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給孩子這5樣東西,孩子會感謝你的

今天的分享圍繞圖書《父母平和,孩子快樂》的內容展開,該書作者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勞拉·馬卡姆。

有研究說,通過觀察一個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以及成年後如何看待童年經歷,能夠很好地預測他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長。我同意這個說法。

一位媽媽這樣說過: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我跟著母親生活,她天天沉溺於自己的世界中,對我極端沒有耐性。印象中,她最常對待我的方式要麼就是忽視,要麼就是打罵。長大後我一直很恨她。

後來結婚生子之後,為了不讓我的孩子重蹈我的過去,我就千方百計對孩子好,我要將我小時候沒有得到卻一直渴望的愛全都給他。但是有一點讓我很擔憂,就是我容不得孩子哭鬧、不聽話,她不乖我就會很生氣。那種感覺就好像一下子被點著的油桶,需要極力剋制才能阻止自己對孩子發火。每次發完火之後看到孩子恐懼的眼神,我總是很自責。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也常想,或許我並不是那麼愛我的孩子,甚至我可能不愛我自己,特別是在我如此恨我的母親的時候。

案例中這位年輕媽媽,她對自己媽媽的「恨」,其實是高濃度的關注,這關注跟愛無異。狹窄的注意力讓她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生動地復刻下了媽媽對待自己的方式,並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孩子。儘管意識上,她知道自己做的不對,可是她那深不可測的潛意識的海洋,仍然像被下了魔咒一樣。這就是代際遺傳。如果不改變,那麼這種充滿火藥味的親子溝通方式,會一代代傳下去,就像「傳家寶」一樣。

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父母成長。而育兒本身,就是一場絕佳的自我成長之旅。如皮亞傑所說,孩子天生是心理學家。可以說,孩子天生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可以輕易找到父母的傷痛在哪裡,並引導我們回想起昔日的恐懼和憤怒,他們能為我們提供完美的機會,幫助我們成長和療傷。遺憾的是,父母常常因為怕痛,而選擇繞開過往的傷口,從而也就錯失了與孩子共同成長甚至是修通與孩子關係的機會。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每位父母都是帶著自身的傷痛與孩子相處的。而是否能成為好父母,首要的秘訣就在於,正視與孩子互動過程中,由孩子行為喚醒的我們自身的不愉快經歷和體驗。我們要做的,不是被過往經歷左右,隨意將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而是積極面對兒時的創傷。否則,這些創傷會阻止我們以真正希望的方式養育孩子,我們的錯誤方式可能會在孩子心理留下陰影,我們也將成為帶給孩子傷痛的下一個「原生家庭」。

雖然自我成長很難,但好在育兒中是有規律可循的。下面是幾個建議。或者說,下面這幾點,是好父母能送給孩子的寶貴禮物。你若做到,孩子定會感激。

給孩子真實的父母,避免完美主義

孩子並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是能夠擁抱成長、能夠彌補缺陷、能夠敞開心扉的父母。也就是說,孩子需要的是一個以開放的心面對自己、面對孩子的父母,雖然他們並不完美。

而且,不完美的父母不會用挑剔的眼光苛責孩子,同樣也不會以完美、高要求來規定限制孩子,也更能看到孩子不完美行為背後的成長。不做完美的父母,我們就不會強迫自己盲目為孩子做出自我犧牲,同樣也不會要求孩子回報我們的付出,也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成長為他自己。

在孩子激怒我們的時候,停一停

當孩子「激怒」我們、惹我們生氣的時候,他們只是恰巧按下了我們的情緒按鈕,是在提醒我們,或許童年時期的某個問題沒有解決。這個時候,有能力停一停的父母,是智慧的父母。

譬如,在孩子不聽話時,也許你內心會有一股無名火燃燒起來。你以為那都該怪到孩子頭上,你可能為此狠狠地修理孩子一頓。可是,停下來,細細想一想,孩子的行為真的至於有那麼嚴重的後果嗎?為什麼我會有這麼多的憤怒和焦慮?——它們很可能都是由我們自己早年經歷引發的,可以說是一種不自覺的下意識行為。孩子的行為只是碰巧觸碰到了我們內心的那些傷痛而已。

好比,一個為孩子不聽自己話而暴怒的父親,他的暴怒很可能只是為了掩蓋內心對於「失控」的不安(安全感缺失的表現)。我對孩子發怒了,注意力就可以繞開心底的那種不安——潛意識很智慧,也很狡猾,它在幫我避開舊年的那些疼痛感。

所以,下次當你要對孩子發火時,先想一想,我到底是在教育孩子,還是把孩子簡單粗暴地當成了擋箭牌、出氣筒?

愛孩子前,先擁抱自己的過去

我們無法改變童年,但可以重新審視童年的記憶。比如,一位女士認為,是自己的出生造成了父母的爭吵,並導致他們離婚的,因為父親的家族十分想要個男孩繼承家業,可是媽媽卻只生下了自己。對此,她需要從成年人的視角來重新看待這件事,父母的婚姻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們需要為自己的婚姻負責,年幼的自己是沒有責任的。

接受自己的故事,重新改寫,這不是一兩句寬慰人心的話就能解決的,而是從內心改變認知和消極的應對方式,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同時也是一種解放,是與過去那個幼小、無助的自己面對面,達成和解的過程,是我們的個人成長。

如果可以,去尋找能給你個人成長的社會支持。

永遠做孩子的支持者

哪怕全世界都放棄你的孩子,父母也不要放棄他。每個孩子至少需要有一個人110%地支持他,愛他,對他的需求作出積極反應,並引導他。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孩子永遠正確,父母這麼做只是讓他知道:他永遠是被關注的、被愛著的,他才可能激發起自身的力量,勇敢地成長。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何況很多時候孩子並非故意犯錯,甚至會遭遇誤解和委屈——父母第一步該做的,不是站在他人一邊,上來就對孩子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指責,而是先共情、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都是希望被關注、被理解的,即使是新生兒,他在餓了、渴了的時候,也會通過哭聲來爭取父母的關注。所以,父母若能透過行為去觸碰孩子的情緒和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是被關注、被理解的,他們就能從中獲得力量,就能戰勝恐懼和失敗,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控制自己的行為。

愛與規則同行

常有父母就孩子的問題行為進行諮詢,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孩子哭鬧怎麼辦?到點孩子不睡覺怎麼辦?……我們在與他們溝通之後都會發現,這些父母並未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規則——也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父母要做好引導,而不是干預,更確切地說,是做好事前引導,而非事後干預。

如,父母通過觀察抓住孩子的睡眠作息,若是孩子在十點鬧覺,那麼在九點的時候就有必要讓孩子洗漱了,為孩子布置一個舒適、安心的睡眠環境,換上柔軟的睡衣,將孩子抱在懷裡,一起分享睡前故事,說說悄悄話,或是聽聽輕音樂,等待孩子自然入睡。

再比如,在孩子因為需求不被滿足哭鬧之前,父母先幫孩子排好序(我們先吃飯,然後再一起玩遊戲吧),或引導孩子做好選擇(你是選A還是選B?),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需求被關注和重視,自然就不會亂髮脾氣了。


推薦閱讀:

[轉載]女人該記住的最基本的東西
什麼東西是高血壓患者堅決不能碰的?
魏忠賢墓被打開,專家有了意外發現:太監怎麼能有這東西呢?
十二星座最怕與最怕失去的東西是什麼?
家裡擺上這些東西,財運擋都擋不住

TAG:孩子 | 感謝 | 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