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體山水中尋找自在的精神

讀了馬士穎的畫有兩點體會頗深,一是他的山水畫有著鮮明的特點,遊歷於密體山水中找尋著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二是他是在認認真真的進行著創作,不重複自己,也不複製前人。

如果說黃賓虹的山水畫仍處於傳統和現代的演繹過程,那麼李可染則成完成了這一過程,成為現代山水畫開山立派的一代宗師。俄羅斯畫家列維坦主張「風景畫要求總的效果」這是從西畫角度講的,對於中國畫來說這還不夠,中國山水畫還要做到於細微處見精華。宋代郭熙主張山水畫要使人彷彿身臨其境,強調山水畫「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實踐李可染的「直面山河」。所謂的「直面山河」就包含了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寫生,要有實踐,畫山水也要有自然和生活的素材。這就是生活性。一個就是創作,要反映時代的特點,切記繪畫語言的陳舊,要有時代性。在這兩個方面,應該說馬士穎實踐的都很好。

臨摹往往能反映出一個畫家的才氣和傳統的功力,而創作則反映了畫家的精神,它是畫家精神世界在紙面上的渲泄和反映,只有創作的作品才能感動別人,因為能夠感動它人的作品,必然首先感動的是作者本人。馬士穎的作品就是創作,他沉醉與密體山水的探尋中,他的山水畫是他有興趣而作,有感而作,那是他生命的延續,是他精神世界的歸宿。

馬士穎筆下的山水多取材於他的家鄉秦嶺太白風光。他有一定的筆墨功力和一定的實踐經驗,具有山水畫一定的表現手法和表現力,他的山水選擇了用水墨的表現形式,這是他的心性所致,同時也是對他所描繪的繪畫對象的一種特定的形式展示,更能夠體現他筆下秦嶺太白山的樸素和蒼厚的特徵。

在藝術的取向上。馬士穎自覺的把自己的繪畫融入了當代的語境,自覺的從山水傳統向現代延伸,把筆墨表現的氣韻與塑造對象的深合性,很好的結合起來。使畫中的意向塑造,詩意表現,情懷深思,更富於時代性和現代感。他筆下的自然景物,如山、水、樹等等不再只是一個特定的地域、地貌,他傳達了作者的主觀意向,表現在作品水墨的運用、語言的把握、符號的意味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對於自然他不是模仿再現,而是以心靈的體悟去做意象的表現,並因此循著一條與自然發生內在聯繫,又不等同於自然的再創作之路,營造出心中的一片水墨天地,這樣的作品畫出來能不讓人喜愛嗎?

馬士穎義無返顧的在密體山水中找尋著一種精神,這就是他的快樂與享受。

馬士穎和他的作品一定會日益引起美術界、收藏界的關注,這是自不待言的。

齊建秋

庚寅歲末寫於京南蘆夢園

馬士穎,字夏夫,號太白之子,三真堂主人。生於古城西安,祖籍山東肥城。自幼隨父——當代密體山水畫開創者馬繼忠教授深居秦嶺太白山近十載,得山之靈氣,耳濡目染,秉承父學,在潛移默化中頗得「密體山水」之真傳。

就讀于于西安文理學院藝術系,求學於中國美協第二屆中國畫創作高研班、中國國家畫院程大利山水工作室、中央民族大學崔如琢工作室。問道於邵大箴、薛永年、孫克、劉曦林、夏碩琦、陳傳席、王鏞諸先生。

現為中國美協山水畫創作室畫家,中國山水畫研究院研究員,陝西省美協會員,西安中國畫院畫家,西安文理學院馬繼忠密體山水畫工作室高研班班主任。

2002年被命名為 2002 年度中國青年美術家百傑。2006年中國美協第二屆山水畫高研班畢業展作品被收藏。2007年作品《秦巴情深》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中華情」中國美術書法作品展。2008年被評為中國當代畫壇70年代最具收藏潛力的20傑畫家。2009年被評為當代10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山水畫家。2010年5月同范揚等20位入選《美術報》刊發的當代最具收藏投資價值的山水畫家。2010年《太行秋韻》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和諧燕趙 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2011年《太行仲夏》入選中國國家畫院師生優秀作品展。2012年畢業展作品被中國國家畫院收藏。2013年被選為「長安精神」優秀中青年中國畫提名展畫家全國巡展。

出版有《馬士穎山水畫集》《馬士穎山水小品集》《書畫名家—馬士穎》《藝術視界—馬士穎密體山水》《丹青典藏—馬士穎》《盛世典藏·中國百位名家精品薈萃—馬士穎作品集》及《馬士穎專輯》郵政明信片,專題片《山川情濃處,寄語水墨間》介紹其藝術成就。


推薦閱讀:

90後互聯網人如何尋找痛點與癢點
胰島素商品名分類,您可能正在尋找
漢朝的匈奴和北宋的契丹為什麼消失了?尋找失蹤的民族匈奴和契丹
金星在12宮:你在何處尋找愛?
尋找真愛的第一步是遠離渣男

TAG:精神 | 尋找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