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掌功學練步驟及練功注意事項

所謂「硃砂掌」,主要是用內氣貫達雙掌,練習日久暗勁大增,打上人身造成內傷,被打處數日後呈現出硃砂色手印而名之。它吸收了醫、道、儒、釋等功法的營養,所以還有採氣、鍊氣的功法。此功是楊永在傳統功法的基礎整編而成,此功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增慧開智,防病治病,益壽延年,功效獨特顯著。

(一)學練步驟

《硃砂掌功》的「虎部」、「龍部」、「龍虎部」,一般說來先練「虎部」,當熟練後,再練「龍部」;當「龍部」動作正確,練習熟練,要領掌握後,再練「龍虎部」。在「虎部」三個圖中,則先練《築基圖》。因為《築基圖》是打基礎的東西,不僅《練意圖》、《採氣圖》的動作與其相同,而且只有身體有一定基礎,才更有利於練其它兩個圖。為此,如果真想練好《硃砂掌功》,最好的辦法是先練「虎部」、「龍部」兩部的《築基圖》。至於「虎部」《築基圖》要練多長時間,這要根據不同的人定。有練功基礎的、悟性高的、身體強的,則時間短些,進度快此;反之,則時間長些進度慢些。一般說來,函授班的學員可練半個月「虎部」《築基圖》,再習練「龍部」《築意圖》,兩部《築基圖》練上兩個月之後,再練「虎部」的《煉意圖》以及「龍部」的《煉意圖》。這樣再練上半個月後,也就是說從開始練《硃砂掌功》兩個半月後,才練兩部的《採氣圖》。當練到三個月時,再練「龍虎部」的五個式子。如此練來,則能如長江大河,順流而下,至於何時練成,這要看個人的身體素質如何,掌握的要領正確與否,下的工夫大小而定。主要是要持之以恆,每日不輟,而每次練習《築意圖》又不可用力過大、過猛、過累和憋氣等,要順乎自然,要有個度,次數不宜過多,以每式12次為宜。且不可性急、貪多求快,要循序漸進,穩步向前。不論幹什麼事,決不會「一口吃成胖子」。俗云:「欲速則不達。」

另外就是全部功法學練完了,平時練習時,也是多練《築基圖》,每日必練,而《煉意圖》、《採氣圖》可以每日少練些,甚至間日練習,可由個人取捨。

(二)練功注意事項

內經雲,人在氣中,氣在人中。天人是合一的,四時的變化對人練功都有密切關係,所以練功要注意選擇好的地點和時間。

一般說來,以人煙稀少、樹木茂盛、空氣新鮮的地方最好,以有松、柏、樟樹、花草的地方更為宜。練功時間以早晨為好,這時空氣好,負離子多,練功獲益大。子時練也好,這時人靜,是陰陽轉換之時,出功快。但還有「活子時」之說,也就是說什麼時間都可以練,因為人是要工作、學習的,它使我們在地點和時間上受到限制。總之,練就是比不練好。

《硃砂掌功》的五個式子中講到:「吸氣入丹田」,呼氣時「氣自丹田貫達手掌」,但對初練者來說,不宜過多地追求這一點,不可用意過重。最好在吸氣時全身放鬆,呼氣時雙掌用力十趾抓地,頭微上頂就行了。練習日久,自然能吸氣入丹田,呼氣時氣自丹田貫達雙掌。

在練《采意圖》時,只要意念上想到采攝大自然的好氣、日月星辰的精華進入體內就行了,不必細推敲其循行路線。練《煉意圖》也是似有似無,似是非是,不可執著。有云:「有意無意是真意。」

關於練功時的房事問題。房事過多、過繁,自然有損於身體,更有損於練功。在練功期間,最好注意一下房事,少一些房事。

硃砂掌功學員答

問:自學「硃砂掌功」會不會出偏?

答:不出偏差是本功的特點之一。自學該功法也不會出偏。但一定要按書上對功法的要領、要求去練習,特別是順乎自然,不要意念過重,用力時掌握好「度」。

問:練「龍虎部」5個式子時,呼吸怎樣配合動作?

