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最高的職業,教師

鹽城射陽縣一個叫馬京京的11歲女生猝死在宿舍里了,據說她的猝死是與前一天班主任老師用竹板條打了她手掌一下有聯繫。於是射陽警方便根據死者家屬的要求,將馬京京的屍體送到上級有關部門進行檢驗。可是二十幾天後,相關部門一直沒有給個明確的說法,情緒激動的死者家屬,便開始出現過激行為了。相關文章:中國的教師,你們咋都病了? 家屬的過激,是因為學生猝死在了學校的緣故,這樣的緣故,決定了他們的無往而不勝。而這樣的無往而不勝,似乎每當有這樣的不幸發生時,都會出現。於是學校也便只好在默默忍受的同時,給家屬以補償,給教師以處分。慣例的養成,似乎在於,學校未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異常情況,並未能採取救助措施喪失了救助的可能性,學校便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的規定。 這樣規定,決定了學校永遠是責任的承擔者。因為學校實在難於知道那異常情況什麼時候能夠出現,怎麼樣才能及時發現並杜絕死亡。因為教師不是醫生,他們的醫療警覺性,實在不足以使他們在千百名學生中及時發現那名學生將出現意外,並給予及時的處理。學校不是醫院,何況即使在醫院,有的時候也是不能及時的,因為都能及時,大概人類也就不會出現死亡了。但是醫院不能夠及時,卻是正常的,因為那裡是專業處理死亡的,而學校卻不可以這樣。 學校一旦不及時,大概教師的飯碗便難保,很可能還要承擔法律責任。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最好的辦法便是整天和學生嘻嘻哈哈,藉以觀察他們是否存在猝死的隱患。但是,升學率卻不允許你這樣去觀察。升學率也是一個決定教師命運的尚方寶劍,倘使升學率不能達標,教師雖不能承擔法律責任,飯碗子卻也要岌岌可危。於是乎,在這樣的兩難選擇中,教師也便只能提心弔膽地生活在前途未卜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是中國人一種古老的教育觀。在這種教育觀的影響下,古代的教育大多信奉「不打不成器」,私塾也大多實行戒尺教育的。但是那時候沒有關於打死人的紀錄,也沒有打死學生後教師處理的檔案。只是覺得「用竹板條打手掌一下」似乎不至於要人一命,因為古代的戒尺是絕對比「竹板條」厚實得多的。倘使一下戒尺便可以要一條人命,中國人也不至於繁衍到如此多的數量。 然而這樣的教育手段,在當今的時代里受到了否定。關愛教育、賞識教育、情感教育,成為了教育的唯一手段。戒尺教育不僅被剔除了教育,反而受到了嚴厲的批判。於是學生也便成為了永久的鮮花,教師只能給予精心的關愛和養護,卻不可以隨時剪枝和除草。而且一旦養護不當,出現了鮮花萎蔫,則要承當全部責任。 然而教師的關愛,有的時候並不一定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因為他們在家中享受到的關愛,遠遠細緻入微於學校。教師的關愛,是要平分給很多學生,家中卻可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現代的生育制度,決定了學生既有書生氣息,也有小皇帝氣質。無數的小皇帝集中到了學校,教師也便只能成為了太監,任憑小皇帝們的撒嬌。 這種撒嬌,倘使是個體,也還可以任其撒嬌;倘使出現在課堂上,便有些令教師為難。因為一個小皇帝的撒嬌,會影響到其他小皇帝的學習,而皇帝與皇帝之間是平等的。這種因為一個人的撒嬌而導致其他人學習無法進行,以至影響了教學任務完成,升學指標下降的事情一旦出現,家長們也會氣勢洶洶問罪於學校的。兩難選擇,除了讓教師很難看外,似乎沒有別的途徑。 這種選擇在外國自然是有的,所以中國人便很願意以他們為尺度。但是他們那裡沒有獨具特色的中國式考試,似乎常常為人們所忘記。而這種中國式的考試,既要貫穿於社會的所有行業,也要貫穿於學生終生的。今年的公務員招錄,便以50:1的錄取率,昭示了這種考試的重要。面對著這樣的現實,大概教師想嘻嘻哈哈,家長們也不會答應吧。於是教師也便只能膽戰心驚地行走在關愛與考試之間。 但是學生的道德養成,有的時候並不是以外部的關愛為轉移的。金壇便有一名15歲的少年,平時在家庭和學校都享受到了極大的關愛,但是就因為有一次沒能及時完成作業,害怕老師與其母親聯繫後被打罵,便用鎚子砸死了熟睡中的母親。這樣的道德偏離,甚至是極端個案,教師卻也是要受到關愛不當的指責。近些年來,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一些跳樓、搶劫殺人、賣淫嫖娼等等,儘管都是他們自身的行為,尋求根源時,卻也要歸根於學校。這樣的結果,也實在讓教師無所適從。 面對著教師的尷尬,浙江慈溪市一所中學的初一學生,便在背地裡稱呼起老師為「太監」了。老師盛怒之下,扇了學生的耳光。結果引起家長們的不滿,以至被停職檢查。廣州市更有一名小學教師,因為在課堂上有男生騷擾女生,便打下了一巴掌。結果不僅年度考核不合格,而且被撤消職務,連評職稱、調工資也沒份。教師的職業已經到了,欲教不知如何教,欲罷難於養家糊口的地步。 尤其近些年,教師隊伍中的一些敗類行徑,被媒體曝光後,更引起了公眾對整個教師行業的質疑。以至教師的形象受到敗壞,幾乎成為了千夫所指。這樣的結果,無形中更助長了一些學生的肆意妄為,甚至出現了校內外勾結,尋釁滋事、謾罵老師、打砸學校的現象,恐怖氣氛已經在學校上空籠罩。 馬京京的死,固然很令人痛心。但她的死究竟與教師用竹板條打她手掌那一下,有著怎樣的聯繫,還有待於相關部門的鑒定。但是就在這鑒定的過程中,家屬們就可以情緒激動,就可以出現過激行為,確也實在讓學校和教師感到心寒。愛心不奏效,管又不敢管,一旦出現偏差,就要經濟賠償,職業下崗,刑事追究,教師已經成為了一種令人左右為難的高風險職業


推薦閱讀:

一個老師在貧困山區里的特崗支教故事
郭倩,郭倩老師不平凡人生!
教師及培訓師的八字特點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行為
做一個有「風格」的教師

TAG:風險 | 教師 | 職業 |