與,無邊有情眾?善逝無上樂,滿彼一切願。

  對於少數有情(即一般布施),以短暫之時間(偶而性)──如每年、每月一次,僅備粗劣之食物作布施,此布施行為既不虔誠──具有侮辱性,且布施的食物僅能裹腹半天,諸此行為尚能稱為善業;因而勸請士夫菩薩加行,對於無量無邊有情,恆常不間斷地以無上如來實體之安樂,心作意於殊勝利益而圓滿一切有情願望。所謂「恆常」──《入行論注釋》諸家詮釋為:「盡與無盡等同虛空之有情眾。」智作慧論師謂:「時間。」善天論師謂:「殊勝實體之加行。」加行以虔誠之態度作布施,又何須說!

  己三、殊勝福田

  若人生噁心,博施諸佛子,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

  任何有情對於猶如菩薩之施主,若產生怨噁心,則起噁心者盡將盡所有?那之心念次數,墮於地獄如同上述劫數之長久。《世尊寂靜決定神變經》云:「文殊師利菩薩!策恨和侮辱菩薩心念次數,將盡其劫數住於地獄。」

  若人生凈信,得果較前增

  設若任一有情對菩薩極具清凈心,異熟果將此噁心之果報增衍。《決定不決定趣入手印經》云:「文殊師利菩薩!善觀察,倘若挑剔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之眼睛,再仔細思惟,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慈悲心對此一切眾生,將願生彼諸眼晴。文殊菩薩!若任一善男子、善女人信樂大乘,虔誠地發菩薩心之見解,較之前述福德愈為廣垠。」

  己四、不為痛苦煎熬

  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在菩薩道之過程經驗中,雖承受少分之傷害與極大痛苦,然而菩薩不產生策恨等罪噁心,而且緣彼之力再次增廣善業。《般若集論》云:「雖諸多傷害行相不堪忍受,彼諸菩薩終無悔意,若忍辱力極其堅固,無數信樂成就最勝菩提心。」

  己五、宣說理應頂禮皈依

  任一生此心,我禮彼人身?誰令怨敵樂,歸敬彼樂源?

  《寶積經》云:「喻如國家之帝王,擁有具王相王子,現見王子誕生時,攝集諸侯與人民,如是剛發菩提心,於此具法王子相,天、人、世間皆頂禮,極其虔誠共愛戴。」任何產生菩提心之正法寶,吾將頂禮。菩薩因任何嚴重傷害行為,且其有損於意樂之故,而願一切眾生擁有安樂、住於安樂,吾將皈依此菩薩。或謂:此說法相互矛盾?云:不相違,他人怨惡菩薩之仇敵者產生惡果,轉他逆緣而成逆增上緣,且自己應用於行者菩提心之砥礪(表面是傷害),卻為長時間相互提攜之密意。譬如法王運用慈悲力調伏五夜叉,即為求長久之安樂。以何掃除二障之黑暗?於不現見菩提千道光芒之黑暗中,掃除愚痴群眾之斷、常二邊見之心眼,此極希有也。


推薦閱讀:

土登翁修堪布:你懶誰崩潰
趙奉心:修學菩提心札記六則
發起菩提心後,有十種你不知道的相
鍾茂森:勸發菩提心文講記

TAG:利益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