答:這部功法主要是解決引氣、導氣、布氣、排氣、發放外氣的功法,除第四式「乾坤交泰」提了呼吸配合要求外,其它4式都未專門提到呼吸問題。也就是說,這4個式子都採取自然呼吸,不去考慮呼吸如何配合動作,只要認真專註地去體會氣感就行了。

問:「硃砂掌功」對呼吸方式是胸式自然呼吸,還是腹式順呼吸或逆呼吸?

答:「硃砂掌功」對呼吸的要求總的說來是任其自然,平時怎樣呼吸就怎樣呼吸。

問:練習「硃砂掌功」功法時,是用力出掌,還是伸臂定型時用力?是快速出掌,還是慢速出掌?

答:「硃砂掌功」功法練習的力不是明勁,而是暗力整勁,跟現代武術套路中快速出掌是兩回事。

問:練習「硃砂掌功」為什麼不強調打通大小周天?

答:本功法具有自已的系統性、完整性、層次性、科學性。它是以人體結構、生理功能為基礎,以「周易」、中醫、武學、佛道經義真諦為指導,是以武術功法為基礎,吸收醫、道、儒、釋、民間功法中的營養而形成的上乘功法。通過練功能迅速調動自身潛能,通過活絡、氣血周流,達到內氣充盈、扶正祛邪、祛病強身、增智開慧、不追求什麼通大周天、小周天。實際上人身大小周天都是通的。中醫有云:「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練習「硃砂掌功」能通經活絡,周流氣血,自然是大小周天都通了。

問:練習「煉意」功時對呼吸有沒有什麼要求?

答:該功重點在練習意念活動。練習時全身一定要放鬆,呼吸一定在自然,不必去管呼吸如何。雖有動作,但要本著松、慢、勻的原則,要心平氣和,呼吸聽其自然,根據導引詞的內容,加強自已的想像力,使自已沉浸在一個大、空、虛、靈、靜的美好、舒適、安祥的境界中,以調動自身潛能,消除疲勞,清醒頭腦,修補、改善、優化自已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

問:練習「硃砂掌功」的同時,能否練習其他儒、道、醫、釋氣功?

答:「硃砂掌功」本身就吸收有儒、道、醫、釋等各家功法的營養,形成意、氣、形、精、神、力的全面鍛煉。練過其他的功法,如果所練功法好,可以同練,互有補益。不過現在流行的功法中良莠不齊,有的較好,也有一些是誤人的。應注意檢驗已學過的功法是否科學有效,如果不科學,效果太差就不要再練了。再者,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兼顧多種功法,最好選擇一種比較科學的功法,堅持不懈地練下去。

問:氣自丹田貫達雙掌,循什麼路線行走?

答:在練功時不要去考慮氣從什麼地方走,要順其自然,呼氣時意注兩掌就可以了。貫於兩掌。練功到一定程度,對此會有體會,過早考慮這考慮那,會影響功力的長進。由於各人身素質不同,練法也有差異,也會各有各的體會。

問:「瞪目遠視」是否就是「怒目遠視」?

答:「瞪目遠視」完全不同於「怒目遠視」。瞪目遠視是眼睛睜大,看遠,也要掌握個度。怒目遠視則是帶怒而視,而且是拚命用力,以泄已怒,若以此來練功就違背了「硃砂掌功」法乎自然、順其自然、合乎自然的原則。

問:怎樣做到「頭微頂」?

答:這個動作很簡單,就是頭不要前俯後仰,而往上微頂,做到頭頂項直。正如太極掌所云「頭頂懸」,但較之又稍加點勁,切不可用力過多,否則意重力大,會引起頭暈等不良反應。

問:呼氣時,怎樣做「收肛實腹」?實腹就是挺肚嗎?

答:「收肛實腹」是要求在呼氣時,穀道上提,小腹充實。只要你按要求去做,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呼氣時雙掌用力,十趾抓地,頭微頂,自然就會「收肛實腹」了。如果有意去做「收肛實腹」,效果更好。

問:手掌用力時,十趾抓地和扣齒的用力程度如何?

答:練習慣於本功應求其自然,怎樣才能做到「自然」,是初練功者應探索的問題。功法要求中的「放鬆」、「用力」都是有限度的,「放鬆」不是全身鬆懈癱軟,「用力」不是使拙勁兒、狠勁兒,要遵循自然的自然狀態,不拿勁兒,不造勁兒,一切順其自然。

問:怎樣理解「氣貫雙掌」?

