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批「限房價 競地價」項目入市:350萬購小三居

央視網11月25日消息,為更好地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今年以來,北京土地市場推出的住宅地塊,除了建設自住型商品房外,全部實行了 「限房價、競地價」的方式,也就是說,土地在出讓的時候,就已經提前限定了未來的銷售價格。近日,首批拿地之後可以銷售的「限房價、競地價」商品房來了,正式準備入市。

此次即將取得預售許可證開盤銷售的「限房價、競地價」項目共有兩個,都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良鄉區域。在其中一個項目的售樓處,記者看到,雖然是非周末,但已經有人前來諮詢了。

據介紹,這兩個項目,在今年2月土地出讓的時候,就已經限定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每平方米38994元,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每平方米40944元。而周邊在售項目的價格,要比這兩個項目的價格高出近20%。以一套89平方米的小三居戶型來計算,購房總價約350萬。假如購房者是首次購房,按最低首付40%來計算,需要140萬。

北京市房山區某限價房項目負責人常天旗:這個價格,在北京很多區縣很難去做得到,這個總價段。而且89平米的三居,其實它的舒適度還是可以的,能夠滿足一家人三代人生活的一個面積需求。

不僅是限制了單價,北京今年不少土地在出讓被限價的同時,還規定了項目70%的部分必須要建設90平方米以內的中小戶型,也就是俗稱的「7090」政策。以記者走訪的這個項目為例,此次銷售的900多套戶型中,絕大多數是中小戶型,60%是89㎡的三居,30%是75㎡的兩居,只有10%是112㎡的三居。

限定的「房價」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房山這個限價房項目,限定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每平方米38994元。其實,今年北京出讓的這些「限房價、競地價」地塊,在地塊出讓的標書中,都明確限定價格具體到了個位數。那麼,這個價格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據了解,採用「限房價、競地價」模式出讓的地塊,都是由北京市規土委、北京市住建委和屬地有關部門共同會商確定銷售限價。

這個限定的價格首先是以該出讓地塊周邊的項目均價作為基礎。主要做法是,以地塊周邊可比項目近三個月成交均價為基礎。考慮到地塊成交到上市需要一年半的周期,以及新房與二手房的價格差異,參比項目以地塊周邊新建商品房項目,或建成年份較新的二手房為主;其次,剔除大戶型、高端住宅項目,參比項目為144平米以下的普通住宅。最終,選定項目後,經加權平均測算出近三個月銷售均價,作為出讓地塊限定價格的基礎。

同時,限定的價格還要綜合考慮出讓地塊周邊公共配套設施水平等因素,配套設施的有無,會對限定價格的高低產生影響。此外,限定的價格,還要與周邊自住型商品房的價格基本適應。

據北京市住建委表示,為確保限價政策的有效執行,政策紅利惠及住房需求群體,北京市住建委會同相關部門,會加強項目的建設和銷售管理。確保項目的建設質量和品質。加強引導,嚴格監管,在設計、施工、交易等環節層層把關,確保此類項目的質量、安全符合有關標準,建築品質與周邊新建普通商品房項目相當。

未來北京新房絕大多數是「限價房」

從去年年底開始,「限房價、競地價」首次出現在了北京市的土地出讓過程中。而進入到今年以來,在北京市多輪土地出讓中,只要涉及住宅類用地,「限房價、競地價」都成了必選的方式。

去年9月30日,北京市出台《關於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確在嚴控地價的同時,對項目未來房價進行預測,試點採取限定銷售價格並將其作為土地招拍掛條件的措施,以便有效控制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

某地產服務機構中國區研究部主管謝晨:今年北京到目前為止有64宗住宅用地的出讓,但是這60多宗住宅用地,實際上都是含有一些和限價、自住用房、共有產權房相關的一些約束性條款。其中最多的就是限地價、競房價,競自持的比例,這個要佔超過60%。

在北京市今年出讓的土地中,除了明確為自住型商品房、共有產權住房的土地外,其他住宅用地都明確「限房價、競地價」。這其中,既有遠郊區縣像密雲、延慶的地塊,也有近年市場比較火熱的朝陽、丰台地塊,基本在北京市形成了全面覆蓋。根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北京土地市場已成交了45宗「限房價、競地價」地塊。按照兩年左右的建設周期來計算,未來兩年,北京商品房市場上,除了共有產權住房和自住型商品房外,上市的絕大多數都將是這類「限房價」的戶型。