答:初練掌功時,意在雙掌,內氣自然會貫達到雙掌。至於內氣怎樣貫到手上去的,內氣從哪兒上來的,都不要去管它,日子一久,水到渠成,自有體會,現在講這些,對初者無益。

問:練好「硃砂掌功」後,能否選取練其他功法?

答「硃砂掌功」的功法,包含了氣功的意、氣、形、精、神、力全面綜合鍛煉,它具有剛柔相濟,陰陽轉化,動靜相兼的優點,「掌功」練好了,不但可以練其它功法,還可以和武功相結合,並且能增長武功功力。不過選擇功法要慎重,一定要選擇好的功法,不要盲目追求超現實的功夫,不健康的功法。

問:怎樣理解「煉意」中的「我即是佛,佛即是我」?

答:在練功中,發揮自已的想像力,進入導引辭的境界,進入角色,想像自已本身就是佛,佛我隔為一體,脫離塵世,無優無慮,四大皆空,忘卻一切,從而使中樞神經和大腦組織得到相對抑制,得到修補和調整,並開發和利用那些一般尚未利用的腦細胞的潛在力量,增慧開智,有利於工作和學習,以及增進身體健康。

問:什麼是運氣?怎樣運氣?

答:「運氣」是一種意念行為,就是氣以意領,在體內運轉。意在哪裡,氣也就運到了哪裡。所謂「意到氣到」就是這種意思。

問:練習「硃砂掌功」是否講究在不同的時辰有不同的朝向?

答:練習本功法除具備練氣功應具備的放鬆、自然的條件外,對時間、場地、練功方向都不作嚴格規定。一般講,早晨練功,面向東方為宜,晚上練功,以對月為佳。即使未按此要求,只要堅持練功,就能獲益。

問:乙型肝炎病人可否習練此功?

答:「硃砂掌功」能通經活絡,使氣血周流,內氣充盈,強化臟腑,使身體整個好起來,並消減疾病。因此,患乙型肝炎的患者練習本功法是可以的。但因已構成疾病,身體虛弱,須注意不要勞累,練習要注意度,用力要輕,次數要少。隨著練功時間的延長、功力的增進以及身體的好轉,再逐漸加力、加量,萬萬不可強努勁,蠻用力。

問:習練該功法治療肩周炎應注意什麼?

答:此功能治療肩周炎,是因其能通經活絡,使氣血周流,消滯化淤。肩周炎患者練此功,在動作上要掌握先小後大,先低後高,胳膊伸直程度要逐步加強。一般說來半個月或一個月就有明顯效果。

問:腎虛患者練功應注意什麼?

答:腎虛一般表現為乏力,沒精神。在練功中注意用力不可過大,量力而為,練功時間不要過長,逐漸加量。此功法健腎有奇效果,堅持下去自會大獲收益。

問:「硃砂掌功」能夠醫治哪些疾病?

答:此功法過去一直秘不傳人。近十幾年來,根據教功練功的實踐和學員練功收效的信息反饋,此功對類風濕、坐骨神經痛、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消化系統的疾病、神經衰弱、頭痛、大便燥結、痔瘡、心臟病、糖尿病、婦科病、泌尿系統疾病、腎病、肝病、結石病都有奇異效果,對近視眼、遠視眼、雙影、飛蚊等眼疾亦療效明顯。

問:練「煉意採氣」時,還要不要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答:對「煉意採氣」沒有提出這種要求。習練「煉意」時注意8個字,即松、慢、勻、大、空、虛、靈、靜。習練「採氣」時注意全身放鬆,著重意念采大自然的好氣,日月之精華,均未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問:發放外氣是功到自然成,還是有專門方法去追求。

答:發放外氣是意念活動,練「硃砂掌功」後自然會發放外氣,習練「調氣御氣」是發放外氣的捷徑,但一定要練好前邊幾部功法,使之內氣充盈。有了良好的基礎,再練「調氣御氣」,自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問:此功法練成後能否遙診,遠距離為人治病?

答:本功練成後,全身經絡暢通,氣血周流,能使大腦中樞神經和大腦皮層得到改善、調整、修補,增慧開智,調到潛能。至於能否達到遙珍,遠距離為人診病治病,要看練功者本身有沒有這種潛能,這種潛能被調動的能量大小,以及其悟性如何。有人並沒有這種潛能或潛能未得到充分調到,而妄言能遙診,能遠距離為人治病等等,有的受術後也確有受氣的感覺,那主要地施術者運用和發揮了心理學的作用。

問:發放外氣能否再收回?怎樣收?

答:為人治病時,發放的外氣是不能回收的。因為這種氣已進入病人體內,驅趕病灶病氣。如果採用回收的辦法,會把病氣收回來,這對自已是不利的。為了補足這部分發出去的內氣,可在發氣後,面向天空、樹林、曠野、日月、星辰采攝宇宙之間的好氣來補充,或通過練功自我補償。

問:練到內氣外發時,怎樣發氣為人治病?

答:功練到自身有足夠的能量發放外氣時,才宜發氣。要想練好治病的本領,光有自身的內氣、能夠發放外氣是不夠的,還必須學習中醫學、經絡學、按摩法等。不懂中醫,不懂經絡,亂髮氣是不行的。發放外氣有補法、泄法、聚法、散法、局部治療和事例治療等多種方法,要根據病情正確施治,才能為人解除病痛。

問:吸氣時能不能發氣?

答:「發氣」和「採氣」一樣都屬於意念活動,意念采則進,意念發則出。所謂意到氣到,意專註哪裡,氣就跟到哪裡。打個比方說,意念在勞宮,氣就跟到勞宮,意從勞宮發向外物,氣也就從勞宮發出去。採氣也同此理,外氣從勞宮進入丹田,意到氣到,這就是所謂採氣功。發氣時呼吸憑其自然,也就是說不去管它,呼與吸都行,意念專註發氣部位就可以了。

問:採氣時,是否都要加意念送入下丹田?

答:「採氣」是一種意念活動,採氣時加上意念送入人體內就行了,不必非想著送入下丹田。

問:採用時,怎樣意念雙手勞宮氣入丹田的路線?

答:初學者採氣時,暫時不要意想氣行路線。因為,初學者尚未掌握採氣要領,如果把意念放在氣行路線上,而不在勞宮穴,也就是容易採到氣,因而氣感不強。所以,初學者不必追求氣行路線。

問:在室內能採氣嗎?如何意念?

答:練「採氣」最好是在空氣新鮮、樹森茂密、人煙稀少的地方,當然在室內也可以練習採氣,最好打開窗戶換換空氣。採氣時的意念和在室外的要求一樣,采大自然的好氣,采日精月華。

問:練採氣時,是用動式採氣,還是用定式採氣?

答:「採氣」主要的意念活動。採氣時動好還是不動好,可根據個人習慣。開始練時有動作,有利於意念專註,加強採氣體會,至於掌握了要領,有了採氣的體驗,甚至全身都可進氣,那時動靜都可以。

問:怎樣用任一姿勢采攝大自然的好氣?只要在吸氣時採氣嗎?

答:採氣時不論取什麼姿勢,都可以采攝大自然之氣,關鍵是意念活動。采太陽之氣時,兩手對準太陽,然後再意念采攝。采宇宙之氣時,兩手上舉、平舉、前推,任何姿勢都可采攝。採氣時可以配合呼吸、吸氣時,氣從勞宮進入體內,呼氣時不要去管它。如此往複進行。練習日久,單手、雙手,甚至全身,或立或坐都能採氣,談不到什麼姿勢,也可不管呼吸,只用意念采攝就行了。

問:什麼叫貫氣?收功時如何對兩眼貫氣?

答:「貫」是貫通,往裡貫的意思。「貫氣」就是對某個地方、部位用氣體貫通、貫入。拿收功式來說,「兩手心對兩眼貫氣」,就是將掌內的餘氣,通地勞宮穴,不斷地貫向兩眼。

問:收功時的摩腹加不加意念?

答:不加意念。因為本功法中多要求「提肛實腹,氣自丹田貫達雙掌」,練習後腹部肌肉的緊張狀況不易及時松馳下來,恢復到自然狀態,所以需採用兩手揉動腹部的方法。兩掌與丹田氣在摩擦運轉中會自然吻合,自然運行逐漸趨於常態。氣功講究「法乎自然」,因此收功時摩腹動作不需要加意念。

推薦閱讀:

文昌星不能收到污穢 七大書房風水注意事項
購買墓地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商鋪投資:七大注意事項
孕婦注意事項
上卡前的注意事項

TAG:注意 | 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