而自從北京今年在土地出讓市場全面實行「限房價、競地價」的模式,成功出讓的「限房價、競地價」地塊,溢價率並不高,以往開發商不停舉牌造就的高價地自此再也沒有出現,企業拿地變得越來越謹慎。

常天旗:現在不可能把地價往高了拍,因為售價是已經限定死的。未來我們很難去做這種像之前頂豪的產品,更多的是站在居住者的角度,去做一種實用的房子。

限價房將拉低市場成交均價

隨著這些限價房項目的陸續入市,北京商品住宅未來將逐漸進入住宅限價的時代。那麼,幾十個項目、上百萬平方米的面積,這麼多限價的房子上市,會給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今年前10月,北京新建住宅簽約20621套,創造了北京新建住宅商品房最近10年有網簽數據的歷史最低值,同比跌幅達50%。

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冷淡的同時,限價房作為未來一段時期內北京住宅市場的新標籤,將對整體市場的成交均價形成結構性拉低的效應。

謝晨:我覺得從至少今年出讓的這一批地塊,會在一定程度上,短期裡面在它的開發周期銷售周期裡面,對一手房的市場首先會形成它的影響,肯定會有。

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副總裁胡景輝:北京現在執行的就是全國最嚴格的限購和調控政策,基本上投資投機型的需求已經退出市場了,再加上近期這些供應的土地未來都會轉化成住宅供應到市場,所以我覺得對於供求的平衡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同時本身供給這部分住房,就會平抑和拉低新供應住宅的價格。

【新聞鏈接 】

限價房與其他房子的區別

說到這種「限房價、競地價」的項目,我們可以簡單以「限價房」來稱呼它。那麼,說到它跟北京的兩限房、自住房還有共有產權房到底有什麼區別,可能這個問題會困擾到不少人。

其實這種「限房價、競地價」的項目,與普通商品房其實是一樣的,只要有購房資格,都可以購買。只是開發商在拿地的時候,被規定了每平方米最高的銷售價格和銷售均價。

「兩限房」,即「限套型、限房價」的商品住房,帶有保障性質。它的供應對象必須是本市戶籍符合條件的家庭,像3人以下家庭年收入要在8.8萬元及以下,5年內不得轉讓,滿5年轉讓的要按一定比例繳納土地收益價款。

自住型商品房2014年開始出現,價格將比周邊商品住房低30%左右,套型以90平方米以下為主,有購房資格的家庭無論是否是本地戶籍,都可以申請購買,未來自住型商品房供應總量的30%要面向非京籍購房家庭。自住型商品房,5年內不得轉讓。滿5年轉讓的,要按照房價差價30%交納土地收益等價款。從今年9月開始,北京市明確,已經入市但尚未銷售的2.3萬套自住房和未來的20萬套自住房都將轉為共有產權住房。

共有產權住房,只供應符合條件的無房家庭,購房人與政府指定的代持機構按比例持有房屋產權,產權份額參照項目銷售均價占同地段、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價格的比例確定,從50%-95%,一共分為10檔。像北京市首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朝陽區錦都家園,規定個人持有50%產權,政府委託的機構持有剩餘50%,個人購買按照每平方米22000元來計算。購買共有產權住房未滿5年的,不許轉讓。買房超過5年,才能轉讓,轉讓的時候,政府持有的部分是不賣的,購房人只能按照市場價格轉讓持有的部分,代持機構有優先購買權。

限購限貸限售之後,多地開始「限價」

去年9月份以來,為保證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地的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湧現,限購、限貸、限售之外,不少城市還推出了限價措施。

今年1月,深圳出台政策,要求擬申請預售項目的,其戶型申報均價不得明顯高於周邊同類同戶型在售項目的銷售均價,分期開發項目不得高於前一期價格。

長沙,6月份出台政策,明確六區一縣的新建商品住宅,申請預售許可證的,價格應比照2016年10月的均價來確定。

南寧,今年5月下發通知,明確有6幅地塊首次採用「限房價、限地價,競產權移交住房」的掛牌方式公開出讓。

此外,成都、武漢等地,也在土地出讓過程中,明確提出了限價的要求。

(原題為《350萬購小三居 北京首批「限房價 競地價」項目入市》)


推薦閱讀:

假如房價崩盤,我們會有多慘?
房價到底降多少才算合理?(原創首發)
太原熱賣樓盤盤點,附一段話點評!
萬人搶房潮再現,98歲老奶奶赤膊上陣,這樓市如你所願?
太原買學區房,哪個樓盤比較合適?

TAG:房價 | 北京 | 項目 | 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